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侠,张红艳,吴梦春
(1.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 永州 425000;2.永州市粮食经济科技学会,湖南 永州 425000;3.永州德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南 永州 425700)
旱杂粮是小宗粮食和食用豆类、薯类作物的统称,泛指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粮豆,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一方面,旱杂粮生产位置比较好,大多地处偏远山区、高寒地区,山高水清,土壤和空气几乎没有受到污染,且种植过程很少使用化肥、农药,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另一方面,旱杂粮大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功能,因此,旱杂粮具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消费市场,旱杂粮的种植和加工,事关粮食安全、粮食产业发展和百姓生活[4-5]。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地貌类型复杂,以丘岗山地为主,地形格局大体为七山半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具有生产发展旱杂粮产业的天然优势。本文通过综述永州市旱杂粮生产和加工现状,旱杂粮加工企业发展模式,分析制约着永州市旱杂粮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做大做强永州市旱杂粮产业发展主要措施,以期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洪武《永州府志》,是湖南省最早的一部刻本郡志。志书“税粮”篇记载:“豆,贰仟肆拾壹石壹斗叁升壹合壹勺”说明大豆早在明朝就广泛种植,而且纳入皇粮国税。
1949年永州市(9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333万hm2,总产量58.37万t,其中稻谷种植22.434万hm2,占比79.18%,产量54.30万t,占比93.03%;旱杂粮种植5.899万hm2,占比20.82%,产量4.07万t,占比6.97%[6]。经过70多年的发展,永州市旱杂粮生产面积得到进一步提升。永州市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46.681万hm2,粮食产量291.23万t,其中:稻谷37.923万hm2,产量249万t;旱杂粮积植面积8.758万hm2,旱杂粮产量42.22万t。旱杂粮积植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8.76%,旱杂粮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的14.5%,旱杂粮分别为:小麦0.12 hm2,产量415 t;玉米3.849万hm2,产量23.08万t;高粱570 hm2,产量0.26万t;其他谷物840 hm2,产量0.28万t;豆类2.749万hm2,产量7.86万t;折粮薯类面积2.007万hm2,产量10.70万t[7]。
永州市是湖南省重要的旱杂粮生产地区。2019年,湖南省旱杂粮种植面积114.140万hm2,旱杂粮产量376万t;永州市旱杂粮种植面积8.758万hm2,旱杂粮产量42.22万t,分别占全省旱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7.67%和11.23%[8]。
永州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成了以山丘地为主体,丘、岗、平俱全的地貌类型。境内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全域中山、中低山、低山总面积11 044.5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9.5%,其中坡度在15°以下的土地存量丰富,居全省之冠,其中:丘陵、岗地、平原、水面各占3 242、3 979、3 191、880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14.5%、17.81%、14.29%和3.94%。永州东南西三面环山,五岭之中有四岭横亘南西,中部耸立阳明山,天设地造一个道县、宁远、江永、江华“天然大温室”,为粮食生长繁衍提供了天然乐土,适宜旱杂粮作物种植。
永州新田、江永两县由于水土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种植的“新田大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冷水滩区普里桥当年生产的红薯粉条,驰名中外,远销南洋; 2007年在祁阳县成立的湖南天圣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以优质红薯种植、加工、深加工为主业,与中国农科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合作,被认定为全国杂粮加工10强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营养保健食品诚信单位,取得“一种无明矾和任何添加剂的红薯粉丝”发明专利,主要产品鲜红薯、纯红薯精白淀粉、纯红薯系列粉丝、纯红薯系列粉条、纯红薯粉皮、红薯面条等均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深受市场欢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永州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62家、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家,全省首家富硒杂粮联盟1家。全行业米、面、杂粮、油加工和深加工体系齐全配套,旱杂粮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省内领先,拥有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阳光华利食品有限公司、新田县豆家旺食品有限公司、湖南蔬益园食品公司等多家知名旱杂粮深加工企业,企业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以永州优质旱杂粮和果蔬为原料,研发出多种旱杂粮深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健康升级需求,形成旱杂粮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永州旱杂粮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基本上衍化发展成4种模式。
东安县的永州市加隽食品有限公司、零陵区的湖南省恒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处富硒之乡新田县的湖南惠欣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穗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红薯、玉米基地连片种植为主,采用机械化生产红薯干、红薯粉丝,副产物红薯渣委托湖南雅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酿酒。
新田县富硒杂粮联盟理事长单位豆家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豆腐花畅销省内、供不应求。湖南五月豆香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传统古法酵素豆腐工艺技术,研发出酵素豆腐、大豆酸奶、豆奶布丁和豆奶沙拉等大豆系列产品。
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老牌水果罐头加工企业,实力雄厚,信誉卓著,技术精良。董事长阳国秀是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创新精神强,研发生产玉米南瓜汁、嫩玉米罐头、小红薯罐头深受市场欢迎。湖南蔬益园食品公司集薯类、香芋、蔬菜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研发生产速冻薯类休闲食品上市供应,董事长张四玲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永州市瑶妹子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休闲豆制品、豆腐乳、油炸豆腐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新田县恒丰粮油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西薯米”,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和专利新产品证书,解决了鲜红薯难以储存的难题,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鲜薯味的红薯米。永州多喜来食品有限公司选用本市优质红豆、绿豆、玉米、香芋制作老少咸宜、百姓喜欢的杂粮主食面包和糕点。
