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春
地下商业建筑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而对于地下商业建筑而言,可将其空间分为功能空间、辅助空间和公共空间。共享空间是公共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整个地下环境的氛围、组织形式、功能发挥具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对共享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提升地下商业建筑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为我国某风景旅游城市内的大型地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工程。该项目基地距离机场3.8km、距离车站9.5km、距离市政府10.2km,周边紧邻1条主干路和1条次干路,南北两侧约500m各有一个主干路环岛设施,交通网络较为完善。建设方主张在该基地建设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上部分建设购物公园,地下用于建设商场办公设施,即是地下1~2层为营业层、地下3层为停车场,实现立体化开发。
针对本次项目设计采用集群设计理念,基于对该项目交通组织的调查以及街巷空间整体格局的确定,主要明确两方面设计重点。首先则是针对地下商业建筑的出入口设计,综合考虑人们进入地下空间产生的心理因素影响、合理诱导消费者进入的需求,决定设计下沉式广场,促使人们水平进入到各地下商业区域,不仅可避免触发人们地下心理障碍诱发因子,也有助于实现良好的自然采光。在具体设计方案中将下沉广场设置在地下2层。在该设计方案中,主通道的端头为进入地下共享空间内的主要入口。结合项目附近交通情况设计3个入口,分别位于主干路、次干路和环岛周边,未来与地铁站进行连通,实现对地铁方向的人流进行有效集散。经优化后的布局情况如图1所示。将两个较大的下沉广场作为人流集散中心,同时也作为该基地的地下共享空间。通过设置巨大的广场体量,可充分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并且由于两处共享空间的尺度较大,可成为地下空间的重要标志节点和参考坐标。当其与外部空间采用台阶连接方式,则会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引导性。如果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可及时、快速地疏散人群到广场地面,提升顾客的安全感。
图1 本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示意图
为保障对地下环境的回应,应当合理设计共享空间的形式。通常情况下针对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有中庭、庭院以及广场等,而综合本项目的现实状况,即是该地块自身面积较小、并且整块基地的大动线是以内广场型地下共享空间为主,因此可选择中庭或者庭院两种形式。然而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其四季温度适宜,室外温度条件良好。对于室内温度调节可依靠地下商业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解决。因此选择通风和采光效果更好的庭院形式,将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打造为地下室外空间,并围绕其进行商业布置。该设计方法有助于改善顾客的地下生理和心理环境。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设计地下商业建筑的层高为5m,考虑到地面公园种植绿植的需求,应在地下建筑顶板上部覆土2m。由此地下共享空间的高度为12m,为保证人们感受到较为舒适的空间感,应促使空间的宽度与高度比为1左右,因此设计共享空间宽度为12.0~12.5m。在部分地下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内,如基地大动线上的下沉广场中,高度为12m,但宽度可设计到18m,提升宽高比在1.5。其是由于该部分的广场设计形式能够较大的提升顾客空间感觉,促使共享空间具有内聚性,但不会产生压迫感,以此营造良好的心理体验,具体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该项目下沉广场部分地下共享空间效果
对于地下共享空间的设计应当对顾客的行为心理进行回应,则是合理布置空间。通常对共享空间内部交通组织形式如表1所示。而在本次项目中采用街巷空间格局,为实现相对较好的人流引导性,设计3个街道连续型地下共享空间,直接与地面联系,以便于提高通风和采光效果。同时对右侧的商业空间将基地的下沉广场进行连通。为缓解人流压力,设计人员在该地块内设计一条商业主街,贯穿整个地块。并在地下空间的内部主街两侧设置两个中心聚集型地下共享空间,以此将基地大动线的人流分流引入到空间内部,形成完整的商业回路,便于人们进出商业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庭院型可改善地下空间的采光条件,打造流畅清晰的地下商业路线,提高人们的认知感和方向感。
表1 地下共享空间内部交通组织
在本次项目设计阶段,相关人员结合实际需要对整体地下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布局实施优化。为充分把握设计关键要点,在实践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整体性。由于共享空间从属于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对整体空间起到服务作用。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共享空间的位置设计在中心,也可作为附属空间。可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差异化处理。同时地下共享空间与地面空间也呈现从属关系,是地面向下或下沉广场空间的延伸,因此必须保证共享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和谐性。在该项目中采用庭院型打造地下室外空间则是这一原则的主要体现。
灵活多样性。共享空间的合理设计能够营造生动、有趣的购物环境,从而改善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体验。因此在设计时工作人员要注重考虑各项因素,促使共享空间内部具有协调性,如创新空间结构、位置、装饰以及功能。在本次项目设计方案中,通过利用街巷空间打造地下商业建筑主题,有利于吸引顾客进入共享空间,激发消费欲望。
在地下建筑共享空间设计中还需关注界面设计要点,在本项目中,因旨在打造地下室外共享空间,所以着重设计侧界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对商铺、交通元素等进行整合,大胆突出本地区商业形态特点,展示地下商业区的功能,吸引更多有消费需求的顾客进入。比如本次项目的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中,主要融合传统与新潮,将街巷空间格局与现代分隔墙、电梯等相结合,实现对商铺的有效分割,体现立体化和开放性的商业格局,促使商铺立面设计效果在顾客行为和视觉上相互渗透。
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设计,还应合理控制尺度空间,以此强化顾客对空间的直观感受,提升购物消费舒适感,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在本次项目设计中,应注重消除顾客在地下空间流动时产生的疲劳感,烘托浓烈的商业氛围。即是对室内共享空间的比例和尺度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距离达到20~25cm。即是在商业主街以及各支路设计方案中,通过增加绿植景观、人文主体景观等将商业街进行距离分割,改善消费体验。
综上所述,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直接关系到其整体空间的营造效果,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路径。即是从地下共享空间的出入方式及节点空间、空间形式以及导向性设计等入手,重点把握整体布局优化、科学规划界面设计、合理把握尺度空间等,营造内聚性和向心性的地下共享空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