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新入职辅导员育人研究

2022-12-07 03:23
中文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道德品质立德

张 瑶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引言

“立德树人”理念,即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是现今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要将相应的措施植根于平日教育中,让辅导员工作更具针对性,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养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希望“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多辅导员的认同与践行。

一、“立德树人”理念中辅导员的职能定位

1.组织者

“立德树人”理念下,育人主体多元化。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育人往往被视作校方、教师的责任,家长鲜少参与,也不牵涉社会。但是在“立德树人”理念下,育人的第一点要求便是“人人参与”,而辅导员则需要担任组织者的角色,与其他相关的角色达成联系与合作,建立起协同育人的体系。首先,辅导员要与校方积极沟通,明确育人需求的相应规划。其次,洞悉学生家庭状况,与家长形成常态化沟通,因为家长是学生最为亲近的人,对其成长与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家庭建立起合作关系,才能让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最后,要与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就业实践指导机构以及更多相关的机构,要建立起系统化的培育体系,让学生的身心不断得到完善。

2.守护者

始终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是育人的基本原则,也是“立德树人”理念下对辅导员教育工作的第二点要求,即“全程育人”。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辅导员要作为全程保驾护航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身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陪伴学生渡过难关。辅导员的守护要贯穿入学的基本引导、班级建设引导、国防军事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形成一份动态管理档案,了解学生越深入,对学生的引导越是事半功倍。

3.全能者

辅导员是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角色,其定位与学生的父母、长辈有着相似之处,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学生身旁,但是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关心与引导应当是不间断的、是全方位的。这也是“立德树人”理念下,对于辅导员提出的第三点要求,即“处处育人”。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清楚认识到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规划并落实相关工作,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哪一方面的功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则应当及时学习,丰富自身,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生。为了达成“处处育人”的目标,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修养、政治素养、心理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素养的培养。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辅导员职能定位实现的路径

1.推动更多主体参与育人

协同育人是“立德树人”理念的本质,虽然辅导员担任着育人的核心角色,但是许多育人功能需要校方、社会、家庭、亲朋以及学生个人形成五级共育的体系,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引导。

教师辅导员是特别的老师,不同于一般的老师和校长,老师辅导员是一种侧重于引领、启发学员潜力,和学员们合作讨论提问,并和学员们共同处理这个提问的主要参加者,是学校心灵的工程师,学校教师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知识、经历和心得引领学员,不仅要进行专业课程思想教学,同时还要进行大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中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理念等形成变化和转变的关键,心理辅导员们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教育和引领作用。学校生活是中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成人化的关键阶段,而学校教师辅导员则是与高校大学生互动交流最多的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学校在发展旅途中的领导者,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和学校以人为本的思想下对辅导员角色的客观需要。这个角色具体表现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榜样与良师益友。学校辅导员肩负传播社会文明价值和规范的重要任务,其对所负责职位的心态、对学校教育的心态,还有对学业的心态,并且只有与学生真正成为知心朋友,才能深入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才能教师相长,才能当好青春学子的生命指导老师,也才能当好学校德育与管理方面的积极工作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辅助人员既是学校生活方式、学生学习行为方法的引领者,同时又是学校学生日常行为方法的引路人。教师辅导员必须有一个慈母般的热心,一定要爱学生,关心学员,有了爱学生之心,关爱学员之情,才会倾注满腔热血。而身为一个教师辅导员如若不是真心爱你的教学对象,也当然就无法真诚服务。首先,要与学生家长达成育人共识,建立家校一体的育人体系,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次,要广泛联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组织团体,建立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训基地,争取实习就业的机会,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最后,要对校内的活动规章制度、日程、内容等积极跟进指导,使得开展更加顺利。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有利身心发展的团建、户外拓展等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正面引导,才能养成更加健康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辅导员也要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家长的热心去照顾学员,用家长的公正去判断,用家长的无私去奉献,用一视之同仁心去处理,都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员的思想动态、生活问题以及学业要求等,并热心地提出协助、妥善解决问题,这就会使学员从心底里喜爱辅导员,有多少心话都乐于向辅导员吐露[1]。

