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亮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我国经济经过快速发展,正进入新工业时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造,企业岗位不断调整。而实现产业的快速革新和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技术技能人才主要依靠职业院校教育和培养。职业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传授者,国家不断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1];教育部也着力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教20 条”和职业教育法的推出,更强调了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时间较短,一些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理念偏差、内涵界定不清、结构不合理、重视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靠,更是支撑职业教育突显教育特色、提升学生岗位适应性的关键力量。但在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逐渐变为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技能证的“双证”教师,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工作经验,只注重教师取得的证书,将教师考试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同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的认证,“双师”也就是认证教师的证件,不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认定,还误导了高职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的发展之本。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近年来,各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但与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的进展相比,“双师型”教师仍然比较缺乏,并呈现补充困难的现象,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供给源依靠本校教师的“双师型”培养,人才引进效果不佳。
“双师型”教师应是集普通教师能力素质和技师能力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2]。但职业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便进入职业院校工作,其中的“双师型”教师基本是院校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部分从企业招聘的教师虽实践能力出众,但理论知识普遍薄弱,真正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
“双师型”教师的有多种解释,主要的解释有双能力、双资格、双师结构、双师素质。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以“双证型”教师代替“双师型”教师,即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书就等于获得了“双师”资格,导致“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忽视了职业技能证书本身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忽略了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另外,有的高校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相较于企业技术人员在实践能力、工作经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确实存在差距,针对这种差距有的学校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高职院校授课,直接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招聘到校工作。企业人员虽经过教学培训,但对于课程的系统讲授、知识点的准确归纳、技术技能的要点解析、教学设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方面仍以高校研究生为主,招聘过程往往着重考察应聘人员在知识讲授方面的能力,缺少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生产一线,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更应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模式、岗位工作要求、员工协作经验等。高校研究生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学习和生活普遍在校园,鲜少涉及企业工作实践,所以校招生并不能完全满足职业院校的师资要求。近几年出台了多项高职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院校教师社会招聘主要以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的技术人才为主,原则上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但这类人员往往不具备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此外相关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很泛泛,实际工作实践能力也难以通过职业院校应试招聘考察。另外,一些高水平职业院校,师资招聘引进的重点趋向于博士研究生,是否具有工作经历不是必须要求。
近10 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高职发展改革文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文件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引一般都是宏观性的改革方向建议和指引,导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理论培养为主,培养方式往往以省培、国培项目为主,形式主要是讲座、讨论、学习等方式进行。高职教育作为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摇篮,过多的研究理论和经验,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②实践合作欠缺,实践主要以教师寒暑假下厂实践为主,且缺乏培训资金和培训场所;而顶层设计对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假期培训并没有做强制要求,企业参与度不足,导致教师下厂实践收获不多。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对“双师型”师资培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繁重,“双师型”教师培训主要安排在假期或教师业余时间,部分教师因为时间关系不能积极参加[4]。而对于利用教学时间参加培训的教师,学校并不能合理安排减少教师本身的工作,导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继续忙于学校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培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中的优势不明显,远不如学术研究、竞赛、论文等,容易导致教师忽略实际实践经验的提升[5]。
通过宣传研读国家近几年的高职发展改革文件和措施,积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高职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其中专业的实践能力应是高职教育特色。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制定针对不同教师实践基础的培养方案,对不同实践能力的教师进行差别化培养,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
各高职院校应制定适合本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中,以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基础,制定符合本校的“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及具体的实施细则[6]。根据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要求对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企业调研,按照国家最新的职业资格证标准进行审核,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基本依据之一。高职院校还应组织教务处、科研处、资深教师和企业技术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考核标准,教师自愿申报,对符合认定标准的教师予以评定,对不符合的教师进行淘汰。“双师型”教师每三年重新认定一次,一方面避免已评为“双师型”教师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另一方面,非“双师型”教师可利用三年的时间提升自己,加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型[7]。
高职院校是培养蓝领的摇篮,这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要制定符合院校自身需求的人才引进制度。除了基本的学历和专业要求外,还应从应聘者已取得的职称证书、职业证书、工作岗位、工作经历、教研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对其工作过企业的性质、规模、业绩、发展做相应的了解。对于特殊人才,例如获得过省技能名师、省内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应聘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要求。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明确师资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完善培训内容、加强师资考核[8]。在培训形式上,根据教师实际情况,通过校内培训+校外培训、线下培训+线上培训、理论培训+实践培训等多种方式相接结合的形式进行。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考评体系,除了考评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应考查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特别是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实践拓展能力,综合反映教师的“双师”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评价效率,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9]。同时,将“双师型”教师的考评结果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职称评选挂钩,并且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利用奖罚手段,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其能自发地、长期地进行自我提升[10]。
企业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地,要缩小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企业应参与到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中。一方面教师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11]。另一方面,企业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在实践能力培养、技术技能提升、工作经验积累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和锻炼,让教师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同时,企业可根据项目需求、教师意愿、教科研方向等因素,选取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12]。教师可将企业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并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其申报的科研项目或成果申请离岗创业,经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同意,可进行离岗创业,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教师在离岗创业期间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一方面,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职教师除了是教学工作者,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除了校内教学任务,校外的社会服务也应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活动;另一方面,丰富教师的社会实践,离岗创业打破了教师传统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增加了教师与校外社会接触,有利于教师在离岗创业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在离岗创业期满返校后,其“双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更有利于实践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及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在行业指导、学校组织、企业参与的环境下,着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政治素质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助力高职教育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