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美育改革研究

2022-12-07 08:57霍楷王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美育中华精神

霍楷,王楠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概述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教育青少年在政治上、思想上、情感上、道德上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1]。在现在的史实记录中,普遍认为是王国维先生将西方美育思想传入到中国,并率先提出了美育思想在人类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影响了蔡元培、梁启超和丰子恺等近代一批先进思想家。但是翻看中国的历史绘卷,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比《美育书简》更早关于“美育”的思想体现。

美育精神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古代,一方面,是在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进行的,如岩画、壁画和编钟音乐等,早期带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神秘性大于美育的功能性;另一方面,是在史书记载中,据《礼记·名堂位》记载:“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2]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出现以礼乐来教化世人的思想。其后,孔子的“六艺”、儒家的“五常”,皆为早期美育思想的体现。

到了近代,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国维“以人为本”和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美育精神,并将其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扬。现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尤为重视,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母体的前提下,在教学中也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例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疫精神等,扎根时代生活,从内发掘中华美育精神。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提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人民的幸福感不仅局限在物质层面,而且要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领域[3]。美育精神的提取可从文化艺术活动和史书记载中进行提取。

史书记载中的儒道思想,正所谓“在朝当儒,在野当道”。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将礼乐的教化功能具体到人格修养上,将人生目标交融于审美境界中,对于促进人类精神上的美感体验,开拓人类的精神价值,都有着积极的一面。而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是现代很多思想家们特别强调的美育精神的精髓。当人们不再以功利作为目的,自然人性便恢复纯洁,社会也充满道德,人们的审美活动也不再受礼仪道德的束缚,达到自由的美感。

在每个时代精神当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提取到不同的美育精神。因为美育精神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例如,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美育工作要高度重视。高校美育要充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艺术教育工作当中发挥出崇德尚艺的优秀传统。在这个时期,美育精神增加了新时代的内涵,也产生了新的要求:为时代、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价值

千年不绝的文艺活动和美学观念,使中国文化始终呈现出独具内涵的审美境界。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过“美”和“善”统一的美学思想。在那个年代,“美育”一词还不曾应用于目前所讨论的“美育”范畴的描述,孔子所提出的美育思想更多是用来进行人们道德培养和提升的方法,提倡将艺术和自身的道德联系在一起,有道德的人必定有好的艺术涵养。因此在先秦时期,“礼”“诗”“乐”在六艺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都不断地学习六艺,提高审美,以塑道德,力求修身。春秋末期时期,老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以大道无为作为思想的核心,形成一整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道家思想中的“大道无为”“无为而治” 经常使人们产生道家无美育的误解,实际上,同儒家思想中的“礼乐教化”“君臣父子”相比,道家更看重人类的本性发展,而非对于社会秩序和君臣礼教的关注。在顺其自然,师法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使审美感知和艺术教育同人的本性一致进化,而不是通过“礼”“诗”“乐”等六艺禁锢自身。这种“有为”和“无为”、“出世”和“入世”、“功利”和“淡泊”的思想,都使得美育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有了独特的基因,并且为美育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切入口,也和现代的美育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教育改革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源泉

对于高等院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美育改革的文化背景和动力源泉,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道路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探索。耐人寻味的诗词歌赋、端庄典雅的传统服饰、栩栩如生的皮影戏、诲人不倦的“儒释道”等都是庞大文化宝库中小小的一部分,又是高校美育教育汲取营养的重要源泉。回溯古代社会,诗跟随人类社会的步伐浮现世间,与歌舞为一体统称诗歌,伴随文人墨客的不断改革,诗慢慢从中脱离出来,成为日后教育世人几千年的诗词文学;今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美育精神,不一味地照本宣科,仿效其中的具体内容,而是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抽象继承。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源泉,能够为高校发展不断地供给“能源”。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延续着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血脉,传承并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品格。可以说,历史文脉是高校美育改革的核心,它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可以使国人油然而生认同感。纵观历史,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神农的辨药尝百草,传世的国医理论等,都是根植于华夏大地而产生的独特文明,也构成了如今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涵,使国人能够拥有风格鲜明的美学表达方式。高校美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依靠社会美、品德美和人性美培育学生的审美修养。美育资源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思想、理论和人文精神中。美育和人文,互相交融,不可分割。

