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景观设计与发展以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为例

2022-12-08 10:57黄倩
中华建设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湾停车场净化

黄倩

目前在国内大中城市,受土地资源稀缺、周边环境影响等条件制约,很多市政工程建设会遇到选址难、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升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化解“邻避”问题,采用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将成为大中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趋势。本文以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为例,就市政景观设计策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工程概况

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侧濒临珠江口,处于深圳西湾沿海景观带。占地面积15.14ha,污水处理规模32万m³/d,采用“预沉砂池+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微氧曝气-三级AO生化池+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加磁粉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工艺,出水水质指标执行地表 IV 类。水质净化厂生化及深度处理区采用三层覆盖半地下式型式,上层建设市政体育公园,中间建设公共停车场,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工程。

二、现状分析

交通。基地北接市政路宝源路,轨道交通11号线在此处由地下穿出地面架空通行。南临西海堤,此路承接来自西湾公园以及场地东南方向居住区的人流。

用地。西北为西湾红树林公园,南边为自然湿地,东边为碧海湾公园,周边绿地资源丰富,呈半包围状态。北侧和南侧均有居住区,周边人口密集。

视觉景观。周边绿色资源丰富,生态基底良好,项目需重点考虑与周边整体生态环境的衔接与协调;虽然在现状基址内部无法观海,但未来在上盖公园高度,则可实现对周边海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设计策略

1. 景观视觉通廊

固戍水质净化厂处于西湾公园-红树林公园-宝安人才园的延伸轴带与平峦山公园-碧海湾公园-打鼓山公园景观轴线延伸带的交点,场地将是缝合城市生态绿轴的重要节点。因此设计应联系东西侧的西湾红树林公园和碧海湾公园,串联西湾公园-水质净化厂-上盖公园完整的景观视觉通廊,为城市滨海休闲带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场所。

2. 建筑、景观一体化

采用综合开发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打破人们对水质净化厂的传统认识。将水质净化厂、公共停车场、体育公园、科普展厅、城市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使各空间相互渗透,分裂重组,整合成一个新的城市景观综合体。提升区域整体标准和综合价值,引领未来片区发展,变“邻避”为“邻利”。

图1 功能复合分析图

3. 立体公园

结合场地临海这一特点,呼应片区规划,通过“退台式”建筑处理手法,利用上盖的起伏和停车场局部空间,通过层层退台将污水厂上盖逐级削减,营造多类型趣味空间和多层级的立体景观效果。同时利用退台空间形成空中花园、观景平台等室外空间,模糊建筑与自然的边界,让人与自然通过建筑产生对话,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2 “退台式”剖面示意图

四、设计理念

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对创造性转型与彻底改造有极大的热情,空间不再被简单的功能主义理念所制约,而是希望创造一个多维度、跨物态的体验场所。因此,我们试图将两者进行碰撞:如何改变传统水质净化厂单一的建筑形式并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打造一个复合多元的“城市绿洲”组合体,以自然生态的方式融入城市当中,体现“生态”“人文”的场所精神。因此结合场地临海这一特点,犹如绿洲与大海的碰撞,建筑如刺绣般编织修饰着海滩的轮廓,形成“绣海碧滩”这一主题。

图3 鸟瞰图

五、整体规划结构

项目侧重与周边生态景观资源和城市风貌的协调与统一,旨在颠覆传统“水质净化厂”脏、臭和工业化特征明显的固有印象,将传统的工厂改变为集污水处理功能、公共停车场、生态运动公园为一体的复合型市政综合体。

平面设计充分考虑场地高压走廊、规划城际轨道线、主导风向等多种限制性因素,将厂区生产、管理集中布置于西侧,大体量组合体布置于东侧。建筑均采用顶部覆绿和层层退台的方式低调的融入环境,串联西湾红树林公园与碧海湾公园,确保西湾滨海景观界面的完整性,同时激活片区发展活力。

