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锴骥
人在网上漂,你总得挨刀,要么是突然弹出来的“是兄弟就来砍我”,要么是家庭群里发来的邀请你积极助拳的“砍一刀”。从前贴满广告的是电线杆子,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成了那根电线杆子,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广告。
最普遍的是视频广告。一开始只有15秒,眼一闭、牙一咬就过去了;慢慢地,30秒、60秒;再慢慢地,每隔十几分钟来个60秒。当我忍无可忍决定投降充个会员时,才发现会员还有“会员专享广告”。层层套路下来,一个视频,10条广告,背后起码有800个心眼子。
与此同时,弹窗广告接过了街头牛皮癣的接力棒,站上了广告界的舞台C位。从我记事起,我成功减过3次肥、拿过一次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我司最快的升职纪录,但我从来没有一次成功关掉弹窗广告的经历。我永远猜不透弹窗广告的心思。一边画了大大的“叉”,另一边又设计了一个“点击此处关闭广告”的按钮。柯南为难的是红线和蓝线要剪断哪一条,才不会让炸弹爆炸;而我为难的是文字和图像,我应该点哪个才不会触发广告瀑布。
十年冲浪下来,平常人通过微博热搜来了解社会时事,我则通过大小广告了解誰最讲义气,哪个医院最好,最近什么商品热卖,哪个明星最受广告商青睐,最近流行什么轻小说。
当然,如果广告仅止于此,那也无可厚非。实在忍不了,多掏点钱跳过就是了,咱不差那十几二十块钱的。怕就怕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比方说,我常常打开文件编辑APP就猝不及防被广告入侵了心灵。它们“广告”两字标识的透明度调得比我的心还通透,字号比蚂蚁还小,但广告内容比苍蝇还醒目。
还有些广告,伪装得更高级。忙完工作,夜深人静之时,我喜欢给自己算命,预测自己的未来,了解自己心灵的大小奥秘。当我怀着虔诚的心认真答完了一大堆题,开始期待最后的分析结果时,一道红字刺痛了我的眼睛:“扫码支付88元,和资深咨询师直接对话。”到这儿,我才知道自己又着了广告的道。
如今,广告也在与时俱进。大数据时代,人们心里那点儿不为人知的冲动,后台都看在眼里。前一天买过内裤,第二天平台就都给你推送内裤广告;前一天查过痔疮膏,第二天你就会借由广告知道,现在的痔疮制药是有多么发达多么五花八门。其实吧,看也就看了,可万一有朋友在一旁刚好看到,你大概就只想连夜离开这座城市了。
财大气粗的广告商,有更财大气粗的办法。如今走进影院,尤其是看时装戏,常给人一种在看广告集锦的感觉。我这可怜的小脑袋瓜还得努力扒开厚厚的广告,才能找到一点儿关于电影艺术的蛛丝马迹。
有时候腻歪了这些精心得过了头的广告,心想,我看一些饱受广告之苦的大家伙儿拍的自制内容吧。可没想到,刚看一分钟,弹幕就充满了“快跑”和“猝不及防”。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刚才还在认真生活的up主,转眼间就成了销售讲解员。
当然,我也知道,广告没法儿全消灭,只能找到更好的共存办法。但我就一个要求:下回让我死得明明白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