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生活那么苦,为啥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参加

2022-12-10 19:37徐牧风
青年文摘 2022年9期
关键词:黑板报列宁战士

延安时期,在非作战情况下,红军战士日常的一天大概是这样安排的:早上5点起床,起床后运动一小时,然后吃早餐。早餐后,进行两小时军事操练和两小时的政治学习及讨论,然后吃午餐。午餐后,休息一小时;参加两小时识字班和两小时的游戏及娱乐,然后吃晚餐。晚餐后是唱歌和聚会,晚9点吹熄灯号。

是不是有点像校园生活?而从某个角度讲,战士们甚至比如今的中小学生过得还要好,与“苦行僧式的生活”毫不沾边。

这些战士大多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几乎全都是贫苦家庭出身,从小过的是缺衣少食的苦日子。他们及他们的家人,曾被土豪劣绅欺凌、曾被苛捐杂税盘剥。

而到延安后,吃饭大概是这样的:每一班或排,都有自己的炊事员,饭菜很简单,通常是小米和白菜,附带一点点羊肉或猪肉。不算好,但基本都能吃饱,特别是孩子们,一定会优先让他们吃饱。

他们住得不算好,住窑洞里、洞穴里、马厩里,甚至是营房里。他们睡的炕很硬,连草席都没有,一般也都没有桌椅,但他们有砖头和石块。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住处不论如何破败,都很洁净整齐。这一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他们还办有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小板块用来发表他们的意见。如果有意见的话,都可以指名道姓在黑板报上登出来,不是辱骂,而是批评或建议。

日常还有跳远、跳高、赛跑、爬墙、跳绳、扔铁饼及各种球类运动,运动项目很丰富,并且非常鼓励竞赛。竞赛奖品一般是笔记本、铅笔、钢笔和书籍之类,不值钱,但获奖仍然是很有荣誉感的事。

在这里,有人给战士们取了个“人猴”的绰号,因为他们身体素质好,行动快速而灵活。

我算了下,早上运动一小时、上午军事操练两小时、下午游戏及娱乐两小时(以体育运动居多),一天之中,年轻人有四五个小时都在锻炼,身体素质能不好吗?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从领袖到普通士兵,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以同志相称,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睡觉,有正经的事情做,不再遭受辱骂和毒打,他们的心情会如何呢?

对了,他们还有星期天。

在运动与训练之外,还有学习。

从日常的作息来看,上午有两小时的政治学习和讨论。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著作和边区文件;讨论环节除了国内问题的研讨,还有国际大事分析和战争实例的复盘推演。

如今看起来非常魔幻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西北,在窑洞或是泥土场上,无数稚气未脱的青年,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当时国际上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或探讨全球热点时事的发展走势。

当时,他们还只能身处西北一隅,还只有小米加步枪,但眼睛却已望向了无尽的远方。

下午的两小时学习,主要是识字读书。

学习班分三队:认字少于100个的、认字100~300个的、能够读和写多于300字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在当时全国文盲占到九成以上的情况下,1936年,第一军只有20%的战士还算是“文盲”。而在参加红军之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没有正经读书认字的机会。

学习也有竞赛,竞赛的内容,大抵是政治知识、识字读书、公共卫生等,优胜者可以获得小小的奖旗或者奖状。

从制作成本来看,这些奖旗或奖状并不值钱,但都在各部队的“列宁室”里陈列着,是个人和连队引以为豪的荣誉。

所谓“列宁室”大致相当于图书室,每一连每一旅都有一个。列宁室是战士们阅读与学习的中心,墙上悬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室中还有战术沙盘,模型大都是泥巴、石块或树枝做的,供战士们研究行军打仗之用;此外就是各类书籍和报刊。

这些读物很珍贵,除去边区自己编印,不少是从白区秘密采买而来。列宁室中间,一般都摆着一张乒乓球台,吃饭时当饭桌,不吃饭时就是球桌。

此外,还有一个壁报栏即上文提到的黑板报,更新速度很快,上面除了登载赞扬或批评的意见,还有时事通报、文学投稿、新歌曲谱等。

个别洋气的列宁室甚至还有留声机,无疑都是战利品,有些外国曲目战士们听不懂,但总能聽得哈哈大笑。军医连的列宁室比较特殊,会有泥土做的人体和器官模型,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教学。

晚餐后,有唱歌和聚会活动,这个也挺好玩。其实并不限于这个时间点,战士们似乎随时随地都会唱起歌来,只要有人起个头,就总会引得全体在场者一起大声合唱。

文工团也会经常来表演,节目都是战士们自己编的,紧跟时事,常换常新,创造力很是惊人。

以上内容不是我的杜撰,全部来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斯诺曾于1936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依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其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早已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试想一下百年前,那些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青年,来到红军这样的集体中,过上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苦吗?物质上来说是,但精神及身体上,绝对不是。

生而为人,当人格被充分尊重,精神追求被极大满足,体魄得以健康发育,并享有学习、成长的机会,能够和千万人一起为一个光明灿烂的目标而奋力前进,生命的庄严感必然会喷薄而出。那样的环境下,可以成长出真正觉醒了的人。

(紫陌红尘摘自“徐牧风”微信公众号,知止图)

猜你喜欢
黑板报列宁战士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莹莹办黑板报
厉害了,我的黑板报
无名战士有名剑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