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仕 ,魏玉会 ,席改 ,冯兆才 ,戎萍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
五迟、五软是中医儿科学疾病名称。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五迟、五软的各项表现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脑性瘫痪、全面性发育迟缓、孤独症、脑发育不全、智能低下等病症。
“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迟、五软临床治疗实践总结,整理的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将推拿、针灸及中药外治结合,以脏腑、经络辨证为基础,以调理脏腑、疏通脑络与经络为原则,标本兼顾,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本文在临床治疗的有效基础上,对《黄帝内经》《难经》中脏腑、经络理论进行整理、溯本求源,进一步探讨“调腹通络”理论基础。
有关五迟的记载[1],首见于《颅囟经》,仅提及“行迟”;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别描述“发迟、齿迟、语迟、行迟”4项;清朝张璐《张氏医通》首次明确地将立、行、齿、发、语5个方面界定为“五迟”。
五软一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2],但仅提出了“五软”这一名词,未说明具体含义;其后医家南宋刘昉等编撰的《幼幼新书》、元朝曾世荣《活幼心书》、明朝鲁伯嗣《婴童百问》等逐一对五软具体含义进行阐述,最终将五软的含义界定在“头项、口、手、足、肌肉”5个部位上。
“五迟、五软”系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致脏腑功能失调,经脉不畅,脑络损伤。五迟属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类疾病;五软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类疾病。
1.1 《黄帝内经》与《难经》对发育迟缓病症的记载五迟是以发育迟缓为关键。其病位在脑,与肾、肝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作强之官,主骨、生髓、藏精、通于脑,其华在发。齿为骨之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肾生骨髓”,髓成于精,肾精充足,髓养骨,使骨骼强健[3]。肾藏精,精化气,肾之阴阳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温煦、气化的作用,促进小儿生长发育[4]。《难经·二十四难》言:“足少阴气绝,即骨枯……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肾气不足,则肉不着骨,骨软无力,齿枯、发焦,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儿表现为立迟、行迟、齿迟、发迟等。《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言:“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5]”。《灵枢·忧无言第六十九》言:“……会厌者,音色之门户也……舌者,音色之机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舌为心之苗,会厌、横骨均系足少阴肾经,肾与语言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语迟临证虽责之于心,少阴之脉不通也是其关键因素。
肝为将军之官,主筋,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四肢躯干的运动状态与姿势维持均有赖于肝气的充足与肝血的濡养。《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故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6]肝气畅、肝血荣,不仅站立、行走稳健,掌、指精细动作亦能灵活自如。五迟以肾精不足为本,肝血不荣为其标,当肾精不足,肾阴不能上承于上,阳盛于内,煎灼阴液,津伤血少,肝血不荣筋脉,而致筋脉失养,久而发生挛缩,正如《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肝气热……筋膜干而筋急而挛”所言。临证可见四肢活动不利,筋脉拘急,肌力、肌张力障碍等临床表现。
1.2 《黄帝内经》与《难经》对痿软无力病症的记载五软以肌肉萎软、无力支撑肢体及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脾为后天之本,谏议之官,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开窍于口。生理上,如《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素问·五脏生成》言:“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养肌肉,故主肉。”脾为机体精微物质之源,统摄气血运行,滋养四肢百骸肌肉,是人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保障。病理上,如《难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言:“脾病则面色萎黄……虚则精不盛,元气乏,失溺不能自持。”《难经·二十四难》言:“足太阴气绝……则肌肉不润泽……人中满,则唇反……则肉先死。”以及《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言:“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病……筋骨肌肉则无气所生,故不用焉。”[7]脾虚则运化无权,气血不充,肌肉萎软而致不能支撑躯体;脉络空虚,不能滋化源助先天及濡养诸节而致运动障碍。在小儿表现为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1.3 五迟、五软的治疗 由上述《黄帝内经》与《难经》对两种病症的记载,结合五迟、五软的临床特征,从中医整体观念的原则及临证分析,五迟、五软两者的关系与肾、肝、脾3者的关系一样,既独立、又协同。在治疗方面,《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言:“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利关节”,以多气多血之阳明脉为主。《素问·调经论》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血气形志篇》言:“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疏通经络以调和气血、荣养脏腑、疏利关节。
