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

2022-12-07 02:07张利曹猛张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水平问卷毕业生

张利曹猛张浩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教研部 北京 100083;2.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876)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影响因素。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等平台,搜集了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参考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重点分析近三年对本论文研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素材,从而形成对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

①问卷的设计: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有关专家建议,制定“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调查表”;②问卷的信度检验:对本问卷的信度检验用的方法是重测信度法,对其中的40人进行同一问卷的重复测试,间隔时间为25天,计算2次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45,说明该问卷测检的可靠性高,是可信的;③问卷的效度检验:就问卷的内容咨询该方面专家,基本认定本问卷的内容能反应所要测量的特质,测验题目的构成比例比较恰当,能达到预期的测验目的;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86份,其中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为93%,对回收到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数理统计法。

本文运用Excel 2010对问卷所得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研究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提供数据支撑。

2、影响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因素分析

2.1、社会层面

(1)国家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扶持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就业,如山东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接高校人才培养和单位用人计划;吉林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选聘毕业生到社区工作、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等。但由于管理力度不够,一些政策无法落实。户口、用人指标等政策性障碍依然限制毕业生的就业,使其无法在同等学历或同等运动等级就业过程中得到公平竞争,从而导致一些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

(2)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随着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用人单位对用人的要求在逐年的提高。

其次,近些年,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入重点大学,转变了以往只靠学习成绩上学的观念,转成了靠体育特长走“捷径”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高校,这就大大提高了一些文化成绩一般,但有体育特长的这些学生进入了一些重点大学,这就导致了毕业的人数大大增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社会现状。然而近些年来,招收球类项目专业的如国企、央企,以及中小学和部分高校这些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在逐年增加,所以一些非球类项目(田径、体操、举重等)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最后,毕业生人数不断扩大,毕业生的质量确没有明显的提升,据调查发现,每十个人中有三个人是来自双一流重点高校,其它均为普通一本院校,可见社会对高水平运动员的需求趋近饱和,而“高质量”的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却少之又少。用人单位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对用人的学历和运动等级的要求,不仅关注用人的学历,也更加关注其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这种特殊的人才时,不仅注重高水平运动员的学历,也更加看重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综合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专业类型以及运动技能。

除此之外,许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学习时,所学习的专业并非与自己未来就业的领域相适应,在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遇到了专业不对口,无法满足招聘最低要求。这就增加了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难度,影响了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能力的提升。

2.2、学校层面

(1)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育目标不明确。

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职业运动员。然而许多高校忽略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学生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后大多是以训练和比赛为主,学习为辅,得不到足够的文化知识的支撑,这让运动员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发挥空间狭隘。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导致建设目标和效果与预期非常不一致,出现“高要求、中水平、低管理”的现象。许多高水平运动队都是建立在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基础上的,并没有对进入高水平运动队的这些学生制定明确的学训方向和未来规划的培育目标,因此高校应当建立明确的培育规划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专业不重视。

从培养运动员的目标出发,教练员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忽视了对文化课程的研究。因此在日常的学训中,应该注重其智力的开发,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文化素养。很多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目的是为了在专项方面能够提高其竞技能力,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目的是为了减免学分或是保研。教育部门不能够打压这种情况,但也不能够提倡,应当树立正确的导向风标,让运动员既注重专业训练,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同时,也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在未来就业的领域有更宽更多的选择权。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选择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案,增加考试的刚性,从而保证高水平运动员的可塑性在未来的就业范围更加宽广。

2.3、学生层面

(1)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自身定位。

许多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大多在少年时期是在业余体校或省体工队进行专业化系统训练,为了在比赛场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全天进行专业训练,而对文化课的学习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就让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思想上产生了懈怠。同时,进入高校后,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在学校长期的接受学训训练,打消了学生运动员们对继续职业化想法,现代竞技体育的高竞争力和运动员在成才过程中的高淘汰率,导致大量运动员在竞技体育高峰的道路上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然而诸多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大多都是无目标无目的的去学习,从职业运动员转变为学生运动员时,并没有对未来规划目标及时转变,对角色的转变去付出努力,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工作岗位和就业目标就会变得不确定。

(2)高水平运动员自身文化水平。

高水平运动员大多处于青少年阶段,伴随着转型期的特点,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然而,由于这类特殊的群体过早的进入职业训练,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得文化素质较差,导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旦运动员离开训练场,他们就无法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这需要有关部门采取一定政策手段,在体育训练、文化教育的实际分配,以及师资配置、经费配置、教材配置等方面,虽然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各训练单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引起了一些单位的关注,但关注度远远不够,如果在高校教育中对此不重视,会直接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未来职业情况。

(3)高水平运动员自身学习态度。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处于被动、无意识的学习状态,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意识有待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极其严重,他们集体荣誉感较低,内卷现象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在文化课考试中出现不及格,少部分出现缺席状况,自身对考试成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致使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荣誉感较低。与体育专业的辉煌成就相比,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较微乎其微,这进一步加深了高水平运动员在文化课程上的不重视。根据研究,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很少获得了各级奖学金、知识竞赛和其他荣誉。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一个运动员的内在思维只关注于体育成绩的辉煌,而忽略了学习,那么他注定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因此高校的运动员应该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3、改善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对策与建议

3.1、社会方面

(1)改善就业环境。

改善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环境,引导和规范高水平运动员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实施具体的岗位分配和政策指导,有计划有目的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并引进、实施和完善招生机制和毕业生管理分配制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与竞争环境,从而提升就业率。

(2)拓宽就业渠道。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习的政策体系,引导支持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高水平运动员下基层的渠道;同时政府应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并帮助高水平运动员实现自主创业,实现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渠道多元化。

3.2、高校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育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训练强度适中的同时,也保证课堂文化知识的吸收。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不仅仅只为体育而生,他们也需要文化知识的加持,因此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课程结构。在保证训练和学习的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修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们保持他们对学习新鲜活跃的状态,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确保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明确培育目标。

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培育目标,在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上要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高水平运动员更好的接受知识的学习。同时,制定出正确的长期学分评判以及考勤规则。学院部门也要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一些学训制度和要求,要明确规定学训要高度保持一致,在文化课考试达到一定的规定要求后,才能够参加训练和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同时采取定期淘汰更新制,未取得达标的学生不予参加比赛,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紧迫感。

高校更重要的是对高水平运动员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保证专业训练达标的同时,要保证文化课过关。组织专门的理论学习,提高文化学习后的竞技水平,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这样才能够为国家提供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优秀高水平运动员。

(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水平运动员是不同于大学毕业生和大学体育毕业生的特殊群体,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既是普通的大学生,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又是运动员。这种身份的特殊性,也提醒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能够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让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提高竞争力,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职业规划,高水运动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规划路径。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学校的实施计划,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3.3、自身方面

(1)重视文化学习,强化体育特长。

高水平运动员要重视文化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职业型高水平运动员自身文化素养较弱,竞技水平突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这一弱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所练习的专项上升到理论高度,让理论指导实践,达到学习成绩优异,竞技水平突出的高水准的学生运动员。同时,高水平运动员还要注重英语的学习,尽量达到英语四级水平。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发挥自身的专项特长,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社会上,要善于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或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实情,提高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校内,通过参加自愿者活动、社团、各类比赛等多种平台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

首先,高水平运动员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能力水平相对应的就业期望,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评估和分析,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社会的就业状况相结合,确定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拒绝低见识和盲目自信。其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不应过于关注个性,而应选择自己的长处,选择需要人才的职业领域,并提高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高水平问卷毕业生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