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络辨证五步法

2022-12-12 16:27丁浩颖杨盛萍王祖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脘经脉脏腑

李 枣,李 丽,徐 菲,丁浩颖,蒋 蓉,杨盛萍,王 健,王祖红△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11;2.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等作用。针灸临证思维体现于以经络学说和脏腑理论为指导的经络辨证,其为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王祖红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多年,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并兼,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络诊病及治疗方法,擅长经络辨证,其总结运用的经络辨证五步法将充分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王祖红教授相关经络诊病临床治疗思路及医案整理如下。

1 经络诊察

经络诊察指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对相应经脉循行部位或相关穴位的触知,从而获取一些关于疾病的阳性反应点,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为经络辨证的依据和基础。经络诊察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且《黄帝内经》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诊察的范围、方法和内容等。《黄帝内经》时期,形成了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和皮部的经络系统,此为经络诊察的范围。《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经水》言:“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论述了经络诊察的审、切、循、扪和按的方法。经络诊察的内容为经络循行上所表现的皮肤润泽状态、颜色、是否有结节和疼痛等异常感觉,《灵枢·经脉》记载:“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其青短者,少气也。”记述了在诊察经络时颜色的变化所反映出的证候,使治疗有针对性,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西医学的体格检查是获得患者病情的重要步骤,在针灸治疗学中,经络诊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经络的诊察,获取必要的信息,为进一步的经络辨证、病因病机分析奠定基础,最终有针对性地指导疾病的治疗。《灵枢·卫气》曰:“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及《医门法律》曰:“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2]都明确地指出了经络诊察的重要性。

有关经络诊察的发展应用,现代经络医学家王居易在其著作《经络医学概论》[3]中记录了其经络诊察、辨经、选经和选穴配穴等内容,为现代临床医学所应用。经络诊察为针灸临床诊疗的首要一步,赵吉平认为应重视对经络腧穴的诊察,找到疾病的反应点,从而更好地辨病位、选穴位,提高治疗效果[4],为进一步的经络辨证提供依据,指导疾病诊治。

2 经络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经络理论指导下的经络辨证也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辨证为基于经络学说,对腧穴作用、经脉所主病、经络循行、经络脏腑相关及经络相应功能总结归纳的辨证方法[5]。《灵枢·经脉》记载:“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是人体运行血气的重要通路,也是针刺治疗疾病、传导感应的载体,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诊疗中较为重要。其揭示了经络脏腑、经络脏腑病症的规律,指导分经辨证论治、针灸处方选穴治疗,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6]。经络辨证的历史源远流长,萌芽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至《黄帝内经》时期,基于经络理论的完善,形成了经络辨证。其中,对每条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的描述,从发病及治疗角度阐释经脉病症,即体现了经络辨证的相关内容;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的特点,总结出了六经辨证,为经络辨证的发展和应用;《难经》时期奇经八脉相关内容的补充,丰富经络理论,形成了奇经八脉的经络辨证,至此以十二经脉经络辨证和奇经八脉经络辨证为主的经络辨证形成。

现代医家对经络辨证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将其广泛应用与临床,王苏娜等[7]认为经络辨证为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分析病人的症状及体征,来辨识疾病发生在何经、何脏和何腑,来确定疾病病因、病性和病机的辨证方法。管遵惠[8]在针灸临证诊疗中强调经络辨证,认为循经辨证为纲,病候辨证为纬,重视奇经辨证及皮部、经筋理论的应用。贺普仁教授[9]认为经络辨证包括体表部分、经络所内属脏腑的病候辨证以及经络自身的气血辨证。孙云广[10]认为通过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经筋和皮部去分析及归纳证候,结合相关脏腑理论来推断其病机、病性和邪正盛衰的情况为经络辨证的特点。

3 王祖红教授经络辨证五步法

王祖红教授认为针灸在诊察、分析和治疗方面有不同于内科的辨证特点,在相关理论学习与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必先五胜、治病求本和治未病的经络辨证五步法。

3.1 定位诊断

明代张三锡《经络考》[11]记载:“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根据病症表现,判断病变的脏腑经络,即寻其源,定病位,了解疾病发生之根本。陆汎[12]认为定病位为经络辨证的重要环节,临床诊疗根据病位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关于经络辨证的定位诊断,王祖红教授总结了以下8种方法。

