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有一道题:一辆3.05 米的货车要过一个3 米高的山洞,怎么办?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放气,卸货,绕路,再叫一辆车,甚至挖洞,等等。
一看到问题马上就想答案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要想解答这道题,最关键的是搞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车为什么要过山洞呢?可能是运了一车西瓜要到另一侧的水果批发市场卖掉,所以,过山洞并不是目的本身。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货车司机吗?有没有可能是货主、批发市场的小老板,或者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角色不同,可能解决方案都有差异。这种事情发生的频次是多少?如果说这个山洞经常有大车过不去,需要绕路,那么把山洞扩建一下,甚至开一条新路,反而成了最应该做的事。这也是做产品的一种思维方式: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優解。
当你拥有了产品经理式的思维方式后,这个问题就有了很多种解法。比如,打个电话给批发市场的小老板,让他开一辆小车来运货物。比如,产品经理也要做价值取舍——如果说这个货车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绕路很远,时间来不及,那说不定丢掉一部分货物反而是最佳选择。
现在很多职场新人,最被质疑的就是“学生思维”,把职场当成一场闭卷考试。因为我们在学校受到的训练,大都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答案,但是在职场,我们面对的问题通常都是目标不明,信息片面,这个时候就得和产品经理一样,先搞清楚问题,再选择方法。
(摘自“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摄图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