陈鸿伟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3000)
麻纤维材料所塑造的纤维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远古社会旷野幽兰时代的回望,这种对原始蛮荒世界的冲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抽象逃离的根源。这也正是沃林格关于抽象根源的探索。尽管原始的麻纤维具有的抽象意向中包含的移情表现十分强烈,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用其抽象去诠释现代生活的意义。抽象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慰藉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同样人们的喜爱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创作的进步与发展。
笔者在创作中运用麻纤维与光影的结合,试图在黑暗中找寻了一种质感与情感结合的表现。色彩是棕、黄、黑的怀旧温暖色调。形式则是抽象图形的穿插,结合了麻纤维与光影之间的关系,使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能够与其形成在利用原有的麻纤维材料的基础上,将作品中光影的作用,充分地表现在作品之中,使其作品赋予了一定的深意与内涵。能够充分地展现麻纤维艺术的抽象与移情,在这两者之间进行着转换,对作品情感的表达,与观看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了共鸣。
现今是传统文化体现核心民族文化的时代。麻纤维是中国传统的的纤维材料之一,它的发展流变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所以研究现代语境下麻纤维的创新应用具有非凡的意义。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国内尚处在发展阶段,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匮乏。如何探索出适合现代艺术语境下麻纤维的创新应用的实践与研究就变的尤为重要。
首先分析麻纤维材料的特殊性,即在艺术创作中蕴含着的远古文化内涵,以及其本身对传统的吸纳,在纤维艺术创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的艺术家在进行回顾的时候,将传统文化进行了提炼,并且把它们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即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将我国的文化体系表达的地淋漓尽致。
其次,麻纤维材料包含着民族传统性。纤维文化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作品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在传统中的体现就是“手工”。现代的纤维艺术家们并不会像过去一样进行机械的复制,每一个程序和秩序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更愿意能够以最初最为原始的手工,进行艺术品的创作。这也从一个层面上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自然和淳朴的追求。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各种科技诞生的产品都在艺术创作中有所体现,这种科技的纳入,对艺术家来说有着一定的压力。我们还是说到之前说的最朴实的手工,手工具有独特的抽象的秩序,是机械无法能够复制的,也是机械所不能够比拟的,很多时候手工能够达到的更加地精致和标准,机械的内容往往表达地过于重复。从手工的这种具象的表现方式中,还可以表达出来人们对这个社会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情感通过淳朴的方式作用于整个作品,也会将麻纤维的抽象的意义再现出来,之后再通过抽象形式所表达的感情转移给观赏者。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进入20 世纪的时候,人们在对知识的不断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符号学的相关内容和理论,然而这样的知识也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出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开始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通过对符号的研究作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使得作品也具有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符号不仅仅应用于艺术中,还将应用于多种领域。符号,其实也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是要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之上的,审视和分析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特质,这对人们的学习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对艺术信息的解码,是对信息的再次创造。在现代纤维艺术在进行创作构图时,解构整幅作品的过程中具有秩序性的,颜色有它的秩序,材料的应用有属于它的秩序,这些秩序并不是人们生活中所说到的秩序的意义,是要在一个科学的理解之上对现代纤维艺术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两者间相互穿插着。与此同时,艺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找寻平衡点。而经常提及到的符号,在麻纤维艺术中所指则是移情符号以及抽象符号的秩序。对现代麻纤维研究中的这种符号的理解,也是人们不断地将抽象和移情相互作用的结果。
麻纤维材料给人们的感受更多的是温暖的、安全的感受,这些都是移情的感受。同时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移情的感受,这样的移情极具亲和力,亲切感,给人们带来了清新的感受。这种移情的感受也赋予了纤维艺术作品符号的含义,也是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符号意义。这种符号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同时也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做出来的人性化的调整。在研究过程中,当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的时候,人们对抽象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入多了接,也就能够对一直以来向往的秩序进行归纳和应用,找寻到了移情的最好方法,使之得以回归。很多的作品内容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它都具有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这个内容中包括了一定的人文情感,包括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女性的情感较为细腻,男性的情感较为粗犷。女性和男性看待事物及其欣赏水平上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纤维艺术和纺织一直以来都与女性相互关联着,在人们的传统理念之中,这类活动属于女性特有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对来说,男性可以说成是抽象。从抽象和移情这两个词语的分配,也能够看出男性较为理性,女性更加感性,也更容易受到纤维艺术品所要传达的感情的触动。男人们更多地也仅仅只是去寻求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内容,而女人们则是追求情感丰富的内容。女性将这种移情作用于纤维作品中,更多表达的是丰富的内心情感,同时还富有女性聪颖的智慧。男性将这种抽象的符号作用于作品之中,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其符号学的解释。
