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篇系统视阈下影片《老炮儿》中的代际冲突探析

2022-12-06 21:32刘友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炮儿六爷炮儿

刘友道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

Ron Scollon 和Suzanne Wong Scollon 在跨 文化界定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实现了突破。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 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常常不够具体,存在容易过度概括化的现象。他们认为“文化”是内涵宽泛的范畴词,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并非异质“文化”本体之间彼此进行交际(communication),而是体现着这些文化特质的个体之间彼此进行交流和互动[1]。因此,最直接的交际形式不是跨文化交际,而是人际间交际(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研究只有通过研究人际交往,才能揭示出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内在本质。

两位学者据此探索了新的研究路径,从交互社会语言学里的“语篇”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传统意义上的语篇分析就是把言语作为语言的具体运用单位,在语境中分析语句的意义[2]。交互社会语言学里的语篇是指最宽泛意义上的语篇,是指交际的整个系统,一个包罗万象、自给自足的交际系统,而不同群体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就是跨语篇交流。语篇系统包括群体成员共享的语言系统、个体作为群体成员所必备的社会知识、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方式等内容。语篇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既有东西方语篇、职业语篇和公司语篇,又有性别语篇和代际语篇[3]。Ron Scollon 和Suzzanne Wong Scollon 认为,语篇系统有语篇形式 (discourse form)、 社会化(socialization)、意识形态(ideology)和面子系统(face system)4个部分组成。下文将择要概述该理论主要内容。

Ron Scolon 和Suzanne Wong Scollon 的跨 文 化交际: 语篇分析法则把较小群体之间乃至个人之间的交际如性别、代别、职业之间的交际也归为跨文化交际中。从跨文化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开始重视更具体的或更小的群体之间乃至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年代的人,年龄的差异、经历的差异以及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冲突,即代际冲突,亦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沟”。

新近上映的《老炮儿》是一部从多个角度反映代际冲突的现代电影。首先,“老炮儿”六爷和“小炮儿”儿子之间存在着家庭内部代际冲突。片中“老炮儿”六爷是曾经风光的老混混儿,现在难以适应社会巨变,蜗居胡同深处,过着遛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生活。其次,“老炮儿”六爷和儿子之间感情冲突致使儿子离家出走。儿子行为草率,得罪小飞,惹祸上身,被小飞非法拘禁。由此才引出了另一层次的代际冲突——存在于以六爷为代表的“老炮儿”和以小飞为代表的“小炮儿”之间的社会层面的代际冲突。六爷为了解救儿子,决定重出江湖,希望用自己的规矩摆平事件,但他却无奈地发现这个时代已经今非昔比,新一代的“小炮儿”仗着财富和权势已经摒弃了江湖侠义,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享受和刺激。

下文使用跨文化语篇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4 个层面分析《老炮儿》里的代际冲突,分析造成代际冲突的深层根源,以期为缓和代际冲突提供一些经验建议。

1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语篇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是指特定群体的社会历史经历及其世界观。研究特定群体的社会历史经历及其世界观是学者进行文化研究所选择的传统路径。世界观由信念、价值观和宗教观念所构成,在群体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信念、价值观和宗教观念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

研究影片中的人物意识形态就要从其早期人生经历和社会历史背景入手。影片中主人翁“老炮儿”六爷在1994年犯事儿蹲过牢,出来后一直生活清贫,就靠一套房子养老。影片中一句一晃而过的台词透露了一个非常实用的信息:六爷应该属于“恢复的一代”。根据刘能对中国现代人的代际层次划分,“恢复的一代”出生于1956—1967年之间。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时代背景影响,这代人在童年时期物资相对匮乏,生活暗淡。这赋予了他们区别于其他代际的一些特征:其一,他们不同于“文革一代”,没有理想主义的狂热,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幻灭者和反思者;其二,他们的童年记忆有太多过去的印记,不像他们之后的那代人那样从小就享受到了较高的物质文明成果。“恢复的一代”是20 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同时也是投身于改革开放大潮的生力军。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是中国下一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但是也有些人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冲击,变得一蹶不振。六爷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没有跟上时代形势而被淘汰的那拨人。改革开放不同于20 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对当下社会现状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波离婚潮,造成了80 一代单亲和再婚家庭比例奇高;20 世纪90年代同时也诞生了中国首批富二代; 父辈和年轻一代在精神文化领域出现明显的分野。

