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继电保护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2022-12-06 06:27王海军姚绍汉
科技风 2022年33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实训设备

王海军 姚绍汉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主要培养服务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整个教育行业中举足轻重。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办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高铁和特高压电网成为我国对外的科技名片,为了能够配合我国“一带一路”政策,与之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进行育人方式的改革,继电保护课程作为铁道供电、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需要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过渡,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相关课程信息化改革,才能更加符合实际的发展。

一、现阶段继电保护课程授课现状分析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至关重要,是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因此,继电保护技术是供用电技术、铁道供电等专业和核心课程之一。现阶段继电保护课程授课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时长较短,合理的专业教学体系安排难度大

高职教育一般只有三年,其中第五、六学期一般为实训、实习等环节,无法开设理论课程,而第一至第二学期一般安排基础课程,因此,只有第三至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程,专业知识学习较少。其次,体系也不太合理,以供用电技术、铁道供电技术等专业来说,一般在第一学期同时设置电工基础和高等数学。很多同学没有高等数学的基础,对于电路、电工中的动态电路的理解较难,给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该课程涉及前期课程电工基础、电力系统理论、电机学、变电所一次系统等众多课程知识,由于前期基础不足,教学和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授课内容偏重理论,学习的这部分理论与实际运行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原理有差距

虽然课时不多,考虑到学生的入门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教师授课过程中一般会偏重理论,选用的教材涵盖了继电保护的各种理论,但是所选知识大多比较陈旧,只是体现了大而全,很多理论在实际的继电保护中几乎淘汰,使用的原理与实际运行相脱节。学生在后期的实习实践中无法对接,学习技能的高职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现场的设备运转特性。

(三)实训实践设备的可操作性与现场设备的高科技性相矛盾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继电保护的知识,开设了实训实践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较少,实践内容采用的设备主要以早期使用的继电器组合逻辑装置为主,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场的继电保护装置采用的是微机保护,和继电器组合逻辑装置完全不在一个科技时代,且微机保护涉及的科目非常多,学生学习完全掌握不到实际运行设备的实作条件,所以高等职业技术的学生实践意义不大。

(四)上课过程中主要以传统讲解为主,信息化的手段和资源较少

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虽然老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使用了部分电子信息的手段,授课内容中也加入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但是由于信息化的手段有限,信息化的资源较少,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一旦课堂教学结束,学生很难复现上课的内容,使学生的理解难度加大。

二、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建议与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继电保护课程现阶段存在一定的教学改革要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实习实训期间开展一定时间的网络课程或者线上课程,既可以满足实习实训的要求,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入实作的过程,为学生考虑安全用电和培养学生的工作习惯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建议主要如下。

(一)适当考虑课程的衔接,合理规划专业教学体系

现阶段的教学计划主要将第五、六学期设置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考虑职业教育实习的问题,学生外出实习阶段中,由于在校外实习,部分企业管理松懈,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工伤保险、社保以及职业资格证明,因此继电保护相关的学生进入到单位后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鉴于此,可以在信息化背景下适当调整课程体系,缩短校外实习的规定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力度,充分结合行业标准进行实习,将实习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如第五学期整体在校内学习,将实训的内容分解到相关课程中,既保证了课程衔接,也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内容;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获取职业资格的情况,可以设置部分时间在校内实训,部分时间在校外实习。

(二)开拓校企合作,高质量完善教学教材

积极探索校企混编教学团队的建设,引进企业的力量,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行设备,总结新设备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开发适用于专业发展的高质量教材,同时依据设备运行原理安排相关的基础理论,这样将极大提高高职学生在后期实习实践中对现场设备的适应能力,达到培养“技能大师”的目的。

建设新教材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建设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活页式教材,这将为后期专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尤其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在,学生教材如果不能通过信息化体现,那么学生就很难接触部分继电保护的最新知识,同时采用信息化电子版教材和在线手段,让学生更加及时地学习相关内容。

同时可以充分借鉴“1+X”证书、企业或行业职业体系鉴定有关的材料,或者与企业专家共建,让学生更加及时地学习当前的最新知识、最新操作规程,为其后期与企业的对接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实训设备的开发

由于继电保护设备专业性比较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际运行设备差距较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对继电保护原理和设备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实训设备开发,利用虚拟仿真技术、VR、AR等信息化手段,改善学生实训的条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继电保护技术实训过程中面对的实际电压较高、电流较大,因此除了在实训设备本身设置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外,还需要教师的参与、指导。而虚拟仿真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和安全性,学生学习后可以自行加以训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继电保护专业的主动性,而且也给学生学习信息化技术提供了环境。同时也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想法进行钻研,提高学生的科研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1为开发的基于Matlab的线路保护,通过信息化的知识,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

图1 Matlab仿真线路三段保护

如图1,通过Matlab开发的仿真线路三段保护在教学系统中得到了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一段线路末端在0.3秒后三相短路,系统延迟0.5秒后保护动作,得到的系统三相电流的运行图如下图2。

图2 在运行0.3s后发生短路的电流图

该图形象直观地反应了电力系统各相电流的变化,同时可以观察保护动作的时间、电压的变化等参数,由于可以不在实验室实验,不涉及高电压和大电流,学生可以在自行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故障电阻的大小进行多次训练,形象生动,方便理解电流电压的关系。同时通过以上的联系增强相关课程的理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实作训练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程度,起到了良好的课程先导作用。

(四)加大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在正常上课时,学生收获的知识是教师在课堂授课完成的,一旦下课后想继续了解相关知识,只能通过回忆教师课堂的讲课、自学、同学相互研究或者请教教师完成,学习的途径非常单一。

通过建设信息化资源库以及微课、在线开放课程、优质课等各种视频资源教程,引入各类信息化的助学资源,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一旦信息化资源库建成并完善,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获取新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资源库反复学习,对于不太清楚的、难度加大的内容反复学习,直到弄通弄懂为止,极大挖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为学生对于整个专业的理解奠定基础。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授课,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也便于学生实时资讯问题,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就非常重要。

三、总结

继电保护是铁道供电、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先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足以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信息化引入后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对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等的试探性改革,对教材、实训设备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的课程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到一技之长,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实训设备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的故障探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
电气控制系统中继电保护器的整定方法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