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瑛,葛正龙,钱民章,张祥令
(1.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0;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结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见图1)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建设[4-5];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能力的意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积极推进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方法实践与探索[6];转变教育理念,完善由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团领导的校长负责,教学质量控制中心和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完成涵盖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等主要环节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与实践,完成教学评价方法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实施多元化、规范化、常态化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内部多元主体、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和全方位进行动态监控及外部监控机制[7-8],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图1 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2016年以前,我们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认识不足,初步建立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管理制度还需改进与完善。由于负责该项工作的机构不固定,人员缺乏经验,数据信息统计不及时,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不全面,反馈不及时,整改不到位,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没有起到数据监测和持续改进的作用。
全面贯彻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规定、教学过程管理办法、听课制度、备课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运行机制,构建具有可操控性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标准、专项评估及建设制度与标准,编写完成了《遵义医科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遵义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修订和发布了《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和改进工作办法》《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教学检查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教学教案撰写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教学评价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课堂教学基本规范的通知)》《遵义医科大学听课制度》《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青年教师“三级”试讲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遵义医科大学备课试讲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奖励办法》等文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建立了涵盖学校主要工作的管理制度与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进行监控,形成完善的学校、部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体系[9],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督教、督学、督管”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构建“理念与目标系统—管理文件系统—领导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评价系统—支撑与保障系统”本科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通过校内、校外两个渠道收集信息,使信息反馈途径与方式多样化。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遵义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库分析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
坚持以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培养新型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围绕保证教学、促进学生成才展开。学校、学生、第三方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外联动的共同主体,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控与评估,实施内外结合的开放式监控。各要素协同配合,遵循PDCA循环理论[10-11],建立闭环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12](见图2),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高。适时引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将终结性考核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断调整考核标准。
图2 闭环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我校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地方发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深度合作,协同育人[13];积极与大型上市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分布在全国的7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采用线上实名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非常高(98%),认为学生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发展潜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表明,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显著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肯定。
3.1.1 日常教学监控 使用“三镜”进行课堂教学督导与监控(见图3),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利用“三棱镜”折射出教师教学新思想、新思维、新模式,利用“显微镜”发现教师在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望远镜”展示教学高水平、管理高水平、师资高水平。实施“校领导、校级专家督导团、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四级教学管理模式,相关人员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常态化监测,及时反馈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见图4)。
图3 课堂教学督导与监控模式
图4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途径
3.1.2 学生网上评教 每学期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包括教师评价、课程评价和学生教学满意度3部分。教师评价的对象为该学期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评价主体为各专业在读本科生。课程评价的对象为该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评价主体为学习该课程的所有学生,评价内容包括总体印象、教学团队水平、课程安排与设计、教学资源、考试方式5方面。将学生网上评教结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校学生网上评教已成为常态,每学期都要开展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了课程评价,参评学生80 488人次,评价课程299门,为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
3.1.3 二级学院监控 二级学院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课堂教学督导,坚持常态化督导性听课、指导性听课、学习性听课,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以促进教学相长。将二级学院督导评价纳入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二级学院督导评价(占20%)、校级专家督导团评价(占40%)和学生网上评教(占40%)。
3.1.4 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对教风、学风进行监控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分析、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院系针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奖惩、专业认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题讨论。执行三级领导听课制度、三级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等,对教风、学风进行监控与评估。
3.1.5 开展三期教学检查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严格执行三期教学检查制度,开展常态化的教学初期、中期、后期检查工作,设计教学检查表,使检查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学校抽查、院系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准备、师德师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工作进行检查。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从开学初到期末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通过召开评学与评教座谈会、检查教学文件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我校通过实施规范化、常态化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促进和保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六抓”原则,即高位推动抓“早”、多措并举抓“质”、就业指导抓“准”、渠道开拓抓“实”、精准帮扶抓“细”、就业数据抓“真”,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我校非常重视外部信息反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内涵式发展,完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特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采取线上实名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与创业服务的反馈,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价及满意度。建立毕业生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三级、三方、三阶段、三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内部提升与外部监控相结合的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见图5),进行从单一到多环节、内部到外部的教学质量监控。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图5 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由教学数据填报、教学决策、教学执行、教学督导、教学管理、资源保障、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投入和产出、社会评价等部分组成,涵盖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制定、质量评价和信息处理、持续改进等方面,贯穿教学与管理全过程,实现了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持续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我校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开发和数据跟踪等方面需投入较多精力与时间。因此,教学质量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利用教学基本状况数据库采集的数据,科学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流程,通过信息采集、分析、评价、反馈,做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周期性评估与常态监测结合、学校自评报告与数据分析报告结合的方法优化教学与管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率,为学校战略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支持。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比赛中共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制作奖1项、教学设计奖1项、鼓励奖14项,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连续7届获奖;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
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奖励工作中,我校符合奖励要求的论文共989篇,其中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指定的医药教育类学术期刊发表201篇。我校在全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中首次进入前10名,创历史新高。
2020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7年有效期),并进入教育部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同年,与广州医科大学深度合作,实施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南山”班。我校累计为国家培养8万余名医学人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评价反馈及自我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立学校内部自我监测、自我评估机制,达到实时监控和评估的目的,为教学改革、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评审专家开展评估、每年提交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简单化,教学评估规范化,信息搜集广泛化、准确化,信息处理现代化,评估结果公开化。
我们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确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督导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见图6)和毕业生质量调查与跟踪机制。
图6 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渠道
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向社会展示学校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结果与护理学专业特色、优势,得到普遍肯定。同时,应用心理学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也得到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认可。此外,每年围绕年度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及审核,全面、优质、高效完成目标绩效考核任务。我校以教育部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与目标绩效考核为契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019年,我校学生参加贵州省第二届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贵州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主赛道银奖2项、铜奖1项,红旅赛道铜奖1项。此外,2019—2020学年获批国家级立项课题14项,省级立项47项,校级立项186项。通过教学相长会、学生网上评教、学生座谈会等多维度开展本科教育质量调查,参评学生523 078人次,参评率为96%,覆盖教师1 448人,学生教学满意度见图7。
图7 学生教学满意度
我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发展目标,坚持“能力本位”理念,加强校企合作,聚焦“三全育人”,“以学生为中心”,将卓越医生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以课堂教学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本科医学人才培养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