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旭 李胜连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育人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传承习俗、品德、精神等,从而使学习者成为“文化的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凝结了人类的文明与智慧。语言学习是增长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现象、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公共英语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技能,还应发挥其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人文情怀、提升文化鉴赏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在语言学习中,应以多元文化视角理解西方语言与文化,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世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深度交融的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文化素养被一致认为是国际化人才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广泛渊博的多元文化知识积累,同时文化思辨能力培养、文化价值观建构、文化自信树立也是文化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中的文化素养培养不仅包括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要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既有坚定的中国文化立场,又具有文化包容的态度、汇通中外的能力,并以积极的文化价值观有效践行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公共英语课程肩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文化素养的培养效果也是对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考量。
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最终体现在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并用广博的文化知识指导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梁、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科教学目标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共同实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为此,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方法、途径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如高德毅[3]、黄佰宏[4]、徐晓娟[5]、王芳[6]等。但相关实证研究和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定量检验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对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方面还处于尝试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索。
Sewell认为,在建构主义的框架中,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教学的结果,而是学生对所呈现的新信息的建构[7]。组织行为学研究也表明,人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并且会产生一定的结果[8]。王爱平、车宏生认为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是可以改变的。同样,它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9]。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是影响文化素养提升程度的因素之一。
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学习效果也呈正向影响关系。杨素娟提出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完成学习活动的能力、本领、熟练程度等,学习者通过有效策略适应自身全面的学习需求,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进而促进个体能力发展,提高学业成绩[10]。在对翻转课堂学生的适应性研究中,赵呈领、徐晶晶发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11]。刘璇华同样认为学习的可能性、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12]。
申继亮、王凯荣认为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师能力可以归结为三种:即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13]。教师对文化素养、课程思政教学的认知能力,课程思政融合专业课程的操作能力以及课上、课外的监控能力都将影响教学效果。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英语课程中,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有正向影响;
假设2:英语课程中,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有正向影响;
假设3:英语课程中,教师良好的课程思政融入能力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有正向影响。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英语教学中深层次挖掘词汇、篇章蕴藏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14]。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打破了固有的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范式,强调对学生品德、素养的熏陶和培养,对思想、精神、价值观的引领。黄河等人将思政元素融入篇章主题导入、词汇讲解、文章写作、翻译练习的大学英语课堂环节,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浙江理工大学开展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对词汇、语篇的扬弃、替换,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实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16]。许晏玮对比分析了融入“思政”元素前后的教学形式差异,认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后,更有利于打破课程壁垒,将语言学习贯穿课上课下,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17]。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在文化相关词汇、篇章教学以及教学形式丰富性上起到正向影响作用,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积极地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相关词汇和表达;
假设5: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积极地帮助学生掌握篇章整体内涵;
假设6: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积极地丰富教学形式。
张峰对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及其有效性的调查发现,如果英语教师坚守某种理论或教学形式,则教学中难有长效性[18]。丰富灵活的教学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专注持久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结合教材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价值引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组织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7:英语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学生掌握词汇具有正向作用;
假设8:英语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学生理解篇章具有正向作用;
假设9:英语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贡献。
