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为背景的小说,文章中通过复杂的故事线路、精细化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孙少平两兄弟视角为中心,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刻画出以孙少平为代表的一批“平凡人”的人生[1]。
《平凡的世界》展示的是20世纪70年至80年代中期的社会生活,其书名是《平凡的世界》,但是其内容更多地是描写了广大底层劳动者平凡的一生,且从不同人物入手,写出了千姿百态的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这些人的“不平凡”人生共同构建了这个平凡的世界[2]。在书籍中,路遥通过不同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以孙少平为主线的众多“小人物”的人生轨迹,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特定时期背景下小人物的艰辛与欢乐、追求与困扰、劳动与爱情、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深刻展现出那个时代之下人们艰难且曲折的奋斗之路。
作为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典型的农村青年,从他的身上既可以看出时代刻画的印记,也可以看出贫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的典型特征,但是其身上又具备了与大部分农村青年不同的地方,比如:肯吃苦、有思想、敢于与命运抗争、务实肯干、能够尝试着追求自己的爱情。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还是吃剩菜剩汤,他都没有向现实低头臣服,而是始终坚持高昂着头,坚定且勇敢地接受命运给予地一切,能够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精神世界贫瘠的年代保持自己充实的思想[3]。不得不说,从孙少平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的反差来看,其是一个充满矛盾感的人,也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孙少平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与较好的道德修养。在原书中,孙少平的奋斗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从“尘埃中开出花来”“从泥泞中塑造艺术”的,他经历过捉襟见肘,也经历过人情冷暖,但是仍然能够在受到冷遇时忍辱负重,能够在看到不平现象时挺身而出,能够坚持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在爱情方面,孙少平仍然是一个不愿意向命运妥协、始终坚持内心想法的人,面对地位阶层完全不一样的高干子女,孙少平没有出现自卑、逃避的情况,而是始终体现出自己高度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金秀的追求,仍然以较强的责任感与担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4]。
可以说,孙少平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但是他更是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人”;是小人物中的“另类”,更是许许多多平凡世界中小人物的内心理想。
苦难浇灌出的鲜花是美丽的、珍贵的。孙少平的原生环境较为贫穷,少年求学时期的孙少平自卑、敏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时他还没有体现出坚韧、勇敢的品质。根据书中的描述,孙少平的少年时代,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情,“清水煮萝卜都吃不起,每顿饭只有两个黑馍”,孙少平为了避开同学们异样的目光,通常都是最后一个去拿饭的,其中“看到菜盆底子上有一些残汤剩水也如偷窃般往自己的碗里舀”,此时他的内心是敏感多疑、自卑怯懦的,因为无法直接面对自己的贫穷,选择了“逃避”的方法;面对自己对“剩汤底子”的渴求也是卑微的、羞愧的。他不敢对家里有过多的要求,仅仅是“能填饱肚子就行”,文中“即使饿得头晕也没有接受同学的帮助”的行为,可以看出此时的孙少平虽然自卑敏感,但是仍然有较强的自尊心。
在求学生活中,孙少平没有足够的钱买书,就到县图书馆借阅,这段时间的借阅生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促使孙少平在同学中崭露头角,一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5]。在与田晓霞相遇时,二者思想的高度契合,也是他不断充实自己的结果。
在求学结束之后,由于没有资源不能够继续深造,孙少平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乡村老师,但是他内心对美好的向往却没有停止,每天期盼着田晓霞寄来的报纸,希望了解更多外面的消息。
求学时期的经历充满了艰苦与困难,但也正是这些苦难经历将少年的心打磨,增强了孙少平性格中的韧性与坚毅。回到村子之后的孙少平,是经历过丰富知识浇灌与大量生活磋磨的,生活的磋磨没有打磨掉孙少平的锐意与希望,反而促使他的性格愈发多面,逐渐成为了那个精神世界丰富、对外部社会充满希望、坚韧忍受“无出路局面”的乡村老师。
三年的教师生涯转眼结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孙少平打算到黄原城打工,此时他只想着打散工,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都作为对自己的考验与磨炼,在“后背因为背石头而磨得皮开肉绽”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期望,在白天干活之后晚上挑灯夜读。因为吃苦耐劳、有独立思想,孙少平成为了正式的煤矿工人,这也是他一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可以看出,无论是求学生活、教师生活,还是矿工生活,在孙少平的生活中苦难从来没有缺席。这些不同时期的苦难不断打磨着少年自卑、敏感与怯懦的内心,促使其在经历风雨之后能够褪去稚嫩,愈发隐忍、勇敢。
正义之心、善良情感,是孙少平骨子里自带的美好品质。在孙少平的身上,既有着由于来自低层阶层对同类的悲悯、同情与关爱,也有着同样作为底层人民不屈不挠、勇敢面对的正义之心。
在县城读书时,孙少平的同学“跛脚女子—侯玉英”在上课时揭发他偷偷看《红岩》,还当众说出他与郝红梅之前的“暧昧”,让孙少平与郝红梅二者境况尴尬。侯玉英的行为可以说是当时大部分底层青年人的典型性格——好事儿、八卦、缺乏同情心、自卑嫉妒、欺善怕恶。按照大部分人的思想,对侯玉英一定是恨之入骨的,即使不伺机报复,也会对侯玉英遭遇的事故不闻不问的。当时在“劳动中突遇山洪爆发”时,孙少平竟然冒着生命危险跳进水中救出侯玉英。这种行为在当时来看是“勇敢救人”“舍己为人”的,但是从读者的视角来看,就是能够在被伤害之后仍然以一颗炽热赤诚的善良之心对待他人。
在黄原城打工时,孙少平发现了“胡永洲占小翠便宜”的事情,在清楚地知道胡永洲的势力不小时仍然挺身而出,不仅将小翠救出来,更将自己结的工钱给了小翠,而自己另外谋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的就是孙少平的这种行为,在这次事情中,孙少平不仅遭到了威胁,还失去了工作机会,更能够体现出孙少平身为“弱者”对弱者的同情、悲悯之情,体现出他遭遇社会不公时的勇敢与公义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意思就是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是善良、纯朴、热爱生命;也可以理解为“善良、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用这句古语来描述孙少平的善良之心十分合适。或许,正是这份始终无法磨灭的善良与公正之心,带领孙少平在之后的路途中越走越远,直到最后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平凡人群体中“不平凡的人”。
