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茗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大学,北京 100875)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博物馆门类和数量居全国之首,有着丰富的藏品和展览活动,博物馆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满足了民众精神需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北京作为首都,在我国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新中国70年来北京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对国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他城市博物馆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引领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主要是1912年在国子监旧址筹建的历史博物馆和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博物馆性质的馆所,即1913年北京铁道学院建立的交通博物馆,1914年民国政府内务部成立的古物陈列所,1929年改组的北平天然博物馆 (即现在北京动物园的前身),1931年建成的通俗博物馆,1933年由中央观象台改组建成的天文陈列馆,1934年北京大学为教学目的而设立的地质系陈列室[1]。抗战爆发后,有的博物馆迁移内地,大部分博物馆相继关闭。新中国成立前夕,只剩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勉强维持。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1952年的3年时间是国民经济的初始恢复时期,北京地区的博物馆获得了新生。自1952年起部分旧有博物馆完成了改造工程,使得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1953年,通过借鉴苏联莫斯科地质博物馆,北京建立了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集中反映了北京自然、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全貌。同年,北京地区成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馆、鲁迅故居、徐悲鸿纪念馆、中央自然博物馆和天文馆筹备处。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为了实现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必须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工作。”这为加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重要机会。
新中国成立10 周年修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中,仅大型博物馆、展览馆就占了4 座,即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可见国家对北京博物馆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三大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博物馆迅速发展的集中表现。遗憾的是,北京各博物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0年中被迫关闭,博物馆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博物馆事业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成立了文物事业管理局,全面负责北京地区的文物博物馆工作,北京的博物馆开始步入了正规化、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发挥博物馆事业“既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为北京各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出现了各行各业办馆的趋势,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馆,同时对外开放了一批带有博物馆性质的文物保管所,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博物馆体系。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出现了一批以私人收藏者为主的民办博物馆,其中,1996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注册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自1999年开始,北京地区社会办馆的数量不断增加,新增的博物馆具有行业特征,填补了北京博物馆门类的空白,如中国印钞造币博物馆、北京市自来水博物馆、北京警察博物馆、中国马文化博物馆等。北京地区的博物馆从1978年正式开放的14 座到1999年的110 座,博物馆总数占全国1 800 余座博物馆的6%,博物馆与常住人口比为1∶11 万,远高于全国的1∶69万。北京地区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增加了几倍,质量也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体系。
21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特别在迎奥运的推动下,北京地区博物馆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一批老馆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开始了扩建。与此同时,还陆续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中国科技馆、中国钱币博物馆。此外,还有航天、航空、邮政、电信、印刷、服装、音乐、戏曲、地址等各类中小型博物馆建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政策为加速北京博物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会。
2006—2008 年北京筹办奥运会成为北京博物馆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契机,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速度加快,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的第二次重要时期。新建或改建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晋商博物馆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标本展示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博物馆,使北京地区博物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8年,北京注册博物馆148座,开放博物馆总数达到137 座,比2005年增加24家,增幅达19.4%。这使北京成为全国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也创下了国内博物馆数量增长速度之最[2]。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大庆的激励下,北京地区博物馆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化工博物馆、中国民航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消防博物馆、中国藏学文化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怀柔喇叭沟门满族民俗博物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一批行业馆、专题馆相继建成开放,使北京博物馆取得了大发展。北京空竹博物馆的建成,标志北京地区新的博物馆形态出现。2019年建成的香山革命纪念馆,2021年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使得北京地区的革命文化传承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现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很多惠及人民群众”的目标。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市文物局首次提出了打造“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同年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9年—2035年)》中明确指出,北京要打造一个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区备案的博物馆已至197 座(因为合并原因,现行独立机构的博物馆为187 座)[3]。目前,北京可移动文物普查总数与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博物馆从业人员众多,可以说从博物馆的软件、硬件来说都具备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必然条件。
北京地区博物馆的人才队伍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和社会培训。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前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校曾进行“图书博物馆学系”“博物馆专科”“图书博物馆专修科” 等博物馆学方面的教学[4]。新中国建立后,北京第一个博物馆专业班是在北京大学开办的博物馆专科,这个班为博物馆界培养了一批博物馆专业干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不少本科高校相继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也开设了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
社会的人才培训方面。1985年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业大”,对百余人进行了专业培训。1986年北京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师范学院合办了博物馆专业大专班,定向培养了博物馆在职青年干部40 多人[5]。北京博物馆学会下属的9个专业委员会和培训部,定期举办相关学术研讨,如社教、保管等专业研讨会,吸引全国多个省市同行积极参与,为行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自1989年起,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连续11年组织了博物馆馆长研讨班,对馆级领导进行系统培训[6],针对不同时期博物馆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与此同时,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联合,每年都举办各类业务人员培训班,针对保管、讲解、鉴定等具体业务工作进行实际工作技能培训。近年来,在举办国际化博物馆展览上,北京地区部分大馆培养出了专业化的展陈队伍,无论是协商洽谈、还是展品的运输包装、布置展览等各个方面都不断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北京博物馆发展的早期,由于数量不多,博物馆相关的学术研究很少。至50年代初期,随着各类博物馆的兴建,博物馆学术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业界陆续编辑出版了许多有关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展览陈列和群众教育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章,还翻译了苏联和东欧国家有关博物馆学的著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仅在北京正式发行的文博报刊有《考古学报》《考古》《文物》《中国文物报》《文物工作》《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北京文物报》《北京文博》《收藏家》《东方收藏家》《北京文物与考古》等30 余家。此外,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有3 本有关博物馆的专著出版,如《北京博物馆精华》《北京博物馆指南》《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2007年,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与北京博物馆协会,组织编写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环境建设质量标准》《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案例选编》等。近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科研工作稳步开展,学术成果日渐丰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属的各博物馆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展览策划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2)北京市文物局定期出版的期刊《北京文博》;
