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术后辨证用药的方法探讨 *

2022-12-06 11:26:37王艳春张婷婷李晓华王雪梅
中医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正气放化疗卵巢癌

王艳春,张婷婷,李晓华,王雪梅

(1.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郑州 450003;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肿瘤疾病治疗的时间早于西医手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是当前国内肿瘤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且在临床上广受认可与推崇。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肿瘤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提高抗肿瘤疗效,并可有效减少化疗过程中存在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使得化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并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卵巢癌术后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此,采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卵巢癌术后,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卵巢癌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卵巢癌的病机主要是以虚为本,伴有气滞、血瘀、痰凝等一系列实邪。发病时正气已虚,病邪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气机失常,气血津液逆乱,形成气滞、血瘀、痰凝等实邪;内因与外因互结,日久正虚邪恋,逐渐积聚成形;病久成瘤,毒邪之气滞留体内,更易耗伤气血,损伤正气。目前,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放疗。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法,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都会对人体正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所以,学者认为,卵巢癌术后是气血不足或者气阴两虚、脾胃不和、肝肾不足或者内乱失调等正虚状态,治疗以补虚扶正为主,才能够治其根本。也有学者认为,卵巢癌术后患者身体依然会残留少量毒癌,此时应当以清热解毒为治则,以毒攻毒,才能够治其根本。本研究认为,卵巢癌术后整体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患者气血受损,同时放化疗毒邪也会危害患者的脏腑器官,比较常见的有肝、心、肾、脾受损。化疗治疗过程中,虽然对残余癌细胞具有一定杀伤力,但同时也会损伤正气,因此,卵巢癌术后辨证整体属虚是比较突出的方面之一。卵巢癌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可能侵犯的组织,部分患者还需清除盆腔淋巴结,也叫肿瘤减灭术;但是癌细胞一旦侵袭到机体经络以及脏腑之中,很难完全切除,受邪滞入侵,术后进行化疗,依然受药物毒性影响,患者体内代谢异常,持续地产生湿热浊痰,久结为毒。因此,卵巢癌手术后辨证主要是邪滞和正虚,两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2]。

1.1 正气亏虚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疾病的发病因素多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正气虚损,从而导致发生癌瘤;同时邪气侵袭入体,将会导致人体气虚,久积成病,且难以治愈。脾胃虚弱,气血两衰,皆可致病。卵巢癌病位在盆腔之中,一旦确诊,早已病程日久,对患者的元气造成极大的损伤,且经过手术与化疗治疗后,将会导致患者的正气损伤更加严重,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其正气亏虚也会更加严重,治疗预后不理想。

1.2 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

卵巢是女性身体当中极为重要的器官,具有排卵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同时与“经孕产乳”密切相关,其功能受肝主疏泄、脾统血、肾主生殖等脏腑功能调节;若肝、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将会导致卵巢等妇科生殖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1.3 冲任受损

冲任之脉对调节女性十二经气血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和月经以及孕产有一定关联。冲任之脉主调阴经气血,同时也会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一旦冲任受损,将会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现代临床医学认为,妊娠次数减少,使用促排卵药物、激素、房事不洁等都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疾病的发生概率,其和“冲任损伤”的中医学理论相符合。

1.4 痰瘀内积,癌毒蕴结

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是导致脏器功能失调、正气亏虚的主要内因;气滞血瘀痰凝胶结日久,长期滞留在体内,从而形成癌毒。目前研究认为,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比较快,在中央区域可形成坏死带,周边浸润性生长则形成炎症区域,故癌毒也被称之为“热毒之证”。

2 治则治法

目前卵巢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同时辅以中医辨证论治,这样有利于减轻手术与化疗治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化疗敏感性,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疏肝解郁,调节情志

中医学认为,女子由于受自身生理结构特点的影响,容易肝气郁结,日久积聚成形;同时患者承受着疾病与经济的双向压力,故应调畅肝气、舒畅情志。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当人在受到严重精神刺激之后,其内分泌功能将会紊乱,且内环境平衡也将会被打破。正常组织细胞的畸形突变和癌症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补肺健脾,扶助正气

卵巢癌患者多因病程日久,病情加重,会出现乏力、气短、消瘦、纳呆等肺脾气虚表现,特别是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放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故应当高度重视扶助正气,从而提高抵御癌毒邪气的能力。用药需遵从“补肺健脾、扶助正气”的原则,从而逐渐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其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同时也能够减少放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