在书中,对孙少平的刻画是多方面的,不仅大量描写了孙少平的困窘境况,更是“雪上加霜”一般地为孙少平搭配了“不匹配的恋爱”“短暂的爱情”,波折的爱情经历进一步丰富了孙少平这个人的人生,促使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6]。
孙少平与郝红梅,两个人是青春期懵懂时的初恋,此时的孙少平还没有形成后期坚强、勇敢、不服输的性格,自卑敏感的孙少平面对与自己同样境遇的郝红梅之后,与其日久生情,但是后来二者的朦胧情愫被当众暴露出来后,孙少平没有勇气面对这样难堪的境遇、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与郝红梅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郝红梅后来与家境良好的顾养民恋爱,更使得孙少平难堪。即便此时孙少平的内心是痛苦与纠结的、胆怯与懦弱的、敏感与嫉妒的,但是孙少平的宽容让他仍然没有记恨郝红梅,在郝红梅“偷手帕被抓”之后仍然给她求情。这可以体现出这一时期敏感稚嫩的孙少平的宽容、自爱与对逝去爱情的尊重。
孙少平与田晓霞,是在外求学时认识的,在两人的交往中,总是能够迸发出思想共鸣,能够谈天说地,但是二人的家境、学历与工作都不匹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无疑是“不可能”的。面对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田晓霞,孙少平没有再次怯懦,此时的孙少平已经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感,以强大的精神力表达自己对田的喜欢。虽然这段爱情最后也是无疾而终的,但是孙少平面对情感的态度变化以“一条线”的形式呈现给我们,让我们看到了经历风雨之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孙少平。
孙少平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更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无论是其从贫困农村走出来一路上体现出来的坚定、勇敢与善良,还是其面对亲情、爱情时表现出来的坦诚、真挚、富有责任心,都是我们现代青年需要学习的。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青年群体面对的是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各种科技、信息、价值观念充斥着青年人的生活,青年人的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精神世界愈发贫瘠,而书中的孙少平具有积极向上、坚韧不屈、善良乐观的良好品质,这正是现代青年所需要具备的。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代表,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以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减轻负担。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能够亲身体会到那个时代年轻人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劳,现代青年人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容易被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打败。从孙少平身上,我们应当学习其把握机会、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他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智慧,学习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与自身之间平衡的协调方法,学习他面对亲情、爱情时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处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剧烈的,需要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保留本心、迎难而上。孙少平的人生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似乎都在面对着一种矛盾的状态,这一矛盾状态可以体现为:我们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如何处理个人发展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摆脱生存困境的同时保护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的觉醒,学习孙少平处于城市与乡村交叉地带时期,思想经受不同文化影响之后的自我反省与探索。要积极应对生活困境,不要一味地抱怨与困惑,而是要向孙少平一样,努力在困境中认识自己,找到自我,在思想层面寻找新的自我,达到“自我觉醒”的状态,让新的自我战胜旧的自我,更加从容地追求人生,获得新的人生意义。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不能够理解学习的意义,在面对学习困境、无法提升成绩、学习能力较差等困难面前逃避退缩。我们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位置与状态,思考学习、自我与成长之间的关系,调整自己的心态;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要明确自己“战胜困难”“提升一个小层次”的目标,制订符合目标的计划,迎难而上。对于现代化青年、中年来说,面对生活困难,不仅要思考为何产生困难、为何要战胜困难;更要思考自身的价值,思考自己在个人世界的价值、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发挥个人价值为追求,接受生活带来苦难的同时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在追求精神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矛盾、困惑,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日益变化的环境、多元思想的影响之下迷失自我,被不好的文化所侵蚀。面对邪恶的诱惑、不良文化的干扰,我们应该向孙少平一样,守住本性,用一颗清明的心观察世界,用平衡、公正的态度对待人与事;面对邪恶力量,更要勇于挑战,体现自己的勇敢。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坚守善良,学习孙少平宽厚、质朴、以诚待人的品质,让平凡的人生闪亮不平凡的人性之光。
从遭遇苦难的角度来看,孙少平有一个超越个人悲欢、始终坚定有力的内心,他能够从汲取教训的角度出发,在负面影响、不公对待中获取正面的力量,锻炼自己的身体、促进心智的成熟。比如:在“在郝红梅偷手帕”时,他能够不计前嫌给予帮助,这种不拘小节的宽阔胸怀,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能够从生活的各种琐碎中磨砺自己,将遭遇的苦难作为自己成长的“试金石”。我们也要拥有这样的态度与观念,辩证地看待以往所遭遇的苦难,不怨念、不愤恨,始终以平和、正面的心态面对人生。
综上所述,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也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作者路遥借助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环境,从爱情、亲情、友情等多个角度入手,以多个故事线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有理想、有坚持、勇敢且善良、宽容且坦诚、坚韧但是又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生活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员。可以说,孙少平的一生既是广大底层劳动者的写照、是特定时期背景下特定人群的侧写;也是广大劳动者内心理想的浓缩,是当时人们的理想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