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乳糜血浆中脂质及脂蛋白的检测在巩固献血人群和指导献血者饮食中的作用研究〔1〕

2022-12-10 08:53肖琴肖娜罗玖陈珍华李津王娟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乳糜献血者脂蛋白

肖琴,肖娜,罗玖,陈珍华,李津,王娟

(赣州市中心血站,江西 赣州 341000)

乳糜血浆是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引起血浆报废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献血者经初筛成功献血后造成血液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引起乳糜血浆的原因很多,包括油腻饮食、暴饮暴食、高蛋白饮食后4~6 h内献血,或存在脂肪肝者、高脂血症者在未清淡饮食3~4 d内献血[1-3]。目前很少有人关注乳糜血浆中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含量,也很少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指导献血者下次献血前的饮食,从而降低血浆报废率,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信心,巩固献血队伍[4-6]。目前国内外此类研究报道均较少[7]。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报废乳糜血浆中脂质及脂蛋白的检测在巩固献血人群和指导献血者饮食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中的报废乳糜血浆标准,筛选临床2020年6月—2021年6月复检合格[谷丙转氨酶(ALT)≤50 U/L、乙肝病毒(HBV)阴性、艾滋病毒(HIV)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TP)阴性、丙型肝炎病毒(HCV)阴性]并因乳糜血浆而报废血浆的献血者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指标: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书;年龄在18周岁以上;符合献血相关规则;所有献血者初次献血后检测血脂无异常情况。排除标准:突发情况离开赣州不能再次参加无偿献血者,突发疾病或意外不能再次参与无偿献血者;知情不同意者。

1.3 方法

两组献血者均进行初次献血,随后选取报废乳糜血浆,利用全自动分析仪,采取酶联免疫法对报废乳糜血浆中的脂质及脂蛋白进行检测,记录结果。

1.3.1 对照组

献血者初次献血后,仅利用短信告知献血者血液使用情况,未进行其他宣教内容。

1.3.2 观察组

1.3.2.1 建立宣教小组

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健康档案。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宣教小组,开展健康教育,了解献血者信息。多次与献血者沟通,评估献血者当前生活习惯的健康性、是否产生负面情绪、献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依据评估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早期教育时,每周实施1 次宣教;健康宣教3 个月后,每2周实施1 次评估宣教,并对献血者实施综合检查。告知献血者初次献血后乳糜血浆中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含量,并叮嘱献血者在下次献血前应注意饮食、心理、运动及作息时间等情况,降低出现高血脂、乳糜血等情况。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前饮食过于油腻、暴饮暴食或高蛋白饮食,均会导致乳糜血浆问题。

1.3.2.2 献血宣教

第一,建立微信课堂。小组人员在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送和更新献血的相关科普知识或链接。推送形式有视频、图片及文字等,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等相关知识。制订“问题库”,内容由专业人员审核后定期发送,相关人员进行管理监督。献血者依据阅读情况进行反馈,内容包括已阅不懂和已阅已懂。管理小组工作人员对反馈意见每周进行统计,对于反馈率较低(不足90%)的献血者进行随访,保障献血者及时学习推送的内容;当反馈已阅不懂的献血者超过10 例时,则再次推送该内容,并在微信群中组织讨论,及时解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保障献血者对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第二,加大献血宣传。尽快建立一支热心无偿献血、了解献血知识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树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求医生了解献血者体检、病史情况,同时仔细询问其饮食习惯,对男性、30 岁以上、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的献血者要加以重视,详细询问饮食及病史;对于出现严重乳糜血或反复乳糜血的献血者,由有关人员及时联系,了解乳糜血原因,提醒他们献血前食用清淡食物或做相关检查,以保护其健康。第三,心理宣教。宣教小组工作人员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干预。献血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抽血时也会有较强烈的不适感,所以应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在实施心理疏导时,相比面对面交流,利用微信或QQ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可以更好地倾听献血者倾诉,缓解献血者的负性情绪。另外,沟通时宣教小组工作人员应了解献血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减轻献血者压力;宣教小组工作人员着重向献血者介绍献血的相关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重视饮食,改变不良习惯。第四,运动宣教。宣教小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对献血者的实际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后,制订科学全面的运动方案,指导献血者家属饭后监督献血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建议献血者在餐后30~90 min进行有氧耐力运动,每周至少150 min,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为20~60 min。有氧运动间隔时间应在48 h以上,每周实施3 次。献血者在运动前应进行血糖检查,>14.0 mmol/L时不可运动,<5.6 mmol/L应加餐处理,且献血者应随时携带糖果。

1.3.2.3 饮食指导

目前,一般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前适当进食,防止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但适宜献血前食用的食物种类很少,最“安全”的食物似乎仅有馒头、稀饭、咸菜等。由于献血者的不固定性等原因,很难要求献血者献血前必须食用这些食物,食物种类或食用时间不当会导致乳糜血。目前献血前饮食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标准,造成工作人员概念模糊。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研究,提供较具体的饮食标准以供参考。总之,乳糜血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应引起大家关注。

1.4 观察指标

再次献血的血脂指标:检查两组献血者初次献血与再次献血时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等脂质指标变化。

再次献血的无偿献血率:半年后,记录两组献血者再次无偿献血率。

再次献血的乳糜浆比例:记录两组献血者出现乳糜血浆的比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初次和再次献血的血脂指标

初次献血时,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献血时,观察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再次献血的血脂指标

2.2 再次无偿献血率

观察组再次无偿献血率98%(49/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3,P<0.05)。

2.3 再次献血的乳糜血浆比例

再次献血出现乳糜血浆观察组1 例(2%),对照组10 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04)。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社会教育活动让人们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的方法,献血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人们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及意义的了解程度[8-10]。在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后,能够加强人们对血液安全的重视和关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或是再次参加无偿献血[11-13]。献血前期通过丰富、多样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形式向街头群众普及血液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让人们正确认识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明白科学献血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从而有利于增加自愿无偿献血人数[14-15]。其次,在对献血者实施健康教育时,有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献血前的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够排除不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另一方面能够减轻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献血队伍再次无偿献血率以及乳糜浆比例、血脂指标均有较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降低献血者出现报废乳糜血浆的概率。因此,对报废乳糜血浆进行检测,并依据其检测结果对献血者进行相应健康宣教,可以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度,从而使其在下次献血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提高血液质量,降低出现血浆报废的情况[18-20]。

综上所述,报废乳糜血浆中脂质及脂蛋白的检测在巩固献血人群和指导献血者饮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乳糜献血者脂蛋白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无偿献血者的乳糜血浆对抗-HCV 检测影响研究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