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佟 欣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无论是普通的常规照料还是本身患有危重症、慢性病和严重心理疾病的老年患者,都会出现医疗资源可及性不够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高龄群体医疗资源供给的困难加剧,无论是看护人员照料,还是危急重症与其他疾病药物运输方面,都可能出现困难。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龄人群医疗资源的可及性问题十分重要,中医药疗法中的一些简易方法,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以更好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照护这一群体。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但在养老等医疗领域并没有广泛普及。而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明显发现现代医学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老年群体的医疗照护方面,无论是身体检查还是药物供给都受到了影响。如果情况严重,某些危重症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得到治疗[1]。
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做到医疗资源的及时供给,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诊疗带来困难。究其原因,是部分老年人成了社会“扫码人群”的缺失部分,日常出行过程受到影响,无论是公交车、药店还是医院等各种公共场所,都有严格的要求,高龄老年人没有或不会使用相应的智能设备,且部分人难以理解扫码流程,目前严格的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制度,对于行动困难的高龄老年人更是不便[2]。据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14亿人口中,空巢老人大概在1亿左右,占我国总人口1/14,而独居老人则有2 000万之多,占我国总人口1/70,这些独居老人没有子女或者亲友照料,本身依靠社会援助生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受到管控影响,外出求医有诸多不便[3]。
现代医学的医疗诊断更多依靠医疗电子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老年人疾病的特征疑难复杂,在正常生活状态,要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是较为困难的,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给专业医疗诊断带来了诸多不便。以高龄独居老人为例,日常生活中主要依靠志愿者定期给予帮助,特殊时期虽然也能获得照料,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尤其是外出就医,这是独居老人个人难以完成的。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医院推出了网络诊断,在网络诊断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需要患者自主口述,因此患者的自我判断能力就尤为重要,此外患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而这也是高龄人群最大的困难[4]。而微信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通过视频和照片的方式进行深度沟通,然而在症状较为复杂严重时,也必须借助医院的仪器设备检测诊疗[5]。
高龄人群的疾病多以预防为主,然而现代医学的医疗保健主要是以对症为主,根据患者本身所患的慢性病进行预防,尚没有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的措施。然而长时间的管控措施会对高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包括高龄人群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来自独居老人本身所具有的长时间独处的孤独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结伴聊天的方式进行排解,然而长时间的管控,不能和其他人交流沟通情感,导致心理上更加孤独寂寞。后者则是生理层面上因运动量的缺失而导致出现问题,无论是长时间的久坐还是久卧,都可能造成生理损害。高龄人群可能出现的这两种需要及时预防的情况需要重视,而正常情况下使用现代医学手段解决也有较大的困难和限制[6]。
相比于现代医学诊断治疗主要借助于医疗器械,中医治疗最大的优势就是医生可采用“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因此可以上门为独居的高龄老人诊断治疗,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火罐和正骨等治疗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病痛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7]。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诊断特点,也就是借助照片和患者的口述,可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因此只需要患者准备好舌照和面照,然后上传网络,或者以更简单的程序进行设定,以便方便老年人应用[5]。
在老年人群的养护保健方面,中医药本身具有优势,多样的治疗手段很多以“治未病”为主,更加适合我国当前人口高龄化的现状,尤其是中医的传统功法,包括耳熟能详的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华佗五禽戏、易筋经等,目前已经被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工作[8]。根据目前对中医药传统功法的研究,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和气功导引术,不但能调节高龄群体的心理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且在特殊时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肺功能[9]。除此之外,以李时珍提出的防治法为例,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用的有洗浴、食疗、酒服、汤药、熏蒸、煮蒸等诸多方法,而许多中药材本身也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比如人参、徐长卿、艾叶、苍耳等一些平性药物,在老年人照护保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0]。
养老照护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健康,除以上所探讨的生理层面的医疗照护,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独居老人的心理照护要求本就很难满足,而心理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领域,并且心理性疾病也在传统医疗疾病的范畴之内。针对高龄人群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疗养药膳和茶饮,配合传统功法以及针灸按摩等技术进行治疗。就理论渊源而言,《黄帝内经》提出:“无恚嗅之心……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很早就认识到了精神状况对于老年人疾病诊疗有重要的意义,也以此为基础发展出针对老年人的全备治疗方式。因此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龄人群心理状况的问题,可以按照群体心理治疗加个体特点进行关怀治疗[11]的方式予以解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而中医药则有着更好的诊治护理优势,不但解决了可能出现的空间、时间限制方面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也解决了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来而出现的医疗资源可及性不够的问题[12]。中医药疗法操作简单,针对牙关紧闭、昏迷者,可刺激人中、百会穴,促其苏醒;中毒者采用催吐法促其吐出内容物,改善中毒症状;出血者可按压止血。中医药在治疗诊断方面由于其“治未病”的特殊性,更能体现出预防为先的效果。《医宗必读》所提出的“不失人情”,体现了中医自古以来除了病情之外,还要照顾“病人”“旁人”和“医人”三者的情绪,因此在诊断时全方位贴近生活细节,整体关心患者,这点与《素问·疏五过论》所提及的要求是异曲同工的,后者强调要考察疾病根由,人际、经济之变、病人心理状况等各方面,已经有一个全面成熟的理论体系[13]。
中医学古有“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也探索了具备有良好效果的急救手段,很多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比如《金匮要略·杂疗方》中有原始人工呼吸的复苏术的记载,“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和《丹溪心法》《肘后备急方》《针灸甲乙经》所记载的针灸诸多妙用。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果因管控要求而无法进行及时手术或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可以考虑使用中医急救方法,尽可能挽回患者的生命[14]。比如十宣穴为经外奇穴,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功用,用于急救:如昏迷、休克、中暑等,也可用于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如遇紧急情况,可针刺十宣穴放血,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大医精诚》强调“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即使疾病外在令人难以直视,都不可以因此而心生芥蒂,应由此而感发同情之心,更好地对待患者。以高龄患者的对待方式而言,中医强调“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即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调节,在沟通方面多加注意[15],对患者进行细心的开导,尽可能使其心态坦然。
我国传统医学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照护老年人方面有着重要的思想源泉,相比较于现代医学对老年人的医疗照护,中医药在一些方面更加方便、细致且重视老年人心理状况。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机融入中医药治疗思想和手段对老年人照护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宝贵之处不但体现在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也体现在对患者尤其是特殊人群的关怀,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龄人群的危急处理和心理关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