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翻译过程中读者、译者互动及其影响探析
——以《魔道祖师》的英译为例

2022-12-07 04:09袁丽梅薛东玥
外国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祖师网文网络小说

袁丽梅 薛东玥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0 引言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2020)的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传播已覆盖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截至2019年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数量超过1万部,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6亿元,并且开始由海外粉丝自发建立翻译平台的2.0阶段向海外原创内容上线、网文IP改编作品输出海外的3.0阶段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肇始于1998年“痞子蔡”发表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2009年前后中国网络小说被译介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自此开始风靡全球。2014年,美籍华人赖静平(网名RWX)创立网文英译网站Wuxiaworld,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开端”(邵燕君 等,2018:120)。目前,中国网文的读者已覆盖六大洲89个国家,其中美国读者的占比最高,中国网文也与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游戏一起被誉为“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并驾齐驱的‘四驾马车’”(陈定家 等,2019:152)。

中国网文在海外的异军突起使得相关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9年12月30日,以网络文学翻译与传播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包含会议论文、硕博论文、报纸文章以及期刊论文等)共计182篇,其中2018年的发文量超过60篇(张雅雯,2020:71-72),已成为目前文学、文化外译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然而,直接决定网文海外传播深度与广度的翻译却并未进入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范围,“翻译研究在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与海外传播研究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形成了‘重介轻译’的现象”(张雅雯,2020:75)。与此同时,少量探讨网文出海中翻译活动的研究成果基本局限于对翻译策略的考察,一方面层次较低,另一方面也没有通过与网络媒介手段的有机结合呈现出网文翻译较之传统文本翻译的独特性。

鉴于此,本文拟以墨香铜臭所著玄幻小说《魔道祖师》的英译为例,考察其翻译过程中读者与译者的交流互动,特别是读者反馈对译文最终面貌的影响和作用,并进一步思考新媒体环境下翻译主体间关系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潜在影响。

1 《魔道祖师》及其英译

《魔道祖师》是墨香铜臭创作的耽美玄幻小说,2015年10月开始在晋江文学城连载,2016年9月网络版正式完结,同年12月由台湾欣灿连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繁体版,2018年11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简体版。故事围绕魏婴(无羡)与蓝湛(忘机)相互扶持、最终结为道侣的主线,讲述了云梦江氏、姑苏蓝氏、兰陵金氏、岐山温氏、清河聂氏几大家族间的爱恨情仇,涉及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自发表之日起,《魔道祖师》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阅读热潮,2017年企鹅影视将其改编为同名漫画,次年又改编为电视剧《陈情令》,并于2019年6月播出,在该年度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中位列第三,成为近年来网络文学中的一大热门IP。

英译本产生以前,《魔道祖师》已传播至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等地。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由业余翻译爱好者组成的翻译小组Exiled Rebels Scanlations开始将《魔道祖师》译介成英文,陆续在网络上发布。和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早期路径类似,Exiled Rebels Scanlations由网友自发组织,成立于美国,主要为美国网友提供中国小说和日本动漫的翻译。该翻译小组的组长为阿迪斯(Addis,美国人),同时也是《魔道祖师》英译过程中的编辑,其正式职业是一名厨师。该小说的主要英译者网名为K,目前就读于美国的一所大学。K是中国人,小学四年级以后才随家人移民海外,选译《魔道祖师》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她本人即是这部网络小说的铁杆粉丝①来自译者K与笔者沟通的邮件内容。特致谢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连载中国网络小说译文的海外网站有120多家(彭红艳 等,2019:116),包括上文提及的Wuxiaworld、Gravity Tales以及Novel Updates等。《魔道祖师》的英译文便发表在Novel Updates(简称NU)上,这是一个类似于小说目录的网站,并不直接提供译文,而是通过译者上传的章节链接引导读者进入译者的个人网站进行阅读,这样既保护了译者的知识产权,也借助网络共享平台提高了译作的曝光率。根据Alexa的统计数据,NU的平均日访问量为850,000人,其中30%的用户来自美国,占比最高,其次为印度、墨西哥、新加坡与澳大利亚②www.alexa.cn,访问日期:2021-05-05.。《魔道祖师》的英译文TheFounderofDiabolism在NU上连载结束一年多后,仍然有超过15,000人表示有意阅读此书。2,000多名读者参与了对译文的评分,其中90%给出了满分(5分)。

