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爱贤 兰丽琴 邱玉娟 陈小嫦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职业病科,广东广州 5108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极其严重且不可逆的,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作业的工作人员患听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而听力障碍性疾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职业病,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产性噪声的防护也成为临床上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1-2]。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噪声作业环境对听力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影响,本研究抽取100 例噪声作业环境从业者和100 例非噪声环境从业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比较不同从业者的听力体检结果,从多个角度探讨生产性噪声环境对于从业者听力的影响,分析影响听力体检结果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现报道如下。
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我院)职业病科接受听力职业健康体检的作业于噪声环境的受检者中抽取100 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听力职业健康检查但未作业于噪声环境中的100 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20~58 岁,平均(42.16±3.37)岁;接触噪声5 个月至18年,平均(8.31±1.78)年。对照组男60 例,女40 例;年龄22~57 岁,平均(42.05±3.85)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3]:①所有受检者均在我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②各项基础资料完整,在职业健康检查各项目中的依从性良好;③所有受检者均明确表示知情且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4]:①检查时不配合或依从性差者;②对本研究存在异议者;③其他工作性质者;④入职前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听力障碍者。
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听力检查,叮嘱受检者在检查前脱离生产性噪声环境,至少12 h。检测听力水平时使用的仪器为MDS 电测听(济南来宝医疗器械,粤械注进:20202070232),频率>12.3 kHz 时骨传导消失的受检者,则进一步接受声阻抗检查。
①对两组受检者的听力异常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听力异常率。②分析导致观察组受检者听力异常的原因,主要分析年龄、性别和工龄对听力异常的影响。③分析导致观察组受检者听力损伤(在某一频率上的听阈高于正常听阈的分贝数)的原因,主要分析年龄、性别和工龄对听力损伤的影响。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选择t检验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选择χ2检验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受检者的听力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100 例受检者中有78 例听力异常,听力异常率为78.00%。对照组100 例受检者中有8 例听力异常,听力异常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59,P=0.000)。
分析影响观察组受检者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听力异常者与听力无异常者在性别、工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受检者听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n(%)]
观察组中听力异常的78 例受检者中有46 例为听力损伤,其余32 例受检者听力无损伤。分析影响观察组受检者听力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观察组听力损伤的发生与其性别、年龄和工龄均存在一定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受检者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n(%)]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工业噪声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根据噪声源特征,工业噪声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气流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5-6]。国家劳动局于1979年颁布的《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中规定[7]:生产车间和作业地点连续工作8 h 噪声不得超过80 dB。噪声的声音强度高且变化杂乱,听起来较为刺耳,会让人感受到不舒适,噪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是最主要的有害因素。人长期处于噪声的环境下,机体难以代偿因噪声引起的功能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从而导致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听力水平。有研究提出[8-10],长期工作于噪声环境下不仅会损伤工作人员的听力水平,同时还会损害其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围绕噪声作业环境对听力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在噪声作业环境下工作的受检者其听力异常率显著高于未在噪声作业环境下工作的受检者,通过对影响受检者听力异常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听力异常与受检者的性别、工龄均存在一定关系(P< 0.05),但受检者的年龄并不会导致其出现听力异常(P> 0.05)。根据听力异常受检者是否伴有听力损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划分和分析,发现听力损伤的发生与其性别、年龄和工龄均存在一定关系(P< 0.05)。男性发生听力异常、听力损伤的风险大于女性。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大多数处于噪声强度较大、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中,这与长时间在不同级别噪声下工作有密切关系[11-13]。
因此,对于长期在噪声环境下作业的从业者,要加强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首先,要阻止噪声的传播,在工厂安装吸音装置或隔音装置,以阻碍噪声的传播[14-15]。对于必须处于生产性噪声环境下的从业者,可让其在工作时佩戴耳塞、耳罩或隔音头盔,以减轻噪声对从业者的损害。其次,要加强对噪声作业环境从业者的饮食指导,叮嘱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加强机体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后,要加强对从业者的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6-17]。同时,要及时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的危害性,使从业者及时接受有效的临床干预和行为干预,从而减轻职业性噪声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对相关生产性企业进行环境监测。
综上所述,噪声作业环境对从业者的听力水平造成影响较大,做好防护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其听力受损情况有积极意义,具备进一步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