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22-12-08 02:32:38宋雪娜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

宋雪娜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和响应改革号召中体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兰州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对落后,文创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所以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优势带动当地发展及实现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得尤为关键。兰州文创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酌情增加财政补贴,提供制度保障,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完善人才落户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文创企业应引进和培育创新创意人才,增强创新创意能力,扩容文创园区、延长产业链,多渠道融资,加强现有文创园区与国内外文创企业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产业竞争

一、引言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互联网、高新技术的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的趋势,以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源源不断的活力。

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迫切需求新的内生动力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所以,西方学者在文创产业集群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成果颇丰。以Santagata W为代表的学者研究了文创产业形成和集聚的路径,他们认为文创产业形成主要是基于产业链优势形成的集聚、基于地域优势形成集聚和同行业优势形成的集聚。一部分学者构建数据模型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文创产业集群发展的带来的效益,比如Caves,R认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量聚集,有利于把人才等一些发展资源吸引过来,能充分利用整合优势,降低各种交易成本。一部分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伦敦、纽约等典型城市的文化创意集群发展为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应提高创新与管理能力,政府也应大力支持文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或政策支持,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文创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在我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些研究借鉴了西方的有益成果。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对文创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从三个角度出发:从某个城市或者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张羽、尹宏祯、吴纪铭、李惠等国内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PEST战略分析方法或波特“钻石”模型分别详细分析了赣州、成都、厦门、北京文创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比如,吴纪铭运用SWOT对厦门某个文创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后从集群的组织结构、信息系统、资源配置和政策保障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从文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带来的效益及其价值进行分析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向勇、赵建雷、金元浦、马英娟等学者将其归结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丰富化与高质量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厉无畏认为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给资源所有者、投资运行者和入驻企业带来收益,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扩大社会就业,园区产业升级,周边环境改善和保护历史建筑。从文创产业集群的横向和纵向运作机理及其延伸研究集群发展路径。秦佳、林鑫鑫、陈律薇、王媛、林至颖等学者将文创产业集群发展放到纵向角度的价值链延伸的视域中进行研究,认为行业间通过信息交流和资源流动形成强烈的协同和溢出效应。以许晓冰、赵晴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从横向角度,着重研究文创产业发展如何在空间上规划与布局以提升城市和区域的竞争力,进而提出发展战略。何勇、李玉秀认为文创园区要结合地方产业资源与营造园区内空间氛围,俞香云就文创园区升级发展的管理提出相应策略。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侧重实证研究,以个案为基点,分析得出宏观的发展思路,以定性研究为主。此外,多聚焦于相对发达地区的文创产业集聚研究,因而对欠发达地区的理论辐射作用不明显,所以,我国对于不同地区和城市的产业集群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创新点在于从兰州市的文化资源出发,首次全面分析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利用实证分析法对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可以明确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为甘肃省各地市为振兴文创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而需做出的努力提供理论证明,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二、兰州文创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 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丝路遗韵深厚,而且黄河流经东西,孕育了黄河文化。此外,有少数民族聚居,清真寺等伊斯兰教建筑独具特色,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矿产资源丰富,土特产蜚声中外,临近敦煌莫高窟,有中山铁桥、国家级森林公园、黄河母亲雕像等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富有特色。

2. 政府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可持续发展,对兰州的产业优化升级较为关注,兰州政府部门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兰州市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視察建设情况并提出倡议,号召全员参与,各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加大参政支持,逐步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为文创产业发展畅通了渠道。

(二)劣势(W)

1. 文创企业小而分散,集群基础薄弱

近年来,兰州经济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发展黄金期较短,还没有彻底发掘其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水平仍与其他省会城市有很大差距。一些新兴的文创企业多是民营类型,他们各自发展,集群意识薄弱。此外,由于规模经济没有形成一定优势,难以吸引外部强有力的文创企业或文创产业集群入驻。

2. 文创产业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创新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兰州地处西部,科技创新历史没有东部城市悠久,科技类基础设施不完备,人们的科技创新观念不强,创新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十分欠缺。科技创新基础本身相对薄弱,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支撑,从外引进文创产业发展模式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成为瓶颈。

3. 文創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资金不足,竞争力不足

文创产业大多只经营其主营业务,业务单一,彼此间沟通交流成本较高。一些文创产业集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没有充分发挥叠加和规模效应,特别是市内文化企业没有解决好产业定位和行业合作的问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知名度不高,品牌外溢效应未发挥。

(三)机遇(O)

1. 开放水平提高,与国际进一步接轨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强国”理念的启发和鼓舞下,文创企业可以从文化复兴理念出发,着眼国际化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开发系列丝路文化精品,并以各系列产品为载体,将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和气韵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提升竞争力。其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多元素融合,打造文化意味浓厚、科技含量丰富、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实现多途径宣传。

2. 产业发展潜力大

目前,兰州市共有文化创意和设计业1043家,产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达到25.23%,共有广播电视和现代传媒业64家,其产值占全市文化产业比重3.83%,现有出版发行业50家,其产值占全市文化产业比重5.4%。2017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不含省级),公共图书馆8个(不含省级),博物馆(含纪念馆)25个(不含省级),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不含省级)。会展经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逐步增多,发展前景广阔。

