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瑜
我的太奶奶已过八旬。她的脸上布满皱纹,好像那一波三折的往事。眼窝凹陷,眼眸如潭水般深邃宁静。一头齐肩短发银白稀疏,却总梳得一丝不乱。
好久没回老家看望太奶奶了,恰逢周末,我们一家打算去看望她老人家。
走到门口,我看到太奶奶正坐在一把小木凳上低头择菜,身体每动一下,木凳就“吱呀”一声。她眼睛微眯,手拿一小撮韭菜,仔细地掐掉不能吃的部分。脚上那双布鞋沾了些许泥土,还夹杂着几根野草叶子。
“太奶奶——”我亲热地喊道。太奶奶抬起头,愣了一下,一见是我们回来了,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她双手撑着腿,弓着背,吃力地起身,然后伸出手想摸摸我的头,可手悬在半空,停住了,又缩了回去,然后她转身进屋要给我们沏茶。看着太奶奶步履蹒跚的样子,一阵酸意向我袭来。太奶奶边沏茶边问询:“我们瑜儿(我的小名)上几年级了?这一转眼,成大孩子啦!”“嗯!高二。”“你爷爷身体好些了吗?他的哮喘、心脏病严不严重?”“还好,最近在吃药,应该没大碍。”“那好,那好……”
太奶奶低头沏茶,忽然抬起头,望向她院子里的那块小菜地,问我:“瑜儿,你还想不想吃蒿子粑粑?今年的蒿子長得好,我给你们做些。”我怕太奶奶太累,本想拒绝,犹豫了一下,又把话咽了回去:“只要是您做的,我都爱吃。只怕您不给我们做呢!”太奶奶听了,笑着向菜地走去。
每逢蒿子熟了,太奶奶都会采一些,做成蒿子粑粑,保存好,等着儿孙们回来品尝。
只见太奶奶弯着腰,缓慢地在蒿菜地里穿梭,掐下蒿子菜顶端最嫩的叶子,掐好一把就放在身旁的篮子里。我想帮忙,太奶奶坚持不让我插手,于是我就在太奶奶身旁陪着她。
夕阳翻过古朴的屋脊,落入地平线。择好之后,太奶奶开始洗菜,她那干枯的手臂在水中挥动,荡起层层涟漪,暗绿色的蒿子叶挨着她的指腹划过,仿佛一艘艘小舟,畅游水间。
洗净的蒿子叶需用热水烫过,以去除蒿子叶的苦涩味。只见太奶奶一边将菜叶放入沸水中,一边不停地用筷子搅动,两三分钟后关火,捞出,控水。
太奶奶又将蒿子叶与适量的糯米粉拌均匀,然后铺满蒸锅篦子,盖上盖,蒸约摸半个小时。蒸好的蒿子需趁热揉成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捏成小饼状,蒿子粑粑就做成了。仔细看表面,还能清晰地看到太奶奶的指纹。其实这时的蒿子粑粑就可以吃了,当然也可以放到油锅里,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
工序虽多,但太奶奶手法娴熟,有条不紊,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吃上了太奶奶做的蒿子粑粑。轻咬一口,糯米携着蒿子那独特的清香在舌尖萦绕,齿隙留香。那香,直抵心间……
何谓佳肴?纵清欢百味,不抵太奶奶那一缕蒿香。
【湖南常德市第七中学】
◆点评
该同学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木凳的吱呀声、沾上泥土的鞋子,尤其是蒿子粑粑制作过程中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真实,烟火气十足,使人读来仿佛亲眼所见。太奶奶虽已年过八旬,却依然不辞劳苦地做着工序繁琐的蒿子粑粑,可见她对家人的爱。作文思路清晰,情感真挚,不失为一篇佳作。
(指导老师:沙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