资深米粉加工企业湖南阳光华利食品有限公司,依托“一种营养鲜湿米粉的制备方法”“一种营养鲜湿面条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生产系列杂粮米粉,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湖南省技术发明奖,正在紧张研制的新款植物蛋白草营养米粉即将面世,公司董事长尹新利当选中国粮油学会理事。湖南鸿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订单种植模式,种植黄豆、绿豆、黑米、玉米、花生等旱杂粮为原料,添加高钙植物辣木叶,生产富硒高钙纯天然系列固体饮料。
千年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视粮食为政权命脉。对种粮农民的粮油收购,由历史上的田赋征银,到1941年民国政府为了控制粮食,改为田赋征实,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粮食收购政策不断改革和变化。1949年公粮征收,粮赋合一;1952年实行农业税征收稻谷;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实行粮食征(统)购;1985年实行粮食合同定购;1987年改为国家粮食定购;1993年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实行经济合同收购;1994年恢复国家粮食定购;2000年保护价收购。
稻谷是湖南粮食的当家产品,各种政策倾斜稻谷种植、储藏、加工和销售。旱杂粮一直被视为“小品种”粮食,它的地位也随政策的风向潮起潮落。国有粮食部门在1957年以前,粮食收购一般只收主粮稻谷,不收旱杂粮;1957年以后,国家政策要求,小麦、壳大麦、米大麦、燕麦、玉米、黄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饭豆、高粱、粟谷、荞麦、薯类等旱杂粮,均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折合率,抵缴统购粮食任务,即折合稻谷或大米列抵征购和超购粮任务,如收购黄豆50 kg折合成稻谷62.5 kg或大米43.75 kg,鲜红薯50 kg折合稻谷5 kg或大米3.5 kg,红薯干50 kg折合稻谷25 kg或大米17.5 kg ,红薯淀粉50 kg折合稻谷35.75 kg或大米25 kg,鲜马铃薯和马铃薯淀粉同红薯折合率。在此政策背景下,全省国有粮食部门1980年收购大豆5 000万kg、蚕豆3 900万kg、绿豆650万kg。1984年以后,旱杂粮收购实行指导性收购,旱杂粮也就淡出了粮食江湖,导致农民没有种植旱杂粮的积极性。
旱杂粮收购政策退出后,旱杂粮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是引导农民提高旱杂粮种植生产积极性主要途径。然而,永州市旱杂粮深加工企业虽有,但规模不大;数量虽多,但综合实力不强。大部分企业本身弱小,没有核心竞争力。一些实力较强的粮食加工企业,如年产值过亿元的果秀食品,起步由水果罐头转为发展杂粮深加工罐头产品;同样年产值过亿元的多喜来食品等企业的杂粮深加工没有成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只是作为小品种产品生产和经营。
第18个中央1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要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通知》(湘政发〔2020〕6号)要求“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等资源发展旱杂粮生产,积极发展玉米、红薯、大豆、花生等旱地作物间作套种,进一步增加旱粮面积。”永州是旱杂粮大市,具有品类多、品质好、不与水稻争地的特点,对永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是有益补充,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应当积聚力量把杂粮产业打造成永州粮食经济增长的新发力点和增长极。
发展旱杂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建议政府高位推动,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一是把旱杂粮纳入相关政策补贴范围。发展旱杂粮产业链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之一,将旱杂粮纳入农业补贴政策范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之中;二是把发展旱杂粮产业纳入粮食“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旱杂粮产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地方粮食产业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粮食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路径,在相关政策和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用好深入推进优质粮油工程和中国好粮油政策。
政策和科技是发展经济的双翼,政策可以导向和引领旱杂粮产业发展,科技则是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旱杂粮企业要树立旱杂粮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内生活力,谋划从种子、种植、生产,到收购、储存、加工、品牌宣传、终端销售的各项工作。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永州旱杂粮产业升级发展,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加快永州旱杂粮由生产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
一是以产品谋产业,细化专业分工。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县或每一家企业专心做精一个产品,不要好高骛远、追求小而全,大豆、玉米、红薯多种旱杂粮一起做。学习华利公司心无旁骛,26年专心做好一根“放心米粉”的工匠精神,聚集起一个特色旱杂粮单品优势,空间布局由“平面分散”转变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单一旱杂粮产品经济聚合体。
二是以联盟为平台,抱团发展产业。由一家有发展杂粮产业情怀、综合实力强的企业牵头,组建由“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储藏企业、营销企业、健康产业企业、科研院校”组成的集种植、收储、加工、营销、养生、科研于一体的旱杂粮产业联盟,带动农民充分利用丰富的旱土资源、高岸田、天水田,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甜糯玉米、杂交高粱、香甜红薯等特色旱杂粮种植,全市实现特色旱杂粮种植面积9.2万hm2,创办特色旱杂粮产业园30个、面积6 667 hm2,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特色旱杂粮产业园区3个,帮助旱杂粮种植农民增产增收。引入体验式营销模式建设旱杂粮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农旅和工旅休闲区,每个县区培育1~3家集旱杂粮种植、加工、展厅、主题餐饮、特色小吃、营销店为一体的特色旱杂粮产业园区。重点培育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永州市美年大健康、山川百谷为展示窗口,内设旱杂粮大讲坛、旱杂粮科普馆、青少年体验馆、永州市及外地名优旱杂粮产品展馆和销售点,常年对外开放。
三是包装杂粮文化,提高杂粮档次。挖掘、整理、延展、传播推广永州市旱杂粮文化,运用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载体,大力宣传永州市旱杂粮文化,讲好杂粮故事,丰富永州市旱杂粮内涵。推动有条件的县区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有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市场认可的旱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旱杂粮区域性公用品牌引领作用,搞好旱杂粮公用品牌建设和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等。
四是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发展实力。以科技创新带动全市旱杂粮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引进旱杂粮新品种、加工新技术,积极打造旱杂粮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以实施良种繁育、有机旱作生产、旱杂粮食品多样化研发为切入点,推进旱杂粮产业链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全面升级、提升永州旱杂粮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