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周兴国
当前我国人口正处于由数量型向结构型转变的时期,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愈加严峻[1]。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的目标”,鼓励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2021年国家卫建委制定的《托育机构保育人员培训大纲(试行)》提出,“遴选基础较好的优质教材和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学(协)会和示范托育机构力量”。
据统计,2025年全国各类型托育机构预计将达到8万~10万所,托育人才需求约为150万~200万人。然而截至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点开设数量约为2700个,每年人才输出约为50万人,远未满足托育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落实“全面三孩”政策配套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托育服务人才体系建设的主要供给渠道是高职院校,其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提高托育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保障。因此,厘清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逻辑遵循与行动策略,成为促进相关政策有效实施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应有之义。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科学的课程价值理念指导下,推进课程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在动态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超越课程内容的简单线性组合,实现课程内部及课程之间结构、要素、内容的重新规划、设计与整合,形成相互关联、协同共生的有机课程模块群[2]。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于2020年新修订的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新设专业,其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规范化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明确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理念遵循,提高专业人才要素的供给能力,应结合行业发展动态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面对“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公众生育意愿低迷的现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提高公众的生育意愿,成为我国当前人口红利期逐渐消退阶段的应然性举措。当前,托育服务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普惠性质”明显不强。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8年间3岁以下婴幼儿接受各类托育服务的比例不超5%,与OECD国家的入托率存在较大差距,公众对普惠性托育服务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此外,婴幼儿托育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家庭半日制、临时托管、延时照料等多样化的需求,服务供给质量与家庭需求之间极不匹配,供给总量不足与服务结构失衡,导致当前社会化托育服务供不应求、效能低下。从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来看,我国托育服务供给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设置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专业设置重复、专业人才培养层次较低等现象,托育服务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数量、结构与质量难以匹配的问题。托育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及质量监测,是衡量托育服务实际水平高低的重要维度,而专业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提高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课程建设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与尺度,以课程标准体系建设作为课程建构的重要支撑,由专业创建初期的单纯性模仿走向主动性建构,是托育服务专业课程发展的应然指向。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这类人才侧重树立现代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理念,能够与婴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技能,具备可进行婴幼儿主要疾病预防、健康护理、监测评估的能力等。综上所述,加强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托育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全面三孩”政策配置配套服务措施于实践中的应然指向。
作为可衡量学科与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与尺度,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影响到专业标准化的发展水平[3],建设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齐全、体系完整、实践性强的专业化课程体系群,直接影响到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师资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内部管理标准、课程督导评估标准等,课程体系标准与院校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督导评估标准等密切相关,直接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4]。
我国托育服务供给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托育服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托育服务专业课程尚未形成体系,直接影响托育服务供给质量的提高与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注重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从事婴幼儿教育教学、婴幼儿膳食营养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妇幼保健、托育机构组织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包括幼儿教师、保育员、早教及亲子活动中心指导教师、幼儿营养保健师、管理、研发人员等。但由于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2020年新晋设立的专业,专业课程建设仍停留在单纯模仿学前教育专业的阶段,还未真正走向主体专业化阶段,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是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与实际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重要影响因素。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建设高质量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优化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倡导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社会,是工业4.0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专业型、高质量、创新型的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将推进职业教育普及而有质量的发展作为办学及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技能型社会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5]。技能型社会及高职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呈现由强调技能型向知识与应用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引发课程内部体系与内部结构规范性与适应性的调整[6]。在地方本科纷纷开始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着眼于学生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掌握婴幼儿卫生管理知识与托育服务相关管理技能,胜任幼儿园保教机构评估监测等工作的综合型技能人才,这与技能型社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具有相应关联度与整合性的课程体系,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构建课程体系,在满足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要素的全方位整合,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专业标准,当前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内容差异大,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不完善,不同高职院校关于婴幼儿的托育课程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部分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简单照搬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忽视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独特性。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快推进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技能型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建设高质量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也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7]。