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禄
(江西省抚州健强第五医院骨科 抚州 344000)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是全身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胫骨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骨折发生后不仅会对骨质造成损伤,还会导致骨折部位软组织受到累及,若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出现障碍,阻碍机体恢复[1]。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虽然能够将骨折断端有效复位,但手术切口较大,手术创伤性较大,且骨折断端的暴露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影响骨质愈合[2]。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属于间接复位的一种方法,具有微创的特点,无须对骨膜进行剥离,对患者骨质及周围组织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3];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P)作为临床常用手术方法,能够减少对动脉及骨膜血管的损伤和对骨折断端血供的影响,加快骨折愈合[4]。有研究指出,MIPPO 结合LCP 治疗更有利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5]。本研究对60 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MIPPO 与LCP 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抚州健强第五医院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共计60 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 例)与对照组(3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 13 例;年龄 45~70 岁,平均年龄(60.34±5.48)岁;骨折分型:单纯型、粉碎型、严重粉碎型分别为 16 例、10 例、4 例;骨折至手术时间 1~10 d,平均(5.67±1.22)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自行摔倒、其他分别为 13 例、5 例、9 例、3 例。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5~69 岁,平均年龄(60.29±5.45)岁;骨折分型:单纯型、粉碎型、严重粉碎型分别为18 例、9 例、3 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9 d,平均(5.62±1.19)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自行摔倒、其他分别为 12 例、6 例、8 例、4 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抚州健强第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EC20220919-1001)。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 MRI、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单侧骨折;首次骨折;符合手术指征;患者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胫骨近端骨折者;存在明显手术禁忌证者;存在胫骨远端手术史者;伴开放性骨折者;存在膝关节或踝关节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找到患者胫骨前内侧,作一条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使用预弯钢板螺钉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最后缝合切口,术毕。(2)观察组使用MIPPO 结合LCP 治疗。术前对患者实施X 线检查,分析患者骨折线的长度,确定骨折断端具体情况,根据骨折实际情况选择2 块长度合适的干骺端解剖型LCP 钛板。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找到患者内踝尖内侧部位,作一条长度约为3 cm 的切口,切口为弧形,较少地暴露骨折断端,确定骨膜及肌肉间位置,通过骨膜剥离器将其分开,建立软组织隧道,并将干骺端解剖型LCP 钛板插入,直至胫骨内侧位置,通过牵引作用对骨折断端实施闭合复位,待下肢长度、力线、旋转畸形恢复后,在C臂透视引导下对钢板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骨折断端准确复位,确定骨折对线良好后,使用相同钢板作为参照,找到预置入螺钉位置,于此部位皮肤戳一个小切口(长度为1 cm 左右),确定骨折远近端位置,各自使用螺钉(至少3 个)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透视对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确定良好后,将切口关闭。术后无须使用石膏固定,第2 天指导患者进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第6 天扶拐下床活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优:X 线等影像学显示骨折愈合较好,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良:X 线等影像学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可:X 线等影像学显示骨折愈合一般,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差:X 线等影像学显示骨折愈合较差,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未恢复,疼痛等症状依旧存在,甚至加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系统(AOFAS)评分。术前、术后6 个月使用AOFAS 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踝-后足功能,总分为100 分,AOFAS 评分越高,踝-后足功能越好。(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前、术后6 个月通过HSS 评分对膝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膝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不稳定性、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肌力6 个方面,量表采用百分制,HSS 评分与膝功能呈正比。(4)临床愈合时间。对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并记录。(5)并发症。对患者随访6 个月,统计术后并发症(关节僵硬、切口感染、关节畸形、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并发症)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AOFAS 评分、HSS 评分、临床愈合时间)用()描述,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73.33%)比较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AOFA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AOFA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AOF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AOFA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30 30 9.357 7.664 0.000 0.000 t P 67.54±10.45 67.36±10.32 0.067 0.947 88.42±6.34 83.58±5.28 3.213 0.002
2.3 两组HS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HS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30 30 5.514 3.264 0.000 0.002 t P 68.78±11.34 68.69±11.28 0.031 0.976 82.44±7.45 76.37±6.23 3.423 0.001
2.4 两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骨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表4 两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切口愈合时间(d) 骨愈合时间(月)观察组对照组30 30 t P 10.45±2.42 15.68±3.05 7.357 0.000 2.48±0.69 4.12±0.87 8.090 0.000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属于临床膝关节损伤中的常见类型之一,大多是由于外力作用所导致,骨折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问题,同时伴有骨折部位组织水肿,使患者下肢功能发生障碍,因此,需以稳定肢体生物力学、恢复解剖学结构作为目的实施治疗,避免骨愈合不佳问题的发生[6]。但由于胫骨远端背侧部位软组织较少,若未能采用合理的方式行治疗,骨折发生8 h 后则可能加剧软组织损伤,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影响术后骨愈合[7]。
在传统手术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开皮肤组织实施手术以复位骨折断端,具有固定视野清晰的特点,可为复位提供便利,但对软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容易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加重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且术中骨折断端的暴露还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阻碍患者术后恢复[8]。MIPPO 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切口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的优势,手术过程中无须暴露骨折部位或骨折部位暴露较少,能够使该部位血运得到有效保留,减轻对骨折断端及周围组织的损伤,进而促进术后恢复[9]。LCP 是目前临床常用内固定方法,通过螺钉与加压钛板的组合,能够有效增强成角稳定性,减轻骨膜摩擦问题,纠正传统固定术中稳定型缺陷,减轻对骨膜血运的影响[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73.33%)相比,前者更高。究其原因,MIPPO 与LCP 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对骨折部位软组织的剥离,降低手术损伤,且将干骺端解剖型LCP 钛板置入后能够有效预防胫骨短缩成角畸形的发生,尽快完成闭合性复位,有效增加骨折部位血流灌注,维持骨折断端血运状态,加快断端愈合,进而提高临床疗效[11~12]。
观察组术后AOFA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高。究其原因,MIPPO 与LCP 联合使用能够使下肢长度、力线、旋转畸形得到有效恢复,加之C 臂机透视的引导能够提高手术精准度,促进骨折断端更好地复位,提高复位质量,避免残余畸形对远期踝关节功能的影响[13~14]。观察组术后HS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高。MIPPO 能够使关节腔内碎骨块及脱落滑膜得到清理,增强固定稳定性,预防关节僵硬;LCP 术中使用弹性固定,能够缩小局部应力遮挡,有效对抗旋转,促进轴向稳定性增强,使骨折修复得到维持,促进骨痂的形成,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15~16]。观察组切口、骨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短。这是因为MIPPO 结合LCP 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引起的不适感,且该方法与机体生物学固定原则更加符合,能够使肌群张力及钢板处于平衡状态,使外侧骨膜血管系统得到保护,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促进切口及骨愈合时间缩短[17~18]。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对照组(26.67%)相比,前者更低。说明MIPPO 结合LCP 治疗能够降低对骨折端的激惹,减少对骨膜的剥离,降低对骨折断端血运的破坏和关节软组织的损伤,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并且干骺端解剖型LCP 钛板较薄,能够与胫骨远端形态相匹配,使其与胫骨内侧紧贴,不会占用较大空间,可有效避免钛板外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9~20]。
综上所述,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给予MIPPO 结合LCP 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AOFAS 评分、HSS 评分,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缩短临床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