2.3 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气滞、血瘀、痰凝互结既是肿瘤疾病的主要病机,又是肿瘤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凝作祟”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治疗应以“正本清源”为主,同时进行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气滞容易生痰,而痰凝则容易导致气机阻滞,使用化痰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适当加入理气之品,有助于调畅气机。气滞导致血瘀,血瘀更易气滞,可适当增加活血化瘀药物。

2.4 顾护胃气,调整饮食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当以性平和用药为主,少量选择虫类、矿石类药物,同时还需增加行气消积和胃之品,和补益药物共同使用,这样有利于脾胃运化,以免气血壅滞。机体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有利于机体摄入营养物质及药物,同时增强清热解毒、化痰化瘀解毒之功效,并且避免伤胃。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保障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炸、腌制、烧烤类食物,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切勿盲目使用各种保健药物,增加肝脾负担。

3 “扶正祛邪”在卵巢癌术后的运用

卵巢癌术后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避免肿瘤的再次复发与转移。邪滞与正虚都是卵巢癌术后之本,恶性肿瘤术后主要矛盾是正虚,而扶助正气这一原则应当始终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扶正补虚应当注重补脾肾,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关乎着人的健康生命安全,因此,健脾益气,使脾胃更加健康,才能恢复胃气,气血才会充足,温养五脏,恢复正气[3]。肾为先天之本、精气之源,更是人生命之本源,卵巢癌术后,肝肾亏损,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还应当加强补肝调肾,补充真元,有利于调节机体脏腑、气血以及阴阳平衡,有助于恢复患者体内正气和元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转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身体中大多数的癌毒逐渐被清除掉,邪气也削减了很多,但是根据肿瘤复发转移及放化疗的机制是无法全面清除及彻底消灭机体中癌细胞的,依然会有少量癌细胞蛰伏在人体当中,蓄积体内而不散,中医学称之为伏邪。除了身体代谢所产生的瘀毒、湿热以外,化疗也会增加毒素,所以,卵巢癌术后治疗原则应当以祛邪为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结合患者治疗时的证候,辨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及时清除癌毒,抑制癌细胞,避免再次复发转移。但在采用祛邪法治疗时,还应当循序渐进,适可而止,避免损伤正气。扶正与祛邪的辨证运用中还应当考虑患者的体质、病程、肿瘤大小、手术情况、化疗方案等多种情况,必须适度进行调整,不能一概而论[4]。

4 “扶正祛邪”辨证用药

目前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主要是辨证与辨病有效结合,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在早期很难从临床症状方面进行明确诊断,即使采用现代化科学仪器进行检测,也很难在极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所以临床上应将西医与中医两种医学结合起来进行诊断。首先要采用西医手段明确肿瘤的病理、病灶及分期,再结合中医学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只有将辨证和辨病有效结合,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治疗水平与效果。卵巢癌发病过程比较复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本身的生理病理特征也直接决定了其病机的复杂多样性,所以,临床治疗用药过程中应当由繁到简,抓住其主体特点,并寻找用药的规律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辨证用药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结合病症,明确治疗原则

临床研究[5]表明:正虚邪滞是发病时的主体特征,结合卵巢癌术后具体症状特点,根据临床辨证思路,卵巢癌术后病机主要可表现为脾肾气血亏虚、癌毒内结。应当以补肾健脾、益气补血以及祛瘀解毒等为主,实施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4.2 辨病与辨证有效结合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及病因的卵巢癌患者,其术后的临床症状、具体治疗方法、转归规律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必须时需要有针对性地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可加夏枯草、山慈菇等;胸膜转移患者,可加泽泻、桂枝等;肝转移患者,可加白芍、仙鹤草、青蒿等[6-7]。

4.3 辨伴随症状,适量加减用药

卵巢癌术后临床辨治的难点在于发病病机复杂多样化,因此综合全面辨析动态特点,根据患者临床伴随症状加减用药是非常关键的。如对于脱发者,可加入何首乌、黑芝麻、枸杞子等;腹泻者,可增加山药、炒白扁豆、石榴皮等;出汗不止者,可加入五味子、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腑气不通者,可加入火麻仁、生何首乌;瘀滞者,可加入全蝎加大活血化瘀力度[8-9]。

4.4 分期用药

放化疗一般容易引起胃肠道症状,因此放化疗之前一周左右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适当服用一些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的药物;同时在化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脾失健运、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降逆药物,如陈皮、姜竹茹等;经过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脾肾亏虚、气血虚弱,可在益气补血的基础上,采用祛瘀解毒药物,如红藤、白花蛇舌草等[10-11]。