3. 文创产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其消费不仅追求实用价值,更加注重其审美价值和其带来的精神体验。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广告、动漫游戏、创意旅游等特色创意产业的集聚,并以3D数字技术、云计算、新媒体、数字移动等新技术为支撑,多家各门类企业在创意产业链条上互为结合、共生发展。

(四)威胁(T)

1. 现存不合理的文创体制限制

一方面文创产业管理分散散漫,缺乏专业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机构,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运作中分工不明确,存在滥用权力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容易使规划偏离实际。另一方面,文创产业集群内的产权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制约着企业创新与开拓。

2. 市场竞争激烈

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意识到了文创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因而纷纷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谋求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各地区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发展战略,但对市场资源的需求是共同的问题,比如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会产生激烈的竞争。

综上,通过对兰州文创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在兰州文创产业集群拥有着明显优势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存。兰州文创产业的现状表明,其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需要集群内部和政府共同努力,在文创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上,不断培养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

三、兰州文创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1. 政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酌情增加财政补贴

引导支持相互关联的文创企业合作共享,落实优惠政策,在税收、融资、土地使用、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启动实施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强化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明确主管职责权限

兰州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以及集群内企业应尽力完善集群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政府应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使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运作中分工明确、权力到位、科学规划、具体指导、责任到人。另一方面,理顺文创产业集群内的产权关系,由一个单位拥有产权来独立管理经营。去除权限设置,真正释放文创企业发展活力。

3. 完善人才落户政策,营造创新创意环境

政府可以借鉴北京、南京等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对外来居民提供可行的福利和保障性政策,优化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吸引更多外来人才落户。政府要进一步倡导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注重创新创意人才培养,通过举办文创成果展览会、座谈会、文创征文等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加深理解,增强当地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利用城市闲置用地修建一些文创实验中心,为有创新创意的民众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利于文创人才集思广益,触发灵感,产生更多文创成果。

(二)集群企业层面

1. 引进和培育创新创意人才

人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文创企业要培育内部人才。要努力培养和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意管理人才,增强文化教育和专项技能的培训,要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与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各大高校的联系与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产生更多创意成果,共享共建,开阔文创产业人才的战略视野。

2. 扩容文创园区,延长产业链

文创企业要加大特色文化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发挥兰州区位优势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优势,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为重点,运用创意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设计开发特色主题系列文创产品与服务,形成跨媒体应用、跨渠道运营和跨产业融合在内的故事产业价值链,造就庞大的文创产业集群,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同时,增强产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将创意内容生产作为产业发展的起点进行积极的培育与孵化,延长产业链。

3. 加強交流与合作,多渠道融资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利用其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扩大对外投资的范围和规模;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信息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的沟通共享。集群内的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公关能力,与政府、其他文创企业、社会公众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及时获取和发现民众的消费意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努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文创产业集群的交流沟通,借鉴其成功经验,拓展业务合作,节省投入资本。

四、结语

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兰州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变得越来越紧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文创产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契机。兰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快速而平稳,随着其发展的不断壮大,种类的不断增加,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趋势。为解决兰州文创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差等问题,必须推动文创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兰州文创产业的发展,增强兰州的竞争力。在推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优势,从集群内部和政府的角度分别考虑文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兰州文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Santagata W.Cultural Districts,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2010,26(01):9-23.

[2]Caves,R.Creative Industries:Ci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anc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513-517.

[3]张羽,张靖.中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构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28):29-30.

[4]尹宏祯,张国毅.西部省会城市文创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成都文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调查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06):75-78.

[5]吴纪铭.国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7.

[6]李惠.北京市文化创意园区营销环境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8(09):81-83.

[7]向勇.文化创意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7-133.

[8]赵建雷.论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生态的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2):71-75.

[9]金元浦.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04):2-10.

[10]马英娟,董滢.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转型的内在关系研究[J].文化产业.2018(21):141-142.

[11]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区上海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03):1-6.

[12]秦佳.基于文创基地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以常州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为例[J].文艺争鸣,2016(12):208-211.

[13]林鑫鑫,齐张宝.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03-105.

[14]陈律薇.价值链延伸下的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J].中国商论,2015(36):153-155.

[15]王媛.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开发对策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7(04):41-46.

[16]林至颖.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与互联网交融[J].中国商界,2015(Z1):22-26.

[17]许晓冰,楼晓玲,柴晨涛.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7(11):73-76.

[18]赵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与发展的统计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19]何勇,罗川宗.激发文创人才新活力 彰显天府文化软实力——关于加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04):17-22.

[20]李玉秀.产业群聚化:台湾文创园区独特建构特征[J].中国外资,2017(23):60-62.

[21]俞香云.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升级发展的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18(05):43-45.

[22]周孟杰.中国视谷与创新集群: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J].视听,2018(09):44-45.

[23]兰州市统计局.2017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8.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9:06:11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34:23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1:39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37:56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 01:30:32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19:07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6:55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1:16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