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泉教授基于通可去滞论治结肠黑变病经验

2022-12-11 03:55张婷婷孙建慧陈天鸽王彩云刘启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肠气机结肠

张婷婷 王 蕊 孙建慧 陈天鸽 王彩云 陶 瑞 刘启泉 张 纨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肠病[1-2],我国检出率为0.06%~5.90%[3-4],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药物等因素影响,呈不断增长趋势[5],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6-7]。其临床表现以便秘为主,属中医学“便秘”“腹痛”等范畴[8],治疗多以对症为主。目前,MC 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慢性便秘、蒽醌类泻药等相关[9-10],其诊断依据通常为电子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11]。研究发现MC 患者结肠息肉、结直肠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期受检的非结肠黑变病者[12-13],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启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 余载,长期致力于脾胃病的临床研究,临证运用“通可去滞”对结肠黑变病进行辨证论治,每收良效,在临床中具有一定优势。

1 通可去滞与MC 概述

1.1 通可去滞中医内涵

通者,达也,走而不留。通从药物性味来看,《内经》中“薄可通之”与味厚则直入肠胃相比,性味轻薄之品更善通利走行;从人体生理而言,气血津液各循其道、禀其职,脏腑经络畅通,乃百病不生,《金匮要略》:“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从治疗上来说,其非独指攻下、泄下之法,凡使气调血和、阴平阳秘者,皆可谓之通,即《医学真传》所言:“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泻为通则妄矣。”[14]

滞者,凝也,性留而不行、郁结凝聚。《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情志不畅可导致气机壅滞,《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虞抟认为非独情志,六淫、饮食等皆可致积:“或七情之抑遏,或寒热之交侵,故为九气怫郁之候。或雨湿之侵凌,或酒浆之积聚,故为流饮湿郁之积。”不通则滞,对此徐之才提出:“通可去滞,木通、防己之属……”对后世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疾病提供了临床思路。

1.2 通可去滞与MC 关系

MC 起病缓慢,临床从便秘、腹胀、腹痛等论治,刘教授将总病机归结为“不通则滞”,《杂病广要·大便不通》:“不知人之气血无刻不流通于经络之中……阻住传化之机,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而不通矣。”《古今医鉴》:“不通则痛,气血壅滞也。”刘教授认为MC 不外饮食、劳倦、情志等中伤脏腑,气血津液失调,肠腑传导失利。MC 病位虽在大肠,但与五脏相关,尤以脾、胃、肝、肺、肾为主,病性多呈虚实夹杂之象。

脾为阴土,土虚不运,易为湿困;胃为阳土,其火易动,湿热兼杂,重浊黏滞,气机不运,大肠传导糟粕失职,致大便难,若太阴脾土湿邪偏胜,称之为湿秘,《景岳全书·杂证谟》:“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15]若阳明胃土火旺为主,可谓之热秘;热秘日久伤阴可转为虚秘;情志日久不调,影响肝木正常升发疏泄,气机不得布于肠腑,亦使肠腑推动不及,可形成气秘。《素灵微蕴·噎膈解》云:“粪溺疏泄,其职在肝……以肝性发扬而渣滓盈满,其布舒之气,则冲决二阴,行其疏泄,催以风力,故传送无阻。”[16]肺朝百脉,上开窍于皮毛,布散清气于周身,下通降于肠腑,肃降浊气于体外。若肺为邪困或肺气虚弱,气机不调,不得肃降于肠腑,此为风秘或虚秘。《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17]MC 迁延不愈,失治误治,耗气伤阳,尤以脾肾为主。脾肾阳虚,肠腑传导无力,大便亦难,即《景岳全书·秘结》所云:“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送传。”[18]此即为阳虚秘。因此,刘教授言MC 虽寒热虚实有所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滞则通之,根据所在脏腑治法有所侧重。

2 辨治经验

MC 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或愈后复发,刘教授针对其病因病机主张通可去滞基础上分脏腑论治,总以通降肠腑为治疗大法,根据脏腑偏颇分别运用运脾清胃、和中通滞,平肝行气、疏木通滞,调肺降气、肃金通滞及温肾暖脾、补虚通滞以平调气血阴阳。

2.1 总以通润,降气通腑

刘教授结合《素问》中“魄门亦为五脏使”[19],提出传化糟粕,非独肠也,五脏六腑皆可传之。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大肠传导及主津与脏腑的关系。