4.5 合理配伍温化药物

临床上晚期患者由于气阴两伤,容易出现阴伤及阳的症状。所以在使用滋阴药物过程中,应当适度增加一些温补肾阳的药物如补骨脂等,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阴伤及阳的现象,同时又能够调和诸药,减少体内湿邪,温药同时还有利于化解痰湿,促进身体代谢功能正常运转[1,12]。

4.6 守方执定法

通常外感病,只需辨证用药准确,3~5剂便能够治愈,但肿瘤属于顽疾,服药治疗往往时间周期比较长,多则数年有余,才能够达到一定效果。因此,卵巢癌术后治疗尽可能不要变更治疗方法,以大方向为主[3,13],效不更方。

4.7 健脾益气法

肿瘤治疗过程中,脾胃功能虚衰,中气不足,机体功能逐渐下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目眩、精神萎靡、乏力气短、腹部坠胀,劳累状态下上述症状会加重,且舌胖、苔薄、脉细弱。以上为脾胃虚弱症状,在术后治疗中应当以益气补中为主,健脾和胃为辅,可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有人参、白术、干草、冬虫夏草等。如果伴有呕吐症状,可适当增加黄连、大枣、半夏等;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可适当增加薏苡仁、砂仁、鸡内金等,有利于开胃醒脾[14-15]。

4.8 温肾补阳法

中医学认为,阴盛是导致肿瘤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阳虚则会导致阴盛的形成,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正气会更加虚弱,阳气也更虚衰。临床上常见症状为头晕目眩、腰背酸痛、乏力倦怠、畏寒怕冷、四肢怕冷、舌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在治疗过程中以温补肾阳为主,可采用右归饮加减,常见药物主要有山药、熟地黄、枸杞子、杜仲及酒萸肉等。如果患者的四肢变得沉重浮肿,且小便不畅通,此时可适当增加干姜、茯苓、桂枝等,有助于温阳利尿,排泄畅通;对于滑脱者,可适当加入五味子、山萸肉等,有助于温肾涩肠[16-17]。

4.9 滋阴生血法

因为患者的病理变化发展非常快,且会过度消耗,再加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损伤、放化疗造成的损害等,会造成机体体液内部环境失去平衡,阴血精津亏损也会更加严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目眩、腰背酸楚、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苔薄、脉细,辨证为肝肾阴虚、津血亏损。治疗时,以滋补肝肾为主,可采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有山药、山萸肉、茯苓、黄柏、当归、人参、何首乌等。如伴有大便干燥者,可适当加入党参、大枣、干草、阿胶等养心复脉,有助于缓解失眠烦躁;精神疲劳及健忘者,可加入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有助于养心安神[18-19]。

4.10 托毒祛邪法

卵巢癌患者术后会出现各种虚衰症状,同时会导致多痰、多瘀、虚热内滞;再加上原病灶毒瘀的影响,祛除不干净,会导致留邪,且容易复发,引起肿瘤转移。尤其是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长期焦虑忧郁,肝郁气结则会对冲任二脉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则会促进疾病发展。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恶心、胸闷、乳房胀痛、焦躁抑郁、腹胀腹痛,并且同时伴随着发热、口干、舌下瘀斑等症状,辨证为气滞血瘀、毒气内聚。治疗过程中应当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芷、穿山甲、半枝莲、半边莲等[20-21]。肤色异常、双眼暗黑者,可适当加入川芎、延胡索、红藤、莪术、红花等药物,具有行气化瘀之功效;头晕目眩、胸腹堵塞、面目浮肿者,可加入夏枯草、瓜蒌、山慈菇等药物,具有化痰散结的功效;口干苦、发热、大便干燥者,可加入苦参、半枝莲、茯苓、龙葵等,能够起到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生黄芪具有补气、托邪外出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为必用药物[22-23]。

5 小 结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卵巢癌的过程中作用非常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抑制癌前病变,数据显示,养阴方对癌变具有一定的阻断与防止作用,且能够抑制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癌症的发生概率;其次,有利于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与生长,中药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突变与增殖,并且会对细胞分化产生一定影响,如人参茎叶有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可下调促凋亡基因转录,同时也能够上调抗凋亡基因转录,促使其逐渐向正常细胞分化,影响癌细胞正常代谢。大量的研究显示,很多补益抗癌类中药能够影响恶性肿瘤细胞的代谢,其恶性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补益类中药也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降低在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毒副作用。肿瘤化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耐药性是目前化学治疗的最大障碍,而中药的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显著,为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猜你喜欢
正气放化疗卵巢癌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清风正气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