经络学说主要阐述于《黄帝内经》中,指导着临床的辨证与治疗。《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荥于身者也。起始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指出中焦为疏通经脉的重要位置。《灵枢·始终》言:“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已。”《难经》所载足少阴肾经经气竭绝内容与《灵枢·始终》所载基本一致,指出经气闭竭与腹部的关系。后世医家《指压疗法》一书提出“腹为万病机”,认为腹部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厘正按摩要术》曰:“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指出腹部与人体气血阴阳的紧密关系。因此对于调理脏腑、调节气血阴阳、调畅气机,“调腹”治疗为治本。结合五迟、五软临证表现,疏通经络为治标。调腹与通络结合,标本结合兼治,以调理脏腑、通经络、行气血。
“调腹通络”思路与康复技术应用临床多年,该技术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调腹部”[8]以运、推、点、按、揉、顺手法手法施术于腹部,沿上腹、中腹、下腹,由内而外、由外而内,运转腹部,达到调腹、通腹、畅腹的目的。通过腹部经络、腧穴刺激,以及经络的局部及远端治疗作用,调整阴阳,达到调脏腑、畅气机的作用。“通络”包括“通经络”与“通脑络”,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指导,应用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作用于头颈部及四肢肌肉、关节,通过经脉刺激与局部治疗,达到疏通脑络与经络、行气活血、开窍醒神、柔筋缓急的作用。经络理论是“调腹通络”治疗的基础,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均与腹部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2.1 冲脉理论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十二经脉之海,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分出上行支前行者、后行者及下行支,调畅周身气血。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言:“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五脏六腑皆与其相通。《素问·骨空论》言:“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9]而《难经·二十八难》言:“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由此可知冲脉在腹部与肾、胃两经并行,人体先天之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皆汇于冲脉,从而使冲脉具有推动气血运行周布的动力功能。对冲脉的刺激,一方面是对五脏六腑的间接调理,另一方面是对肾、胃两经功能的渐次调理,起到滋后天养先天之作用,有利于患儿气血的调和。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言:“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10]而宗筋者,主束骨利关节,是人体活动之枢机,肢体之活动与正常的姿势,与宗筋密切相关,因此,调理冲脉有利于经筋的疏通,可以改善患儿肌力、肌张力障碍。《灵枢·百病始生》言:“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素问·骨空论》载:“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此言当邪之留著于伏冲之脉时,患者出现身体困重疼痛的主观感觉。调腹通络技术中,调腹主要作用于任、冲及肾、胃、脾经,通络主要作用于背部及四肢部,以冲脉为枢纽,调节脏腑功能,疏通周身经脉气血。其中,调腹技术对于全腹部的刺激,不仅激发十二经脉至经气,对于冲脉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2.2 神阙理论 神阙又称脐中,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之上,为任脉与带脉之交点,是妊娠期胎儿与母体的气血联系与沟通的通道,对于胚胎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对于神阙多有论述,尤其重视其培元固本的作用。其中内经中对脐从经络络属、脏腑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论述。
经络络属上,奇经八脉中,冲为血海及十二经脉之海,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三者同出一源,对于十二经气血的运行与培补具有重要意义。《素问·骨空论》言:“督脉者………其少腹其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以及《灵枢·营气》言:”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11]认为三者不仅同出一源,还均通过神阙穴,在神阙处进行气血的传导与沟通,相当于人体之枢纽,因此以神阙为中心进行摩腹按揉,可间接通过冲任督带调理一身之经气,达到畅达周身气血之功用,正如《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三十二难》亦云:“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通行经络。”通过调神阙穴可以平调人体阴阳,和调营卫气血。
