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华,付红梅,万 奇,李 伟
(1.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2.保山市畜牧工作站)
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因素多,滥用兽药的行为在部分区域的养殖场(户)较为突出。《GB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阿苯达唑等104种(类)的最大残留限量,醋酸等允许用于食品动物但不需制定残留限量的兽药,氯丙嗪等9种允许用于动物治疗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执行最严格的兽药残留标准来保障广大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我国养殖规模化率不高、产业现代化程度低、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执行力不够、公益性检测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市场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缺失等,这些是导致兽药残留风险较高的主要因素。当前虽然形势严峻,情况复杂,但短板是可以弥补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过程中多措并举、抓铁留痕,滥用兽药是可以全面遏制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可控的。
2013~2020年,保山市积极申报实施省级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兽药残留监控、瘦肉精专项监测等项目,抽检猪肉、鸡肉、牛肉、羊肉、生鲜乳等8 000多批,为云南省9个州市的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预报、行政决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南省坝区少,山地多,样品的代表性不凸显。交通便利、容易沟通、积极配合的养殖场(户)抽样频次高;不易沟通、不积极配合的养殖场(户),抽样频次较低;偏远山区多为抽样盲区。市、县两级主要屠宰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抽样频次高;偏远集镇的屠宰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多为盲区。
样品总体合格率虽高,但三类风险的预警不容忽视。一是广谱抗菌药在产品中残留的风险相对较高,如鸡肉中多西环素残留、猪肉中磺胺类残留。二是限制性药物在产品中时有检出,风险相对稍低,如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三是禁止在食用性动物中使用的药物在产品中很少检出,风险相对较低。
市场监管难度大,情况复杂。一是贩运者为了减轻动物的应激反应,在调运环节大量用药,如活鸡、生猪调运过程使用大量抗菌素;二是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溯源困难,不配合抽样的情况突出,多无购销凭证,提供的样品信息不够准确,如鸡蛋纸箱重复使用,生产企业和包装纸箱标识名称信息不一致。三是大型超市有购销凭证,有产品合格证,能提供信息的样品准确;而中小超市多数不能提供准确的样品信息。
一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多数并入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减少,老龄化突出,学历偏低,对新技术推广不足,监管服务水平不够。二是经费不保障,有任务没有经费的情况突出,监管工作难于全面开展,人员培训和创新驱动不够。三是公益性检测机构主要承担主管部门下达的监测任务,对外免费检测批次有限,个人送检无处受理。
一是养殖小区兽药残留风险高,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较低,质量观念差,投机养殖、随意租赁、收购囤积和非法调运等情况突出。二是中小养殖场(户)普遍生物安全风险高,疫病多发,很少交替用药,不做药敏试验,存在偿试性用药、超量用药、乱配伍用药、长期用药等情况,易形成耐药性菌群。三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批间、批内差异较大,样品质量不能真实反映整体情况。
抓源头治理,加强示范、引领,助推产生优质安全的畜产品。一是大型养殖企业应积极开展疫病净化,实施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建立健全产品留样、出场快检、出具合格证等制度;中小养殖场(户)应掌握科学使用兽药的相关知识,开展产品承诺,出具产品合格证。二是养殖场(户)应规范养殖档案,建立用药台帐,严格用药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三是推进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养殖,充分发挥示范场引领作用;开展种养结合,构建区域性完整的产业链条;引导或助推地理标志认证,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四是推动养殖行业讲科学、守诚信、树新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全面现代化。
抓多环节抽检,严把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开关。一是强化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能力建设,州市检测机构须具备兽药残留出具证明的资格。二是严把畜牧业投入品质量关,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应按比例抽样,严查非GSP企业销售兽药的行为。三是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关,抓实“双随机,一公开”式的监测方式;按工作任务配套充足的抽样和检测经费。四是定期开展安全评估、风险预警,为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监管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抓执法监管,提高区域性科学养殖、安全用药的总体水平。一是强化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至少在岗2~4名专业人员,并加强村级防疫员和乡镇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协助监管的综合水平。二是强化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的备案登记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养殖档案,重点检查药品库房、用药记录,推算出栏休药情况。三是强化行政执法,惩罚和教育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跨省市办案;农业农村部门的检测机构应和市场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做到抽样信息互通、检测结果共享、产品质量共抓、违规行为共治等。四是开展区域性市场准入和准出,积极鼓励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
强化社会多元监督,多行业携手遏制滥用兽药的违法行为。一是助推兴办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检测的第三方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以符合产业全面现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通过订单、协议、合同等明确法律责任,推进信息传递、质量传递等。三是鼓励社会多元监督,推进畜产品便捷溯源,合法维权。四是建议学校、医院等特殊消费群体和长期供应畜产品的养殖场开展菌群耐药性试验,预警耐药性风险传递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