由此可见,K对《魔道祖师》的翻译总体上是成功的,这自然离不开译者的辛勤劳动。如上所述,K由于对原著小说的钟爱,在翻译时较为忠实于原文,对网络小说中常见的名词术语,她会参考Wuxiaworld中的术语表(如“General Glossary of Terms”“Chinese Idiom Glossary”以及“‘Cores’ in Chinese Cultivation Novels”),同时对原著小说中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行加注说明,如第15章中对魏无羡佩剑“随便”的解释“The word suibian in Chinese means ‘whatever’”,第18章中对“冥室”的解释“This literally translates into‘the room of darkness/evil’”等,几乎每一章后都有译者添加的尾注。与此同时,海外生活的经历以及对《魔道祖师》读者群体的熟悉(K与笔者邮件沟通时坦言这类小说的读者群体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她本人便是其中一员,因此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十分了解)也赋予了译者一定的自由度,在处理人物姓名称谓时,K就大胆采取省译的策略。原著小说中许多人物姓名源自古诗词或历史典故,解释起来冗长复杂,译者仅保留其中的主要信息,如对主人公魏婴的介绍,原文文字繁复,不仅对其重生前与重生后的外貌神态进行了细致描摹,对他的法宝、法器、佩剑的来历和用途也有详尽的交代:“……法宝:召阴旗,这种旗子名叫‘召阴旗’,如插在某个活人身上,将会把一定范围内的阴灵、冤魂、凶尸、邪祟都吸引过去,只攻击这名活人。由于被插旗者仿佛变成了活生生的靶子,所以又称‘靶旗’……法器:陈情,有‘鬼笛’之称,可操控万尸,一曲能使白骨生花。魏无羡贴身佩戴……使用具有排他性,在他人手中如同废笛。”①本文对《魔道祖师》原文的引用均来自www.jjwxc.net,访问日期:2020-04-07,后文不赘。译者在此并未逐句对应翻译,而是选择整合信息,同时进行了明显的删减。

译文:Wei Ying

Common name: WuXian

Title: YiLing Patriarch

Name meanings: Wei— contains the character for “ghost”; Ying— “infant”; WuXian— “no envies”; YiLing— the place YiLing, where Luanzang Hill is

Height: 186 cm

Sword: Suibian

Tools: Stygian Tiger Seal, Compass of Evil, Spirit-attraction Flag②本文对《魔道祖师》译文及相关读者评论的引用均来自www.novelupdates.com/series/the-founder-of-diabolism/,访问日期:2020-04-18,后文不赘。