大肠糟粕的传导因于气,气属阳,主动,推动糟粕排泄。若气机传导不及,则津液流转不利,大便虽不甚干结,但排便困难、乏力,如《济生集》所言:“平居之人,五藏之气贵乎不偏,然后津液流通,肠胃益润,则传送如经矣。”而气源于中焦运化、行于肝肺升降、摄于肾脏蛰藏,即气与五脏相关。刘教授用药常兼顾五脏气机,根据证型加以侧重,常选黄芪、党参、陈皮等调和中气、运转枢轴,佛手、香橼、杏仁等升降肝肺、斡旋气机。

大肠主津,燥化糟粕。若大肠失于濡润,糟粕停滞时久,过度燥化,肠壁津亏,无力载气,则大便可干结如粪球状,艰涩难行。津液产生于饮食水谷,运化于中焦,输布于肺、脾、三焦等,故津液亦与五脏相关,又气能行津,津能载气,故大肠传化与主津可以理解为津气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水竭无以行舟,肾主水,司二便,予北沙参、麦冬、玄参等滋水以软糟粕之坚,火麻仁、郁李仁等润泽肠腑。便软肠滑,只欠东风,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予厚朴、枳实等一则行气导滞以通降肠腑气机,二则疏解滋阴碍胃之滞气。腹胀腹痛明显者,此为气机不通,刘教授少佐木香散结止痛,《珍珠囊》言木香:“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因其性芳香燥烈,易伤阴液,用量6~9 g 为宜,与甘缓性敛之滋阴药相伍,一散一收,气行不滞、阴津不损。

2.2 滞在土者,和而通之

现代人多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加之缺乏运动,常使脾虚生湿、胃盛冒火,湿热合邪,蕴结肠腑,致大肠传导失司,表现为大便燥结难下,或头干后软、质黏、排不净感,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红,苔黄厚腻,舌中有裂纹,脉弦滑数等。

治疗上刘教授多遵《素问·刺法论》中“欲令脾实,气无滞饱……宜甘宜淡”原则,主张运脾清胃、和中通滞,用药常选藿香、佩兰、白扁豆花、茯苓、生薏苡仁、浙贝母等芳香化浊、淡渗利湿之品,其中浙贝母尚能散聚结、抑息肉;湿困脾乏,少气者,待浊腻之苔大消时可予黄芪、党参、生白术扶之,《医学求是》:“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旋……”其中生白术可用到30~45 g,李中梓言其:“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生白术一则甘而气和,健脾通便,二则芪、术性温,能利水,使湿走膀胱,即“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盛胸闷不饥、气阻大便黏滞不下者,可将藿香、佩兰易为砂仁、紫豆蔻、罗勒增强行气化浊之功。砂仁性辛、温,辛散温通,湿为阴邪,得温则通、寒则滞,温可振阳,运化水湿,即章虚谷《本旨》所云:“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此外,砂仁虽温通,然其性降泄,顺六腑之性,以下浊邪,《本草正义》:“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淤滞……”

肠腑津液禀承自胃气,壮火食气,则肠腑无津以承,用药多选石膏、知母、蒲公英、芦根等甘寒生津之品,以避苦寒折阳之虞;火曰炎上,湿随热邪上蒙清窍,选用石菖蒲、郁金开窍醒神,现代医学认为石菖蒲水提液、挥发油具有镇静、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20];湿热久蕴,气阻络损,伴痔疮、便血者,可予地榆、槐花、大血藤清热止血、厚肠通络。

2.3 滞在木者,疏而通之

《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云:“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21]肝与大肠相通,肝气疏泄失常亦影响大肠传化,《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曰:“诸气拂郁,则气壅于大肠,而大便乃结。”[22]将肝气郁滞所致排便困难称之为气秘。此类MC 患者或因忧思过度、或因焦躁易怒,日久肝气失调,气机升降紊乱,继而使肠腑传导失司。刘教授言此类患者面诊时或郁郁寡欢、不欲言,甚则悲切欲哭,或语速快、喋喋不休,均可从肝论治。