影片中的“小炮儿”恰恰是“我字当头的一代”。这代人包括所有在20 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改革开放伴随着他们的整个人生历程,他们见证中国社会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中国逐渐成长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一代人与其前代人存在差异的地方在于他们成长所处的得天独厚的物质环境[4]。另外, 这一代人的另一个重要结构性特点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因而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于前代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这代人独特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心目中的偶像和社会责任感等,这代人在这些方面与前代人存在很大的差异。

最能够体现两代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差异的片段出现在“老炮儿”六爷和儿子晓波在酒馆喝酒时的对话中。

晓波:我以后可以住家里,可有一样儿,你别管我。

六爷:成啊。

晓波:就算我道歉了,以后咱们互相理解。

六爷:杯子低点,没大没小。

六爷:我还是理解不了,你说你们这帮孩子,成天想什么呢? 除了图钱,图女人,还图什么?

晓波:图个乐呗,高兴就好。

六爷:你们高兴了,那别人难受啊。

晓波:那就没我什么事了。

对话开头体现出“老炮儿”六爷处于父亲对儿子的让步,承诺不再管儿子。“老炮儿”六爷与儿子碰杯喝酒,但是儿子的酒杯却高出了六爷的酒杯,富有正直侠义精神的“老炮儿”看到儿子举杯喝酒所体现出的对长辈失礼和不尊,当即教育儿子不得“没大没小”。六爷和儿子的对话充分体现出父子之间存在的代际鸿沟,父亲不理解儿子所思所想,对儿子“我字当头”的自我享乐主义价值观并不认同。

2 社会化视域下的父子矛盾

语篇系统中的社会化是指个人成员与其所在语篇取得认同并成为该语篇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个人成员学习群体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又可以具体分为初级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和二级社会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两个阶段。初级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从而成为其所在文化或者群体成员的早期阶段,个体处于家庭环境里,尚不能独立,在此期间个体学习交际所使用的合适语言和恰当的行为规范; 二级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出家庭,开始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学习其所在文化或者群体规范的过程。影片《老炮儿》中的两代人存在重大的社会化过程差异。“老炮儿”六爷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多元立体过程。社会化过程参与主体在年龄、能力和身份上是多元的,社会化交互过程是多种类型的人参与的立体过程。“老炮儿”六爷生活和成长在胡同里,胡同的社会生态以家庭和社区文化为主要特征,六爷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胡同文化里完成的。在这里,老幼尊卑、 长幼秩序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彼此为街坊邻居,整个胡同洋溢着浓郁的家园文化氛围。“老炮儿”扶老爱幼、济贫帮弱、敢爱敢恨的侠义精神就是在这种胡同社区文化的熏陶下而形成的。六爷看似不要家庭,与儿子矛盾不断,却是爱子情深,整个影片故事的发展则是完全由这条深深的爱子之情所穿插和凝聚。出于舐犊之情,六爷不顾自己孱弱的身体,以身犯险,明知危险重重,却勇于向前,为化解儿子与“小炮儿”之间的矛盾,抵抗“邪恶”的新势力,只身赴约“群殴”。此外,影片中六爷一边溜冰一边力挺三国演义的镜头向观众暗示:“老炮儿”六爷将三国忠义人物作为人生楷模,行事端正,重情重义,浩然正气存于天地之间。

