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船载酒“译”中国

2022-12-11 15:48陈娟
环球人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戴乃迭杨宪益舅舅

陈娟

杨宪益

冬日午后,赵蘅抱着“松渊”在家中等待我们的到来。松渊是一只黑色的小狗,不怕生,一开门就“嗖”一下迎了出来。“它是舅舅离世那年来到我家的,整整13年了。”赵蘅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客厅不大,中央放置一张小木桌,桌上有花,周围堆满了书。入口处有只高高的书柜,第二格立着两本新书:一本是《我的舅舅杨宪益》,一本是《兄妹译诗》。“兄”是她的舅舅杨宪益,“妹”是她的母亲杨苡,两位都是著名翻译家。

我们拜访的次日——11月23日,正是杨宪益的忌日。

“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纪念。”赵蘅说。当年,舅舅的骨灰埋在小金丝胡同6号院两棵树下,其中一棵是香槐花树,花盛开时,紫红紫红的,一簇簇、一串串,垂挂于枝头。

小金丝胡同6号院,比邻前后海,过往银锭桥,是杨宪益最后的居所。2001年,妻子戴乃迭去世后第二年,女儿杨炽夫妇买下小院,杨宪益搬来这里同住,度过了晚年最后的时光。那段时光,赵蘅隔三差五就到小院看望舅舅,和舅舅聊天,有时她还为舅舅画像。回到家中,她像往常一样写日记,记录下点点滴滴。舅舅去世后,她回看日记,发现那些年真实的记录,几乎都与舅舅相关。

一摞摞日记本,都被赵蘅存放在一个橱柜里。2021年,她决定把1999年-2009年10年间的日记与画作整理出版,一年后,便有了这部书《我的舅舅杨宪益》。因为书的出版,这些日子赵蘅不断地回忆过往,追忆舅舅,“他是世上最和善、最平易近人的老人,在他面前,我可以非常放松。他也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像一个毫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勇士”。

2000年后,杨宪益完全停止了自己的翻译工作,因为妻子戴乃迭于1999年11月去世了。对他来说,翻译就是二人的“珠联璧合”,少了任何一方,就不成其为翻译了。

戴乃迭是当年杨宪益在牛津大学读书时认识的英国姑娘。1940年,两人毕业后一起回到中国。3年后,杨宪益供职于国立翻译馆,走上翻译之路。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杨宪益与戴乃迭联手,翻译了1000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著作。

在《我的舅舅杨宪益》里,赵蘅摘取过往日记,回忆了“舅母还在时”的零星片段。上世纪60年代初,赵蘅从南京到北京读美院附中,舅舅、舅母已在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每逢周末,她都住在舅舅家,经常听到“哒哒哒”的打字机声响。打字的是戴乃迭——杨宪益一直不会双手打字,只能用右手食指“砰砰砰”地敲,不如妻子打得流畅。

他们的工作方式常常是这样的:杨宪益把中文原著译成英文初稿,然后由戴乃迭修改定稿。戴乃迭有时也亲自译些中国当代小说,然后交给杨宪益加工和校改,以便更符合中文的原意。更多的时候是,杨宪益拿着中文口述英文,戴乃迭打完后,再由二人一起润色、校对。

赵蘅的新书《我的舅舅杨宪益》和她为舅舅画的画像(2007年2月6日在医院)。

2022年11月22日,赵蘅在北京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早年合影。

晚年的杨宪益与戴乃迭合影。(杨淑心 / 摄)

“舅舅说得非常快,有时只说一遍。”赵蘅说。在她的印象里,不管何时何地,杨戴二人都保持着一种优雅的礼仪习惯和生活品质。1979年,长子杨烨在伦敦去世,噩耗传来,两人不甚其哀,依然隐忍克制。“不久之后,舅母就恢复平静,照样到办公室翻译、打字。”

