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2-12-06 21:18:49曹慧珉
现代食品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学食品人员

◎ 曹慧珉

(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6)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保证人们吃上放心的食物,国家加大了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与引进力度。工作人员不仅研发及改进了诸多检测技术、设备,还充分利用化学检测技术优势,顺利完成了食品安全检测任务,减少了市场中有害食品的流通[1]。由于化学检测技术便捷性优势较为突出,可从根源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基于此,本文对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1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针对食品加工及工艺选择方面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导致生产时问题不断发生,一些企业未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生产,留下了较大安全隐患。为避免此类安全问题发生,针对食品安全方面开展相应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食品存储、流通,都会因为诸多因素或条件的局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我国食品中化学添加剂过量等问题日益暴露,对人们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此要在食品问题明确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化学检测技术,将食品安全问题遏制在萌芽时期。化学检测技术主要运用化学反应及反应现象对食品中的物质含量进行检验,进而判断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2]。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而新兴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食品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确保食品安全,而且可以由源头根除问题。

2 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化学检测技术

2.1 光谱检测技术

2.1.1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是荧光光谱和原子光谱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分析法,其以荧光物质含量为重要依据,进而构建与其相适宜的强度,完成分析,通过荧光线谱对食品安全进行判断[3]。此技术具有高敏感度、强抗干扰性能、高检验效率和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等优点。

2.1.2 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

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对食物中诸多元素进行检测时,不但可高效检测食品中不同类型的元素,而且能够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2.1.3 红外光谱分析法

在农产品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红外线功能针对食品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及分析,通过红外线照射、部分光线分解吸收,进而完成检测。此技术具有低成本、检测中不会添加其他有害化学试剂等优势。

2.2 色谱检测技术

2.2.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是比较传统的化学检测技术之一,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分离效果。随着此技术不断发展及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气相色谱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稳定,检测结果也越来越准确。

2.2.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基于气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采用新型分离方法,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碳水化合物的检测等方面。

2.3 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中,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化学检测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普遍适用,可以检测的食品种类较多,还可应用于食品加工、生产、运输等诸多环节。在具体应用时,该技术与物理化学技术有效结合,不仅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使检测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4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常应用于液体食品检测中,主要运用的是固体吸附剂功能。在检测过程中,该技术发挥其辅助性作用,可有效吸附待测化合物,通过洗脱液将化学试剂洗干净,完成分离及富集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干扰性化学物所带来的影响[4]。此技术不仅可对样品进行针对性处理,还能借助目标物、干扰物分离技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被检测样品回收率也有所提升。

3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面临的困境

3.1 食品加工标准无法实现统一化

由于当前我国并未出台食品加工的统一标准,导致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都存在较多安全问题。部分地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未针对食品生产、加工、性质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使得很多食品厂家生产标准无法实现统一化,生产时主要依赖于自身经验,导致市场中食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食品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很多假冒伪劣产品频繁流通于市场中。

3.2 化学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

食品检测的重点在于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很多检测人员、审核人员在对食品中化学成分检测时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实验开展中对于数据准确性不够重视,无法做到客观分析及评价食品成分,甚至部分检测人员为了赶进度、节约时间,会在检测报告中直接填写相关内容,导致一些食品报告中的相关数据缺乏准确性,失去了参考价值。这些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严重时很难得到控制,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3.3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多变

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既要检测添加剂含量,又要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隐患进行检测,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在每次食品安全检测时都应该用心完成、认真对待。同时,检测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当前需要检测的食品不管是在种类方面,还是在范围方面,都日渐趋于多样化,这表明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而食品生产厂家自身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供应商并没有食品生产资格,因此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应用的化学检测技术不够科学合理,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3.4 化学检测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检测人员不仅要掌握化学实验技能、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及丰富的化学检测经验。当前个别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责任意识淡薄,一些生产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与具体要求相差甚远,这些都导致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难以落实,不但对消费者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且不利于食品行业长远发展,无形之中也使得生产商经济效益受损。

4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建议

4.1 制定规范化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标准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检测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要想确保其检测工作更加规范,就要制定统一化且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标准。食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不仅要保证制定的标准和安全要求相匹配,还要保证此标准在执行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切实为化学检测技术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此外,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同的食品要应用最佳的化学检测技术,在检测时要以此标准为重要依据。

4.2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的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增强检测人员责任心,确保食品生产各个环节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这种制度在将各责任人职能进行明确的同时,使工作内容更加清晰,做到了责任到人,保证了安全检测时检测方法使用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如果出现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应用不合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通过追究责任,促进化学检测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充分发挥作用。

4.3 不断优化实验室环境条件

食品安全检测时,相关部门要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与检测工作需求相符,检测环境完全满足检测任务完成的需求[5]。除此之外,检测机构还要以先进、可靠、经济实惠为重要原则,对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查,保证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同时还要重视新化学检测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将多种技术结合作用,实现检测水平、手段及能力的提高,在技术支持下,保证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4.4 科学选择及应用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类型广泛,影响因素多,因此检测人员应用化学检测技术时,要以食品化学成分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化学检测技术。虽然当前荧光分析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法、色谱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每种技术特点不同,因此需要检测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佳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例如,如果要求检测结果精度较高,则可以选择荧光分析法[6]。除此之外,在应用时检测人员还要对检测成本、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4.5 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不管应用哪种技术,检测人员都要对检测流程、操作重点做到熟练掌握,这也是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因此,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之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要严格按照检测流程操作,还要做好样品的预处理,严控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等,检查仪器是否调零、是否复位,将一切可能会干扰检测的因素控制好,只有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一些新型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不断优化与创新化学检测技术,相关人员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尝试拓展检测范围,推动化学检测技术朝着更高水准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食品行业,为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化学食品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00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食品造假必严惩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19:07:36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