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核心要素及构建策略

2022-12-07 02:16钟玉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馆员变量

钟玉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1 背景

2016年,吴建中提出了第三代图书馆的概念,他认为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中心,第二代图书馆突出开放借阅,第三代图书馆以人为本。在空间方面,第一代图书馆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场所,第二代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场所的各项功能,而第三代图书馆需进一步进行空间再造,优化空间功能。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开始重新审视其空间价值,纷纷构建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创客空间、智慧空间等创新空间,创新空间构建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向。在空间属性方面,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应具有可访问性和联动性、功能性和活动性、社交性、舒适性和品牌形象等四个属性,这四个递进关系的空间属性能够较全面地揭示用户的空间需求,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开展创新空间构建的主要依据。目前,公共图书馆在创新空间再造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其没有充分把握创新空间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在界定了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空间构建策略。

2 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核心要素

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是指以发挥空间资源最大价值为目的,以空间再造或空间改造为手段,通过引入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创建多样化的特色空间服务、满足用户的空间使用需求而规划设计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主要有空间服务功能丰富、空间服务边界广阔、空间再造方式多样等突出特点。

2.1 空间服务

空间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根本。公共图书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优质空间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近年来,创客空间、特色主题空间、特殊阅读空间、艺术建筑空间、公共阅读空间、智能智慧空间等创新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形态层出不穷,各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2.2 空间设备

空间设备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设施设备包括用户阅读学习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其他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设备。通过在创新空间内配置各种设施设备,并为用户提供空间服务,公共图书馆能够切实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2.3 服务馆员

服务馆员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构建离不开人的支持,服务馆员是公共图书馆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中的重要角色。

2.4 空间使用

空间使用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延伸。公共图书馆构建创新空间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使用空间提供便利,并以此提升自身空间价值。因此,了解用户使用创新空间的方式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研究内容,虽然用户使用空间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空间使用方式无外乎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两种类型。

2.5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的支撑。空间布局包括对外部空间的整体设计和对内部空间的详细规划,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传统空间,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其规划和布局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3 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与其核心要素的关系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笔者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核心要素的合理性,笔者以空间服务、空间设备、服务馆员、空间使用、空间布局为解释变量,以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解释变量是否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素。

3.1 问卷设计

笔者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对空间服务、空间设备、服务馆员、空间使用、空间布局、创新空间效用等变量进行了测量,分值越高,表示评价越高,以空间服务为例,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服务水平越高,则分值越高。其中,5分为非常高,4分为较高,3分为一般,2分为较低,1分为非常低。

3.2 数据收集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于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韶关市、肇庆市、茂名市、湛江市、河源市、佛山市、惠州市各抽取5家公共图书馆,每家公共图书馆随机选取1名馆员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发出5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份。

3.3 回归分析

笔者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R2值判断自变量的解释程度,通过F值判断模型的有效性,通过Sig.的值判断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通过Beta值判断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模型调整后的R2值为0.848,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为84.8%,即空间服务、空间设备、服务馆员、空间使用、空间布局能够较好地解释创新空间效用。如表2所示,模型分析中的F值为514.047,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说明该模型通过了F值检验,模型是有效的,模型分析结果有效。如表3所示,空间服务变量的回归系数Beta值为0.749,大于0,显著性水平Sig.的值为0.000,小于0.01,说明空间服务对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空间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的影响因素。同理,空间设备、服务馆员、空间使用、空间布局均对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均为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效用的影响因素。

表1 模型R2值

表2 模型F值检验结果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4 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构建策略

4.1 优化创新空间服务

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应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由于不同类型创新空间的具体服务对象不同,故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优化创新空间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增多,公共图书馆应不断细化和丰富创新空间服务内容,重视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不同年龄、文化水平、阅读能力、学习能力的用户提供精准服务,提升服务效果;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收集和整合用户数据,充分了解用户的阅读行为,进一步明确用户的真实信息需求,在构建用户画像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空间服务。

4.2 合理配备设施设备

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服务设施设备的引进工作,奠定坚实的创新空间构建基础。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根据空间特点和用户需求,参考其他图书馆的创新空间构建经验,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馆内建设经费等实际情况引进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服务设备,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系统、智能机器人、5G技术和VR虚拟技术构建智能化空间和智慧化空间,并加大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力度,积极与科技企业合作,设计和研发实用、便捷的信息服务系统和设备。

4.3 提升服务馆员素养

公共图书馆若想实现创新转型,就必须提升对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因此,其应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一方面,服务馆员应明确自身职责,树立创新空间服务理念,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组建专门的创新空间服务团队,引进和培养空间规划设计、图书情报、运营管理、信息技术开发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强团队内部的交流协作,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此外,服务馆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4.4 提高空间使用率

公共图书馆应通过丰富空间形式、丰富空间服务等途径提高空间使用率。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空间都是免费向用户开放的,但仍存在用户需付费或提前预约才可使用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空间,这些创新空间的使用率普遍较低,公共图书馆可尽量简化这些创新空间的付费、预约流程,方便用户随时使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提供特殊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的方式吸引用户使用创新空间,如提供珍贵的史学资料、引进稀有的服务设备、邀请名师举办讲座培训、开展特色活动等,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4.5 有效规划空间布局

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往往十分有限,难以为所有功能区域预留足够的空间,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开展有效的空间规划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和满足用户的空间服务需求。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调研的方式了解区域内用户的需求信息,明确和细化空间变量、空间功能,在精确规划空间面积的基础上规划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在规划空间布局的过程中,不仅应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感受,还应考虑采光、通风、噪音控制、自然景观嵌入等因素,并针对特殊群体的安全性、便捷性需求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馆员变量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空间布局图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