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姚成二
只有打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才能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进而感召全球高端市场化基金落地安徽,在安徽发展壮大。
《决策》:高新投公司承担着安徽省“三重一创”基金、中小企业基金等管理运营任务,在助力安徽“双招双引”上,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徐先炉:高新投公司积极履行安徽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运作工具和资源整合平台的使命,勇当安徽“三地一区”建设投资先锋,在助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成效显著,连续3年省级股权基金考核获得优秀等次。2021年全年实现合并利润总额25.75 亿元,净利润19.27 亿元,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在大基金招商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联合其他省属企业设立75 亿元皖投安华基金专项出资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省“三重一创”基金通过参加国家大基金先进制造业基金(498 亿元),极大增加大基金对安徽产业的投资支持;省“三重一创”基金出资招引150 亿元中建材新材料基金设立并落户安徽,极大放到了财政资金杠杆;省中小企业基金参与国家大基金智慧互联基金(106 亿元),极大增加大基金对安徽产业的投资支持。
在大项目招商方面,参与投资招引蔚来汽车、银河航天、中科未来、国科量子、中联重科等一批省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返投安徽,或将公司总部搬迁至安徽。截至10月末,通过基金招引产业项目90 个,直接投资约102 亿元,带动投资超860 亿元,促进安徽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在招才引智方面,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高新投公司摸索创建了“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扶持+股权激励”机制,招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成果在安徽领办、创办企业,创新举措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向全国推广的“全创改”政策,成为安徽开展“双招双引”、打造“三地一区”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共吸引14 个院士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并引育硕士以上人才超过3000 人,形成各类人才汇聚安徽、创业江淮的“磁场效应”。现已累计扶持科技团队企业237 家,投放财政资金13.32 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80 亿元。
在构建科创孵化服务体系方面,一是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孵化载体。深入建设“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科技园,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到总部基地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载体。累计招引腾讯智慧产业总部等新兴产业项目144 个,入园企业234 家,营收突破100 亿元,纳税超4 亿元。
二是多渠道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连续6年承办“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赛事汇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吸引了近万个项目参赛,截至目前,已招引81个海外项目、63 个省外项目落户安徽。前五届获奖项目中共有197 个项目在赛后获得63.96 亿元融资。
三是链通全生命周期产业资本。运营中安创谷基金大厦,截至2021年底,招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113支,基金管理公司67 家,认缴总规模1785.89 亿元,实缴总规模377.39亿元,入驻基金累计投资项目737个,已投资总额284.71 亿元。
《决策》:基金招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团队,高新投公司是怎样打造团队的?
徐先炉:以资本的力量干事,还要有专业能力成事。高新投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人才优先、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一流事业吸引一流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高质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和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队伍特别是母基金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稳定。
高新投公司是怎样做到的?最核心的因素,是高新投公司坚持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和用人环境。内部人员的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薪酬奖赏都必须维护公平公正。
对于员工而言,第一是锻造三方面能力,包括对话能力,与政府主管部门和集团总部、市场化管理机构、中介机构、被投企业等保持顺畅的沟通对话;专业能力,必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处理业务;风险处置能力,基金业务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复杂情况并伴随着运营与监管风险,要有风险应对与化解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干成事。
第二是给予成长空间,让不同层级的员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都能看到自己发展空间和成长预期。高新投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安徽重要的产业投融资平台,越来越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个平台上服务,跟着这支队伍将来就可能成为领跑机构一份子,也是员工涨知识、提能力、增身价,提高自身无形资产实现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是完备的运行机制,高新投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不小,但队伍并不庞大,人均管理资产近6 个亿。如何实现平稳有序运行,我们多年来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运行机制,从基金设立方案的顶层设计、市场化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对子基金合伙人议案审查、开展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审查、资金的拨付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基金运营系统,实现业务线上运行,起到了人少事多但忙而不乱的效果,即便是一个新手,进入到我们的组织后,也能够很快适应并输出成果。
第四是文化的有力支撑,高新投公司作为国字号母基金管理机构,我们的薪酬水平与市场化的机构相比是不具有竞争力的,我们更多的是靠事业平台、靠优秀的企业文化、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与制度环境来凝聚人心,留住核心骨干员工。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我们的薪酬考核制度,推动薪酬分配向“打粮食”的板块和员工倾斜,合理拉开薪酬分配差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不断努力,“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明显增强,“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的“精气神”大大提升。
《决策》:当前,政府引导基金一路狂奔,基金数量与规模呈井喷增长,对于政府而言,做好政府引导基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您有哪些经验分享?
徐先炉:政府引导基金要持久长效发挥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需要有以下几点支撑:
一是政策要延续性,政策一变,后面就会接续不上。比如,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从2017年做一期,现在开始做二期,后面还会有三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就是政策的延续性。
二是队伍要稳定,母基金管理专业化要求比较高,能力是在摸爬滚打、磕磕碰碰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如果母基金管理队伍不稳定,会花费较大时间成本,甚至还要交学费。
三是运营机制要长效,怎样让它延续下去,要有长周期的运营机制,这对政府来讲尤为重要。对管理机构而言,为了让它延续下去,也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安排。
《决策》:安徽用基金招商赋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探索出一条带有安徽特色的运营模式,您有何观察?
徐先炉:实际上安徽模式是一套组合拳,并不仅仅是单靠基金就能够做成的,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通过政府更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
现在,安徽省政府带头发挥领跑作用,不断创新“手法、步法、打法”,发改委、国资委、金融局、财政厅、经信厅等政府职能部门,都是你追我赶地往前冲,形成了基金招商和新兴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更好的产业生态提高了基金招商成功的可能性,而基金招商的成功将使得新兴产业更加壮大、产业生态更加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安徽模式。可以说,安徽基金招商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好局面,是践行了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底层逻辑。
《决策》:当前,安徽正拿出最大诚意邀约全球高端市场化基金来皖落地,鼓励支持市场化基金在皖发展壮大,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徐先炉:最大的诚意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前不久,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二期基金发布了遴选2022年度子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告,很多省外基金管理机构了解后,找我打听消息,我除了热情接待并用统一口径回复,一概不解答规则之外具体细则,如果透露了评分就是不公平、不公正。
安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更需要从省外引入新鲜血液,引入新项目、新的产业资源,这样安徽才能更好地实现加速跑。将省外的优质项目吸引到安徽落户,根本上还是要看产业集聚度、融资便利度、政务服务效率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打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才能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进而感召全球高端市场化基金落地安徽,在安徽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