以小飞为代表的“小炮儿”成长于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也自然不同于“老炮儿”那代人。“小炮儿”们过着“去家庭化”的群居生活,家庭几乎没有对他们的成长和人格成熟发挥重要影响。“小炮儿”们离开了家庭,聚在一起,他们非官即富,家庭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财富或者身份的来源,极少给予他们人格上的关怀,更不用说给予他们如何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教育。影片中的小飞所接受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飞出身于高干家庭,父亲是地方重要官员,可以说身居高位,然而,小飞的家庭在影片中完全隐身,观众未得一见其真容。唯一能够体现管束小飞行为的家庭影响却来自小飞家族的代理人龚叔。龚叔却只顾维护小飞所属家族利益,并没有为小飞提供个人成长所需要的管教。

因此,“小炮儿” 们的社会化过程其实是一元平面过程。社会化主体在年龄、能力和身份上呈现同质化,社会化交互过程多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同龄人之间。“小炮儿”们聚在一起,脱离了家庭的影响,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群居生活,进行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他们追逐自我放纵和自身快乐,同时又彼此影响,相互学习,导致那种“我字当头”的倾向出现自我强化,使他们变得更加自我。其必然结果就是寻求刺激、目无法纪、横冲直撞、释放其无处放置的精力和青春。“小炮儿”们也有人生楷模,不过他们的楷模并非三国忠义人物,而是具有极强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小李飞刀”。

3 语篇形式下的代际冲突

语篇系统中的语篇形式主要由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构成。个体所使用的语言能够反映其所在群体的历史、世界观、价值观和群体结构等信息。在语言的众多功能中,信息功能和关系功能最能够体现跨文化交际双方的关系。个体选择使用特定语言,不止传递信息,而且还暗含着该个体对交流双方关系发展趋向的预期。非言语交际包括肢体语言、交际空间的使用和时间概念。Edward Hall 指出人际交往存在4种交际距离域(distance zone):亲密域、人际域、社会域和公共域[5]。非言语交际中有前视性和后视性两种时间概念,前视性视角概念强调发展和变化,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后视性视角重视过往,拒绝变革,对过往充满怀念。

阿彪:你那么大岁数怎么张口就来呀,你要赔不了,我们可剁他手。

六爷:(对小飞说)我三天就赔给你。

阿彪:老东西,我告诉你,你报警我们也不怕,我们哥儿几个出来接着弄你,三天之内,拿不出钱来,也别来找你儿子,我们陪着他玩儿。

六爷:三天以后赎人……小子,我这岁数的人,我得劝你一句,别张嘴闭嘴骂人,到了可伤你自己。

阿彪: 我就骂你了怎么着,你伤我一个给我看看,看我,再看,还看,我让你看(打六爷一巴掌)。

六爷:成,这事儿算成了。

小飞:怎么着大爷,就这么定了,还是你去报警。

六爷:三天以后还在这儿,十万给你,不报警。

首先,“老炮儿”六爷和“小炮儿”们之间所使用的称呼语可以揭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小炮儿”称呼父亲年纪大小的六爷为“老东西”,充分体现出新生代“小炮儿”目无长幼尊卑。而“老炮儿”六爷以“小子”称呼“小炮儿”,既符合其自身的年龄身份,又体现出他临危不惧、不卑不亢、勇于捍卫自己身份地位的悲壮精神。

其次,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也解释两代人巨大的差异。“小炮儿”们张口即是威胁,一副泼皮无赖口吻。由最初赔不了就剁手,到能赔得了不得报警,再到报警了将不得安生等各种情形的预设,“小炮儿”为达到其目的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老炮儿”在“小炮儿”淫威之下还没有退缩,沉着应对。在所选的场景中,六爷每次开口说话的内容均包括“愿意拿钱赎人”的意思,他前来“解决问题”的对话出发点清晰明了。

