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鼻侧眼球表面翼状纤维血管膜增生,影响眼球外观。此病进一步发展可侵及角膜,到达瞳孔区影响患者视力,如没有及早治疗,则会在角膜瞳孔区留下永久瘢痕,造成视力不可逆下降。所以对于进展性的翼状胬肉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以往手术方式只是单纯切除增生组织,术后复发率高,再次手术处理复发病变组织风险大,效果差。目前,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最常见且最有效抑制复发的手术方式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但此手术依然依靠手术缝线缝合结膜,刮除角膜表面增生组织,术后患者眼红、眼痛等症状较为多见。如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此治疗方式产生误解,延误治疗契机[1]。优质的护理是诊疗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往常规护理通常仅限于术前检查,术前术后用药指导,现今越来越多护理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包括患者心理、健康宣教等全方位综合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新进展综述如下。
术前护理是围术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确诊疾病到确定手术方案预约手术时间再到住院,由于门诊医生接诊患者人数较多,没有充分时间详细向患者讲解。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流程知之甚少,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抗拒或者不能很好配合一些治疗措施,影响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术前全方位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重要的开始。
让患者消除恐惧,对医护产生充足的信任,就要从有效沟通开始。张冬梅等[2]制定一套科学有效干预措施,首先护理人员认真核对患者信息,通过有效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问题,鼓励患者提出个人诉求、意见,从而调整护理人员应对措施,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陈海欣等[3]会询问患者意见选取一些他们喜欢的音乐,分散注意力,并且注重病房湿度及温度,保持室内光线柔和。郭亚琴等[4]热情接待、认真开导患者,缓解患者心理焦虑,从而让患者卸下心理负担,更好的配合手术,营造最佳心理环境。
张灵等[5]详细告知患者此病虽然复发率较高,但是基于既往手术方式统计的资料,现在改进术式已经可以有效降低此病复发率,尤其对于一些爱美女士,尤为重要。王金梅等[6]从日常生活方面,术前告知患者控烟,尽量减少咳嗽,以免影响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咳嗽导致出血增多、植片移位等不良后果。护士指导患者止咳方法,术中可以用舌尖顶住上颚,深呼吸缓解咳嗽。高萍等[7]着重向患者讲解翼状胬肉发生可能与风沙、紫外线照射有关,日常生活中可佩戴墨镜等防范沙尘,减少紫外线照射,尽量减少野外作业活动等,尽可能降低疾病发生率。齐玉等[8]研究组术前向患者播放自制相关短视频,更直观生动展示疾病发生、发展,饮食指导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也播放医护人员自制拍摄模拟手术短视频,消除患者由于第一次手术带来的心理恐慌。
郭亚琴等[4]告知患者局麻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在病房练习眼球运动配合手术,以便术中良好暴露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术中可能由于牵拉眼球肌肉眼心反射会有心悸等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主刀医生。
邓芳等[9]术中需检查手术器械能否正常使用,协助患者调整舒适合理体位,术中注意手术室灯光亮度,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手术显微镜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王大芬等[10]在术中注重观察患者动作变化,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不适或体征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治。黄丽丽等[11]术中还会采用音乐放松法,播放舒缓、轻松、温和的轻音乐,控制好音量分贝,以达到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和术中的疼痛感。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过程中因为刮除部分受累角膜上皮组织,暴露角膜前弹力层中走行三叉神经,而且手术中10/0 尼龙缝线缝合结膜移植片于植床上,线头暴露于结膜囊中,可能导致术后患者主诉疼痛、眼睛干涩及刺痛感等不适。翼状胬肉术后针对疼痛护理常规是执行医嘱,根据患者发生疼痛后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尤其老年患者则可能诱发心血管反应、心理应激反应等,造成不良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综合疼痛护理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此类不适症状,众多研究者报告了自身独特有效的护理方案。
郭霞等[12]术后除给患者常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凝胶消炎抗感染治疗外,加用中药超声雾化,含有金银花、麦冬、微量薄荷等高温蒸煮消毒过滤后,放入低温保存,术后通过超声振动形成雾化分子作用于患者术眼,每日1 次,每次15 min,1 周为1 个疗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中药组合配方具有明显清热解毒功效,雾化形式一方面使药物有效渗透至组织,提高药物浓度,同时很好避免全身副作用;另一方面有效湿润眼表,缓解术后眼睛干涩,润滑缝线摩擦从而有效降低术后眼痛、结膜炎等并发症。孟德莉等[13]也报告中药熏蒸技术(包含密蒙花、菊花等)的疗效观察,另外着重研究术后中医按摩穴位及针灸的有效性,对神门、太阳穴等眼部穴位以及周围肌肉按摩,每日1 次,每次30 min。对睛明穴、四白穴等进行针灸治疗,每日1 次。结果观察组眼睛充血消退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旻晖等[14]在患者术后返回病房3 h 后进行眼部相应穴位如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涌泉穴等按摩及揉搓,力度逐渐加重,直至患者有酸胀感觉为止。结果显示,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恐慌不适心理,明显减轻焦虑以及抑郁情绪,促进自身机体分泌情绪舒张因子,提高患者术后不适耐受程度。
