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初探

2022-12-08 03:37:45娟,杨宁,孙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趣味钢结构微课

刘 娟,杨 宁,孙 韬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化、云技术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云课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形态,带来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系列变革。我国教育者对高校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育研究成果较丰富,但对趣味混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较少。创新“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在新教学模式与旧教学方法混搭教学[1]的基础上引入趣味教学活动,以实现高效教学。

趣味混搭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混搭式教学模式,利用教师与学生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设备、教学媒体等,在课堂中开展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是互联网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是信息时代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为例,尝试趣味性教学改革,应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实践“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以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1 “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概述

1.1 “联”即“互联网+”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概念,为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体系,创新“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将互联网与教学有机结合,能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激发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协同创造力[2]。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助性和平等性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能督促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1.2 “趣”即趣味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的混搭式教学多倾向于线上与线下混搭,且存在着网络与教育表面结合、实质分离、交互缺失等问题。趣味混搭式教学是新型混搭式教学模式,授课时以学习者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引领者。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将拓展训练游戏、比赛积分、有奖抢答等趣味活动融入课堂中,实现趣味教学。趣味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资源闭塞、教学效率低等问题。

1.3 “学”即学生的“微学”

学生的“微学”是建立在教师的“微课”基础之上的有效学习活动。授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预先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创作成“微课”“微电影”或“微视频”。这些课程“微”资源的传播形式灵活多样,如在线视频平台、教学App、教学论坛等,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微课”“微电影”“微视频”虽然短小,时长一般不超过15 min,但是其凝聚了知识点的精华,例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随堂测验、互动交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3]。通过这种“微”资源的生动效果化繁为简,变枯燥难懂的知识为直观的演示,增加知识传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1.4 “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探索以“微课”、虚拟仿真、演示动画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是信息化的产物,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目的[4]。教师预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科学设计,将课程的重点、难点按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微动画”等线上学习资源。授课时教师有效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网络资源、教学媒体等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融趣味游戏于课堂中,使教学过程轻松而融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 “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应用案例

以“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课程为例,创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趣味混搭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手机App提供的在线课堂,以及头脑风暴、有奖抢答、主题讨论等教学小插件开展趣味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拓展训练游戏、比赛积分、小组对抗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活泼的教学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在创建线上“微课堂”时,将随堂测验、在线讨论等有效的学习活动融入“微课”中,并设置防切屏、防刷屏来监督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智能统计功能记录每位学生的在线“微学”时长,将其纳入平时成绩来鼓励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从而保证“微学”成效。

2.1 巧用活动库开展多元趣味性教学

多媒体终端设备及网络WiFi全覆盖为现代化教室的标准配置,为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职教云、超星等网络教学平台可提供丰富的活动库,例如智能签到、课堂讨论、选人答题、有奖抢答、投票、问卷统计、随堂测验等。这些活动小插件形式新颖,在课堂中应用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且在选人答题或抢答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奖励分值,后台精确统计每位学生的课堂累积分值,作为任课教师核定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在增加知识传播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2.2 线下课堂坚持理实互融

教师应用灵活的激励方法可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课程属于训练性较强的岗位核心课程,若课堂上教师单向讲授施工图和钢结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可围绕钢结构概念及钢结构识图能力进行内容规划,探索“课前预留讨论”“课中分宿舍比赛”“课后线上答疑巩固”三部曲。课余时间学生多以宿舍为单位活动,故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提前预留出思考讨论题分发给各宿舍,作为下节课的课堂讨论内容,并根据讨论情况给予积分奖励。实践证明这种激励方法可减轻学生被手机、网络“捆绑”的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3 线上“微课堂”助学

结合企业人才发展需求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条件,对“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课程实施“互联网+”教学改革。基于职教云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按内容体系将知识点合理拆解,每个知识点都配备必要的教案、PPT、教学微视频、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工程案例等辅学资料。该课程的信息化、立体化建设为学习者打造了视、听、练相结合的空中“微课堂”。学生只需扫码加入班级即可进入“微课堂”观看微课、微视频、微动画等线上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为满足学生自测、阶段测评、课程考核的需求,课程团队配套建设了对应的题库,学生可在职教云平台上进行自测以巩固该课程知识点,教师可利用题库开展课程考评。这种智能化考评方式可有效记录过程性数据,实现考核全过程实时监控,诊断学习需求,指导学习活动,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

3 “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的成效

通过对“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课程进行趣味混搭教学改革,实现了对教学过程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对学习该课程3个年级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钢结构识图与结构选型”课程考核监测数据显示,2017级学生仍采取传统课堂教学,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分布在60分至69分之间,分数超过90分的占比为10.8%。自2018级开始采取“联+趣+学”的趣味混搭教学方法,分数超过80分的学生占比显著提高,分数分布于60分至69分之间的学生比例和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对2017级学生采用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共发现有5人存在作弊行为;自2018级开始采用云平台线上考核后,由于试卷随机组卷,邻桌考生之间的试卷高度异化,避免了学生之间的偷窥行为,有效防止了作弊现象。

“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过程智能化。借助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开展智能测评,监督考核过程,使教学评价更加精细化,有助于制定与调整教学策略。

4 结语

高职院校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联+趣+学”趣味混搭教学方法利用云课堂、学习通、微课等,辅以立体化教材助学,并配合趣味教学活动,将抢答奖励、比赛积分、小组对抗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善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趣味钢结构微课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48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