本文重点并非译者的翻译策略,因此仅作简要介绍。

2 读者、译者互动及读者反馈对译作面貌的影响

计算机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发明,网络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知识传播历经口头、抄写、印刷、互联网等媒介,已正式步入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与相互交流的即时性彻底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翻译,作为人类交际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难逃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而新兴媒介对翻译中译者行为、译介模式、译本形态以及行动者各方相互间关系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又集中展现在网络小说的翻译活动中。这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写作与发布”原文,“以网络为平台组织和发布”译文的“网络翻译模式”,其在运行机制、小说选择、译者背景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均与传统翻译行为有所区别,特别是“网络翻译模式中的‘翻译/编辑’有别于传统翻译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译者能与译文读者甚至原作者进行高效互动,这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并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翻译需求”(郑剑委,2018:122)。有学者(尹倩 等,2019:178)更以“超文本”中的“节点”为例,认为后者“使读者显身介入翻译过程,促进了‘读者-译者-作者’间的交流互动”,同时消解了“‘译者-读者-作者’三者间权力的斡旋”,读、译、作三者“具有同等的地位”,甚至可视为“‘全民话语狂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魔道祖师》英译连载期间与译文完成后,读者和译者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互动,主要通过NU平台与其他社交媒体展开。而读者反馈首先是对译文的肯定与赞赏,在几乎每一章的评论区读者都留下了大量的溢美之词,如网友Ars指出该翻译小组的译文质量出类拔萃(excellent),明白晓畅的句子再现了原作者生动的写作风格(the author’s vibrant writing style)与幽默诙谐的人物对话(witty dialogue);网友Sunshineincarnate则认为《魔道祖师》堪称一部“杰作”(masterpiece);而在网友hy-d-ra的心中,该小说“永远排名第一”(FOREVER NUMBER ONE)。

在肯定与赞赏的同时,读者也不留情面地指出了不少翻译中的错误,包括语法错误与单词拼写错误等,如网友Gailynn指出译者在翻译第31章“Han Guang-Jun, the prominent cultivator who valued manners greatly, would never have went outside with his clothes like this”一句时,错误地将“have gone”写成了“have went”;另一位网友 Skye指出第33章中单词“foa”应为“foe”的误写,此外,“here isn’t any people here at all!”中“here”一词似有重复。其他网友也就译文部分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如“open the lights”宜为“turn on the lights”等。

对于读者的批评,特别是针对一些明显错误的批评,译者会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K回忆译文连载期间,她坚持阅读网友的每一条评论和留言,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上文提到的“foe”误写为“foa”,K修订后重新上传了这一章,同时提醒读者可以在“常见问题”一栏中了解更多信息。当然,译者不会总是选择重新上传,有的错误的修改需要读者注册账号进入“常见问题”中查看。

此外,读者还会在评论区里对译者所做的注释进行回应,会研究译文中某个词汇、概念的翻译,并发帖分享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会和译者围绕具体翻译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如在第22章,译者将人物所使

用的兵器“刀”译为sword,并加注解释:“[the] character used here means ‘knif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word’ and a ‘knife’ is that the first attacks by stabbing, while the second attacks by slicing or chopping. However, they both look like a ‘sword’ in Western standards.”西方读者虽然对中国仙侠小说中出现的兵器不甚熟悉,但他们仍然在评论区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网友Gitoshri2013认为,清河聂氏的祖先是一位屠夫,因此他们使用的“刀”宜译为“blade”;另一位读者Gadnihasj也支持“blade”的译法,因为“sword”两面都是刀刃,而“blade”仅有一面为刀刃;其他读者则建议译为“saber”,因为该词“gives the right association”。最终,译者在更新上传第23章时加注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回应,同时说明已采纳部分读者的意见,将前一章节中出现的兵器“sword”改译为“saber”。对此更改,网友们继续在评论区中互动留言,如曾经建议译为“blade”的网友Gadnihasj写道,“saber”的翻译不错,甚至可以说“更好”(Actually even better)。

另一处引发讨论的译文出现在第95章,“今晚的魏无羡已经对蓝忘机做了无数个这样轻薄的小动作,早已习惯了蓝忘机的‘逆来顺受’。是以此刻忽然被抓住制止,魏无羡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蓝忘机却沉声道:‘别动了。’”译者将其中的“别动了”译为“Do not touch me”。对该译文,不少读者并不赞同,认为应如第18章中类似的表达一样,译为“don’t move”。第18章的原文如下:“……他(魏无羡)这次倒不是有意夸张捣乱,外人的确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姑苏蓝氏的冷泉……他只得不断扑腾,想活动活动热热身。蓝忘机原本好好地在定心静修,被他扑腾来扑腾去,扑了一脸水花……忍无可忍,道:‘别动!’”面对网友们的质疑,K在留言中解释了两处“别动”的含意,指出“动”在中文里的确有“move”的意思,但结合第95章的上下文,蓝忘机真正想说的应该是“别碰我”。中文词有时语义模糊,需根据特定语境选择准确的表达,原文虽然都是“别动”,译者分别使用“don’t move”和“do not touch me”来翻译,并没有误导读者。部分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支持译者的上述解释,指出蓝忘机这个人物沉默寡言(LWJ ain’t much of a speaker),能用两个字表达的意思绝不会多说第三个字(If it could be said in two words, he will definitely not add a third),因此,原文“别动”的意思其实就是“别碰我”。

