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刘 鹏
1995 年,王飞从学校毕业,来到共青城市东湖小学教数学,迄今已近27 年。2021 年,王飞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对此,王飞显得很坦然:“当初申报的时候,我描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后我被评上了,我很意外,也很吃惊,我觉得我做的都是非常平凡的工作。”或许,教师只有远离了计较才能更无私地奉献。
20 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让王飞积累了丰富的与学生交流的经验,善于总结的她总会把点滴记录下来。在班级管理方面,王飞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会让四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然后从这些小组长中再选出班干部,比如班长、副班长。”
王飞认为,学习只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像卫生、劳动都应该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小组长不只负责收发同学的作业本等事情,同时,他也是纪律委员、劳动监督员、卫生监督员。每周一的队会课,王飞会组织班上的小组长反馈上一周的工作情况,逐渐发展小组长们的“领导力”,使其具备成为班干部的优秀品质。
一年级的小学生的管理意识是较差的,很多习惯都还没养好,王飞则颇有耐心:“这个时候我会手把手地带着,比如作业应该怎么发、怎么收,培养班干部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学期下来,这些学生大不一样。
在王飞的班上,班长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角色,他就像一位小老师,要观察班级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反馈给老师,此外,他要及时处理可以处理的问题,如解决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劝导同学不要打架等。因此,对于班长的选拔,王飞甚是谨慎。“学生在刚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差距是不明显的。班长这一职位从来不是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表现突出就能担任的,我一定是综合考虑的。”刚开始,王飞并不直接任命班长,而是考察这些小组长,重点培养3~4个有潜力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王飞发现小洁是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这个小姑娘很优秀,她性格很开朗,悟性也很高。”在发现了小洁这些优点之后,王飞对小洁产生了期待,逐渐提高了对她的要求。小洁也没让老师失望,出色地完成了各方面的工作,和老师的配合也越来越好。“现在她在我们学校的高中部读书,她在现在的班级上也是拔尖的。平时我们在路上碰到,还会打招呼、谈心,就像朋友一样聊天,分享最近的学习生活。”
在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时候,王飞会直接任命之前自己观察各方面较为优秀的人为班长;到了中高年级的时候,在两三年的朝夕相处中,学生对同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体现班长的权威性,王飞让学生投票选出班长。“我的班长是学生选举出来的,而不是我内定的,副班长、小组长等职务也要投票选出,如果你当得不称职,我们是要换人的。”
这种“层层筛选”的班干部选拔制度,让班级事务秩序井然。同时,在班级管理上,王飞始终把树立良好和谐的班风、营造平等友爱的班集体放在第一位。
小学生终究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副班长小雨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但她似乎不太受同学的喜欢,因为她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会“以权压人”。班上许多学生对她意见很大。“老师,她不公平,会偏袒别人。”在选举班干部的大会上,不少同学表达了积蓄已久的不满。
一般而言,尊重学生的王飞自然要把学生的意见放在心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普遍对小雨表现出了不满,那肯定是她有不足的地方,但王飞转念一想,这个小姑娘还是比较优秀的,如果现在直接撤掉她的职务,这对她来说打击很大,我应该给她一次机会,不然她不就被放弃了吗?于是,王飞没有马上否决她,而是与全班商量设置一个缓冲期,让大家考察她。
王飞对班上所有学生说:“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我们要给小雨改正的机会。如果她改正了,她会做得更好。”这种表扬式、鼓励式的容错态度,让学生心软了,也同意了老师的建议。“如果小雨表现得好,就继续让她当班干部;如果她屡教不改、一意孤行,那就选出更优秀的人来接任。”王飞对学生承诺。
王飞坦言:“那个时候,我压力很大,毕竟全班同学的意见都很大,但好在最后还是获得了大家的同意。”小雨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恩同学、老师的宽容,在学习生活中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做得也越来越好,班上同学也对她改观很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错误,识别、杜绝、零容忍,自是能省下不少事;但包容更见教师的智慧,更能助力学生形成宽广的胸襟。
王飞不会因为班上学生学习成绩好而对其特别关注,她始终一视同仁,她甚至会更刻意地关注家庭比较特殊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小章在父母离异后和父亲生活,卫生情况比较糟糕,脸上常常会拖着鼻涕,平时王飞会直接帮他擦,或者发动学生监督他,让他自己擦。“哎呀,你今天怎么把自己搞得这么脏啊?干净的小朋友,他的朋友就会更多;邋遢的小朋友,大家可能就不喜欢跟他一块玩了。”通过多次耐心的交流、劝导,王飞逐渐引导小章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发动同学督促他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这种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与关怀。每一个被关注到的学生的微笑,则让王飞无怨无悔地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学生这边我要细心留意,自己的孩子也要及时地沟通和交流。”王飞的儿子小松在读高一的时候有些叛逆,“那时候,孩子突然说不想读书了,”回想当时的情境,王飞也很是感慨:“当时,我听到也是非常生气,连书包都扔掉了,我跟他说:‘你不想读可以,那你总要想好自己的生计,你要想好你的出路,父母不可能养你一辈子。’”
王飞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放弃自己的人生,“弃学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他压在心里,一直没有说出来。”王飞便转换思路,先向小松道歉:“作为父母,我们在有些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好,没能及时关注你的情绪。”小松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王飞的引导、劝说、安慰之下,他终于爆发出来,大哭了一场。原来当时小松和一个女同学走得比较近,班上另一个男同学对这个女同学颇有好感,于是“威胁”甚至“恐吓”了小松。小松不知所措,备受委屈,每天晚上都睡不着。“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向父母求助,不能压在心里,”王飞安慰道,“你说出来是好事,不要怕,既然事情发生了,武力解决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他来找你的麻烦,我们马上报警。”
由于社会经历少,单纯的少年处理不了这般棘手的事情,故而心神难宁,以为已到人生“至暗时刻”,甚至决定放弃学业。好在孩子的变化,王飞早已察觉,也通过锲而不舍的对话与沟通,帮助孩子走出阴霾,重见“阳光”。这是孩子的幸运,更是王飞的幸运。
平等的姿态、友好的交谈最终迎来和谐的相处,虽然小松考的学校不是特别好,但通过这件事情,母子之间更亲密了。
教师也有家庭,千千万万教师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对于师生之间的友爱、和谐、融洽,我们再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但是,这并不是建立在牺牲教师温馨家庭的基础上的。我们始终怀抱着最高的期待:一个个“最美家庭”的老师用他的美好去感染、影响他的学生,与他的学生和谐相处。
2020年,王飞去共青城市苏家垱中心小学支教一年,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教学,王飞深感“和学生磨合是很重要的”。支教结束后,再次回到东湖小学,王飞主动向学校提出再带一届一年级学生。面对现如今的一年级学生,王飞说:“真的和以前大不一样,现在的学生在幼儿园接受的内容和以前不一样了,教学模式不一样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更不一样了。”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做到“精准育人”,是王飞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该说,“磨学生”道阻且长,但王飞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