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升华
(佛山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加速,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了全新机遇。多地陆续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政策供给。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当前发展氢能产业具备哪些优势与劣势,今后应如何进一步抢占先机,培育壮大氢能产业,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SWOT方法也称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主要内部优势(S)、劣势(W)、外部机会(O)、威胁(T)等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当前,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内部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外部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可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见表1。
1.1.1 区域经济实力强,汽车产业基础雄厚
佛山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节点城市,2021年GDP为1.16万亿元。同时,佛山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市,31个制造业大类中,佛山都应有尽有。其中,汽车产业基础雄厚,2021年汽车及汽车配件制造产值为1 260亿元,一汽大众、北汽福田等国内大型车企相继落户,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一优势成为佛山氢能产业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
表1 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2 国内抢先布局,产业发展规划明确
早在2010年,佛山就率先在国内布局氢能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鼓励氢能产业的发展。佛山是最早组织编制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之一,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规划》提出,要围绕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市场加强产品应用推广三大方向,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氢能源产业体系,把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将佛山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2]。超前的产业布局以及科学的产业规划,助推佛山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国内第一梯队。
1.1.3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集群效应初显
经过前期的积累,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项目招商、企业入驻、平台建设、基础设施等稳步推进,形成了涵盖制氢及制氢加氢设备研制、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整车研发制造、氢能产业检测及设备研制、加氢站设计与建设、氢能标准制定6大环节的较完整、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集群效应初显。氢能产业集聚的南海区已聚集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超90家,氢能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300亿元,率先探索建立了国内首个加氢站的审批、建设、验收流程,推进高密度商用标准化加氢站规模化建设,建成了国内首个商业化加氢站、首个油氢合建站以及国内首批高密度商用标准化加氢站。
1.1.4 连续多年宣传造势,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自2011年起,佛山就先后依托国际氢能协会标准和规范专业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等国内外高端平台,连续举办了多届燃料电池及氢能技术发展国际峰会、氢能周活动、UNDP 氢能产业大会和氢能燃料电池展等活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氢能产业盛会和展会之一。2023年,佛山还将携手国际氢能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经过连续多年的宣传造势,“佛山氢能”区域品牌效应凸显,有效促进了佛山氢能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
1.2.1 上游制氢能力弱,氢气成本高
佛山工业副产氢与化石燃料制氢资源贫乏,目前,只有广东华特气体一家企业可以生产氢气,氢气产能仅为1 t/d左右,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加氢站的氢气主要是从广州、江门、东莞、珠海等周边地区外购,运输成本较高[3]。氢源资源的缺乏是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加快布局建设制氢厂,降低上游氢气成本,是佛山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1.2.2 主平台级别过低,高端创新资源难以吸附
虽然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产业链条布局仍相对分散,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当前,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为仙湖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近200人。仙湖实验室虽然为省级实验室,但其隶属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1)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采用“一核心+四分中心”联动模式,惠州设立核心总部 (东江实验室),佛山、阳江、汕尾、云浮设立分中心。,且不是核心总部区,对比国内其他先发地区,级别相对较低。比如,同为湾区城市的珠海,其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就有“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能与氢能金属材料分实验室”和 “氢燃机横琴研发中心”两个国家级氢能合作平台[4]。主平台级别过低,导致佛山氢能产业在争取国家大的政策支持以及高端创新资源吸附能力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1.2.3 高端要素支撑不足,发展空间受限
当前,佛山氢能产业部分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燃料电池和高压车载储氢气瓶等方面。此外,佛山高等院校缺乏,与氢能产业相关的领军人才及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短缺,需要从外部大量引进;氢能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盈利周期长等特点,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佛山氢能产业的推动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过度的土地开发使得佛山当前土地资源紧缺,规划用地指标紧张,大大制约了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空间,加氢站、制氢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也面临较大困难。
1.3.1 “双碳”战略目标下,氢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前,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将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相继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氢能应用示范和推广,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5]。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2019年3月,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此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能源转型载体,并计划在未来15年逐步建立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双碳”战略目标下,氢能产业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应对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
1.3.2 各地陆续出台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
“双碳”战略目标下,各地陆续出台氢能产业规划及政策,从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等方面鼓励氢能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氢能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仅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的氢能相关政策就达到了约30项,地市以上的氢能相关政策数量超过400项,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氢能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2021年,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作为首批示范城市群得到正式批复,由佛山牵头,联合广州、深圳等11座城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在此政策加持下,佛山氢能产业发展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3.3 政策推动下,氢能发展空间巨大
政策推动下,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氢云链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氢能产业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其中,2021年全年氢能产业名义投资额、燃料电池汽车招标量、氢能产业新企注册量、纳入工信部新能源车推荐目录的氢能车型总量等数据同比分别增长了92%、54.3%、70%、47.9%。另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氢能产业属新兴产业,其发展空间巨大,而对氢能的应用更是大势所趋。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当前,在“双区”利好的叠加效应下,更是迎来氢能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氢能产业,无疑将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产业支撑。
1.4.1 行业竞争加剧
当前,国家以城市群为单位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氢能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涌现出一批氢能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优质企业,已初步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等氢能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氢能“制、储、运、用”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基础[6]。随着各地陆续密集加速布局氢能产业,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1.4.2 项目招引难度加大