上世纪80年代,两人住在外文局的甘家口公寓。这时赵蘅已参加工作多年,仍时常登门探望,“他们常常是工作一天,傍晚开始对饮”。有时,屋子里聚满了人,都是好文好酒的朋友们。有一次,她去时正赶上聚会,有出版家范用、画家黄苗子夫妇等,一屋子人喝得正酣。舅舅讲起在日本学茶道的经历,说着说着竟跪在地毯上模仿起来,范用也顺势跪在对面,“他们都是真性情,我只会在一旁傻乐”。

以这种方式,杨宪益和戴乃迭将中国文学《楚辞》 《史记》《红楼梦》以及《鲁迅文集》等作品,搬上了西方读者的书架。后来有人说,他们“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1988年,戴乃迭病重,两人的翻译工作停滞。此后10年,杨宪益一直守在她身邊,细心照料。1995年,他们被单位安排住进了友谊宾馆颐园,赵蘅家就在马路对面,时常会过去陪舅舅坐一会儿。“他说他并不喜欢这里,没有他爱逛的地摊市场,朋友来看他也不方便。”赵蘅说。那段时间,她常看到他们居所外晾出一绳子舅母的睡衣裤,有时碰到舅舅亲自在叠晾干的衣物,虽然叠得不大像样。

1999年6月15日下午,赵蘅去看舅舅。“他刚喝过酒,脸红扑扑的,还是那双多年不变的旧皮鞋,坦然的样子。舅母不说话,但挺安详,还是很美。”当时的戴乃迭,已经不太认人,总是长时间将视线对着窗外,喃喃地说些不连贯的英语。5个多月后,戴乃迭病逝。

戴乃迭去世当天,赵蘅赶到颐园。她听到舅舅对外文局的人说:“乃迭不在了,我不能再住在宾馆里,这是她的待遇(当时的友谊宾馆住的都是外国专家)。后事从简,不要骨灰,不开会,这也是乃迭的意思。”不久,杨宪益便搬出颐园,独自住在外文局宿舍新区。因思念戴乃迭,他写下悼亡诗,挂在客厅里,朝夕相对:“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一年后,杨宪益来到小金丝胡同6号院,在此度过了余生。

杨宪益的最后10年,是在病痛和平静中度过的。

“舅舅有明显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时,他有很多做事的劲头,家里每天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大有人生第二个春天来临的感觉;90年代,照顾、陪伴病中的舅母,谢绝出国和一切活动;再后来,变得很安静,话更少了。”赵蘅说。她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舅舅生前坐在沙发上侧脸看窗外,“要不就端坐在那儿,倾听别人说话。默默抽烟,独饮”。

赵蘅和舅舅“如父如女”。在她的印象里,舅舅总是关心着自己。1949年,很多人在选择去向,舅舅就表示:“小采(赵蘅小名)跟我。”1953年,赵蘅父母将被派到德国,不能带小孩,杨宪益又表示:“小采跟我。”60年代在北京读书期间,赵蘅更是常受舅舅关照。

“要有所作为。”这是舅舅对赵蘅的主要影响之一,“他的这种人生观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我心里。”赵蘅说。每次发表完文章,她都会拿给舅舅,向他汇报。“他总是鼓励我,关心我写作的进度,敦促我多写。在讨论我到底是该画画还是写作时,他说过写作吧,画画太麻烦。”

在小金丝胡同那段时间,赵蘅出版了两本书,均由杨宪益校对,“他一目十行,而且都是一次看完”。他为《拾回欧洲的画页》定夺英文标题,并仔细校对书中的英文;还给《下一班火车几点开?》提建议:最好每个章节前加上时代背景介绍,否则年代比较远,现在的年轻读者恐怕会看不懂。“我妈妈也不止一次说,其实舅舅是你的老师。”

2001年4月的一天,赵蘅接到姨妈杨敏如(杨宪益的大妹)电话,说杨宪益病了。她立马给医院打电话,请大夫出诊。赶到小金丝胡同时,老人正在输液,“病歪歪地被困在沙发上动弹不得,不断抬头看吊瓶,嘴里叨叨着‘怎么还不完’”。

