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发明原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2022-12-07 07:42赵慧君张中杰郑瑾陈守辉张文丽贾少培侯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1期
关键词:原理注意力知识点

赵慧君 ,张中杰 ,郑瑾 ,陈守辉,张文丽,贾少培,侯婧

(1.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2.河南省计量科学院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0)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其创始人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专利分析发现,产品或技术的发展进化都是遵循着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进化规律和模式;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的动力[1-2]。在技术冲突解决原理中,TRIZ理论将不同的发明创造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归纳为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冲突,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3]。本文尝试将这些发明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1 发明原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1 发明原理“1分割”

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提高物体的可分性。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座位不固定,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座位,熟悉程度高的学生坐在一起,而不熟悉的学生往往离得较远。运用“分割”原理,将学生们分成3-5人的团队,在教学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团队内部进一步分割,针对同一主题任务,团队成员各自搜集相关资料,汇总讨论后由一名成员整理制作PPT或形成报告,之后推出一名成员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同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答疑等。由此,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注重了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合作,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群体”,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4]。

分组的方式,可以通过报数,报到相同数字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由此,坐在一起的学生一般都会分在不同的团队。或者,可以通过关键词“衣服颜色”来进行分组,即穿着同色衣服的学生同组,如果同一组人数较多,也可以再添加关键词“鞋子类型”“发型长短”等,将学生分为不同团队。由此,既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又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团队之间的竞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在讨论知识点时,有些知识点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不同团队的随机或自愿组合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呈现。

1.2 发明原理“10预操作”

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关于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在上课前由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理解领会,课堂上再由学生输出并与其他团队分享讨论,由此增加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熔体与玻璃体”时,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不同的知识点,包括:(1)除了聚合物理论,其他关于熔体结构的理论有哪些?如何描述的?(2)玻璃的通性有哪些?如何解释?(3)玻璃的结构?(4)关于熔体粘度的理论有哪些?如何解释?(5)硼硅酸盐玻璃的用途有哪些?(6)何为硼反常,如何解释?要求学生在下次课时进行分享讨论;分享时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分享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他团队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困惑或不同观点。学生通过“预操作”,亲自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同时又用自己的理解将领会的知识输出给其他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3 发明原理“13反向作用”

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规定的动作;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现在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教学的中心,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改变课堂的整体氛围。采用“反向作用”,增加课前操和课间操。比如,利用课前5min,或者课间5min,和同学们一起跳手语操“我真的很不错”,学生站在座位处就可以完成,一方面活动一下身体,为之后的课程提神醒脑,另一方面让久坐的学生活动一下筋骨,偶尔放松一下心情。通过跳一跳、动一动等肢体动作,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促进沟通、调节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由此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自豪感、信心感。

“反向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第二个应用,是在团队分享交流时,对于平时不太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要求在小组分享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压力激发内驱力,促进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自我,锻炼沟通与交流。

变“让学生靠近教师”为“教师走向学生”是“反向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第三个应用。大学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相对较少,如果学生不提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座位的分布上,如果是固定桌椅的教室,靠近过道的座位被认为被教师提问的概率较大,那么,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尤其是中间位置的学生,可以刻意提高提问的频率,这样,使得学生主动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查询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4 发明原理“15动态特性”

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的座位由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律指定相应的位置,小组成员在团队活动中可以集中讨论,有利于小组内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小组在教室内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每隔2~3次课时,具体的调整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对小组座位进行一次轮动,轮动的时间是教师随机发起的,轮动时可以左右、前后同时变化。

1.5 发明原理“18机械振动”

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利用共振频率;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前面利用动态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课前操和课间操,使原本不动的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可以选择1~2位领操员,让1~2名学生站在前面,面向其他学生做运动,领操员可以选择相对比较活跃的学生来承担,即让原本比较活跃的学生在前面领操,通过这种方法,提升领操学生的自信与自律,胆量与勇气,起到示范作用。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在前排领操,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在面对众人时的镇定与坦然。对领操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认可,增加其信心和幸福感,从而激发在之后课堂教学中的专注与投入。