上盖统筹考虑周边公园功能定位,以功能差异和互补为原则,并结合片区整体建设发展,以“一带、一心、一环、一廊”为规划结构,打造深圳市最大的“空中运动场”。

图4 整体规划结构平面图

一带—漂浮景观带。通过起伏地形,结合滨海景观,营造漂浮景观带,串联起整个西湾滨海景观带。

一心—活力之心。打造环形中庭,设置阳光草坪、草坡、露天舞台等集中性活动场地,激发场地活力。

一环—运动之环。围绕环形中庭,设置一系列运动场地,包括球类运动、极限运动、儿童活动、康体健身等。

一廊—生态科普廊。巧妙的利用高差退台,在6m标高平台上,通过玻璃屋顶透视厂区内部,塑造真实的生态科普体验。

六、详细方案设计

1. 建筑设计

(1)综合楼建筑设计

综合楼作为水质净化厂人员活动的主要区域,其设计注重功能与造型的结合。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丰富建筑造型,将建筑屋面与地面相联系,建筑由地面景观引入屋顶绿化,将建筑融入环境,与上盖体育公园相呼应。

图5 综合楼效果图

(2)组合体建筑设计

上盖公园与地面高差13米,为了使公园与地面形成平顺连接,给城市居民友好的展示面。通过不同形状的层层退台将污水厂上盖逐级削减,打造多层级的趣味空间。在立面处理上,以简洁的竖向线条与玻璃幕墙构成外立面肌理,体现水质净化厂建筑的简洁、纯粹、现代的设计感,区别于传统工业建筑呆板的外观形象。

图6 组合体建筑效果图

2. 停车场设计

为有效解决该片区“停车难”的问题,中间层设计停车场,层高为 5 米,按照底层水质净化厂轴网情况,布置停车位约800个,汽车库设计了3个外部车行出入口,共划分为11个防火分区,属于Ⅰ类汽车库。该汽车库层耐火等级为一级,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将上盖体育主题公园的功能服务用房结合停车场进行设计,并设计乒乓球场、台球场、舞蹈室等室内运动场,不受天气影响,增加运动可能性,促进全民健身。

3. 上盖公园设计

根据周边使用人群、活动需求等,在污水厂上盖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既弥补其所处现状的城市定位,同时实现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

为了增加上盖公园的可达性,公园设计两个出入口,由前广场自然过渡到公园标高,在地面广场部分设置3%左右的缓坡消解一部分高差,其余则以台阶的方式升至上盖屋顶。各层台阶休息平台与各层退台绿地相联系,给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览路径体验。另外通过设置垂直电梯和坡道满足无障碍需求。

图7 主入口效果图

公园中部采用下沉式空间设计,通过上盖公园的局部下沉,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变化。在解决停车场中心区域自然采光问题的同时,增进了停车场与上盖公园的联系。下沉空间以阳光草坪结合露天舞台可打造“海上音乐剧场”,为家庭以及群体活动提供场所,打造特色的游玩体验。

下沉空间的上部采用起伏地形,将公园服务用房、厕所、淋浴间隐藏于地形之中,游客通过园路上到建筑顶部,形成绝佳的观景平台,可眺望周边美景。同时将园路与公园环道相连接,形成丰富的公园游览路径。

围绕下沉式空间布置体育设施,由环形跑道串联一系列大众化的活动场所,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滑板场、儿童活动、康体健身等,形成丰富多彩的运动之环。

4. 生态科普廊

巧妙利用公园退台,在水质净化层顶部设置玻璃隔断,以此透视建筑内部水质净化流程,塑造更加直观、生动的科普体验。并结合室内科普展馆,打造一个集室内与室外展示、科普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方位教育科普基地。

七、结语

总之,为了资源共享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本项目将主要处理构筑物布置在半地下,中间设计公共停车场,上盖设计为市政公园,将生态景观与污水处理构建筑物融为一体,打破人们对污水厂的传统认识,变“邻避”为“邻利”,不仅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实用性与经济性,而且满足当地居民的使用功能需求。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为市政景观设计带来难得的机遇,因此市政工程的发展应在完善实用性基础上,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西湾停车场净化
西湾的阳光
停车场迷宫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西湾村采风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牛牯湾税站纪念碑揭牌
“8·12”后,何以为家
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