赵蘅从小爱画画,有随身携带着素描本和笔的习惯,看到此情景,便为舅舅画了一张“舅舅病中仍有傲骨”的速写。“舅舅好画又难画,特点显著,脸偏长、白净,眼睛细长,骨骼难塑。脾气有些倔,他身体不好的时候,别人帮他点烟、喂饭,他都不让。”赵蘅回忆说。这张画画完后,杨宪益和赵蘅都觉得不错,从此她便经常为舅舅画像。

2005年,杨宪益90岁生日当天,赵蘅和舅舅在小金丝胡同6号院家中合影。

杨宪益患癌是在2002年的一次体检中发现的,他瞒着家人好久。亲友得知后都为之忧心,杨宪益却说:“这有什么,无所谓。”他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药有三分毒,医无百次灵,癌妖何足畏,臣脑早如冰。之后该吃吃、该喝喝——他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四点,准时拿出一瓶二锅头,独自小酌,而且不用下酒菜,“民以食为天,我唯酒无量”。

有天中午,杨宪益吃了四五块酱鸭,得了胰腺炎,住了半个月的院。这次折腾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赵蘅探望得更勤了,有时带着包子,有时带母亲从南京捎来的点心。

和舅舅坐在一起,大多时候就是聊天,或者听杨宪益和别人聊天。那些日子,小金丝胡同人来人往,画坛伉俪黄苗子、郁风夫妇,诗人邵燕祥,戏剧家黄宗江,出版家范用,收藏名家王世襄等都来过,一屋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他们在一起什么都聊,聊时事、新闻,聊自己最新的创作,聊对文坛、艺坛的看法,毫无顾忌,敞开了聊。那一代人身上有很多共性,真实、讲究礼仪,把尊严看得很重,忧国忧民,常常妙语连珠。”赵蘅说。

杨宪益的卧室里,一直摆着郁风为戴乃迭晚年画的肖像,郁风在画上题字:“金头发变银白了,可金子的心是不会变的。”王世襄曾赠杨宪益:“从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杨宪益幽默地批注:“难比圣贤,冒充名士;不甘寂寞,自作风流。”一有人拜访,杨宪益就很热情,张罗安排饭局,要么叫菜到家中,要么出去下馆子,从不让他人付账。

聚会时,赵蘅总会被安排在舅舅身边,为他夹菜,照顾他起身。杨宪益安静地坐着,很少发言,“但能感觉到他与众不同。要么沉默无声,一开口就掷地有声,还很幽默”。因为郁风动过3次手术,杨宪益给她取绰号“郁三刀”;还有一次饭桌上,有人赞扬说“杨宪益是个纯粹的人”,他指指酒杯接话道:“我不是纯粹的人,我的酒倒是纯的。”

在赵蘅的印象中,舅舅待人的确纯粹、真诚,不管是同辈还是年轻人,亦不管是何种身份,“总是平等又和蔼”。每每有人去拜访,他都会送上自己的书,送完还让赵蘅去买,“对别人有用处,也不可惜”。关于生死,他看得很淡,一次饭后家人闲聊,提及身后事,杨苡说死后将大脑送医学院,供科研機构研究,看看脑子是怎么长的。杨宪益却说:“那干吗?我看丢马桶算了。”

“他的这种精神境界主要来自博览群书,早早确立了大志向。此外,他经历过动荡时代,受过太多磨难,造就了他的眼光、达观和抱负。也因此变得‘一切无所谓’。”赵蘅说。

赵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9年11月23日那天的情景。

她赶到医院时,杨宪益已静静地躺在床上,与世长辞。表妹杨炽回家取衣服,赵蘅只身候在舅舅身边。她内心冒出一个念头:想为老人画一幅遗容。“挣扎了几秒,决定画下。”她拿出纸和笔,平静一下心绪,寥寥几笔,画出了舅舅在世界最后的样子:紧闭双眼,安静地躺着,了无牵挂。