(3)北京市高校的考古学、博物馆学、博物馆展示设计专业出版的学术成果;
(4)北京博物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出版的学术成果,包括《北京博物馆年鉴》和《北京博览》。其中,《北京博物馆年鉴》是作为反映北京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成果。
经过多年的积累,北京地区的博物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术成果丰富。但是,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科研和学术方面与国外的博物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和博物馆行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足,还有部分博物馆几乎没有开展科研工作,即使开展科研工作的博物馆,也多数停留在对藏品方面的研究。
北京地区博物馆早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收藏、教育方面,因此博物馆的展陈模式相对单一。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上升,对博物馆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展览策划上经历了“以物为中心”至“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博物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冰冷墙体建筑,而是与普通民众实现知识分享、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展览基本上都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常用的展陈形式是图版介绍加文物展柜的固定形式。随着改革开放博物馆工作者和设计行业的努力,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展陈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向多样化发展,大多数博物馆组织了很多颇具特色的展览。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敦煌文物大展”,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目击暴行——吕岩松南联盟战地摄影展”,这些展览策划时结合时政,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优势,满足了观众的心理诉求。一些博物馆还采取了联合办展的方式,如北京地区的名人故居馆,从最初的5 家联合举办名人系列巡回展览,发展到9 家,队伍不断扩大,展览的内容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展览的形式设计上有所改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引入现代化设备,改变了过去常用的图版加展柜的固定模式,使用了多层次的展示形式。如抗日战争纪念馆筹办的“卢沟桥事变”半景画馆,是我国博物馆运用绘画、塑性、灯光、音箱相结合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第一例新的展陈形式。自然博物馆依据仿生学的理论,采用声、光、电的手段布置的恐龙世界展厅,增加观众动手触摸的机会,达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西周燕都博物馆对墓葬坑展示的处理方法在全国同类型博物馆展示效果中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到2000年,北京地区博物馆每年能够向社会推出临时展览和固定展览200 项左右。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市提出了“博物馆迎奥运双百展览展示工程”项目。自2006年开始,北京地区博物馆工作者精心策划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展览,如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历代书画经精品展”“帝后服饰展”,军博举办的“孙子兵法展”,中国科技馆推出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展”等。2004年到2008年北京地区举办了约70 个引进展,这些展览包括著名博物馆馆藏珍品展、国家民族民俗展、皇家收藏展、近代艺术展、国际著名人物展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博物馆发展由粗放型转向提质增效。博物馆在展览内容策划上引入多学科的学术成果,注重大纲撰写、形式设计、展品布置等主要环节,不断采用行业新技术创新展示手段,生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新形态、新趋势不断呈现,极大地提高了展览水平。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通过文物、实物、照片、雕塑、油画、国画、场景复原、沙盘、模型、触摸屏、电子翻书、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手段,增强了展览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2020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基本对外关闭,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出现了新的模式。据文物局统计,北京约有100 余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推出了线上虚拟展览,观众可以在各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观看线上展览,或借助全景虚拟技术等在线逛展馆,实现了特殊时期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观展的需求。
北京地区的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其社会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上,还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民生的影响上。在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随着建馆数量的提高而明显提升,历史博物馆曾举办的“中国原始社会”“古代陈列史”“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安阳废墟挖掘成果”“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的出土文物展览”“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 等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80年代以来,为了增加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建立社教活动品牌,有计划地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使博物馆发挥了对学校教育的配合和辅导作用。1986年门头沟博物馆举办的针对该区中学生文物博物馆夏令营,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学习和参观博物馆等活动。1987年北京市举办了“首届北京博物馆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北京各博物馆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许多博物馆先后到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国家举办文物珍品展览,增强了博物馆在海外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各博物馆不断加强社会教育工作。1991年至今,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组织全市博物馆对社会公开发行“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用年票,起到了宣传博物馆的功效。从1992年起,北京市教委和文物局每年开展“我爱北京、我爱博物馆”征文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7]。1996年5月18日,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联合,首次组织了全市50 余家博物馆开展“5·18 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此后每年的北京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北京地区文化活动的品牌。另外,北京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魅力北京”百场讲述活动也成为北京地区人文建设的重要成果。
21世纪以来,社会和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执行下,北京地区博物馆实施了免费开放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近年来,新媒体的介入使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成为热点,一系列专题节目,如“国家宝藏”“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 等的播出提升了北京博物馆的影响力。2018年,京津冀博物馆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京津冀博物馆资源的融合利用,增强了北京博物馆的城市辐射力。2019年5月“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正式推出,在线上公开了29 家博物馆的33 137 件藏品[8],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打造了博物馆网络平台,激发博物馆的创新活力。2019年以来各大博物馆积极设计宣传品牌,如“闻悟北京”“馆长说”等塑造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形成了博物馆的社会群体效益。
综上所述,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发展、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密切的关系,文物建筑、名人历史为北京博物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期、改革开放后的正规化、专业化期、21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期。博物馆发展在学术研究、展览创新、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以官方主办为先导、社会办馆多元化,藏品等级高、数量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影响力广的特点,使得北京的博物馆成为北京地区文化建设的亮点。但是,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群体辐射力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还有差距;北京地区博物馆的门类与数量还不均衡,自然科技类、艺术类博物馆数量明显不足;大部分博物馆的展示陈列形式老旧,有待提升。未来,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北京地区博物馆将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将对其他城市的文化引领,对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