3.1.1 脏腑功能定位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根据事物的五行属性可知,肝属木,肝病生风,风性主动,表现为以动为特征的病症。即脏腑功能失调,将会在机体上有相应的表现,可根据望闻问切所获取的症状和体征来定位病变的脏腑。在临床中,眩晕病患者多以头晕目眩、昏仆及走路不稳为主诉,究其病因为“风”,定其病位在肝,从而指导疾病的选穴治疗。

3.1.2 脏腑体征特点定位法 即五脏六腑都具有各自的体征,若表现出某脏腑体征的异常,可定为该脏腑的疾病。可从人体脏腑组织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来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如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目、舌、口、脾、耳的颜色和形态变化等来了解肝、心、脾、肺、肾五脏的情况。

私人、个体医疗机构可以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有制医疗机构的补充和完善,不能与公有制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地位。在医疗领域,不能以市场经济的观念来对待公有制医疗与私营、个体医疗。生病、看病不能看作是商品,不能由市场来主导,不能通过价格竞争、独特服务,让私人或个体医疗来引导或冲击公有制医疗。

3.1.3 脏腑别通理论定位法 “脏腑别通”相关内容于明代李梴所著的《医学入门》中详细论述:“《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可根据“脏腑别通”中相关经脉-脏腑之间的联系及脏腑之间的功能气化,来定位疾病病位,同时丰富临床治疗思路,如心病不止考虑心经本身,或是与其表里经小肠经相联系,也可通过运用胆经相关穴位来调节阴阳气血平衡,治疗心的疾病。

3.1.4 经络诊察定位法 《黄帝内经》记载:“诸病于内,必形于外”,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会在相应经络皮肤上表现出来。《素问·刺节真邪》言:“凡用针者,必先察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指,视其应动者,而后取而下之。”《灵枢·经水》曰:“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通过审、切、循、扪和按进行经络诊察,若经脉所行之处有阳性反应体征,则多为该经脉的病变,收集分析经络诊察所得,进而确定针灸选方及针刺手法。王祖红教授在临床中较为重视对经络的诊察,认为察经是针灸治疗学辨证过程的重要步骤,是临床辨经的基础、选经的根据,临床中需通过在患者身上循切诊察、寻找反应疾病症状的客观指征来确定相应的疾病治疗方案。基于传统的经络诊察,不断发展应用。首先,王祖红教授对经络诊察的内容,不仅限于病变的经络,而是根据病情对本经、表里经、同名经或是相生相克经、脏腑别通经及相关穴位都进行审、切、循、按、扪的检查,寻找经络与经络、经络与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的联系,指导针刺穴位的组合及手法的选用。其次,诊察范围不只是针对病变的局部,而是对病变部位的前后、上下和左右均进行对比检查,为进一步的辨证分析收集较全面的信息。对于经络诊察的方向,《灵枢·逆顺肥瘦》记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王祖红教授认为进行经络诊察时必须顺着十二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循按,寻找经络是否“通畅”(是否有结节、条索样物质、陷下或凸起)、皮肤颜色是否有变化和询问在经络触诊时患者的感觉(触痛、酸胀)等,综合分析经络的变动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同时需对比治疗前后经络的相应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3.1.5 经脉“是动病”“所生病”定位法 “是动病”“所生病”相关内容起源于《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针灸古籍,至《黄帝内经》时期,在《灵枢·经脉》中有了相关条文对十二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的详细描述;在《难经》中进一步归纳完善,形成“是动病”“所生病”专有名词。“是动病”“所生病”二者分别从发病、治疗角度论述该经脉的主治内容,可从患者所感症状和医生所查体征来定位经络的病变,如“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即患者为舌根部发强、食后即呕、胃脘痛、腹胀和好嗳气等症状,属脾经异常的表现,定位为脾经病症;“足阳明胃经主血所生病……膝髌肿痛……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如中风恢复期患者以下肢功能活动障碍为主,可取足阳明胃经穴针刺治疗。

3.1.6 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系定位法 参照《十四经经脉脏腑器官歌》曰:“……胃经络脾,乳齿口鼻……任脉胞会阴,咽喉面目存;督脉胞肾心,脑脊喉与唇”,根据相关脏器部位表现出的病症定位所过经脉,将其应用于临床针刺治疗。