Kramasch认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19]。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藏着深远的民族历史、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林汝昌指出,语言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它揭示了各相关的思维模式及经验模式,可从该语言的词汇系统及其句子结构中得到反映[20]。束定芳在其研究中指出,文化原则是外语词汇教学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也是词汇教学的最佳途径之一[21]。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一部分词汇内涵不完全对等。如唯物主义(materialism)等;还有一些在传统文化、民族宗教、文学作品、特色美食领域中没有在内涵上与之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如红包(red envelope)、灶王爷(the Kitchen God)等。对于中西内涵不对等或零对应的词汇、短语,教学中应更重视隐含在词汇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讲授以及中西文化对比讲解,这也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林汝昌认为教师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应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归纳出一个能涵盖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框架,并列出相应的文化项目[22]。结合篇章内容提炼文化内涵,延伸文化背景,在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同时,增长系统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综合文化体系。
英语教学通过对英语词汇、短语及篇章的学习,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以实现其工具性的教学目标。然而,词汇和短语中的隐喻、象征及修辞策略分析,篇章中的文化主题解读均是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式,也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基础。因此,本文认为文化相关词汇、表达、段落和篇章的教学是影响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0:词汇讲授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假设11:篇章讲解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文献综述和基本假设,本文建构了理论模型,包括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文化相关词汇及表达教学、文化主题段落篇章教学、文化素养提升五个潜变量,具体如图1所示。
1.课程思政教学
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格、精神追求进行引导和熏陶,从而实现价值引领,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23][24]。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对学生文化观念的启迪、文化价值的引领,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文化品格。因此,“课程思政教学”主要通过“X1-融入课程思政的文化观念理解与反思”“X2-融入课程思政的文化价值引领”“X3-融入课程思政的文化自信建立”和“X4-融入课程思政的文化品格形成”四个维度进行测量。经同行研讨、专家审阅,拟定通过以下问题观测X1潜变量:“你认为英语课程中,挖掘英语词汇和表达中蕴藏的文化背景的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你认为英语教学中,探究篇章中体现的文化观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你认为英语教学中,反思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X2潜变量拟定用以下三个问题测量:“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讨论教学内容中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你认为英语教学中,比较教学内容中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重要性?”“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融合教学内容明晰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标准的教学的重要性?”X3潜变量的测量问题是:“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融合教学内容体会中国文化中蕴藏的智慧、美德等的重要性?”“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融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教学的重要性?”X4维度用“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文化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和“你认为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两个问题进行观测。
2.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
丰富恰当的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选择多样灵活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将有利于学生热爱文化知识学习,接受文化价值引领。由此,“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潜变量的测量指标包括“X5-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前任务布置的重要性”“X6-融入课程思政的讲授的重要性”“X7-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后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和“X8-融入课程思政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对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测量,考察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对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和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程度。
3.文化相关词汇及表达教学
词汇和表达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文化相关词汇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对中西文化词汇差异的理解是通向世界文化的基石。因此,“文化相关词汇及表达教学”潜变量通过“X9-中西方文化相关词汇对比学习的重要性”和“X10-文化相关词汇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两方面测量。观测文化词汇知识积累和运用对文化素养提升的影响。
4.文化主题段落篇章教学
段落篇章蕴藏深厚的主题、精神、思维方式等,是深入理解某种文化背景、观念的重要渠道。因此,“文化主题段落篇章教学”潜变量由“X11-西方文化相关段落篇章对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X12-中国文化相关段落篇章对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X13-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对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进行观测。通过以上三个变量考察中西方文化相关篇章分析及对比学习对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
5.文化素养提升
“文化素养提升”(Y)潜变量的主要测量指标是“Y1-文化知识增长程度”“Y2-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程度”“Y3-文化品格及文化价值观建构程度”和“Y4-文明言行的提高程度”。通过知识、能力、品格、行为四个维度综合测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程度。
本问卷对开展课程思政的某高职院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历时29天。通过“问卷星”技术结合微信平台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691份。经查无效问卷2份,最终有效问卷689份。根据Thompson B[25]观点,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时,样本数与观测变量数的比例至少为10∶1至15∶1之间。本研究样本数超过模型所需样本数,符合模型与统计要求。问卷测量尺度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数值1到5表示受测者的同意程度由低到高。
整体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931,处于最佳水平,说明数据非常可信;效度分析一般利用KMO值来计算,调查数据的整体量表KMO值为0.955,达到了最佳水平,说明其内部建构效度是非常有效的。
1.控制变量检验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控制变量。由于三个控制变量都为三分类及以上类型,因此采取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方差分析时,要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当显著性P<0.05时,说明违反了方差的同质性假设,需要用Welch法或Brown-Forsythe法进行检验,且需采用Tamhane’s T2法进行异质性事后比较分析。
(1)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不同的方差分析
