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愚,付亚辉,侯 艺,王舒舒,杨继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为主要特征,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表现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胃痞”“胃脘痛”范畴,是一种较缠绵难愈病。胃痞首见于《内经》。“痞”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出现多处,如:“少阳,太宫,厥阴,甲寅,甲申,其运阴雨,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体重、肿肘痞饮。”
笔者临床跟师杨继国教授,运用针刺配合脐灸疗法治疗本病1例,疗效满意,作报道如下。
潘×,男,33岁。初诊日期2019年11月2日。主诉:胃痛2个月余。病史:5 a前,因胃脘部不适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曾间断治疗服用莫沙必利,剂量为15 mg,分为3次给药,服用时间为餐前服用,病情反复。现症:胃部隐痛、食后胃胀、打嗝,纳可,大便不成形,黏盆,1 d 1次,怕冷,疲劳,困倦,入睡困难,眠差,情绪急躁,无头痛、心慌等症状,口干,口苦,小便无力,腰痛。舌淡剥苔(见图1),脉弦滑。辅助检查:胃镜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影像检查于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9月29日)。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中的中医疗效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等;次要症状包括疲乏、睡眠差、嘈杂、反酸等。主要症状从频率和程度两方而进行综合评价,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要症状赋予较高分值和权重,分别记为“0、3、6、9分”,而次要症状分别记为“0、1、2、3分”,比较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变化或症状总积分变化。治疗前症状评价总积分为11分。
中医诊断:胃痞。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法:补中健脾,益气和胃。
给予针刺配合脐灸治疗。①针刺选穴:中脘、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2]、天枢(双侧)、梁门(双侧)、太冲(双侧)。针刺时间:30 min。用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取上述穴位,除太冲外行补法使之得气,太冲行泻法。②脐灸:a.材料制备:面圈:取适量面粉制成一个直径7 cm,厚度2 cm的圆形面碗,面碗中心剜孔与患者肚脐大小一致。药粉(科室自拟方):肉桂、延胡索、白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川芎、当归、黄连、木香、甘草组成,等份并研成细末,与冰片按10∶1的比例制备好后取3 g。艾炷:艾炷的形状宜做成上窄下宽,形似圆锥或圆柱,紧实度适中,底面直径应大于面圈孔。b.取穴:神阙穴。c.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充分暴露肚脐,用75 %酒精棉球消毒肚脐及脐周,将面碗孔正对肚脐放置,取药粉填满脐孔,将艾炷置于药粉之上,点燃顶部。连续施灸5壮约1.5 h,第4壮时进行穴位针刺,其间行针1次。灸毕起针撤面碗,干棉球清理脐周后用无菌敷贴将药粉封于脐中,24 h后取下,并用温热毛巾清理,若有发痒、过敏等症,可即时取下。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复诊:上法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胃痛、胃胀症状有所减轻,恶寒不明显,舌淡苔少,脉滑(见图2)。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评分为7分,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胃痛、胃胀症状基本消失,大便稍干燥,1 d 1次,睡眠质量改善,不恶寒,舌淡苔白,脉滑(见图3)。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评分为3分。
本病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兼见乏力、消瘦、焦虑、抑郁等全身或精神症状。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目前总体效果尚可,但缺乏特效药物。目前,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主要有辛开苦降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养阴增液法、理气消胀法、清热解毒法等不同治法,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靠[3~6]。
本案患者由于舌象特殊,舌苔剥落处不光滑,胃气受损之余气血运行不连贯,利用针刺可通调脏腑气血,气血运行正常,四肢百骸皆充养而缓解疲劳。历代针灸文献中,论述关于治疗胃病的穴位颇多,出现频度最高的当属内关、中脘、足三里三穴,《针灸精粹》中指出此三穴配合:“理胃病,兼治腹中一切疾病。”太冲为肝之原穴,具有平肝熄风、调整气血的功效,用于患者精神状况的缓解。天枢、梁门为胃经腧穴,对于腹胀和气血的转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脾相关。脐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脉所过[7],通过灸法作用于脐,直接与脾胃相连结,达到温通经络、补气生血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例患者通过针刺配合脐灸的方法,药效直达病所,临床效果得到肯定,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相,临床可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