2.3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承载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和输出人才的重任[4]。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写道:文所以载道也。此意即“文”是“道”传承的载具,“道”的传承离不开“文”的发展。例如没有古人的礼乐教化发展,就没有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华夏礼乐文明。对于当今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即“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道”,高校美育教育改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教育最基本的方式是教学,高校通过对传统美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再者,为学生营造艺术教育环境也是高校美育的一部分,创新性地开展传统文化展览、传统文化竞赛、文艺活动等,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还进一步增强学生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4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手段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阵地始终是学校,在现今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模式的新格局下,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是必然的。传统的高校美育教育要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不断演变,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美育教育不能是精英教育,而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普及到大众中去。

高校不仅要承担起育人、科研、发展、建设社会的职能,同时也要在新时代勇挑文化创新的重担。例如,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王瑞林的雕塑作品《迷·藏》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通过两座形态一致,装饰不同的雕塑,来诠释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东方独特神韵,也为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创新的新思路。中央美术学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不断地发扬美育精神,吸收国内外艺术教育方法和创作手段,进而创作出一件件既饱含时代精神和历史内涵,又富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来。

3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定位

3.1 目标定位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目标是培养人的自由感,恢复人性的纯净,不受世俗禁锢,将真实的、诚挚的体验作为审美活动的追求。高校美育并不是单纯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感受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能力,而是要在改革后,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启发学生用更加全面、立体的视野去看待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中“美”的形象,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具体来说,王国维的超功利美育思想和蔡元培的纯粹美育概念,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世俗理念对人的束缚,使人能够自由的生活,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且将艺术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本身就有进行教育的使命,但并非要人去从事艺术,就好像人们读中外书籍,品诗词歌赋,最终的目的也不是想要人们再创造出千古绝唱,而是能够更好地去理解。美育理念发展至今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蕴,对于高校来说,将这些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是责任所在。

3.2 理念定位

高校进行美育的终极理念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学会美术绘画或者音乐演奏,美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是为了学生由内而外的全面人格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一方面,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另一方面,学习功利性过强,学生自由性被束缚,过程枯燥且压抑。美育的传播不是单靠几堂理论知识课便可让学生理解内涵、明确理念,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自身。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孔孟之道开始,便没有类似于西方那种将人格的塑造归结于上帝之手,即使是传统神话中的女娲造人,也只是赋予其形态而已,将人具体化,而不是抽象空泛的,一切皆以人为本。因此,注重人文修养和人格中“品”的培养,包括学生的个人品德、艺术品韵、思想品质、审美品择、是非品核等方面,才是当代高校美育改革的理念追求。

3.3 内容定位

高校美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牢固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上。

在当代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当中,大部分以美育理论课程和艺术鉴赏和实践课程两方面为主。例如,美学原理、艺术设计概论、美学修养等理论课程基本上是国内专业美术学院学生的必修课。而艺术鉴赏和实践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以艺术鉴赏为主,逐渐发展到戏剧、书法、国画、雕塑等其他的艺术领域进行实践。高校美育改革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中华传统文化领域进行探究,以多类型的艺术实践课程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的意蕴。

同时,要以国际的视野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教育应有的地位。但是我们并不是在排挤他者文化成果,而是要在立足传统,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海纳百川,整合世界多元文化,对美育进行综合创造。王国维、蔡元培、丰子恺等思想家在形成美育思想的过程中,也吸收和借鉴了大量的西方美育观念,拓宽了艺术鉴赏和审美批评、维度。但同时也要控制好西方艺术思潮的渗透,把握住中国美育意识的主导性,深入贯彻到高校美育中。因此,学生的艺术批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国内外的美学思想学习当中,高校要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艺术批评活动,辩证对待所见所闻,从中寻找到与中华美育思想之间的脉络关系。

3.4 方法定位

深入开展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美育构建的要点和痛点。虽然美育所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独特的“人”,而不是概念上的人,但是美育它不能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它是相对独立的、又和其他人文学科密切关联的教育体系。从工业到建筑,从产品到家具,从飞机到汽车,无不与艺术有关,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美”。