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方差的齐性检验显著性P=0.00<0.05,因此采取Welch法,p值=0.00<0.05,说明学生学习态度至少两两间文化素养提升程度不同。从多重比较的结果来看:学习态度为“1-非常差”的高职学生与学习态度较差、一般、强和非常强之间文化素养提升方面有差异但不显著;学习态度非常强的学生与学习态度较强、一般和较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学习态度越强其文化素养提升越高;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学习态度非常差的学生相比学习态度较差和一般的学生在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后文化素养提升的程度更多。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一现象也符合现实,即由于个人学习经历、英语基础知识、个人兴趣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倦怠感,而融入课程思政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融入历史、地理、人文、精神等方面经典故事解读的思政方式更能够提升学习态度最差的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促使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增强,凸显出思政元素的融入对学科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2)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不同的方差分析
利用同样的方法,通过多重比较发现: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越强其文化素养提升程度越大;教师教学能力最强和最弱之间有差异但不显著,与较强、一般和较弱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教学能力越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越强。
2.潜变量检验
针对689份调查数据,本文利用AMOS20.0对其进行验证性模拟,第一次模拟结果发现:绝对适配度指数中,调整后的适配度指数AGFI=0.879<0.9,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98>0.05,没有达到结构模型的良好适配的要求。经软件检查,发现课程思政英语教学中的观测变量X1与X2高度相关,为使模型适配性更佳,本文删除了观测变量X1重新进行模拟,并根据软件提示,对原有模型进行了微调,如“文化词汇与表达”潜变量对“文化主题篇章”具有直接作用关系以及一些残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潜变量“文化词汇与表达”对“文化素养提升”的影响未通过假设(p=0.397>0.05),因此文章将其路径删除,最终结果如下:①绝对适配度指数检验。AGFI=0.9370.90,达到最佳要求;RMSEA=0.050=0.05,模型具有较好的绝对适配度指数;②增值适配度指数检验。CFI=0.9840.90,NFI=0.9740.90,IFI=0.9840.90,RFI=0.9660.90,模型具有良好的增值适配度指数;③简约适配度指数检验。PNFI=0.7470.50,PGFI=0.6480.50,模型具有极佳的简约适配度指数。根据台湾学者吴明隆观点,此模型适配程度为佳。同时,根据路径系数检验发现:所有变量系数显著性都小于0.05,通过假设。具体数据详见图2和表1所示。
表1 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显著性一览表
融入课程思政的英语教学势在必行。以文化价值理解、文化自信建立和文化品格塑造为基础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当代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间接性网络化推动作用(0.548),其主要路径为:①课程思政英语教学通过提升学生对文化词汇与表达的理解(0.694),并融入到课堂文化整体篇章教学过程中(0.743),最终促使学生文化素养得到15.1%的有效提升;②课程思政英语教学直接通过提升课堂文化整体篇章教学(0.759),最终促使学生文化素养有效提升;③课程思政英语教学借助“融入思政元素教学形式”的传导作用(0.750)分别影响课堂的文化词汇与表达(0.399)、文化主题篇章(0.487),并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为教学载体融入思政元素的英语教学形式是促进当代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最重要的工具。从模型来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既具有直接影响关系(0.577),又具有间接影响关系(0.074)。它是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未来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开发至关重要。从模型效果来看,课前布置、讲授、小组讨论和网络教学等形式的作用都在80%以上,效果显著,其中讲授和网络教学更加有效。
“文化词汇与表达”虽然并不能直接使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但通过对“文化主题篇章”的直接影响(0.743)可以间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这充分说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断词取义”的局限性,词汇必须通过在全文篇章中、中西比较中方能使学生理解词汇的根本内涵,即“场景教学”“比对教学”是更加重要的嵌入形式,这也与词汇运用能力教学的作用(0.84)不谋而合。
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课程思政教学与文化素养提升的某些因素之间具一定的闭环作用。研究表明,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极大程度促进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同时文化素养提升中的“Y1-文化知识增长”又反过来显著促进课程思政英语教学中的“X4-文化品格形成”。这充分说明:融入课程思政的英语教学是双赢之举,既提升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进一步推动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尤其是文化品格相关内容)的深化,促进了“教中学,学促教”的良好局面,并最终通过中西方比较促使教师与学生双向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思想精髓。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为实现通过英语课程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及提升学生在新时代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运用,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观念、树立文化自信、选择文化立场、建构文化价值观,进而明晰中西文化差异,形成文化对比的思辨能力,最终提升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力人才的文化素养。
融合课程思政的英语教学具有跨学科性质,这为丰富教学形式提供了参考。除了使用传统英语教学的听说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等,也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参观法、多模态教学方式等将文化价值引领寓于语篇知识的传授。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作为对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形成课上与课下联动,线上与线下互补的教学方式,全过程、多形式地将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学习与体悟之中,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
英语课程中文化方面的思政教学内容需具备系统性、一致性和时代性。课程组应结合教材,提炼每单元的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内容,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融合于英语教学之中。思政教学内容选定首先要注重系统性,避免主题重复,并要对应各级教学指标体系;其次要选准契合点,实现教材内容与思政内容高度融合统一;最后要平衡传统文化思想与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教学内容比例,不断更新思政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时代感鲜明。
文化词汇积累既是理解文化知识的基石,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文化相关词汇讲授应注重词汇应用语境,单纯词汇背诵难以使学生得心应手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将词汇在篇章背景中讲解,引申其文化内涵,强化词义及其运用场景的记忆。同时,篇章内容讲授中,要重视对文字背后的文化主题和价值取向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公共英语的考核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应试技能进行检验,还要反映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动态变化。因此,考核方式应将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语言基础知识考核与实践口试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相结合。从而建立立体化考核方式,多方位、全过程客观地反映学生在知识、文化、品格方面的提升与变化。
控制变量结论中显示“非常强”的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程度最大。因此,探究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创新培养势在必行。丰富跨学科知识,如思政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等是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也是新文科背景下的时代要求。同时,掌握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是改善教学能力的保障。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从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并且定期对学生学习效能进行检验并反馈。通过不断激励学生和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