2.突破育人的时间与空间局限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全过程育人的目标达成已成为可能,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要让育人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在入学之前,辅导员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入学档案建立、专业调剂、报到、入学贷款申请等事宜。入学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勤管理、成绩记录、操行情况跟进、社团建立、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谈话、考证事宜办理、后勤管理、饮食问题管理等,都需要辅导员参与指导。在毕业阶段,辅导员需要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对口专业岗位,实习跟进等,让学生的工作走上正轨。辅导员的工作需要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学生如果面临困难,或有疑问,都需要有辅导员的帮助,这样才能够找到处理自己学习与就业相关各项事务的技巧。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具有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并能够模范地执行工作规范。最关键的条件是班主任辅导员必须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具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对学校怀着一片热爱、一种责任,在危急时靠得住、冲得上,有工作热情,能战斗,勇于打硬仗,勇于克服管理工作中的困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准则,渊博而丰富的知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心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个人魅力,是高校领导辅助工作人员直接面向学校学生开展的工作政治思想法宝。要求大学辅导员所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除本学科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涵盖到高等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众多专业领域。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辅导员,吃不下一番苦功是很难达到的。

3.提升各方面技能水平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形式是十分复杂的,对于校内的各方面事务都需要积极参与,并且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这就对辅导员的个人能力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辅导员要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了解并评估个体,从而确立可以发挥自身潜力的辅导员职位发展为工作目标职位,人生未来发展规划过程就需要基于个体的“职位兴趣爱好、性格、才能取向,或者自主所学的专门知识技术”等个体内部各种因素,并同时兼顾到所有的外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平衡考量后,来将个人位置放置到一种最能发挥个人优点的地方,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主价值[2]。

辅导员的素养应当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还需要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就业方向。辅导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强化自身,根据校内各项辅导工作的需求去储备相关知识,并且接受专门的技能训练,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拓展自身的职业,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辅导员要有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决心,才能让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与指导,成为学生成长的明灯,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面对未来更有自信,这是辅导员的责任,也是辅导员的使命,是成就感的来源。自己的进步,与学生的进步,对于辅导员来说,都是可喜的成就。

4.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

大学辅助员重要实际岗位主要对象为高校大学生,所以高校大学生自身对辅助员岗位的主要角色期待也应是判断辅助人员主要角色地位与作用的最重要依据,新趋势下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位置更加注重个体化,二是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走向也更加多样化。大学生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对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工作给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因此,不少大学生自身从入校开始就格外重视就业计划,有的大学生自身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将学校当成一生就业的终点站,一入校就制定下了投考研究生的志愿,但也有一大部分同学却完全缺乏合理的生涯计划目标,甚至无知所为,这就要求有人协助其制订个性化的长远性生涯计划,并加以积极指导。面临着趋于白热化的经济社会国际竞争,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实际问题也日渐凸现,高校大学生们急需心理辅导员从行为处世、学习、工作事业、个性生存等诸方面进行帮扶[3]。

如果说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更多的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一种巩固提升,那么项目实践活动就是更复杂,更深一层的能力锻炼。学生在高校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一种能力并将其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故而在高校育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辅导员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项目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快度地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并在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产生足够有价值的成功。高校学生因为自身社交范围的局限性以及在认知上的差异,自己能够主动去寻找机会参与项目实践的并不多,也许很多学生是想要参与的,但却不知道要如何找到这一机会。高校辅导员教师成为学生与项目活动之间的桥梁,通过学校的资源以及社会企业中的一些合作关系来帮助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进行实践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成为有学识,也更有能力的个体。

5.尊重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辅导员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树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念。首先,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心理、品德的差异性,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然后辅导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观念,辅导员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手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学生的话语中初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然后对不同的学生按照了解到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分类,将相同或者相似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的学生分到一组。对不同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的学生进行分类之后,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召开相应的交流会,对关于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进行第一次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交流,而辅导员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并且仔细记录。而在第二次进行交流的时候,辅导员不能只是倾听学生,而应该参与发言,并且认真做好记录。然后根据纪录的这些数据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辅导员可以让每组学生每星期展开一次交流会,并且辅导员要根据会议记录做出小组学生心理观念变化的统计表,描绘学生道德观念的改变。然后,在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之后,辅导员就可以非常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了。在充分掌握了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品质之后,辅导员就可以针对不同心理特点和道德观念的学生小组进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这样一来,辅导员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兼顾到每个学生,对于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思想观念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结语

“立德树人”要求全国高校及教学主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领域的引导,将全面育人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选择合适的教材,形成良好的教学规范,引导全体同学思想上正确定位,行动上积极有动力,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发展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三全教育要求求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步提高,这也是对各个高校育人体系的考验,在各个高校中要形成良好的教育路径,各个环节之间要很好的沟通和配合,才能够实现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道德品质立德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