刘教授结合明代李梃“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的治疗思想[23],用药重调肝气以扶大肠传导之功,主张平肝行气、疏木通滞,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左金丸之辈。刘教授常予柴胡、黄芩、枳实斡旋气机,柴胡升发肝阳、黄芩清降腑气、枳实破气通腑,三者寒热平调,升降相因,合大柴胡汤和解之意。又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故刘教授临证常配伍质轻而不燥之花药,升达气机,可选用白残花、绿萼梅、玫瑰花、代代花等以畅调肝气;《黄帝内经》曰“人卧血归于肝”“肝藏血,血摄魂”,若MC 患者长期肝气不调,焦虑抑郁、善太息、失眠多梦等,亦可影响肝藏血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刘教授常予合欢花、合欢皮、酸枣仁等解郁安神;见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者,予连翘、金银花、菊花等疏泻肝火,其中金银花在MC 中取其助肠通便、行津运液之功;胁肋痛者,药用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等疏通肝络;火盛伤阴者,予牡丹皮、黑山栀、墨旱莲、女贞子等养阴柔肝。MC 迁延日久,正气已虚,可予生白芍、生甘草配气药平调气机,取自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肝滋脾之义,使气调正不伤。

2.4 滞在金者,肃而通之

金气肃降,行津布液于肠腑,推动大肠传化,糟粕得泄,肺气亦能得宣,即《孙思邈注·华佗神方》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疾则大肠之力不足,故便不畅,或便后失力。上无感,下不应也。若大肠过疾,则肺之鼓动力受阻,故气常不舒,或增咳嗽。”肺主表,外邪上受,首先犯肺,正气亟于顾护卫表,抗邪于外,里气不得兼顾,失于肃降,或长期慢性肺系疾患迁延不愈,肺气虚弱,无力传导,因而肠腑不通。

刘教授根据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联系,治疗上注重“通上窍以利下窍”,即调肺降气、肃金通滞,诸如宣白承气汤、黄芪汤等方药。治上焦者,非轻不举,刘教授以桔梗、紫苏宣通金气、引药入肺,陈皮、枳壳通降胸膈之气,杏仁、瓜蒌仁润燥滑肠。其中陈皮味苦、辛,入脾、胃、肺经,叶天士言其苦泄善降逆气:“肺主降,苦辛下泄,则肺金行下降之令,而下焦臭浊之气,无由上升,所以去臭而下气也。”杏仁得陈皮降气润肠之用事半功倍,《本草求真》:“但用杏仁以治便秘,须用陈皮以佐,则气始通。”若MC 患者伴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等,予太子参、山药、黄芪、灵芝等平补肺气,虚则补其母,茯苓、白术等补脾气以扶肺气;久咳不愈者,予百部、紫菀宣通肺气,止咳化痰。又肺主行水,宣散布降水液于全身,肺燥则肠枯,理肺可理水,患者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此为肺阴已伤,予百合、沙参、麦冬、红景天等滋养肺络以生津润燥,肺金不燥,肠腑得润。

2.5 滞在水者,平而通之

肾开窍于二阴,为水火之宅,阴阳和则二便调[24]。MC 患者迁延不愈,加之久服苦寒泻药伤津败阳,脾肾阳虚,肠腑推动无力,常表现为排便无力,虚作努责,畏寒、腰膝酸软,舌淡或白滑边有齿痕,脉沉细弱等。

