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12-08 09:15韩琪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现代化现状

【摘要】文章分析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状,阐述体育课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义,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介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中高效运用的策略,以供体育教师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堂;现代化;现状;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韩琪(1993—),男,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目前,各地已经积极推进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的途径,以通过合理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全方位地服务学生的体育学习,为体育课堂教学赋予新的活力。

一、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状

(一)教师具体的认识不足

对于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部分体育教师表现浓厚的兴趣,并表示愿意尝试、学习。但这仅是教师的主观意愿,体育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到底该怎么运用,效果会怎么样,教师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久而久之,也就造成教师空有兴趣,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或者是教师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教师花费大代价,形式化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问题。如此,违背体育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初衷。

(二)教师运用的频率较低

在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频率并不高。部分教师偶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iPad、白板、一体机、心率手环等现代化设备,但因为使用这些设备前期准备和后续收尾的工作相对复杂,教师并未能够真正发挥这些设备服务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现代化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对于部分拥有室内体育馆的学校而言,其基本能够达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硬件条件。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学校而言,受教学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即使能够勉强达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硬件条件,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也需要大费周章。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面对每个年级一周三节到四节的体育课,教学场地、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条件难以保障体育课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而言,目前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条件难以满足常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需求。

(四)课前准备烦琐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同于其他学科是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教室内静坐听讲的教学状态,体育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要求学生在室外进行运动的。因此,教师在室外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会存在课前准备相对烦琐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既要合理地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学练的环节,更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那么,一节体育课下来,教师准备和收拾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时间甚至比教学的时间更长,而到下一节体育课时,所有的程序又需要重复一遍,十分费时费力。在这种状态下,对于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而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五)缺乏现代化教学的学习渠道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很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对此的学习培训更是少之又少。这也造成部分体育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一知半解,即使有的教师想要学习现代化教学的技术也缺乏学习渠道。有的学校为教师提供現代化教学的手段、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但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只给教师留下初步的印象,而缺乏深入性、实践性,导致教师后期对现代化教学的学习不了了之,持续性较差。

二、体育课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义

现代化教学将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辅助教师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学习,从而让教师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体育课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的要求[1]。

(一)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入发展,打破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也改变了体育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行为习惯。而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使体育课堂教学向更深、更细、更多维、更全面发展。

能够有效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是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现代化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对于较多在室外进行课堂教学的体育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改变了教师对于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思维,进一步拓宽教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时代要求教学改革、教师进步,作为体育教师,唯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多维体验

体育课堂相比于其他学科的课堂而言,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无论是在室内教学还是在室外教学,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建立多维度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室内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打破传统的说教型课堂,借助希沃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授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等活动。如此,学生深度参与体育课堂,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体验现代化体育课堂的魅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维理解

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较为复杂的体育动作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多维度地理解体育动作的要领。同时,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改变以往简单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练、教师纠错指正的机械化步骤,而是融合游戏竞赛、分层讲解、快慢回放、生生自评、实时监测等多维度的步骤。如此,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多维理解。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中高效运用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教师单凭语言描述体育动作的要领,而学生只按照教师的描述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补充,形成对体育动作的初步认识。这种教学方式脱离实际的情境,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更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立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不仅能看到、听到体育知识,更能拥有直观形象的体验。如此,有利于学生整节课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用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授低年级障碍跑时,创设“闯关大冒险”的情境。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始热身的阶段并未采用传统的跑步、热身操等运动,而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前制作好以学生为第一视角的闯关游戏,配以音乐,让学生跟随屏幕进行热身闯关。学生在有趣的闯关情境中跑、跳、钻、挤,有效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播放视频,解决重难点

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准确地掌握体育技能的重难点。同时,也能节省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例如,教师以往在教授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常通过师生或者生生互传进行示范講解。球从一方传出到另一方平稳地接到,也就两秒钟的时间,而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明确胸前的位置是哪里、什么是手腕内旋、如何伸手迎球等动作要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将示范动作提前录制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反复观看、放大观看、放慢观看等,直至在头脑中能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为后面的学练打下牢固的基础。

此外,对于较为复杂的体育动作,教师无法让学生一下子掌握,无法取得教学成效。而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对复杂的体育动作进行拆分,一步步来为学生讲解,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分腿腾跃—跳山羊”的时候,发现学生平时对此内容接触得比较少,面对需要跳跃的障碍物,自然产生了恐惧的心理[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反复观看慢动作视频,让学生明确助跑、踏跳、支撑、分腿、推手、落地的动作原理。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掌握了每个环节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不再畏难,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组织游戏,明确规则

游戏比赛是体育课堂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合理组织游戏比赛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还能达到让学生对动作要领进行反复练习的目的,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例如,教师提前录制好游戏比赛的规则讲解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不用再浪费过多的时间来讲解游戏比赛的规则,而是直接播放录制好的视频,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游戏比赛规则,从而高效地开展游戏比赛。

(四)观察状况,及时反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反馈及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可以切实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开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足球脚内侧运球时,组织学生自由运球,但当学生散开练习后,教师难以把控学生的具体状况。此时,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一体机的监测功能、无人机的航拍功能等,对全体学生的学练状况形成全面的了解,确保学生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五)实时监测,确保适宜的运动负荷

体育学者季浏教授提出有关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构建的标准,强调在每一节体育课堂中,学生持续进行运动的时间应该占到整节课时间的75%及以上,才能称之为有效地参与运动。一节体育课中,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堂体能及技能学练的基本保障,也是一节优课的首要参照条件[3]。传统的体育课堂主要是通过测学生的脉搏心率来检验课堂的运动负荷、效果,但此种方法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运动时间段的把握易出现误差,准确性不够高。而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利用运动手环,电子心率检测设备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数字化监测,再根据数据结果及时调整学练的内容,可以确保学生的运动负荷始终控制在适宜的范围,真正达到强健学生身心的效果。

(六)延伸课后,家校高效合作

在“双减”的背景下,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到各类体育运动之中。而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可以达到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的目的。

例如,常州市在寒假推出“中小学生线上跳绳积分赛”,鼓励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并鼓励家长积极配合,以达到让学生在假期坚持运动的目的。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醒家长做好监督学生跳绳的工作,并提倡家长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跳绳任务。家长与学生每天坚持跳绳打卡,反馈运动数据,切实有效地将体育课堂真正延伸到了课后。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融入课堂教学。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创新、积极实践,能够让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学生的体育学习以及为体育课堂教学赋予新的活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慧. 信息化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2]宋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127-128.

[3]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9):72-8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现代化现状
边疆治理现代化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