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探讨

2022-12-05 13:57
山西青年 2022年22期
关键词:非学历师资队伍培训

丁 茜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近些年来,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迅速,不断壮大,并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对于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形式,其由原本的单一学历教育逐渐转变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并重发展形势。与此同时,在我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以及发展规划纲要当中也提出了全新要求,既要保证学历教育的稳步发展,而且还应确保非学历教育的大力发展。而想要保证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应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师资队伍具有高素质,并要对适用于非学历教育工作的师资培训、管理以及考评机制进行建立,以此来保证非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非学历教育的认识观念

长时间以来,高校一直将继续教育视为全日制类型普通高等教育当中的一类附属品,也是高校实现创收的一个手段,非学历教育实施时,体现在重视产出以及轻视建设,能够通过最低收入创造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非学历教育来讲,其属于继续教育重要分支,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较多高校实施继续教育办学时,其规模还相对较小,对比学历教育在运行方式、管理机制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继续完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在非学历教育过程中,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对比学历教育所占份额相对较小,这也使得高校未高度重视非学历教育的原因之一。在高校非学历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是其主要参与者,由于其未正确认识到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将其作为政治任务,并未针对课程投入足够时间和充足精力[1]。对于非学历教育而言,高校是其重要的管理者以及组织者,应形成对于非学历教育整体发展前景正确理解与认识,明晰其形成的社会效益,通过非学历教育来有效衔接和融汇高校与社会,使非学历教育能够为社会、行业以及人民提供优质服务。在高校的非学历教育过程中,非学历教育资本是其重要的一项支撑部分,能够极大程度促进非学历教育在实施时教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应在转变对于非学历教育基本认识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构建,加强对于教师管理、教师培训的综合重视程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建立。从高校教师角度进行分析,其需要对传统非学历教育态度加以改变,形成对非学历教育实施的全面认识,对其在全民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理解[2]。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非学历教师队伍结构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非学历教育具体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向大众免费开放的课堂,以及定向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后者而言,其开展的目的在于采取非学历教育的模式,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而对于百姓课堂而言,其主要对文化知识进行有效普及,有效提升国民素质。如今,我国对非学历教育不断加大重视程度,各类培训也逐渐常态化,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受众对象,明确非学历教育的课程内容,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构建,并建立起长效机制,促进非学历教育方面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首先,在构建非学历方面师资队伍过程中,应注重职称结构完善。就非学历教育来讲,层次具有多样性特点,在构建师资队伍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多元结构层次。在过去的非学历教育教学举办过程中,为了彰显学校重视程度,不同层次课程,均邀请学术带头人以及知名教授等,在此情况下,会导致教学资源浪费。部分教师由于具有繁重的科研以及教学任务,进而导致缺少充足时间对学科理论知识与培训需求的结合进行研究,无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科学研究以及一般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高校非学历教育所面向的教育对象,具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校在针对非学历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进行构建过程中,应对实际需求形成比较充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构建的教师队伍应保证比例适当,涉及中级、高级职称。教师如果是高级职称,则工作内容主要为解读培训内容,教师如果是中级职称,则需要讲授应用内容,解答学员问题,并且有效展开课后辅导,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3]。

其次,非学历教师在年龄上进行多元组合,对于高校的师资队伍,应保证具有老中青三代,从而确保年龄结构的均衡。高校的人才年龄分布需要能够有效呈现出正态曲线,其高峰为35~50岁的人数,该年龄段的教师具有旺盛的创新力。在高等教育当中,高校非学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充分确保教师年龄分布具有合理性以及多元化。对于资深的老教授以及老专家,需要确保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而且在各学科领域都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高校的相关主管部门可以聘请该部分教师,通过这部分教师作为不同学科带头人,促进非学历教育工作落实,将个人承上启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应对青年教师进行鼓励,使其可以积极参与非学历教学。就青年教师来讲,需深度开发其学科应用潜能,进而使青年教师可以逐渐发展为学校当中的骨干,推动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

最后,构建行业专业相关外聘教师制度。通过有效开展非学历教育教学,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在社会各个单位当中,具有一批高素质人才,这部分人才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具备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是非学历教育教学的重要主体,需要对一批技术能手进行充分发掘和吸收,使其加入教师队伍当中,严格按照聘用以及遴选等制度,从而保证高校非学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过程中,对于校外教师,需合理设置遴选制度,使行业专业参与到非学历教师中。在遴选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原则,具体实施时,应将高校挖掘、公开招聘均包含其中,通过技能测试、试讲以及校内外专家评定,从而对最终人选加以确定[4]。