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和鲁迅的《呐喊&彷徨》。

上世纪80年代,杨宪益在办公室翻译。

“他最大的心愿是和乃迭舅母同生死,希望自己热爱的祖国繁荣富强。对自己的翻译事业,他在晚年倒很少提及,常常说自己就是 ‘翻译匠’。”赵蘅说。杨宪益去世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追忆这位传奇老人的一生。

关于自己的人生,杨宪益在1990年曾受邀写过一部英文自传《White Tiger(白虎)》。后翻译成中文,取名《漏船载酒忆当年》,“漏船载酒”出自《晋书·毕卓传》中的典故,鲁迅写过一首诗《自嘲》,里面也有句:“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在自传中,杨宪益回顾了自己波荡起伏的70多年。他出身大家族,祖父是前清翰林,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后成为天津中国银行第一任行长。他出生前,母亲曾梦见一只白虎跃入怀中。算命先生说,这既是吉兆又是凶兆:这个新生儿在经历重重磨难和危险之后,将会成就辉煌的事业。“我不知道自己一生的事业是否算得上辉煌……在过去七十余年生涯中,我确实经历了重重磨难。所以,那位算命先生尽可以说他的推算大致不差。”他在自传中写道。

杨宪益5岁那年,父亲去世。之后,他生活在租界的大房子里,生活优越,受到百般呵护。为了保证长子的安全,母亲请了老师在家教他,他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1927年夏,12岁的他进入天津新书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有一个英国老师正要回英国,我就跟他一块走了。”1934年深秋,他到达伦敦,经过基础学习和笔试,于1936年秋进入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正是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戴乃迭。

此后,杨宪益的人生就像算命先生说的那样,经历重重磨难:战乱时回国,颠沛流离到各地教书,因“英国间谍”案被诬陷入狱;中年痛失长子,晚年挚爱的妻子患病多年,先他而去。但他也确实创造了辉煌:翻译了《资治通鉴》——因译稿不幸丢失,没有出版;也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的通用版本;与戴乃迭合作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和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当国内掀起“西方文学热”时,他竭力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学,主持出版“熊猫丛书”,从陶渊明、蒲松龄一直到现当代中国文学优秀代表作品,共190多种中国文学著作,为译介中国文学打开了世界窗口。“一定要把他们介绍出去,我们中国是有古典文学的,但我们的新文学也不差。”他对妹妹杨苡说。

杨宪益走后很长一段时间,赵蘅都不敢去小金丝胡同。直到数月后,她独自一人前往,那个此前三天两头都会去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她一路憋着,没哭出来,走进门,望着表妹杨炽,忽然对她说:“我能抱抱你吗?”杨炽愣了一下,“拥她入怀的那一刻,我甚至感覺到舅舅的体温。”

赵蘅说,她怀念舅舅,也是怀念那一代人。

她最近一次去那里,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一个晴朗的冬日,前院原先的那棵香槐花树已换了更结实的新树种,树上枝叶茂盛,傍晚一缕阳光从稀疏叶缝里穿过。2012年3月,赵蘅协助表妹将老人的骨灰安葬在这棵树下。当时,她们还在后院种了一棵加拿大树,一到秋天就长出金黄色叶子。如今,两棵树都长成参天大树,赵蘅常常想:当人们像许多年前那样,推开木门走进小宅院,叶子在风中摇曳,发出好听的沙沙声,是宪益舅舅在向来客微笑;树下清香缭绕,是老人在和来客对话;雨珠落地,那是舅舅的手指敲着打字机键盘,字字珠玑。

1915年生于天津,著名翻译家。1936年到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求学,毕业回国后在大学教书,1943年起供职于国立编译馆,开始翻译生涯。1952年调北京外文出版社,译著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等百余种。2009年在北京病逝。

猜你喜欢
戴乃迭杨宪益舅舅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不用担心
发红包
磕头
明天再戒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