坚持立德树人,要求在培养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保育观、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观以及医育结合等理念,热爱婴幼儿照护事业,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掌握婴幼儿健康管理、婴幼儿发展等基础医学理论和教育理论知识,主要面向婴幼儿保教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的专业公共服务机构,这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相契合。在“立德树人”终极价值导向下,建设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应着眼于两个目标:根本目标为塑造学生尊重婴幼儿、热爱婴幼儿的价值观;工具目标为培养学生达到公众需求及岗位要求的托育服务素养。托育服务与管理是与“真、善、美”价值观相统一的实现过程,该专业旨在培育学生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强调运用循证教学、研学旅行等多种教学形式,将传统课程项目与新时代数字托育服务相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度耦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作为落实早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整合本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学科课程体系中德育因素,是“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实际体现。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专业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等方面逻辑关联的构建。以集群化课程体系模块作为课程建设载体(见图1),其中,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婴幼儿生理学、婴幼儿教育学、婴幼儿营养学、婴幼儿家庭教育与社区、婴幼儿保育环境等;安全与健康管理部分包括婴幼儿护理学、儿童发育行为学、中医小儿推拿、特殊婴幼儿护理、婴幼儿发展与评价、中医小儿健康管理、婴幼儿预防伤害与急救等;生活照护方面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料、培育性照护、特殊婴幼儿的基础性照护以及婴幼儿喂养与一日照护;特色专项课程包括0~3岁保育活动方案设计、婴幼儿艺术教育和婴幼儿动作发展与促进、专项游戏等特色课程,如音乐游戏、育儿游戏、戏剧教学等。聚焦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广度,彰显课程体系的整体、协同、创新等内涵式表征,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才能匹配婴幼儿照护与托育机构对托育服务人才的需求。
建构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分层级、重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建构层级多样、模块关联的完整课程体系。在纵向维度上,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实现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8]。首先,应贯通“课程群—专业群—技能群/知识群”的课程逻辑链。一方面,要横向衔接职业群、专业群,实现专业群对接职业群、专业对接职业、专业方向对接职业岗位、课程组建对接岗位能力[9];另一方面,要纵向连接能力群、技能群,体现通识性基础课程聚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基本素养。其次,要明确“专业通识类课程—专业理论类课程—实践拓展类课程”的多元课程模块。专业通识类课程包括人文素养、生命关怀、艺术审美等内容,专业理论类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婴幼儿安全与健康管理类课程、婴幼儿生活照护类课程、婴幼儿早期发展类课程及特色专项课程,实践拓展类课程包括观摩学习、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与各项技能竞赛等内容。在实现专业课程模块间相互交叉融合的前提下,基于不同课程的结构要素,从单元设置到章节编排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表征样态,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与技能。在横向维度上,要促进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职业岗位要求的紧密对接,注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打造各具特色的保教一体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强调课程体系应以托育人才的理论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为中心进行设置。课程体系的建构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顺应《托育人员培训大纲(试行)》对托育人才提出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托育服务集群化课程模块体系的协同发展向度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发展对托育服务需求的理念,既基于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又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关注学生关爱婴幼儿、尊重婴幼儿价值的意识培养,从思想价值、专业技能、理论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提升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质量;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构建彰显“集群化”的特征,实现课程群与能力群、技能群与知识群的完整联结,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重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质量评估由过度关注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增值性评价转变。增加婴幼儿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相关课程,促进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具备胜任岗位职责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实现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宽适应性、实用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据国家卫建委颁布的《托育机构保育人员培训大纲(试行)》的相关要求,明确公众及用人单位对托育人才的规格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的广博性,将实践情境中的环境、经验、成果等要素整合并纳入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层级模块、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相互关联性,推进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集群化课程体系优化协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托育人才服务。
课程体系建设重视课程本身与外部的协调性,从课程内容的专业内集群走向课程开发的宏观性集群,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实现课程设置内容的融合,强调课程体系各层级模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三者关系的协调融合。第二,推进托育人才自身能力与高职院校的要求、用人单位需求间的契合。建立“政府—职业院校—托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按照确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课程建设的路径,形成师资培养建设共同体,促进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相关课程设置、课题研究、教育见习等,优化整合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集群化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形式以及场域等各要素。第三,实现课程体系的内外部协同,课程内容在学生职前、职后的时间上与校内、校外的空间上实现联通,推动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体化、融合化发展[10]。课程体系的融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突出课程的贯通化、全程式、互动性、融合性特点,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集成培养、多元融合、系统构建、全面提升,促使人才培养从能力型维度向素养型维度转换,提高托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彰显职业教育的特性,凸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将实现课程体系内容的优化集群作为重点,实现专业技能课程与早教机构岗位工作实践场域的融合共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婴幼儿照护、活动组织等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联通。
高职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归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下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由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调整改名而来,区别于学前教育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但由于专业创设发展时间过短,我国缺乏面向各类照护机构的规范性专业标准,再加之各高职院校既有基础、发展阶段不同,导致课程建设与发展各有差异。尽管多数高职院校设置健康管理类、早期教育类、幼儿保育类课程,但大多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直接照搬挪用,课程的培养目标局限于培养幼儿教师、保育员,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显,不利于托育人才的培养。生活照护作为婴幼儿的基本需求,对婴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婴幼儿的照护应遵循“保教结合、以保为主”的原则,两部分所占比重应随婴幼儿年龄的增长适当调整[11]。我国婴幼儿的教养理念是“医育结合”,体现了教育性与人文情怀,通过对婴幼儿行为进行积极、明确的反馈,可以为0~3岁婴幼儿教养的具体实施提供操作指南[12]。“尊重与回应”的教养理念是“医育结合”理念的拓展和发展,包括“关系、互动、3R”三个关键性概念[13]。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医育结合”“尊重与回应”的教养理念作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特色,将“尊重与回应”作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拓展婴幼儿保育人员的专业照护理念,为婴幼儿教养原则的实施提供操作指南,为婴幼儿教养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建设提供有益参照。