最后,在非言语交际方式的使用上也体现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小炮儿”用言语和动作(打了六爷巴掌)挑衅“老炮儿”六爷,体现出“小炮儿”们崇尚强权,缺乏涵养。六爷表面不为所动,内心深处却已就此下定决心挑战“小炮儿”,以自己的方式找回公平和道义。

4 面子系统下的代际冲突

语篇系统中的面子系统是指文化群体组织其成员关系的方式,它主要由亲属关系、个体意识、群体内与群体外关系等组成。亲属关系主要是指伦理秩序是等级制还是平行体系。在等级制的语篇系统下,个体在其童年时期就学会了该语篇系统中的等级规范和原则。而在平行体系下,个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分。辨别群体内关系和群体外关系主要依靠一些标记,例如:个体称呼其他人所使用的名号或者别称,与其他人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类型或者所选择的语域[6]。

在电影的开始,有一男青年带着女友向六爷问路:

男青年:我问一下新街口怎么走?

男青年:我问一下新街口怎么走?

六爷:你跟我说话呢?

男青年:这里也没有其他人了。

六爷:出门前,大人没教你怎么叫人啊?

男青年:大爷,对不起了,我怕我走不出去了。

六爷:你看我像你大爷吗?

对话中男青年问路时没有用称呼语,惹得六爷心里不快。年轻人的举止体现出他们的人际关系平行体系特征,而六爷的举止则体现出他的伦理等级秩序体系。当不同人际关系体系进行交流时,无视彼此所处的人际关系体系,违反对方人际关系体系对适当行为的预期,交往双方就会出现矛盾冲突。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电影中有很多。

儿子室友:我让你进了吗,你就奔着瞎溜达。你跟我玩儿爱谁谁这套是不是啊?我跟你说话呢。你是听不懂人话还是耳聋啊? 你说话呀。孙子,你信不信我抽你! 我告诉你,你赶紧给我滚出去。不滚出去我报警了,去去去,出去。

(六爷用力握住儿子室友的手)

儿子室友:小姆哥,小姆哥,疼,疼。

六爷:嘴里说话干净点儿,你爸教你的。跟我这岁数的人,你没大没小,你还你你的,谁是孙子?

儿子室友:我,我是孙子,我,我是孙子,不是,叔,您,您到底是谁呀?

六爷:我是张晓波他爸。

还有后面在车库,阿彪和六爷之间的矛盾:

阿彪:用的什么破玩意儿,你个老东西?

六爷:这一巴掌我还给你,这叫理,你要再跟我嘴里不干不净的,我就接着抽你,替你爹妈教训你,这叫规矩,懂吗?

其他人:老头,你找死呢你。

5 结语

《老炮儿》围绕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而展开,反映了两代人由于时代变迁、 代际差异而产生的戏剧人生。从“老炮儿”六爷身上仍然能够看到那种传统文化的印记,他们生活在以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为背景的胡同里,人际关系尊崇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不可逾礼。这样的文化要求人们既讲究等级又讲究和谐。“小炮儿”们的生活环境迥异于其前辈。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物质的丰腴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小炮儿” 们成长于“去家庭化”的同龄群体文化氛围之中,他们奉行“我字当头”的精神理念,目无法纪,横冲直撞,寻求刺激。通过对比两代人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其冲突背后的意识形态、社会化、面子系统以及语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加深了我们对代际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两代人属于不同的代际语篇,彼此之间存在众多差异。但是,代际矛盾和冲突并非不可避免。随着电影剧情的深入,六爷和他的儿子晓波,“老炮儿”六爷和“小炮儿”小飞,两代人之间逐渐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谅解。因此,影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化解代际冲突需要冲突双方共同努力,以坦诚、宽容、体谅的心态,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猜你喜欢
老炮儿六爷炮儿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石魂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电竞“老炮儿”
小城老炮儿
《老炮儿》,迟暮英雄的挽歌
《老炮儿》:北京人的情,中国人的理
《老炮儿》曝光首款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