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在小儿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2022-12-05 08:08:22高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胃炎出院依从性

高帆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南阳 473000)

慢性胃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于胃黏膜导致的慢性炎症[1]。慢性胃炎患儿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为主,且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患儿营养摄入及正常生长发育[2~3]。目前,临床对于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普遍不高,影响治疗效果[4]。相关研究发现,在小儿慢性胃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恢复[5~6]。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推测加强饮食干预对于控制患儿病情,缓解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慢性胃炎患儿临床症状、依从性,睡眠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11岁,平均(6.24±2.01)岁;病程2~16个月,平均(6.33±2.41)个月;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3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8例。研究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6.12±2.11)岁;病程3~19个月,平均(6.59±2.52)个月;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2例,高中及大专22例,本科及以上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南阳医伦理字201605112号)。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慢性胃炎诊断标准[7],且经胃镜及病理学确诊;年龄3~14岁;相关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急性胃炎;入组前2周内服用过相关治疗药物;合并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他胃肠道疾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异常,无法配合本研究。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日常生活指导、环境优化、简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告知治疗与护理相关注意事项等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联合饮食干预。(1)成立干预团队。组建护士长(1名)、心理医师(1名)、营养师(1名)及责任护士(3名)组成的干预团队,其中护士长担任队长,带领队员学习慢性胃炎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2)心理干预。在患儿入院时由心理医师评估其心理状态,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如与患儿探讨动画片和玩具等感兴趣的话题,对于内向性格患儿多给予赞扬与鼓励等。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玩玩具、播放动画片等活动,拉近距离,获取患儿好感,为改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此外,加强与患儿家长沟通,告知家长从心理及生理上给予患儿关怀的重要性。(3)知识宣教。根据患儿爱好、性格、年龄、家庭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知识宣教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慢性胃炎病因、危害、治疗、护理、药物使用、遵医行为重要性等,方式包括用图片制定的手册、幻灯片播放、制作短视频、讲故事等,邀请治愈的患儿分享经验。同时,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知识宣教,要求家长掌握药物剂量、频次、使用方法等知识。(4)用药干预。选择合适的语言、详细讲解药物作用、使用方式、剂量、频次、潜在的不良反应及正常使用药物的重要性,在正确服药后给予糖果、玩具等作为奖励。指导家长记录患儿药物使用情况,确保正确使用药物。(5)运动干预。鼓励患儿进行适当运动训练,并要求家长根据患儿体质、病情等情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6)饮食干预。由营养师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等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干预方案,多食用鸡蛋、莲藕、胡萝卜、虾等高纤维、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锌元素等食物。同时,选择西蓝花、面条、香蕉等易消化、清淡食物。禁食过硬、过热、过冷、过酸及辛辣、油腻的食物。指导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当天,并要求出院1个月后返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记录两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泛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依从性。采用Frankl量表[8]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出院时依从性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4个等级,1分:痛苦不合作;2分:不情愿,不合作;3分:接受,冷淡;4分:享受合作。等级高依从性好。(3)睡眠质量。采用睡眠指数(PSQI)[9]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出院1个月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日间功能障碍,入睡及睡眠时间等,满分21分,得分低睡眠质量高。(4)家长满意度。于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技能操作、质量、态度3个方面,满分30分,分为非常满意(25~30分)、一般满意(20~24分)、不满意(0~19)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5)生活质量。参考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10]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状况、疾病症状、精神活力、饮食状况4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50分,得分低生活质量低。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临床指标、PSQI评分、心理状况、疾病症状、精神活力、饮食状况评分)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满意度)用(%)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依从性)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泛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s)

组别 n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泛酸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研究组39 41 t P 2.36±1.03 1.52±0.68 4.325 0.000 2.86±1.45 1.95±0.84 3.456 0.001 3.43±1.52 2.03±1.16 4.645 0.000 7.14±2.02 5.03±1.85 4.876 0.000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例(%)]

2.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出院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39 41 t P 15.65±2.58 15.21±2.30 0.806 0.423 8.95±2.05*5.44±1.68*8.394 0.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心理状况、疾病症状、精神活力、饮食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饮食状况干预前 出院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心理状况干预前 出院1个月后疾病症状干预前 出院1个月后精神活力干预前 出院1个月后39 41 t P 33.25±2.56 33.84±2.36 1.073 0.287 38.47±3.02*44.03±3.54*7.540 0.000 30.14±2.18 30.54±2.35 0.788 0433 36.58±3.06*42.01±3.40*7.495 0.000 34.15±2.53 33.87±2.46 0.502 0.617 39.25±3.14*45.03±3.24*8.096 0.000 31.56±2.63 31.02±2.41 0.958 0.341 37.24±3.03*43.15±3.22*8.445 0.000

2.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反复,治愈难度大,除了依靠药物控制病情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护理,以提高疗效[11~12]。然而常规干预只注重患儿生理变化,无法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护理效果一般[13~14]。无缝隙护理是一种在疾病治疗中给予全方位护理措施,并根据对病情有利或有害的细节进行调整的模式,在儿科多种疾病中应用效果较好[15]。无缝隙护理强调全程看护,密切关注患儿心理、生理等状态的变化,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本研究在慢性胃炎患儿中开展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泛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干预后依从性、PSQI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慢性胃炎患儿依从性,缓解症状,改善睡眠,促进患儿恢复。分析原因在于:(1)慢性胃炎病情较长,且易反复,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再加上患儿年龄小,生理及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容易产生害怕、担心、焦虑等不良心理,往往会出现不配合、哭闹等情况,进而降低依从性,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开展心理干预可有效解决患儿上述心理问题,使患儿能正确面对,树立信心,有助于改善依从性,缓解症状。(2)慢性胃炎患儿年龄小接受能力低,常规宣教不易接受,而根据患儿爱好、性格、年龄、家庭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知识宣教方案,通过幻灯片播放、制作短视频、讲故事、邀请治愈的患儿分享经验等形式,有利于提高患儿认知,改善依从性。(3)通过用药干预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而开展运动干预有利于增强患儿体质,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但饮食习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6~17]。因此,在有效治疗慢性胃炎的同时还需给予饮食干预。从饮食方面出发,并结合患儿病情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依从性。饮食干预可有效帮助慢性胃炎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治疗期间的营养供给,不仅有利于身体恢复,还可增强体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出院1个月后心理状况、疾病症状、精神活力、饮食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慢性胃炎患儿生活质量。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7.56%)较对照组(76.92%)高(P<0.05),说明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通过缓解患儿症状,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患儿家长对该干预方案比较认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小儿慢性胃炎中开展无缝隙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依从性,缓解症状,提升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胃炎出院依从性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