三、健全非学历教育教师的评价制度

在控制非学历教育质量时,针对相关教师应设置评价制度,促进制度完善构建,这属于非学历教育方面教师队伍构建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方位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态度,全面了解非学历教育当中教师的具体情况,从而对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进,使教师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首先,评价内容。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应结合实践应用、讲义质量、课堂效果这几方面。第一,就讲义质量来讲,需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非学历教育基本主题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同时根据书本中涉及的理论基础以及学院具体情况合理衡量。通过讲义能够将教师实际知识水平充分反映出来,也能体现出学校学科实力,通过保证讲义质量,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学习相关内容,为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帮助,使其能够有效记忆和消化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学生拓展讲义内容,不断对学习资料进行积累,对知识有效扩充。讲义对于教师来讲,属于教师教学中使用的纸质讲稿材料,也属于学习科目时的指导文件。第二,呈现出的课堂效果可以将教师知识传授能力比较有效地体现出来。而教师应在段时间中,将讲义内容比较完整地向学生传输,并要使学生能够对讲授内容基本理解。就课堂效果来讲,应体现出教师授课的清晰度以及流畅度,是否可以简易化处理课堂知识,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促进学生比较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5]。

其次,评价途径。在非学历教育教师的评价制度中,核心内容为形成系统性、全面性考评方式,根据考核指标,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内容,通过不记名形式展开调查,实现对收集数据的有效分析,掌握学员的课堂表现以及知识整体接受程度。第一,可以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对各方关于教师上课提出的意见进行收集,召开以学员为主体的座谈会,充分了解不同群体对于教师讲课的反应,采取交流方式对各方意见进行听取,在对从事非学历教育方面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第二,可以采取走访学员单位的方式,对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收集。在非学历教育过程中,用人单位是其间受益者,结合员工工作能力提升,有效提高单位工作效率。所以,可以在完成培训后对相关学员单位进行走访,并对学员学习之后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将其作为对非学历教育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6]。

最后,评价群体。针对非学历教师进行评价时,评价群体应通过学校、学员、学员工作单位构成,基于目的不同,结合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教师授课效率的评价。对于高校来讲,属于非学历教育重要组织者,实现对非学历教育方面教师考评工作,应充分认识教师课堂表现,将教学意见比较直接的反馈出来。并且高校属于教师管理单位,需结合具体情况,关注这部分教师的发展,推动评价制度的科学完善构建,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非学历教育实现迅速、健康发展。就学员来讲,属于非学历教育主体部分,为直接受益者,如果没有学员支持,非学历教育便难以获得市场。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将学员作为中心,保证非学历教育这一市场整体的稳定性。在非学历教育中,学员属于受益者以及参与者,和教师之间会直接进行沟通与交流,参与组织的教学活动,比较了解教师语言组织形式、讲课方式、思维逻辑等。对于学员工作单位来讲,属于非学历教育在实施时的间接受益者,结合非学历教育,学员会针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实现工作能力提升,极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工作单位为第三方,因此对于学员在培训以后的情况会展开客观性评价。

四、建立长效和实用的培训机制

对于高校的非学历教育而言,该项教学研究活动应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来有效体现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教师来讲,属于非学历教育在开展时的实施者以及参与者,并要对自身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进行充分了解,将其结合学员培训的具体要求。相关高校也应对此加大支持力度,为教师有效提供培训机会和平台,并制定出完善的培训机制,推动高校实施的非学历教育获得更好发展。

(一)重视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构建

就相关高校教师来讲,一般长期从事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其自身具有十分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非学历教育和高校普通教育展开教学时,往往具有一定差异,非学历教学在正式将新教师引进之前,需要对岗前培训制度进行建立,并有效落实岗前培训工作。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其能够将自身理论知识有效结合非学历培训需求,同时教学中,可以不断积累非学历方面的经验知识,确保其在教学时能够使学员对全新知识进行接受,通过研讨互动、讲座等多种方式,在考核后为其发放聘书,从而使非学历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提升。

(二)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中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其中

相关高校需要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常规化,使其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同时非学历教育实施时,需将此项工作充分纳入其中,使其培训制度得到完善[7]。对于高校非学历教育而言,该项教学工作与实际应用具有密切联系,需要相关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积累经验,对相关学科在领域中新的进展进行充分了解。相关教师在对学员进行授课时,自身也应加强学习。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非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探索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从教师队伍结构和评价制度等角度采取有效的建设对策,并要转变对非学历教育的认识观念,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从而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为高校非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非学历师资队伍培训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