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霞,印洪林,李杏娟,陈柿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于第五位,死亡率居于第三位[1]。胃癌具有侵袭性高、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信号转导、多因素、多步骤过程[2]。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一种约有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以及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3-4]发现,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着miRNA的差异表达,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关联,其中miR-183、miR-675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对于肿瘤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5-6]。但目前关于miR-183、miR-675在胃癌中表达及其预后价值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miR-183、miR-675水平及其预后价值。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癌;(2)行标准胃癌根治术;(3)术前未接受任何新辅助治疗;(4)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2)伴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3)非胃癌相关性死亡者;(4)随访等数据缺失者。标本的获取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得到批准,同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1 qRT-PCR法检测miR-183、miR-675的表达 收集患者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边缘>3cm),利用TRIzol法进行总RNA的提取,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总RNA浓度及纯度的检测,按逆转录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说明书进行反转录获得互补DNA,置于-20 ℃环境下保存。取总RNA 2 μg,采用荧光定量PCR仪(德国Qiagen公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3上游引物序列:5′-CCCGGGCTTGTCTTTTGTT-3′,下游引物序列:5′-GAGTGGGTGGCTCACTCTTCTG-3′;miR-675上游引物序列:5′-TCCCTGAACCACTCCACTGC-3′,下游引物序列:5′-GACAGTGATGGTCAGAGTGAAGC-3′;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0 s,95 ℃ 10 s,60 ℃ 30 s,共40个循环。以U6作为内参,数据处理采用2-ΔCt法,计算miR-183、miR-675的相对表达量。
1.2.2 分组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miR-183、miR-675的临界值,当miR-183相对表达量为1.89和miR-675相对表达量为3.12时,此时约登指数最大。以miR-183、miR-675最佳临界点为1.89和3.12,将96例患者分为miR-183低表达(<1.89)组(n=46)与miR-183高表达(≥1.89)组(n=50)和miR-675低表达(<3.12)组(n=41)与miR-675高表达(≥3.12)组(n=55)。
1.2.3 随访及生存分析 患者随访均采用门诊结合电话的方式进行,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进行1次,两年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总生存时间(OS)是指患者术后当天开始至患者死亡或者随访截止日期所经历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DFS)定义为术后当天开始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所经历的时间。
相比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miR-183、miR-675均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iR-183、miR-675相对表达量比较
胃癌组织miR-183、miR-675表达与TNM分期、是否有远处转移、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分化分级等无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胃癌组织miR-183、miR-675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n(%)]
续表2
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183高表达胃癌患者OS为(33.49±4.82)个月,DFS为(27.91±4.78)个月,低表达组患者OS为(58.14±5.36)个月,DFS为(54.12±5.17)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R-675高表达胃癌患者OS为(34.26±4.79)个月,DFS为(29.11±5.06)个月,低表达组患者OS为(56.89±5.13)个月,DFS为(52.79±4.87)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图4。
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很大进步,特别是术前新辅助治疗技术及靶向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改善,但胃癌的死亡率仍较高,手术切除后仍易出现复发。为提高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新的靶点和策略研究势在必行,同时早期准确预测胃癌预后并指导个体临床治疗决策尤为关键。既往研究[7-8]显示,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成为靶向治疗靶点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miR-183、miR-675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miRNA作为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可能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是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近年研究[9]也揭示miRNA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谱,发现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谱存在差异。miR-183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miRNA成员,参与脂肪前体细胞分化、成熟以及肿瘤发生过程。Li等[10]研究报道,miR-183在肠型胃癌中表达上调。Gu等[11]认为,miR-183可通过靶蛋白所介导的,其表达上调能够引起LRIG1 mRNA沉默,下调抑癌基因LRIG1及其蛋白表达,使得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细胞增殖失衡,从而促进肿瘤增殖。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miR-183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miR-183高表达胃癌患者TNM分期为III+IV期、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提示miR-18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其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患者病情。
近年研究[12-14]发现,miR-675在食管癌、胃癌和肺癌中均存在异常表达。研究[15]报道,食管癌组织中miR-675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下调miR-675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还有研究[16]显示,miR-675能够通过激活NF-κB信号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中,96例胃癌组织miR-67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提示miR-675可能作为一种癌基因在胃癌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本研究发现,miR-675高表达组TNM分期为III+IV期、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进一步说明miR-675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靶点。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胃癌组织miR-183、miR-675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二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显示,miR-183、miR-675高表达胃癌患者OS、DFS,均分别短于miR-183、miR-675低表达胃癌患者,提示miR-183、miR-675高表达胃癌患者有着较差预后,对胃癌预后判定有参考价值。
综上,胃癌组织中miR-183、miR-675表达上调,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预后紧密关联,对胃癌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并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