行业竞争加剧伴随而来的是项目招引难度加大。多地陆续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政策供给,推动氢能产业投资及应用落地驶入快车道,氢能产业将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热点,这也意味着佛山今后氢能产业的项目招引难度会越来越大。虽然佛山当前企业数量较多,涉及产业链较广,但是产业链大而散,优势企业数量偏少,缺少技术实力在国内领先的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企业。
1.4.3 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当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多已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基本性能的研发阶段,解决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走向产业化[7-8]。虽然国内已经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局部示范应用阶段,但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手中,佛山加氢站所需的压缩机、加气机等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问题。
在对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基础上,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可以得到4组战略决策组合,包括发展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调整型战略(ST)、保守型战略(WT),见表2。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及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期,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以仙湖实验室为主的六大重点平台建设,构建多样化商业化应用场景,持续进行宣传造势,进一步巩固“佛山氢能”的行业领先地位;利用政策红利期,争取更多国家级或省级试点、示范区、实验室的落地。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与湾区内其他城市产业互补联动,共同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利用政策红利期,加快平台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实验室的落地;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寻求金融、技术、人才等要素上的支撑;利用佛山“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的土地空间。
依托佛山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调整氢能产业主攻方向,尤其是在氢能应用领域抢占制高点,树立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制定产业招商地图,根据佛山实际调整招商策略,对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撬动更多汽车上下游企业的入驻以及重大项目的落地。
以仙湖实验室等现有平台为依托,利用佛山当前产业空间规划调整,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氢能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氢能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园区聚拢,发展壮大氢能产业;聚焦本地氢能产业各细分领域的成长型企业发展,加大科技扶持力度。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佛山虽然凭借雄厚的区域经济实力以及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在全国内抢先布局氢能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但同时也存在氢能资源贫乏、平台级别过低、要素瓶颈等问题。为更好利用佛山现有优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以及氢能产业发展黄金期,建议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佛山现有氢能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集中资源,着重推进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动力系统集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等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加快氢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重大装备国产化,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接,结合佛山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和实践基础,重点围绕氢源、加氢站、氢储运、氢燃料电池应用及其安全运营、监管等领域,支持企业将关键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同时,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的创建,以标准引领佛山氢能产业规范、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佛山制造业大市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与氢能产业联合发展,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致力将佛山打造成为华南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的重要基地。四是加快布局完善氢源、加氢站供氢网络的建设,构建多样化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氢能在交通服务、发电备电、农业、商业楼宇、零售商店、居民住宅、应急救灾、消费电子、医学设备、工业器具、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应用,让佛山在氢能产业商业化上继续走在国内前列。
一是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加快仙湖实验室等氢能产学研平台建设。依托港深港澳科技走廊,链接世界前沿科技以及人才资源,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树立氢能产业技术标杆,力争将仙湖实验室建设成为氢能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成国际氢能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期,支持氢能企业与高校、产业联盟、科研院所之间抱团取暖,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的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实验室的落地。三是搭好项目与资本对接的平台,充分利用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以及香港、深圳、广州等湾区其他城市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投资力度,为氢能产业输血。四是以UNDP—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契机,链接全球氢能高端人才资源,整合佛山职业教育力量,将大力引进与本土培育并举,培育氢能产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专业型一线技术工人人才队伍,补齐氢能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短板,打造氢能产业人才高地。五是结合佛山内部五区产业发展基础,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为氢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重大项目的落地腾出更多可连片开发的土地。
一是加强统筹,加快制定佛山氢能产业招商地图。重点针对日本、美国、欧洲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华中等地开展产业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氢能产业领军企业以及高水平项目团队,加快形成产能。二是注重以商引商,加大对现有氢能企业尤其是汽车相关企业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加快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完善氢能产业链及核心产品的配套。三是进一步挖掘已落户氢能企业尤其是各细分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潜力,对技术价值高,有一定研究基础或技术资源的项目和团队,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培育未来增量空间。四是以仙湖实验室等产业载体为依托,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氢能企业向园区集聚,进一步引导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氢能产业布局。
一是以UNDP氢能产业大会为抓手,打造中国乃至国际顶级的氢能产业大会和氢能燃料电池会展品牌,大力宣传推介佛山氢能产业支持政策、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将氢能塑造为佛山名片,带动更多氢能企业的集聚发展。二是充分吸收UNDP氢能产业大会、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成功举办的相关经验,更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筹划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号召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参与,持续提升“佛山氢能”国际影响力。三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佛山氢能企业走出国门,参加更高级别的国际展会,如日本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等,持续打响“佛山氢能”区域品牌。
一是强化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区域联合。以燃料电池汽车广东示范城市群建设为契机,牵头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与湾区内其他城市氢能产业互补联动协同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各有侧重、区域联合、协同突破”的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格局。二是加快构建高效稳定的氢源供应体系。综合考虑价格、运输半径等因素,整合东莞、广州、江门、肇庆等湾区富氢城市的氢气供应,加快与佛山形成固定供应链,保障近期氢源的稳定供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规划,加快先进能源和制氢技术攻关,积极探索发电厂制氢,天然气制氢、风电制氢、谷电制氢等技术,增加绿氢供应比例,满足中长期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引导和支持佛山本土氢能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创新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消化并吸收其先进技术,逐步实现工艺及设备的本地化生产。四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的合作,努力掌握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趋势、重点企业投资动态,及时跟进、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