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专业课程集群体系建设具有整体性、发展性、实践性与协调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顶层理念设计到底层目标操作,从内部课程设置到外部系统保障,协同推进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彰显高职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育人价值,可采取以下四条实施路径。
确立前瞻性价值理念是建设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前提,尤其是要在理念上实现由“跟进”走向“引领”[14]。第一,实现观念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现实形态的抽象刻画,代表社会的价值标准和运作方式,科技的迭代升级推进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在建设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立足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课程建设的发展要求,保持观念的常态化更新,始终以新的科学理念引领课程体系建设。第二,实现专业引领。高职院校在建设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市场的经济逻辑、托育人才的需求逻辑,以产出为导向,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兴趣需要、社会化程度和个性特点等,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与需求,明确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导向。第三,实现课程引领。高职院校在建设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实践、反思、体验与过程四种价值取向,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体验,引导学生在与现实问题紧密衔接的课程学习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在“三元育人”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一方面,实行三元培训模式,即学生要参与三个学期的入园实习,两个学期或两年一周期的技能竞赛,以及对应模拟婴幼儿的全过程照护与观察训练;另一方面,实行“学分银行”制度,即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实践应用课等课程采用不同的课程培训方案,设置差异性学分要求,通过学分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
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与智慧型融合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注重多元能力结构的形成、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和拓展性能力的训练,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具体的参考标准。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于构建集群课程体系,而集群课程体系形成的关键在于推进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发展,并通过“全链式”开发确定课程模块。全链式过程开发旨在实现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规划设计、内容改革、资源优化三个核心环节的集群式开发,蕴含专业课程开发的全链性过程及各环节内部的全链性要素打造两层含义。全链式要素强调三个核心环节内部各要素的关联性耦合,具体而言:第一,统筹设计与规划核心环节。在依据各院校的自身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依照相关的政策文件,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与特征,将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将学生个性与身心发展作为主要的切入点来构建课程体系,以实现场域、主体与课程的全链式耦合。第二,综合改革专业课程。按照综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素养课及“婴幼儿活动与指导”学习领域课三级课程层面为依托,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模块间的比重与结构,注重优势学科、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实现专业课程内部结构、功能与内容的全链式耦合。第三,优化利用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提高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发挥技术对课程建设的支持性作用,通过数字资源、学习软件的开发,实现课程资源在实践利用上的集成共享,实现模块设置上“观—学—模—训—思”的全链性融合。
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取决于已开发的课程体系质量,还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资源、管理等外部因素。构建系统化的外部保障体系,运用系统论的理念和方法,以跨界发展的理念整合各相关部门,有效实现课程实施各环节的效果,综合发挥方向指引、条件保障、激励约束和监督控制等职能,确保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地与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相契合。具体来讲:第一,转变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强化教师的专业意识、课程意识、主体意识,提高教师队伍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质量观与学生观。第二,强化资源整合的内在驱动力,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域空间,推进知识、技能与实训基地等优势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跨界融合式发展[15],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第三,构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文化共生性生态系统,健全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监控,促进课程本质上的“文化自觉”、实践中的“文化品格”与理性上的“文化共生”耦合。第四,深化高职院校与企业、托育机构的深度合作,合作开展市场对托育人才的需求评估,合作制订托育人才培养标准,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第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加强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岗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专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依托托育教研中心、托育人才岗前培训中心、托育社区发展中心,推行实施托育“职业培训包”和“工学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实现托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体系化。
构建“岗课证合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依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实际岗位需求设置针对性课程内容,结合岗位所需证书的考试内容,建立以托育服务工作岗位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婴幼儿托育专业相关证书包括幼儿教师资格证、儿童营养保健师、育婴师职业资格、健康管理师、幼儿照护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在技能型社会的影响与推动下,推进“1+X”证书制度在本专业领域的运用[16],是提高专业操作能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具体来讲:第一,与教育集团实行深度校企合作,与早教机构、托育机构开展见习、实习、就业等多种类型的合作,设立“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班”等,通过“师徒制帮带”“职前体验式课程”“零距离上岗”等多种岗前及岗位培训形式,强化人才培养。第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根据学生考取育婴师、幼儿教师资格证、健康管理师、1+X婴幼儿照护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强化婴幼儿生活照料与保健、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与急救、婴幼儿营养喂哺、婴幼儿观察与评估、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课程内容的设置。第三,加强各类资格证书培训课程的设置,参照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所需的“弹唱、说演、美术、舞蹈、游戏”五项必备技能,“保育、保健、教育、沟通、管理”五项必备素质,设计“就业岗位需求的对应性课程”,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类证书的培训机会,提升学生各类资格证的通过率。第四,加强托育人才技能竞赛课程建设,坚持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致用,建立各类竞赛与各类课程设置的衔接机制,及时将竞赛标准和要求转化为课程建设的标准和内容,通过竞赛促进专业知识扎实和专业技能精湛的托育服务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