3.1.7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定脏腑定位法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对应到子午流注相应时辰,定位相应经脉脏腑。相关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相关时间聚集性,在气血流经肺经、大肠经、胃经和脾经相应时辰时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期[13]。王祖红教授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癫痫患者的治疗中,询问患者具体发病时间点,根据子午流注,定位相应经脉脏腑,同时结合运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3.1.8 根据脏腑与发病季节及诱因的特点定位 人与天地相参,五脏所对应五季及五气:春主风,因风为病或春天之病,定位肝脏;夏主暑,因暑为病或夏天之病,定位为心。此季正值秋燥之时,患者多因燥而致疾,定位肺脏,此季节咳嗽、咳喘等肺系疾病居多,王祖红教授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选取相应经脉穴位(如:肺经列缺、尺泽;膀胱经肺俞等)且告知患者秋季应注意多食滋润之品,补益肺气。

3.2 定性诊断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张三锡《医学六要》云:“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赵吉平等[14]认为辨病性为经络辨证的重要内容,通过辨明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性进而确定相应的针灸治疗。

王祖红教授认为在经络辨证中,需注重对患者病情综合分析,进而判定其阴阳、表里、寒热和虚实。正如《医学指归》记载:“不知十二经络,不辨虚实表里寒热温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举手便错”,在针刺治疗之前对经络诊察辨证其寒热虚实是必要的。《灵枢·根结》云:“必审其五脏变化之病,五脏之应,经络之虚实,皮肤之柔粗,而后取之也”,《标幽赋》曰:“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通过对经络的审、切、循、按和扪,了解疾病性质,经络、脏腑相联系,指导针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王祖红教授擅于将经络诊察与调理脾胃相结合,通过对上腹胃脘部切按诊察,根据其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判断相应脏腑的病理变化,多数疾病证候为寒湿之证的患者,在触诊时如胃脘部皮肤较周围温度低且手下有湿润感,结合患者舌象与脉象,针刺治疗时多以培补阳气、运化水湿为主;同时注重对脾胃经下肢部循行路线的循按诊察,来寻找反应疾病的阳性体征,多数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患者,下肢脾胃经循行通路不畅,经络多有条索样物质,经络所过皮肤颜色相对较暗或呈暗青色,部分患者三阴交穴位结节较为明显,结合患者舌象与脉象,多有血瘀气滞,在进行针刺治疗时有结节部位多循经排刺,配合经验效穴(如膈俞、血海)。

《灵枢·官能》记载:“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及《灵枢·禁服》言:“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在临床中,患者疾病病症往往不仅限于1个脏腑或1条经脉,需结合患者病情,通过经络诊察定位定性,综合分析病症出现先后,辨别经络、脏腑虚实,明确其轻重缓急,指导治疗。

3.3 必先五胜

疾病的传变包括所胜、所不胜、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王祖红教授认为在疾病的传变中,最重要的为相克,即所胜。《素问·玉机真藏论》记载:“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至其所不胜,病乃死。”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的脏,传于其所胜的脏。受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不同患病人群多伴有焦虑或抑郁或心理方面疾病,且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情志是造成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王祖红教授多从肝经来调理患者心理疾患。同时,基于五行相克理论,肝所胜者为脾,肝所不胜者为肺,具体分析疾病,若患者肝升太过,则传脾侮肺,治疗上要结合培补脾土、补益肺气;若肝气不足,则肺乘脾侮,治疗上应兼顾降肺气、清脾胃,故在治疗中多选中脘、尺泽、肝门、期门及太冲等穴配合治疗。