当前高校美育实施的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开设美育课程和设立美术学科的基础阶段,企图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是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道德观念等人文素养的。高校应该分层次进行规划,将基础美育的通识课程作为第一层,以其他人文艺术学科的鉴赏课和选修课作为第二层。例如,国内艺术教育院校会将艺术通识课作为基础课的主体,使学生了解艺术通识理论和艺术审美概论,并且在必修课程结束后,开放不同艺术专业的实验性课程供全校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跨专业修习。这种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艺术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艺术和技术融合统一。

无论高校如何进行美育改革实验,课程的设立要严格地建立在美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全面人格和审美感受的培养是美育课程的实质内容,而美育理论体系则是美育课程的精神内容,相互协调,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健康的审美观基础。

4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策略

4.1 凝练与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元素提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拥有极强的情感元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对亲人的思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伤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忠贞爱情,都强烈直观地表达出了古人对于情感的尊重。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情感表达很多已经逐渐脱离了真实,这种虚伪造作的情感是无法打动人的真心,人们的社交相处功利性占据了绝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情感行为,然其本质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道德。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元素,应该融入高校美育过程中,启迪学生对于真实情感的表达[5]。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独特的人文元素。这里的文明指的是通过华夏文明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使学生得到道德上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净化。人文教育同样讲究抛弃功利性,相当于人精神世界的建设。从孔子讲究的君臣关系到现在战士们的无畏前行,都是华夏子女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精神从古至今延续千年。因此,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时代精神如何变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元素是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的。

最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由元素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可以得到很明显的体现,道家的超功利性思想也是后世王国维先生所主导的美育精神实质。不过分受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束缚,以无为代替有为,以此来强调主体的自由性。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不用考虑外界因素对于自身的影响,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的提升和修养上,以求获得精神满足。

4.2 分析与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例证分析

当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的艺术在生活中日渐式微,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和推广,放任无视的话,这些文化遗产的消亡是必然的。其实,现代社会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虽然其形式精美,功能良好,但相较于匠人的亲手锻造仍旧是少了些温度。因此,在美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进而产生一种传递文化的使命感,激发创新活力。

东北大学主动担当起高校传承和创新历史悠久文化的责任,不受功利的影响,潜心研究。设置非物质文化和手工艺课程,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想要去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2017年,东北大学成立“东大艺术遗传研究所”,开展田野调查,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走访全国各地博物馆,将非遗传承人口传记录成册,建立影像资料,将亲自收集到的实物或者影像资料进行展览。东北大学将实践作为途径,让学生进行现场的体验和学习,亲身接触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地感悟,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思考。只有课程内外同时结合,才能改善非遗在高校内传承的现状,进而为非遗培养潜在的从业者。近些年,东北大学还对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改革,成立木偶戏基地,将传承近200年的木偶戏珍品带入课堂,与木偶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木偶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学习木偶文化的历史。并把木偶制作工具搬入课堂,将课堂变成木偶的“出生地”,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木偶作品,让学生沉浸在木偶的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木偶戏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4.3 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创新发展

中国的美育思想是一种融合性的发展并伴随时代精神而改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美育精神要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6]。虽然美育教育在近几年的高校中是热议话题,诸多的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美育融入高校教育提供新思路,然而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深度仍旧还是停留在表面。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以“高校美育”和“高校创新”为检索主题,美育话题的讨论日益增长,然而高质量核心论文数量却寥若晨星,关于如何进行美育创新论点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国家对外的形象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文化的传播和输出是最直接向世界展示华夏形象的途径。国内高校自然应当承担起时代责任,探求传统文化中美育元素同现代的契合,是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在融合的过程中,以现代的观念、精神、环境来表现传统文化中美育的“形”与“神”,能够为高校美育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美育的创新及与时代的融合要根植于中华悠久的历史文脉当中,把握好对世界文化的容度。文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记忆汇总,是中华人民最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家园。脱离了与中华文脉的联系,会导致美育教育处于无精神、无内涵、无底蕴的状态。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育改革要坚定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为了更好地将美育思想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以崭新的面貌传递给当代学子,需要回溯美育的文脉历史,从中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精髓。高校在进行美育改革中要明确改革内容的来源,对改革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法清晰定位,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避免改革流于表面。在新时代中,如何在美育精神发展的过程中同国际接轨,使世界感受到中华之“美”,是国内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对其进行美育元素的凝练,以优秀的高校美育教育为例,为未来美育精神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中华精神
论公民美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