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实施土地流转经营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2-12-08 09:31武海琴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3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代农业

武海琴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农业,逐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形成具有地域和环境特色的农产品市场。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发挥农产品的品牌化优势,集约化运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实效,不断增加农民收益。进行土地合法流转,始终要把农民权益放在第一位。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是为了更加适应机械化作业,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构建网络营销平台,拓宽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实施规模化发展与集约化经营,让科技与信息助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土地流转;农牧民权益

一、实施土地合法流转,优化种植结构

(一)土地流转要瞄准农产品市场

发展现代科技农业,进行规模化经营,首先要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形成由政府主导,农民自主自愿的“面向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的发展趋向,而且必须在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农产品生产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当地的土壤性质,加大科技投入。由于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客观推动,使农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农业经济发展。从市场信息与种植业结构的关系看,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不仅是科技生产力,更主要的是农业信息化应用推广程度不够,市场化的网络信息服务得不到有效应用,农业信息传播时效受到影响。农地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非市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侵害农民权益,阻碍农地流转的进程。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信息下乡”服务工作不力,应该构建新型的农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传播方式,科学规划指导种植,使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服务过程全面而精准,让农民真正见到更大收益,助推农产品进一步走向国内外市场,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实效。

(二)依托网络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依托互联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有利于农民致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环境,助力农业发展信息化,更大范围竞争合作的市场化运行体系已经确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益。由于移动网络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这样的网络信息化环境中,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基层政府在强化农业信息化引导工作方面应该加大投入,让更多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投身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才能使信息服务有效开展,形成互联网环境影响下的新型农业生产规模,使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范围,融入高端消费市场,降低传统农产品营销的成本,使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效益得到提升。

(三)强化农产品的规模实力和品牌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机械化运用程度日益广泛,为农村经济迎来新的发展前景,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改良农产品,机械化的运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一部分有实力懂管理的农民创业者,经过市场调研,统一筹划,尝试区域化集中连片经营,有效调整种植业结构,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力,并且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法律,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集约化经营

(一)实施科学管理创新设施农业

在农业生产全过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农业设施管理,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因地制宜,通过人工控制,进一步调节水源、温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科学构建更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形成与种植业互相促进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种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实施高效设施农业。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从而改变农作物生长环境,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二)培育种植大户,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在告别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的同时,要重点培育种植大户,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特定区域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效益,依托互联网技术,面向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构建新型网络营销平台,彻底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流转不规范,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个农村经济向高层次发展,损害了农民的长远经济利益。为此,规范管理农村土地流转应坚持把保护农民的权益放在首位,确保农民有其权、增其收、获其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有了种植大户的带动和科学技术的保障,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了农产品的经营风险,引領农民向现代化农业经济模式转型。

(三)探索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

基层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运行与科技工作实效,鼓励创建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各种农业合作社,并且逐步改变服务方式,尽可能与消费者需求对接,提升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新型服务方式,在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增加农民收益。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有序高效流转。土地流转对于中国农村发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其关键性作用必须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途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组建专业合作社时,防止家族管理和粗放经营,一定要实施科学管理,在资金运行和新项目投资方面,避免落后的管理模式。合作社要结合实际探索有效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减少农业项目建设中的各种浪费,为保障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利益,实施精细化管理。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面对农产品市场环境,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措施,确保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行。

三、依靠科技信息优势,助推农产品提质增效

(一)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已经客观存在,实施农产品规模化生产非常必要,政府加强指导,牵头组织各农户和农业合作社,让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农民增效,并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运用市场信息和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严把农产品质量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转收益的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政府监管、民主决策等途径,确保流转收益分配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安全到达消费者的餐桌,提高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农产品的信任程度,政府要承担起加强监管的职责,进一步促进规模化生产的市场效益。

(二)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增加农民收益,必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向国际市场看齐。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围绕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在产供销一体化运营过程中,贴近国际国内相关规定标准,切实提高网销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产品包装等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实施农业及其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标准化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农产品走入国际国内大市场的根本保障,是对广大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非常必要。