3.4 治病求本

本,本源、根本。《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在王祖红教授临床诊疗思想中,“求本”可从4方面理解运用:其一,以原发疾病的脏腑或经络的治疗为主,门诊患者以长期反复咳嗽,严重时伴气喘、胸闷就诊,在经络诊察时,于患者心包经循行路线触及结节,结合心包经“是动病”“……甚则胸胁支满……”,为心病及肺,治疗时选取心包经相关腧穴及在结节部位针刺,治疗两次后患者感症状较前缓解。其二,重视“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记载:“善为医者,必责其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从五行理论而言,《尚书》言:“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百姓的饮食所需离不开水,土是万物资生的基础和人类为之所用、所依赖的,即属水的肾、属土的脾胃都是极为重要的。王祖红教授在临床治疗中,重视对太溪穴的诊察,若太溪穴较凹陷且色暗,多属肾气不足,在治疗时注重补益肾气,多选取太溪、命门和肾俞等穴;注重对中焦(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和胆等内脏)的扪按诊察,根据中焦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判断脾胃病理变化,临床治疗一位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焦胃脘部触诊较周围硬,在针刺治疗时注重调节脾胃运化,同时嘱患者治疗后自行揉搓中焦部位,在坚持治疗1个月后,扪按中焦部位较前柔软,患者饮食及胃脘部不适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同时在临床用药时重视“脾胃论”的应用。其三,重视肚脐的望诊。肚脐,即神阙穴。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又称为气合穴、气舍穴、气寺穴和命蒂穴。通过对肚脐大小、深浅和颜色等的观察,来判断患者气血的变化,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在临床治疗一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其初诊是肚脐颜色较暗呈灰黑色,结合患者病情,重视对其脾胃肾相关脏腑功能的调节,同时在腰背部点刺次髎穴及其左右旁开1寸部位,在腹部取脐下3寸及其左右1寸部位针刺(以其针感向传至会阴部为最佳),在针刺治疗两周后,患者肚脐颜色较初诊明显变浅,询问患者症状也较前减轻。其四:身体。身:躯体的总称,或专指躯干;体:身体的各部分。身即躯干,如同树的主干,为本。王祖红教授在临床治疗中,重视俞募穴的诊察与应用,俞募穴位于人的躯体部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诊察时,按各经脉背俞穴、募穴,了解其反应变化,如喜按、拒按,按压时产生舒适感、疼痛感和麻木感等,以判定经络之虚实;在治疗中,将俞募穴应用于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中,前后配合针刺治疗。

3.5 治未病

《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通过对面部的望诊,针对其对应脏腑进行治疗,为治未病。《金匮要略》载:“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未病的理念在临床中不可忽视,通过经络诊察及询问病史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在对其选穴治疗时,治疗当前主要病症的同时,需兼顾其疾病转归变化的预防,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临床中,通过对中焦部位的诊察发现患者肝区部位较周围突起,在治疗时,以疏肝理气为主,同时注重脾胃的调节。

4 验案举隅

4.1 医案1(胃脘痛案)

患者李某,女,43岁,因反复胃脘部疼痛、胀闷3月余,加重1周就诊。病史:患者近3个月来反复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呈胀痛或攻撑窜痛,疼痛每次持续5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于情绪忧郁烦恼时加重,伴胁肋部胀痛,时感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无反酸、呃逆、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及黑便等症,时有便秘,大便3~5 d 1次,未系统治疗。1周前,因情绪不佳,致上述症状加重。现症见:胃脘部疼痛,疼痛呈胀痛或攻撑窜痛,疼痛每次持续5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于情绪忧郁烦恼时加重,伴胁肋部胀痛,时感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感神疲乏力,善太息,时有便秘,大便3~5 d一行,纳眠差,易醒难入睡,小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既往史无特殊。据经络辨证五步法进行诊疗如下。

4.1.1 定位诊断 患者胃脘部疼痛,病位为胃,即诊断为胃脘痛;情绪忧郁烦恼时疼痛加重,伴胁肋部胀痛,定位肝、胁肋;查足阳明胃经下肢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可触及结节,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压痛,中焦胃脘部皮肤温度较低,肝区部位较周围突起,定位为胃、脾、肝、心等脏及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

4.1.2 定性诊断 患者胃脘部疼痛呈胀痛,情绪忧郁烦恼时加重,伴胁肋部胀痛,感胸闷,感神疲乏力,善太息,为肝气犯胃证。即中医诊断:胃脘痛病;证型:肝气犯胃证。

4.1.3 必先五胜 患者诊断为胃脘痛病,病位在脾胃,其疼痛随情绪变化加重,针刺时以调理脾胃为主,配以疏肝理气的腧穴。

4.1.4 治病求本 针刺取穴以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和三阴交培补脾胃为主,配以太冲、阳陵泉、章门、期门及梁丘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手厥阴心包经结节部位毫针排刺以化瘀散结。在针刺治疗中,王祖红教授将经络辨证五步法与时空针灸灵龟八法[15]结合。通过查阅朱勉生教授编写的《时空针灸六十甲子日历》,时间穴位取就诊时穴,先左后右进针,空间穴位将所取穴位按时空针灸灵龟八法空间穴位顺序针刺,正面九宫为百会、中脘、关元、双侧头维、曲泽和太冲,背部九宫为大椎、至阳、命门、双侧肝俞、脾俞和胃俞,靶向穴位为双侧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梁丘、照海、章门和期门,同时予足阳明胃经下肢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结节部位毫针排刺。