综上所述,与传统阅读方式不同,网络小说及其译文的读者不必等待作品全部完成出版后才开始阅读活动,同时网络技术手段的进步也使得他们的意见即时可见,大大缩短了作/译者与读者交流的时间差。事实上,评论区里的读者留言已成为网络小说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甚至直接决定着网络小说的命运。“这种随译随发的翻译形式,既能够保持海外读者的关注热度,吸引其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根据读者反馈,及时修正翻译策略,甚至调整翻译篇目的选择。”(吴赟 等,2019:74)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极大的释放,但他们对作品/译作的干预并不意味着作/译者主体性必然受到压制,作/译、读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简单概括为此消彼长。K在译文连载期间对网友们的留言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对后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有及时的回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判断与主体选择,仅按照网友的意见对译文做机械调整,“别动”一例便生动反映出K仍保有的主体性及其与读者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相互促进,或者说其“主动的目的性因素”与“被动的环境性因素”实现了有机融合(周领顺,2019:119),共同加深了对作品理解和欣赏的良性互动模式。由是,以《魔道祖师》的英译为例,译者在读者反馈的直接影响下不仅修改了译文中的明显错误,更加深了对原著内容,甚至在更广泛意义上,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其翻译行为更趋完善,也更具主体意识。

3 启示

网络时代,读者借助网络互动平台与社交媒体快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网络小说“随译随发”的特殊形式使读者经由反馈的渠道——或肯定、推崇,或指摘、商榷——积极介入译者的翻译过程,并对后者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这虽然是网络小说独有的读者、译者互动模式,读者在其中的主体性相较其他文本阅读活动也更为突出,但鉴于目前网络文学外译对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意义以及互联网技术对全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刻影响,探讨网络小说翻译过程中读者的参与和影响作用的意义当然不止局限于网络文学传播领域,更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所实现的互动激发方式,对其他文本译介行为也将有所启发。

根据艾瑞咨询2017年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白皮书》以及2019、2020年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翻译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原因。约60.7%的读者“对所阅读小说的翻译质量不满,由于翻译质量不高导致的阅读不畅也成了海外用户最大的痛点”(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20:32)。追溯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后不难发现,其译介与传播主要依赖于粉丝读者。以第一家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为例,其创始人赖静平最初接触翻译便是出于对武侠小说的喜爱,他们在美国的一个Spcent论坛上“讨论和翻译武侠”,其中的成员“90%都是华人和华裔”,“对亚洲和中国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但翻译活动“基本没有组织性,经常是大家接力翻译”(邵燕君 等,2016:106)。当熟悉的武侠小说都翻完之后,一位网友he-man分享了他翻译的中国网络小说,引起了RWX的关注,并直接触发了他对小说《盘龙》的翻译。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增加,Wuxiaworld应运而生。而与赖静平相似,该网站中的译者多数也是“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爱好者”,“他们相识于网络论坛社区,因为有着共同的阅读兴趣和文学偏好而集结在一起”(吴赟 等,2019:72)。