(三)拓展农产品营销新领域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应用互联网扩大产供销服务领域,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某一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进一步打造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新型服务项目,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探索建构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权益的互动性营销模式,鼓励农产品经营者以市场开拓为目标,以发展绿色健康农业为导向,通过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合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农产品竞争软实力

(一)政府组织指导,实施文化助推产业发展

在土地合法流转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将其融入当地农产品开发创新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网络营销领域,提升农产品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文化软实力。政府要保护地域文化特色,实施“乡村文化搭台,绿色产品唱戏”的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抓住某一区域的乡土文化特征,对具有地域文化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经营,实施产业化发展。尤其对于涵盖传统意蕴的绿色农产品,要加大地域文化宣传与此相应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如阴山北麓的莜麦、荞麦、土豆、小红皮小麦等高寒沙地产品,不施化肥农药,不受机械化作业的影响,尽管产量相对低,但因为具有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传统人工种植流程,使得农产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通过网络直播田间农耕实景,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养生保健消费理念。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针对某一地域的特色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种植,利用地域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开发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绿色农产品,保护生态环境,融入地域文化,宣传发展农业经济的实施过程中,符合“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战略。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优食品,可以配合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真正的传统手工艺农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由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特色农产品开发,进行规模化运营,确保传统手工作业下完成的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不至于因为机械化生产而影响其文化内涵和丰富营养价值。经过精耕细作涵盖地域文化的特色农产品,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形成物美价廉的無污染绿色食品,逐渐被大众消费市场接受,这不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一些特色名优农产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让更多消费者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食品工艺,自然就为传统农产品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直播从农田到作坊的情景,让消费者产生文化认同,形成健康消费理念,并以此建立网络营销平台,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绿色农产品营销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对于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农产品的保护,应该结合现代人的健康消费心理,为其寻找最大的利益空间。通过土地合法流转经营,调节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适应市场化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对其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土地合法流转经营,形成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便于管理指导和精耕细作,有利于规模化推广宣传,树立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农产品品牌优势。

(二)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涉及地域文化的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某一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是特色农产品形成的主要基础,而与此相适应的地域文化又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做宣传和保护利用工作。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统手工作坊与现代化机械作业的矛盾,强化文化传承影响下的消费生活方式的引导,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使传统农耕文化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契合,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今快节奏时代,市场上的特色农产品多以机器加工为主,因为价格和包装等因素,人们更愿意购买机械化的产品,而对于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绿色农产品,不能完全接受。而一部分生活比较富裕的人们,已经把健康消费作为重要生活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程。而推广传统手工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因为受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环境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产品原材料的产量受制,手工制作周期比较长,费时费力,所以价格也比较高昂,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发展农业经济必须抓住地域特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实施手工作坊和绿色无污染生态环境的结合,进一步走好对传统名优特色农产品的传承道路。只有地域文化和绿色健康消费理念的融合,才不至于逐渐被大机器生产所埋没。针对地域环境,树立文化品牌,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战略,为山区农田和不具备现代化作业的小块坡梁地,争取新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适应地域环境的农作物精耕细作之路。对于这样的受环境限制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抓住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科学测试土壤成分,保守使用化肥农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地域文化支持下的新型农产品开发之路。有真正的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做品牌,农业生产就可以因地制宜,完全不受机械化作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是生态环境与地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从客观上讲,现在许多传统的手工作坊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如果把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不单单是给传承地域文化和推广特色农产品创造了新的空间,还可以争取到一定的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让地域文化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乡村特色农产品开发之路。

五、结语

通过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消除传统小农经济及其农业生产观念的束缚,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强化科学技术是最有效的保障,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方面要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把保护生态环境与绿色农产品开发结合起来,让特定区域的土壤资源成为科学培育良种的最佳生长基地;另一方面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实施地域文化促进特色农产品开发的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最终实施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徐旭.基于农民权益保障的农地市场化流转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9.

[2]李钢.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2009(03):85-90.

[3]武宪刚.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切实维护农民权益[J].农村经营管理,2006(11):42-43.

[4]丰凤.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5]陶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之法律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3(01):69-72.

(作者单位: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赚钱的新模式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