4.1.5 治未病 予调理脾胃、疏肝理气;嘱患者合理饮食,注重情绪调节,加强运动锻炼。针刺治疗两周后复诊,患者诉胃脘部疼痛较前缓解,可通过自行调整情绪缓解胃脘部及胁肋部不适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足阳明胃经下肢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结节较前减少。

4.2 医案2(中风病案)

患者陈某,男,5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年余就诊。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当时无昏迷、抽搐、精神行为异常和二便失禁等症。发病后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经MRI检查诊断为:①右侧丘脑梗死;②陈旧性脑梗死,经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院外未行系统康复治疗。现症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肢体软弱,手指活动欠灵活,左侧面部麻木,时有口角流涎,时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恶寒等症,纳差,时有腹胀,眠尚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未规律服药治疗;2002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颅内胶质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查体: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四肢肢体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循左侧手足阳明经可触及结节,左手三里、左足三里等穴压痛。据经络辨证五步法进行诊疗如下。

4.2.1 定位诊断 ①患者肢体活动不利,时有头晕,左侧手足阳明经可触及结节,左手三里、左足三里等穴压痛,病位在脑及左侧肢体,与手足阳明经关系密切,涉及为心、肝、脾和肾;②时有腹胀、纳差,定位脾胃。

4.2.2 定性诊断 患者年长,脏腑渐衰,气血不足,血运无力,停滞成瘀,故肢体活动不利,肢软无力;气虚不能固摄,故口角流涎;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查:左侧手足阳明经可触及结节,左手三里、左足三里等穴压痛。属气滞血瘀证,为本虚标实指征,即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

4.2.3 必先五胜 患者诊断为中风,既往“高血压”病史,时有头晕,针刺治疗在对肝气调节的同时,需配以补益肺气的相关腧穴。

4.2.4 治病求本 针刺取穴为水沟、内关、尺泽、百会、手三里、足三里、气海及血海等穴,同时予手足阳明经毫针排刺,针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治疗,还包括太溪、命门、三阴交、中脘、脾俞、胃俞及肾俞等,注重调理脾胃(后天之本)、补益肾气(先天之本)。

4.2.5 治未病 对患者针刺治疗,不仅限于病变肢体及部位针刺,予调理脾胃、疏肝理气和补益肾气等多方面结合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患者每周予两次针灸治疗,现已治疗半年多,左侧肢体活动较前明显改善,行走较前平稳,手指活动较前灵活,左侧面部麻木减轻,纳可,左侧手足阳明经结节明显减少。

5 小结

辨经论治是针灸临床的特色之一,经络诊察的应用丰富了脏腑病的辨经论治的方法,《难经·七十八难》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记载:“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通过经络诊察发现疾病所在,进一步进行辨证分析,指导疾病的治疗。

王祖红教授临床中重视对经络诊察、经络辨证的运用,其辨证五步法中,经络诊察贯穿其中,继承了传统的经络诊察,将经典理论与多年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丰富经络辨证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络辨证五步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系统化的诊疗思路。现将经络辨证五步法应用于临床常见的脾胃疾病,脾胃消化系统疾病涉及胃、肠脏腑,经脉以脾、胃和大肠经为主,也涉及督脉、肝和肾经)或心脑血管疾病(涉及心、肝、脾和肾脏腑,经脉以督脉、肾和膀胱经为主),经络辨证五步法的应用,能较完整、全面地收集相关病情信息,详细了解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思想。基于经络辨证五步法予患者相应治疗后,其反馈较好,疗效明显。但该方法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今后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为中医辨证中极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的经络辨证,在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优势,应将经络辨证五步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更多的患者获益,以期更好地体现经络辨证五步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同时也更好地将中医思维、针灸临证思维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猜你喜欢
胃脘经脉脏腑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方法探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试论经脉的气与针刺取气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