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杨 王晓洁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辽宁 沈阳 110000)
网球是一项时尚、高雅且有活力的运动项目,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最为流行和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伴随我国各地的高校纷纷开展网球课程,在进行网球课程的教学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高校网球教学的改革是新时代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新时代高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校网球教学改革致力于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网球技能以及教学发展的因素,学生通过网球项目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模式在根本上没有改变。好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但目前高校的教学思想、活动程序以及教法等大多为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在教学程序与方式上,部分网球教师仍采用传统固定的教学活动顺序,没有考虑学生与实际要求去重新设计教案与思路以及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甚至出现“放羊式”教学,导致课堂氛围低下,学生散漫缺乏积极性。
对网球课程本身认识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众多的要求。但仍然有教师采用灌输式与大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忽略了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对网球课程的认识不足,造成了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低,身体素质发展不过关,网球项目兴趣降低,不仅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甚至阻碍了高校网球项目的发展。
(1)推动高校网球的发展。
高校网球教学的改革是现阶段网球发展的需要,网球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学模式略显滞后。目前已进入高校网球教学发展的瓶颈期,虽然各大高校陆续开展网球课程,但只是盲目地开展课程,未考虑课程编排、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实际要求。高校网球教学的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不仅限于在课程本身,还要包括师资等影响网球教学的各方面。高校重视网球课程的开发、人性化地合理编排网球课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转变网球教学模式一定会推起高校网球在学生群体中的一波浪潮,以此推动网球在高校的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师水平的重要体现。现阶段的网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教师大多数会采用自己方便且熟悉的教学方法,看似学生听懂看懂,实际练习却错误百出,导致网球课堂效果并不显著。但经过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全新的辅助性器材,教师经过熟练掌握并应用到学生的教学中,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对教师的自身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3)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据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一直在下滑。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发展学生体质健康、增加日常体育活动的政策,但高校学生仍然缺乏体育锻炼。跑步等活动是枯燥无味的,但网球项目是充满激情与欢乐的,网球运动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以及柔韧性。这就需要高校足够重视网球在日常体育活动的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球项目中,以此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兴趣浓度有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兴趣浓度则与课堂教学氛围有关。这也说明了网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活跃、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网球项目与课程充满兴趣,主动地学习。但对网球项目自身特点分析来看,网球项目不同于其他隔网对抗类的项目,如,羽毛球、排球等项目,它的场地比较稀缺、器材价格比较高,而对于初入高校的学生来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网球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篮球、足球等团体性强的项目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网球项目又略显的没有那么激烈以及较强的吸引力。运动项目对学生吸引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参与度与兴趣,这就使得学生对网球项目兴趣逐渐下降,网球氛围逐渐沉重低迷,进而制约了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是没有接触过网球这项运动的,可以说是零基础。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来说,毫无疑问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网球技术动作看似简单,却对小关节控制要求极高,需要不断的练习与体会发力与角度问题,导致上手慢。但是在大学课程内网球项目的课程安排一般为选修课,每周一节课,共计18周课程。课时安排非常短,技术学习与训练时间有限,同时课次间隔过长,每节课都需要简单复习,导致学生学习内容进度逐渐压缩,技术掌握不全不牢固,项目运动了解不透彻,同时错误动作还可能导致出现伤病,逐渐失去兴趣;其次,课余竞赛是养成学生奋勇拼搏、团队合作精神与提高学生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网球竞赛不仅可以提升网球项目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会扩大网球运动的发展和运行力,为网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宣传。就现阶段高校网球竞赛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每年只有一场校级赛事,甚至部分高校根本不会去组织网球竞赛,导致高校网球教学效果与网球氛围长期处于不显著与低沉的现状。
高校网球的普及率较高,学生积极性高,宣传力度大,传播范围广,但是专业性不够强。初入高校的学生对新接触的网球会充满好奇心,因而出现大量学生选择网球课程,但是网球技术的学习与训练场地大,学生比较分散,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具体照顾到每位学生。课堂纪律逐渐出现混乱,教师不能及时给予具体学生技术动作的指导与改正,长期学生形成错误动作,出现伤病,兴趣下降,导致高校网球教学越来越困难。
师资力量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现阶段体育教师大多为身兼数职,缺乏专业的网球教师。大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一般都有学历等要求,导致一些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拒之门外。而专业的网球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系统的技术教学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改正,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网球技术并真正的喜欢上网球项目;其二专业网球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网球教师虽然专业技术过硬,但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氛围的烘托、器材设施的合理运用与开发毫无疑问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高质量的要求。而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应急能力等综合素质。
教师教学的方法陈旧,在网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网球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网球学习时只是简单地模仿练习,课堂氛围低沉,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佳。而现代教学方法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的一些方法更具有吸引力,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乐学好学。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反而导致课堂学习效果长期处于不显著的情况。
针对上述高校网球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制约高校网球教学的因素存在很多,包括网球项目自身特点、学生基础、师资力量以及其他硬件设施等方面。因此,要想改变目前高校网球教学存在问题的现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提供建议。以下是为高校网球教学改革提出的几点策略。
网球不同于其他隔网对抗类的项目,它的器材以及后期持续消费比较高,而对于初入高校的学生来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网球的兴趣程度,将学生拦在了网球“门槛”之外。对此,高校应加大网球教学的投入力度,定期为网球教学提供教学用球的补充以及给予学生课余买球的补贴或优惠,使学生能够支付得起网球项目的正常开销,学生能够迈进网球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对网球感兴趣的同学能够在网球运动中体验到乐趣,积极营造 “增强体质、以球交友”的浓郁氛围。
目前在高校网球训练的时间安排上大部分为每周一次课,课次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学习时间与效果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安排只能使学生掌握课堂的基本网球姿势与单项技术,缺乏网球的技战术等实践经验。为解决教学效果问题,高校应考虑课程安排的合理性,适当增加网球学习与训练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巩固与提高网球的技术。此外,高校要定期举办组织校园网球比赛,增加学生之间的网球交流,提升网球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组织校际间的网球友谊赛,让更多的学生以球交友,同时为高校网球项目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宣传。
新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解决高校网球教学问题最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后备人才不足,急需高校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体育教师后备人才,各大体育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的着重安排网球课程,使网球专业学生不仅网球专业技术过硬,而且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能够为学校网球教学提供高质量的网球师资;其次,高校要加大对专业化网球体育教师的引进政策,适当放宽引进条件,对个别优秀教师可采取先引进再培训的方式,同时与体育高校建立新型教师培养与输送的合作关系,以此提高网球师资队伍力量以及网球教学质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改革存在着“声音高,效果低”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课程安排、师场地设施建设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着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为尽快解决高校网球教学现状,应该从课程编排、师资队伍以及场地设施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改革,以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的改革效果才能更加显著推动高校网球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