刘教授认为此时多正虚邪恋,既虚不受补、又实不耐攻,治当以平为期,主张温肾暖脾、补虚通滞,慎选辛热之干姜、附子、肉桂等以劫肾气,予肉苁蓉、鹿衔草、杜仲等温煦肾火、引火归元,炮姜温暖脾阳、少火生气,用量6~10 g 为宜,少佐防风引火入脾元,防风气薄性缓,薄者通之,善升脾阳,欲降先升,升降并用,与诸药合用通利内外阳气,《本草正》:“防风……虽膀胱脾胃经药,然随诸经之药,各经皆至。”不效,观其舌脉,若兼湿象者,可为阳虚水湿不运阻滞经络所致,予五苓散、平胃散辈加减,水湿去,阳气自不壅遏。阳虚蒸腾气化失司,水走膀胱而大肠津亏,表现为大便虽难然夜尿频,益仙灵脾、仙茅增温肾之力,盐益智仁、菟丝子缩小便以利大便。阳虚日久阴血亦亏,可予石斛、黄精、山萸肉滋养肾阴,阴中求阳。久病多虚多瘀,予当归、桃仁养血活血、润肠通腑,阴阳平调,肠腑得通。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63 岁,2020 年4 月22 日初诊,主诉:间断便秘10 余年。患者诉1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便秘,未予重视,自行口服芦荟胶囊、番泻叶等帮助排便。后因反复发作,为求系统治疗,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查纤维结肠镜示全结肠可见黑色素沉着,降结肠可见一息肉样隆起,0.5 cm,嵌取送病理。肠镜诊断:结肠黑变病,结肠息肉;病理示:(降结肠)嵌除低级别管状腺瘤。现主症:排便费力,伴腹部憋胀,需开塞露辅助排便,3~5 日一行,粪质先干后软,气味臭秽,食欲差,纳少,寐欠安,小便可,舌暗苔黄腻,脉弦细滑。西医诊断:MC,结肠息肉;中医诊断:便秘(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润肠通便。处方:瓜蒌仁30 g、柏子仁15 g、火麻仁20 g、芦根30 g、蒲公英20 g、醋香附15 g、醋元胡15 g、麸炒枳壳20 g、厚朴12 g、砂仁12 g、陈皮10 g、黄芪15 g、茯苓15 g、浙贝母20 g。每日1 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饭后2 h 各服200 ml。嘱患者避免使服用芦荟胶囊、番泻叶等蒽醌类泻药,清淡饮食,保持情志舒畅,规律运动,定时排便。2020 年5 月7 日二诊:自诉大便仍3~5 d 一行,粪质较前松软,偶需开塞露辅助排便,仍腹胀、食欲不振、寐欠安。上方加木香6 g、桃仁10 g、炒麦芽10 g、焦山楂10 g、合欢花20 g、酸枣仁30 g,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 粒/次,3 次/d。嘱患者增加蔬果摄入量,饮用酸奶调节肠道菌群。2020 年6 月8 日三诊:自诉大便排出较前顺畅,2~3 d 一行,腹胀减轻,食欲改善。上方去木香、桃仁。嘱患者以掌心顺时针按摩下腹部,促进胃肠蠕动。2020 年8 月4 日四诊:自诉大便2~3 d 1 次,偶腹胀,纳增多,寐改善,舌红苔薄黄。去合欢花、芦根、蒲公英、砂仁、香附,加佩兰12 g、石斛15 g、半枝莲10 g,停服枳术宽中胶囊。患者病情平稳,可守方治疗,中药剂量由每日1 剂改为每两日1 剂,嘱患者晨起空腹做转腰运动,加快胃肠循环。2020 年12 月9 日五诊:自诉排便基本正常,2 日一行,质软,偶因饮食不节复发。停药后复查结肠镜示:结肠黏膜光滑,黏膜下血管网清晰,未见异常。嘱患者坚持调整生活习惯,维持疗效。

按语:本案患者为老年女性,饮食不节,内生湿热,壅滞气机,推动无力,故见便秘、腹胀等症状,治以清热祛湿,润肠通便。重用芦根、蒲公英清热生津,砂仁、枳壳、厚朴降气祛湿,助瓜蒌仁、柏子仁、火麻仁润肠通腑。欲降先升,以陈皮、黄芪升提脾气。患者舌暗,肠镜见息肉,辅以香附、元胡活血化瘀,茯苓、浙贝母软坚散结,以降肠息肉复发率。二诊时,患者仍腹胀、食欲不振、寐欠安,加木香、桃仁行气导滞,麦芽、山楂健胃消食,合欢花、酸枣仁养血安神,共和胃气。三诊时患者腹胀减轻,去木香、桃仁。四诊时,患者苔黄腻转为薄黄,去芦根、蒲公英、砂仁、香附,加佩兰芳香醒脾,石斛滋养胃津,半枝莲抗肿瘤[25]。后患者无不适,守方治疗,6 个月~1 年可复查纤维结肠镜。刘教授认为MC 的治疗不可单一依赖药物,需患者配合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方可取得良效。

4 小结

结肠黑变病是临床上可逆性良性病变,全国名老中医刘启泉教授认为结肠黑变病顽固难治,治疗不可一味速求通便之功,而当徐徐图之,缓消黏膜色素沉着。同时,重视MC 的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阻断癌病的可能性,以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大肠气机结肠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