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 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

2022-12-08 15:55:14陈晏中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大前提演绎推理家教

陈晏中

美文引路

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

◎马祖云

近日读一篇散文,有一段描写耐人寻味。在幼儿园绿地旁,稚嫩的孩子指着两株茂盛程度有别的桃树,感到疑惑:“为什么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呢?”老師略作思考,以“它们的根须长得不同”进行解答,继而阐释了“树靠根长,根深叶茂”的植物知识。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育人哲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培养与孩子成长之间,何尝不是根与叶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2日,有删改)

◆赏析

此文论述“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其论证思路相当清晰。开头从“树靠根长,根深叶茂”的小故事引入话题,进而指出家庭教育也是根与叶的关系,强调良好的家教家风传统的重要意义。正文部分以时间和空间为顺序展开论述。时间上,先回溯历史,从诸葛亮、岳母等家教文化写起;然后举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拓氏家族兴教育,从而论证了家教家风是家业兴旺的基石;最后论证新时代的奋进新征程中需要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纯正。空间上,从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写到一个族群的生生不息,再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层层推进。

◆技法借鉴

这篇文章之所以论证思路清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了逻辑思维中的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是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判断。例如,大前提:知识分子应该受到尊重的。小前提:人民教师知识分子。结论:所以,人民教师应该受到尊重的。

再如,上面的例文《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一文。第一、二段引出话题,提出大前提: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紧接着提出了三个小前提:古时的庭训、家训、家教箴言是良好的家教家风;宁夏回族拓式家族兴教育才、诗书传家是良好的家教家风;当代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文明是良好的家教家风。最后得出结论:多方面的家风培养会使个人和国家向上向善。

议论文的写作需要有对事物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剖析的能力,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特征促使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思考其内在本质性规律,从而养成探求理据的思维习惯,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见解。如此,何愁写不出好的议论文呢?

我仿我秀

照搬、借鉴是过程,唯有创新铸成功

◎一考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给大观园的亭子题名时,有人主张直接照抄“有亭翼然”,有人选择借鉴,而贾宝玉的“沁芳”因既契合元妃省亲之事,又有创新之感而获得了贾政的点头赞同。从照搬、借鉴到创新,不难发现:照搬、借鉴是过程,唯有创新铸成功。

放眼生活,照搬、借鉴是过程,只有以创新为帆,才能推动成功之船。

“泻玉”比“翼然”好,在于借鉴,突出了水的灵动;“沁芳”比“泻玉”好,在于既点出花木映水的佳境,又有创新意识。借鉴自然有效果,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呼告:“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说的就是要借鉴。但要真正达到物质丰裕、精神明亮,还需要创新。生活亦然。齐白石离别故乡,希冀能在山水画上有所建树。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是生硬地模仿别人,全无自己的画法。长期的磨砺让他明白,一味地照搬照抄只会毫无特点,唯有用心创造,才能自成一格。“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唯有以创新为帆,才能推动成功之船。

回溯科技,照搬、借鉴是过程,只有用创新之火,才能点燃成功的火把。

不只是给大观园的亭子取名需要思虑周全,不能简单地复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需要以创新为基,探未知,掘新知。两千多年前,屈原问天:“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文地理、日月星辰,人们对未知星球充满无尽的好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发展自己的科技力量,但真正走上一条科技强国之路,靠的是自主创新。“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照搬、借鉴是过程,唯有创新,才能点燃成功的火把。

揆诸当下,照搬、借鉴是过程,唯有以创新为坐标,才能在历史舞台上行稳致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奔流不息。无数事实证明,照搬借鉴只是暂时,唯有结合实情、自主创新才是硬道理。天才少年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角度的发现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领域。由此可见,以创新为坐标,我们在时代的舞台上才能行稳致远。

不论是照搬“翼然”、借鉴“泻玉”,还是独创“沁芳”,照搬、借鉴是事物必经的过程,唯有创新才能铸就成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青年,当努力创新,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

◆点评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演绎推理法。开头指出大前提:照搬、借鉴是过程,唯有创新铸成功。中间分述三个小前提:生活中照搬、借鉴是过程;科技上照搬、借鉴是过程;当下,照搬、借鉴是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照搬、借鉴是事物必经过程,唯有创新才能铸就更深远的成功。

猜你喜欢
大前提演绎推理家教
哲学主观题三段论的解题技巧
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25
应对软文广告的法律方法运用
时代金融(2016年17期)2016-09-10 17:04:41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
法律解释的理论根源及适用情境探究
学理论·上(2014年7期)2014-05-30 20:32:05
演绎推理及其在我国法律适用中的价值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7:27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