冷敷也被证实是减轻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方案,术后早期冷敷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可以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因子等渗出,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组织水肿,从而也可减轻对局部组织的压迫,缓解术后眼痛。丁晓娟等[15-16]研究组利用医用手套灌入100 mL 低温生理盐水,扎紧制作成冰袋,待患者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将其敷于术眼纱布敷料之上,每小时1 次,每次大约15 min,结果术后6 h 之内采取冰敷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丛卓林等[17]采用综合疼痛护理方案,术后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连续服用3 d。术后播放患者比较喜欢的音乐,使患者全身性投入音乐之中,转移注意力尽量消除疼痛感。向患者讲解手术基本方式详细解答患者术后疑问,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术后冰敷。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术后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 ,而且心理状态显著改善,恐惧、焦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立等[18]增加术后局部冷敷,利用眼罩专用冰袋,患者采用头高脚低位,冰袋敷于术眼敷料之外,每2 小时1 次,每次20 min;术后2 ~3 d,每4小时1 次。杨艳波等[19-21]也类似采用口服镇痛药物、播放音乐和冰敷综合疼痛护理模式,观察术后第1、2、3 天患者VA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吴梅娅等[22]研究显示术后冷敷预处理结合术后使用奥布卡因滴眼液或疼痛剧烈时口服布洛芬,可起到显著缓解术后疼痛痛的作用。
角膜绷带镜近年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缓解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疼痛的方法,绷带镜是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具有高透氧性以及抗蛋白沉积等优点,绷带镜覆盖于术后有创角膜表面,形成了一道物理保护屏障,可避免眼睑结膜囊与手术创面摩擦,减轻眨眼时眼睑的剪切力,减轻炎症细胞向手术创面迁移,缓解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李红等[23]回顾性研究65 例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患者,术后予患者全面绷带镜护理,正确佩戴绷带镜,注意观察是否佩戴稳定,术后术眼滴眼液水时告知患者避免滴在绷带镜上,佩戴镜片期间尽量避免滴用眼药膏,防止药膏影响镜片透氧性等。如有镜片移位、角膜有穿孔或感染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方面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绷带镜使用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等智慧终端在当下越来越繁荣发展,同样医护人员也可利用智慧终端帮助患者术后更好更快恢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齐玉等[8]采用多学科干预法,其康复小组术前详细观察患者表情及语言特点来评估患者疼痛耐受程度,通过事先建好的微信群将评估结果提前告知主管医生及术中麻醉医生,制定个性化针对性镇痛方案并执行医嘱,获得相应处置后严密观察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时记录并在微信群中予以反馈,建立规范科学的疼痛管理模式。术前保证每个家庭有一个人会使用微信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中建立疾病防治、出院后注意事项、术后复查随诊时间等宣传模块,建立医护与病患在线交流模块,使患者术后有任何事情可以在线上一对一答疑,及时跟踪术后复查患者;对于未能及时复查患者,电话随访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复查重要性。陈立等[18]研究组在术后患者常规电话随访基础上,建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智慧终端,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建医护微信群、APP 等方式,发布疾病相关知识、日常眼部保健、术后复诊提醒、定时点药按摩冰敷等提醒,对患者在智慧终端上提出的问题予以一对一解答,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随着手术方式日趋完善,护理也不仅仅局限于执行医嘱、术前常规检查等,心理护理干预、健康宣教、术前术后用药指导、出院后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已得到越来越多护理研究团队关注。翼状胬肉影响美观,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可能由此产生心理恐慌及焦虑,综合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患者可以更好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对于术后眼痛、眼睛干涩等一些引起患者不适感的并发症,护理研究人员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穴位按摩结合止痛药物、冰敷、药物雾化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术后结膜移植片存活观察,角膜上皮伤口愈合等干预研究较少,仍需进行更多更深入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