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郭大静▲ 陈林丽 李坤华 何晓静
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响应产学结合,适应时代需求所提供的一种研究生学习方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 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需要兼顾学习和工作的双重任务,工学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方式在国内外医学本科、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临床培训中开始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2-3]。目前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结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自身专业特点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的特点及优势。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有着医学院校共有的特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培养,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但学员须具备下列条件:1)获得医学影像学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 年以上。2)正在接受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或已结业者。入学门槛比全日制研究生有所降低,并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一般具有年龄跨度大、地域分布零散、具有不同工作经验和阅历等特点[4]。
教育部办公厅在2016 年颁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 号),通知中明确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培养管理上的具体要求:从培养到学位授予标准一致[4]。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后培养计划、授予学位条件与全日制相同,入学后必须修满学分并单科理论成绩达到70 分以上,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答辩后,符合授位条件者才能获得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 ~6年,从报名当年到授予学位不超过6 年。在培养计划中非全日制理论课授课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是利用业余时间,周末或晚上上课,授课方式和内容与全日制研究生基本相同[5]。
在临床能力培养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已经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3 年,可选择在自己单位完成二级学科轮转;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来说,在规范化培训中已经安排二级临床学科的轮转计划,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不再重复。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一般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结合临床工作,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进行选题,研究成果能够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硕士授位要求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撰写并发表中文文章。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与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的非全日制教学一样,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理论课堂教学[6]。例如授课以传统面授形式为主,次数少,单次授课时间长;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授课通常集中在晚上或周末,每次上课一般晚上2 ~3 h 或是周末一整天;理论课内容多,难以短时间理解、消化;非全日制研究生往往是已成家人士,完成培养计划的同时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若遇到周末值班、急诊报告或急诊手术与上课冲突时,往往牺牲上课时间,欠课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单靠自学、补习等方法难以弥补。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基础知识、临床能力、社会阅历及学习目的差异明显,统一面授进行相同内容和深度的教学,常效果欠佳[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重新优化,也没有根据研究生的自身临床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重新设计,基本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理论课一致,导致理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难以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的问题,对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专题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得不够充分。同时,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如网络化教学、新媒体教学等形式的运用也存在着一定不足,难以满足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力提升的学习需求[6-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被安排除本科室以外其他二级临床学科科室进行轮转,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导师所从事的亚专业相关临床科室进行短时间轮转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影像医学和核医学专业相关临床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系统性较弱[6-7]。在自身专业临床实践中,三个亚专科(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各自都有自己的亚专业组,例如本院放射科分有头颈骨肌组、胸部组、腹部组及介入组,每个亚专业组疾病类型、扫描技术、报告书写及科研方向差别较大,研究生往往只专注自己导师所在的亚专业组,而对其他亚专业组关注较少,因此会出现研究生自己导师所从事的亚专组能力很突岀、其他亚专业组能力较差的情况[8]。
基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学习需求多样、临床基础及阅片能力不同、在校学习时间少、课堂教学时间紧、科研要求高等方面的特殊性,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满足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被认为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的升级模式,其主要以翻转课堂教学法为支撑,主要包括线上教学活动、线下教学活动及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融合3 个部分。线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工具完成教师安排的课程内容学习;线下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线上线下融合则是指教师在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在线上教学平台发起教学活动,再结合线下讨论、交流及解决问题[9]。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学,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大部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时常面临着工作、生活压力,传统的集中时间学习对于他们很难做到。目前有慕课网、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雨课堂等多媒体教学平台均支持教师直播课、录播课,可供学生在任何地方(不受地域限制),利用日常碎片时间,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工具观看课程进行预习、学习。通过微课教学法将课程中的重点或难点设计成几分钟的短视频,方便学生在课堂之后反复观看、理解。线上教学形式为自主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临床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由调整线上课程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较好地解决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矛盾问题。
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它以影像图像为载体,将抽象的疾病在影像图像上具象化,这对疾病种类、图像质量、观阅图像的平台及媒体提出一定的要求。目前各大教学医院均利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建立自己的教学病例库,PACS 通过网络将各种医学影像[ 包括DR(digital radiography)、CT(computed tomography)、MR(magnetic resonance)、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超声、核医学和内镜等] 的图像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10-11],学生可根据不同亚专业组分类或搜索关键词查找需要学习的病例影像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非全日制学生可以全面学习不同亚专业组知识。随着新医科技术、互联网的发展,部分临床学院建立了云PACS 海量病例图像数据库[12],将数字影像资料存储于云端,非全日制学生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任何医学影像图像,操作方便、简捷快速。学习病例影像图像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并且还可共享来自不同教学医院的病例影像资料[13]。
随着当代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变,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需要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14]。传统的线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作为客体,被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时并不考虑学生个人的差异;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影像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差异化的知识传授,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对临床基础知识和影像专业知识的整合、归纳能力。通过线上大量的教学平台和工具,例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15],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学习统计分析、文献检索、课题设计等课程,也可在网络上通过万方、维普、知网、PubMed 等文献数据库阅读大量中英文文献,学习国内外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充分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临床优势、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寻找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及尚不明确的观点,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课题方案。利用QQ 群、微信群及钉钉互动平台,随时与授课老师、导师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并可利用微信平台及公众号参加网络学术会议、学术专题交流会等,聆听学习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影像专业发展方向,帮忙寻找科研方向及创新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及5G 时代的到来,针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自身特点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特点,启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医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有机结合PACS 系统、影像图像数据库、网络教学平台、新媒体在线交流平台和调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适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