1.6 发明原理“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

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美国心理学露西·乔·帕拉迪诺博士花了30年的时间研究了人的注意力,提出了一个 “倒U型曲线”模型来解释人的注意力变化,如图1所示[5]。人的注意力随外界刺激的大小产生变化,形成了一条倒U型曲线,心理学家认为,事物对人刺激的大小,会决定我们对事物到底是感到兴奋还是无聊。这个兴奋或无聊的程度,叫作“刺激水平”。而刺激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注意力的大小。

图1 注意力变化曲线

图2是一个成年人在一个标准课的时长里的注意力变化曲线。以中原工学院一个课时45min来看,最开始的时候注意力有一个迅速集中,并且集中的过程,就如同前5min一样。到了第15min,注意力达到一个顶峰,然后持续下降,到40min左右时到达谷底,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通过看表,或教师的提示,感觉这节课要结束了,重新开始关注,这时会有一个小的波峰。到课程结束时,注意力彻底消散。

图2 成年人一个标准课时长的注意力变化曲线

根据注意力曲线,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给予适度的外界刺激,运用发明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即减少注意力在谷底的时间,使学生重新进入注意力专区,也就是最佳注意力的状态,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进行约15min时,发起提问,针对之前讲授或讨论内容的提问;引起思考,思考讲授内容的更多应用,或在其他行业、领域的类似应用,例如,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中,讲到“表面与界面”的弯曲表面效应,除了在陶瓷可塑成型时利用毛细管力提高其可塑性的应用,高炉炼铁时铁水与熔渣通过毛细管力对炉衬的损毁,再引导学生思考或搜索弯曲表面效应在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小结,即对所讲授内容进行一个小小的归纳,在回味或总结前面内容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对后续内容的探究,从而使注意力回归专区;也可以通过放松活动,比如,让学生拍拍旁边同学的肩膀,询问:“嗨,同学,你在吗?”从而引起同学的注意力。通过引入刺激,减少注意力在谷底的时间,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7 发明原理“22变害为利”

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手机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自不必说,它使我们的生活步入了更快的节奏,俨然成了我们工作学习娱乐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手机带给我们的其他一些负面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运用“变害为利”,课堂上允许学生使用手机,通过手机查询资料、接收任务、发送个人观点、提交个人作业、做课堂推送的小测试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机的互联网功能,辅助课堂教学,获取信息与知识。比如,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讲到“固溶体”的知识点时,固溶体是一种固体溶解到另一种固体中,一般固溶体是有最大溶解度的,就像固体溶解在液体中一样,这时随机问出食盐的溶解度,很多学生不记得,于是,通过网络搜索,然后查到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说出结果;再比如,课程的每个章节后会有小测试,教师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推送,学生通过手机答题、提交,教师仍然是通过手机了解测试结果,包括总成绩、出错率等信息,并随时对出错集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有效利用移动通信工具,不断引导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1.8 发明原理“23反馈”

在系统中引入反馈;如果已引入反馈,改变其大小或作用。反馈是沟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一个不完整的沟通,一个高效的沟通必须具备一个反馈的机制,利用反馈,将学习结果及时提供给学习者,可增进反应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即时回复;对学生的主动积极应答、优秀回答或创新性想法等即时给予口头称赞或小小的物质奖励,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口头的称赞在于话术,即对学生行为的称赞和观点的肯定,或者优良品质的褒奖;物质奖励可以通过类似棒棒糖、便利贴之类的食物或物品,虽然价值不高,但得到的学生会有一种荣誉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和积极参与的欲望。正如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那样[6],聪明的才智是激励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也能激励学生。

2 结语

将发明原理“1分割”“10预操作”“13反向作用”“15动态特性”“18机械振动”“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22变害为利”“23反馈”运用于大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实践表明,改进后的课堂氛围变得活动生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明显提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意识得到较大改善,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猜你喜欢
原理注意力知识点
让注意力“飞”回来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