由此可见,网络小说的海外传播从一开始便与粉丝群体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这一模式虽然由于译者的来源问题容易造成译作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端,但却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与“实时交互”等优势。首先,建立在“社群趣味”基础上的网络小说外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读者、译者之间的身份差异,译者来自粉丝,粉丝依据个人意愿亦可以选择成为译者,二者界限并非固定不变。读者因此能够以更加自主的姿态对译作展开批评,而译者也将采取更为谦逊的方式采纳读者建议或向后者说明自己的特殊原因,由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喜爱客观上拉近了读者、译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二者共同分享着作品阐释的话语权。此外,网络交流的实时互动也使得读者译者之间的对话更加方便快捷,在最大程度上弥合了双方的时空距离,读者阅读译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到反馈的周期大大缩短,译者也能够在翻译活动进行过程中即时做出修改或调整,二者交流更加自由无羁,也更具现实指导意义。K在回忆《魔道祖师》整个英译过程时便由衷地感谢读者给予她的多方面意见和建议。

目前,由海外网络文学爱好者自发参与译介的“个人翻译”模式与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寻找翻译机构或专业翻译小组对网文进行翻译的“专业翻译”模式以及“AI翻译”模式是中国网文出海常见的三大模式。其中,“专业翻译”的译文质量虽然相对而言有所保证,但却存在“成本高,翻译速度慢,规模化输出受限”(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20:19)等问题,而“个人翻译”如何利用译者喜爱中国网文这一突出优势激发译者翻译活动中的责任心与伦理意识,同时借助读者网络批评的建构力量提升译文质量是值得长期关注与深入思考的问题,至少从《魔道祖师》的英译实例来看,读者反馈对译文质量的提升、对译者翻译活动中反思行为的增强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读者和译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外,《魔道祖师》英译过程中还多次出现读者与读者之间围绕译作展开的激烈讨论,例如:

原文:魏无羡负着手踱上来:“年轻人,人这一辈子呢,有两句肉麻的话是非说不可的。”

金凌道:“哪两句?”

魏无羡道:“‘谢谢你’和‘对不起’。”

金凌嗤道:“我就不说,谁能拿我怎么样?”

魏无羡道:“总有一天你会哭着说出来的。”

译文:“Young man, there are two cringe worthy phrases in one’s life that must be said, no matter what.”

Jin Ling asked,“Which two?”

Wei WuXian replied, “Thank you, and I’m sorry.”

Jin Ling taunted,“What can anybody do to me if I don’t say them?”

Wei WuXian, “Someday, you’ll say those words in tears.”

对文中提到的这两个词“谢谢你”(Thank you)和“对不起”(I’m Sorry),网友们萌发了巨大的兴趣,四处寻找其中文书写形式,并在评论区与社交媒体上互通有无。网名为Talrivten216的读者留言,希望有人告知它们在中文里是怎么写的(help me with the actual way this is written in Chinese),读者Didiani甚至因此开始学习中文,觉得十分有趣(it’s really interesting to see and learn about other people’s culture and language)。还有网友发帖希望知道“come back to gusu with me”用拼音怎么说。同时,出于对作品强烈的喜爱,一些读者来不及等待译者更新,又觉得机器翻译质量太差,于是选择修习中文,以便阅读原著,令人不得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事实上,早有研究者关注到“海外读者对中国网络小说的喜爱会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甚至激起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郭竞,2017:86)。梳理《魔道祖师》英译过程中读者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可以为上述稍显宏观的描述提供一些具体而微的论据,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网络小说外译时读者内部互动这一重要环节,其话题生成力强、辐射面广、扩散速度快,是网络时代为传统文本传播模式注入的新元素,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4 结语

本文以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英译为例,通过列举大量读者、译者之间的互动与译者为回应读者反馈所作的调整或说明等实例,旨在呈现网络小说翻译过程中读者的参与和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认为,读者对译介活动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为提升网络小说翻译质量提供一种解决思路,同时也可以借助读者间的互动讨论拓展与文本传播相关的话题,在网络无处不在的当下有效推动文化输出。

猜你喜欢
祖师网文网络小说
达摩祖师
醉梦前尘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网文撷英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