脏腑联系上,神阙位居中央,内候脾土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云:“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又云:“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肾水下藏,肝木左升,心火上炎,肺金右降,全赖脾土之纳化有常,滋生气血,以养四旁。故神阙穴可助化气生血,充养脏腑,濡养四肢百骸。又根据《灵枢·经筋》言:“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足太阴之筋……上腹结于脐。”《灵枢·经脉》言:“胃足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街中。”《灵枢·营气》言:“上行至肝……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12]可见神阙与心肝肾脾胃均有密切联系,在调理气机升降的同时,改善血液循环,脏得血养,进而改善脏腑机能。
《难经·八难》对于肾间动气做了概括,认为肾间动气对于十二经及脏腑具有重要意义,原文所言:“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而肾间动气具体所指以及具体位置并未直接言明,在《难经·六十六难》中得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认为此处的原,既是肾间动气,且为人之生命也,当应与元气无异,又因此处恰好位于脐下,在进行摩腹、点腹操作时,调动肾间动气,既是对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之气血之调节,又可运行气血培补元气。因此,调腹通络技术中,摩腹、推腹、点腹、拿腹均是对通过刺激脐中及脐周,达到导引元气,培元固本,助脾胃运化而滋先天,助水火既济,君安相位,助精血互生,阴液互养。
2.3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无论生理还是病理都离不开阴阳。《灵枢·经脉第十》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13]”。五迟、五软患儿无论是脏腑,还是经脉,由于阴阳失调,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与运动障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难经本意》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为根,治疗上在治阴治阳的同时,还需阴阳兼顾。
《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及《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言:“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的理论基础[14],即天枢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调腹通络”技术中腹部推拿部分,其中,基于腹部的阴阳调节进行,以脐为中心的摩腹就是协调腹部上下阴阳;推腹、点腹、顺腹操作则是通过作用任脉、冲脉、肾经、胃经、脾经及肝胆经脉,将上部阳气引入下,在通过拿腹、摩腹操作,运周推动,将下部阴气引于上;诸法协同作用,使得腹部阴阳调和,脏腑气血顺畅。
“调腹通络”技术中不仅有腹部的推拿治疗,亦有背部推拿治疗,任督两脉,阴阳互调;四肢六阴经与六阳经之间也达到了阴阳互调;诸法共奏,阴阳平和、脏腑调和、经络疏通,进而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
2.4 解结理论 解结理论出自《灵枢》,病邪集聚于经络、肌肤等处,阻滞气血运行,痰瘀互结,日久化为结。解结,结者,绳扣也。五迟、五软虽为生长发育迟缓与障碍类疾病,但在临床实际康复治疗中,腹背部、四肢经穴处常可触及筋结,触之压痛明显。《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解结也。”可见“结”不仅是病理产物,也是气血邪气结聚的状态。而“解结”既是疾病治疗方法,也是疾病治疗原则[15]。对于解结的操作方法,该篇亦有论述,即:“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而下之。”即通过对经络的探查与感受,找到有无条索物,对其重点刺之。弄清“解结”的根本,才能如《灵枢·卫气》所言:“……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可以无惑于天下。”《灵枢·卫气》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同样说明了“解结”是在“别阴阳、候虚实、知标本”后所采取的正确的方案。
临床康复治疗中,除意定神会外,仍须仔细体会手下之感觉,所谓感觉一是得气之感,一是感受是否有条索物,对于条索者,在重点按揉外,加以弹拨,通则气行,气行则血畅,畅则营绕周身。“调腹通络”中,通络既是表面层面上对脏腑肢体经络进行按揉,深层次上又在于通,通者,畅行也,此为手法之关键。《灵枢·外揣》:“司外揣内,思内揣外。”有诸内必形之诸外,条索物便是机体内部功能改变的体现,其中条索物多在穴位处加以体现,通过推、揉、点、按等手法作用于解结之处,以达到解关键之结,畅通全身经脉气血。
“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中对发育迟缓类症候、痿软无力类症候的整理,深刻认识到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密切关系。并通过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阴阳理论以及解结理论的整理,对于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围生医学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开放,儿童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骤减,但各种儿童发育障碍类疾病凸显,以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炎后遗症等康复类疾病患儿逐渐增多,这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新的问题。相信随着对“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康复技术也将适用于更多的五迟、五软相关疾病患儿的康复治疗中,让中医康复技术发挥更广泛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