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06 21:32吴克绍李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井冈山江西红色

吴克绍,李霞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双重功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立足学院扶贫点井冈山柏露乡长富桥村,将思政小课堂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课堂相融合,以建立“井冈山柏露红色教育基地”为契机,创新提出“思政+扶贫”工作模式,将思政课建设与扶贫工作、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挖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红色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的成功之路,有效推进思政课创新和红色基因传承。

1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政+扶贫”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1.1 高校服务全面建成小康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底子薄弱,一直以来贫困状况突出。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但摘帽并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3]时下,井冈山市仍然需要大力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对新时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给予肯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和扶贫工作要求,2018年9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扶贫工作队,前往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工作。

为了使长富桥村尽快脱贫致富,学院扶贫工作队在驻村点开展实地调研。长富桥村位于井冈山市柏露乡的北大门,距井冈山市新城区30 公里,村辖5 个自然村,5 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134 户人家,总人口504 人,全村年人均收入4 200 余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传统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2017年以来,柏露乡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了农家乐、静吧、游泳池和水上乐园、酒坊等业态,通过“农旅”结合,建成了鹭鸣湖、挑粮广场、稻虾基地等景区,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4]。然而调研中也发现,当地发展面临着“山下不行山上行”的窘境。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扶贫工作队深入实地走访,发现长富桥村及其周边区域位于井冈山下,革命遗址众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史料和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如柏露会议旧址、古城会议旧址、荷花大仓会见旧址、三湾改编纪念馆等。同时,长富桥村距黄洋界、茨坪的车程均在40min 以内,这为设计“山上山下联动”的红色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调研分析,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长富桥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农副产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红色教育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管理团队、师资队伍、经济支持等优势条件,开发长富桥村红色文化资源,搭建红色资源网站平台,开设农副产品、旅游纪念品宣传专栏,创建微信公众号、 销售微信群等营销平台。同时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村民达成合作协议,村民将农宅改成民宿,为参加红色教育的师生提供食宿服务。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实现了长富桥村由“红色文化”向“红色产业”的转化,增强了长富桥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打造红色老区新名片,助力贫困户脱贫,助推乡村振兴。

1.2 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冲击的必要选择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是“95 后”“00 后”,他们并不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革命史。此种现状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乘虚而入,它标榜“价值中立”、以“重新评价”或“重写历史”为名,虚无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国际共运史,通过贬低革命历史事件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丑化领导人和英雄以及美化反面人物,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严重扰乱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动摇了他们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因此,应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为了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固防线,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四史”教育,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在长富桥村扶贫的优势条件,把思政课堂搬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发生地,聚焦长富桥村及其周边区域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建立“井冈山柏露红色教育基地”,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学生穿越时空界限,近距离触摸历史、感悟历史。情理交融的现场教学、互动式主题讲座、情景模拟的教学体验等,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追寻足迹、追忆先烈。通过在长富桥村开展红色教育,消除青年学生的历史距离感,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

2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政+扶贫”模式应用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思政+扶贫”工作模式,开展红色教育,助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2.1 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弘扬井冈山精神,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多次开展以长富桥村为基地,辐射周边乡村教学点的研究方案,结合新时代神山村、案山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精心打造了一堂“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感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思政实践教学大课,让学生感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凝练时代价值,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2.2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纲、点、线、面”的四位一体

实践教学点覆盖了三湾改编纪念馆、 古城会议旧址、大仓会见旧址、神山村、案山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博物馆、柏露会议旧址等地。教学设计以井冈山精神为“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不同的革命根据地为“面”。根据“纲、点、线、面”四位一体对上述研究基地进行开发,一个研究基地为一个现场实践教学点,每一个现场教学点做到“六个一”,即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典型(任务、故事或历史细节)、设计一个活动、营造一个氛围、达到一次震撼、受到一次启迪,形成主线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动态课程体系。

2.3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7 个教学点、8 大主题活动

围绕教学目标,确立了7 个教学点、8 大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三湾改编:听党指挥铸军魂;古城会议:勇于开拓创新路、实事求是谋新篇;大仓会见:大仓同心;神山村、案山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忘初心造福人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柏露会议:柏露会议力挽狂澜、星星之火终燎原;军事拓展教学:锤炼意志品质践行革命精神。

2.4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实践教学立足实际,聘请当地革命后代、基层干部现身说法,同时配备了学院思政教师,让学生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素质拓展、参观纪念馆、深入革命旧地、聆听红色故事、寻访革命后代等多种方式,直观感知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感悟当下扶贫干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爱国之志。

3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政+扶贫”模式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扶贫”模式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每期培训近40 名学生,16 期累计培训学生600 多名。学生在调查问卷、连队宣传报道和学员心得体会中对思政实践课教学效果给予了积极好评。

3.1 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实践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点即“三湾改编”教学点,学员进行了连队整编树立了民主和平等思想,师生通过平等沟通、自由讨论、互动交流等进行思想碰撞。

在红色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教师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学生既当观众又当主角,主动参与各个教学环节,自我探索,积极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在参与中感悟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情感,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红色教育中,以教学相长来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使得大学生产生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共鸣,从而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3.2 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进行红色教育前,学员按照要求观看相关红色电影,阅读相关红色书籍,通过电影和书籍学习革命战争年代荣辱与共、 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革命精神,感悟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参加红色教育,在井冈山无可辩驳的史实面前,他们的大脑深处和内心世界不断受到红色教育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真信、真学、真懂”的转变,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定了理想信念。

3.3 增强了思政课的获得感和使命感

学生通过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红色文化教育,了解了新时代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要求,提升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同时大学生在红色教育中积极深入到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文化讲习所、会议旧址、红色拓展基地、新农村等地,在“故地重游”“情景再现”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井冈山与特定的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主动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3.4 点燃了实践教学的“星星之火”

参训学生在红色教育结束后,成立了大学生宣讲团,在各二级学院和班级开展主题宣讲。宣讲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井冈山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3 大主题,结合在红色教育中的见闻和体会进行宣讲。宣讲团讲好红色故事、体现红色智慧、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传播红色价值,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大学生宣讲团的辐射作用,学生中掀起了“四史”学习热潮,点燃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星星之火”,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的指示精神[5]。

总之,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思政+扶贫”模式挖掘井冈山市柏露乡扶贫点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功能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实效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目前完成了4 本红色文化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了江西省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牵头项目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建设方案和子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2021年12月6日,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乡村柏露乡庄重签订了《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井冈山市柏露乡政府合作共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柏露红色教育基地(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协议书》。柏露红色教育基地总占地面积5 330m2,建筑面积2 200m2,涵盖学员培训楼、教师培训楼、红色文化活动中心、教室、食堂等,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投入帮扶资金250万元,当地政府配套资金150 万元。该项目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红色培训、研学、社会实践和思政课教师研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建立红色教育基地为契机,继续推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和乡村振兴事业同步发展,实现学院在脱贫攻坚时期已产生的较大社会效应、 帮扶成效及思政教育成果的“思政+扶贫”项目既有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6]。

猜你喜欢
井冈山江西红色
江西银行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红色是什么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红色在哪里?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我爱江西奶奶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追忆红色浪漫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