麻纤维的材料中所具有的抽象符号,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了。抽象的符号是为了能够进行更好的移情,也是将这种抽象的符号进而寄托艺术家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正是在诉说生命的力量,人们对健康的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我们也可以体会到,麻纤维这种符号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也同样运用于移情之中,表达了自身的情感。另一方面的,这两种符号却有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并不是毫无关联。人们很难用简单的抽象符号或者是移情符号来区分麻纤维材料所具有的符号的特点。
说到秩序,可以说是对事物存在的一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理解。然而,在这些秩序当中,有的人们则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能通过这份秩序感受到创作者的心灵。有的则不是很容易地让人们有所感受。麻纤维艺术中有着属于自身的秩序,在麻纤维的多种纹样中,不同的纹样的次序的安排影响到了整个作品的秩序,及其表达的美感。而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大小和空间,当这些都发生变化的时候,秩序的美也将发生变化,这些都直接地改变着麻纤维艺术创造美的形式。
在纤维的艺术,对这种秩序的研究绝非是为了能够彰显移情的一个结果。反而,是要用抽象符号的方法去认识一些事物。不同的纹样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也就体现了不同的规律和肌理的状态。朴实的、简单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被理解成一个数学的“二进制系统”。其实,人类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这类艺术进行秩序的归类了,在麻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麻纤维艺术有很多的叫法,比如说纺织艺术等。当在面对纤维艺术的这种材料,要体会到这其中为人们带来的美的形态,编和织则成为了这种完美结构的秩序化手段。在麻纤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这种秩序表现地淋漓尽致。作品《清凉的雨丝》是美国的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将相同的纤维材料进行规律性地排列,并且每一个材料的长度都是一样的。在其作品的创作中,规律性的排列,这些都反映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
任何的艺术创作中都包含一种律动,这种律动也体现在秩序和节奏的变化上。对于麻纤维艺术作品来说,这种节奏感贯穿于整个作品的中,就好像音乐中那令人悦耳的旋律一样。且具有平稳性和流动感的美感。
原始“纤维”技艺。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人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手工业时期的“纤维”技艺。原始手工纺织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各地区或先或后地出现了由原动机件、传动机件和工作机件三部分组成的手工纺织机器,如手摇纺车、缫车、脚踏织机等。尽管原始纺织工具纺专和原始腰机等还在部分地区继续沿用,但由于手工纺织机器的配套,各先进地区进入了手工机器纺织的历史时期。手工纺织机器通过传布、交流而逐步完善。最后,随着较完整的工作机件的产生,为转变到集中性动力机器大工业生产准备了技术条件。
大工业化时期的“纤维”技艺。18 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西欧的纺织业开始,机器把工人的手从加工动作中初步解脱出来,为利用动力驱动的集中性大工业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纺织生产的大工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纺织机器更多的革新与创造。1825 年英国R.罗伯茨制成动力走锭纺纱机,经不断改进,逐渐推广使用。纺织化学工艺从18 世纪开始也有很大的进展。欧洲一些化学家对染料性能和染色原理的研究首先作出突破。到19 世纪以后,人工合成染料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远古时代的烙印,最为原始的、抽象的形式已经在这种纤维材料中得到了凝固,而本身所具备的粗糙的且又带有光滑的质感,毛躁当中却又不失去精细的,柔中带刚等等这些秩序的感觉,都让人们觉得可以利用但又不能被驯服。现代麻纤维创作过程中融入不同技法使其所表现的质感也有所不相同。利用编、贴、剪、塑等方式去重塑麻纤维身上的独特气质。其创作过程不仅对形式及色彩的构成上特别的重视,还对采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手段也是非常关注的。平面性、浮雕式的壁挂;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在研究麻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的时候,是否能够更好地将作品的情感转移给观赏者尤为重要,简单的进行的复制,对其创作来说早已经失去了作品所赋予的意义。
在现代艺术到来以后的时代,特别是在机械下,移情和抽象已经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对一些人文的情节进行研究的过程,也是需要在移情之后再次地对情感回归,然而对回归来说,回归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回归的还有情感,还有已经作用于作品之中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同样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当人们开始逐渐地深入地认知之后,已经对过去的秩序和规律开始产生了逆反情绪,移情则就会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移情与原来的移情则不能是一样的,不能具有一样的特点,就好像是佛教当中有这样的语句,说看到的山好像不是山,看山又是山,在对这样的话进行理解的时候,正是让人们从抽象中感受到了情感的真谛。因此,材料虽然说是较为抽象的,但是在工艺方面也具有了移情的倾向性。移情的表现和现代空间所发生的事情也是密切关联的。
现代的麻纤维艺术是在美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作,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对美的感悟。我们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体验作品,将情感注入到作品中,充分地描绘这种情感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对作品有较整体的把握。麻纤维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带来的审美意蕴,以及审美价值是同样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作品进行创作,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地探索创作出更多丰富的纤维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