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

2022-12-05 08:48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畲族赏析浙江

张 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的积淀,它是祖辈传给我们的瑰宝,是我们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传统艺术: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国务院自2006年以来,先后公布了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10大门类,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等,共计3610个子项。其中传统音乐为重要门类,包括各地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共有国家级名录431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对地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家乡民间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紧迫的教学任务。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音乐艺术院校多个专业相关,这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以总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多年调研的结果提出一些改革设想。

一、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浙江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距今十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的“建德人”已揭开了浙江历史的序幕。虽然迄今为止,尚无材料证明“建德人”是否有音乐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祖先在原始群体狩猎活动中,在与荒芜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必定产生声音,而这声音或许就是音乐的最初状态,他们在生活劳动中体现出的聪明智慧、开创精神、勤劳勇敢的品质也成了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萧山跨湖桥文化,以及之后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呈现了浙江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辉煌历史。出土的骨笛、骨哨、陶埙等器物也证明了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乐器,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内涵。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部,与福建、安徽、江西等省相连,并与上海、江苏两地相邻。浙江省地形丰富,浙北地区为冲击平原、浙西南地区为丘陵和盆地,浙东南地区为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浙江气候资源多样,四季分明,冬季湿冷,夏季干燥,雨水充足,空气湿润。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形成了浙江各地不同的劳动方式与生活特点,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浙江民间音乐。

浙江省是“非遗”大省,率先于2005年公布了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量领先全国其他省市,位居榜首。至2021年,浙江省传统音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15项,包括:畲族民歌、嘉善田歌、舟山渔民号子、象山渔民号子、平湖派琵琶艺术、浙派古琴艺术、江南丝竹、嵊州吹打、舟山锣鼓、楼塔细十番、遂昌昆曲十番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55项,包括:乐清山歌、江山廿八都山歌、仙居山歌、富春江渔歌、古亭锣鼓、越窑青瓷瓯乐、上虞吹打等。

有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江省各市、各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各地区文化馆及非遗传承中心也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之一是教育,高校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等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高等院校应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己任。

民间音乐的传承受到其自身传承局限和生存环境破坏的双重制约,原有的传承途径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特点,地方高校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尤其是音乐艺术院校,将民间音乐的传承任务与高校的教育模式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传承途径。高等教育应以保护民间音乐原生形态为前提,利用现代、科学的方式进行传承,为民间音乐的延续和发展增添活力。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肩负重任。

二、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现状与改革意义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音乐艺术院校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脱离音乐艺术院校的教育。目前,全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普遍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称谓各异,虽然选用教材不同,学时安排不同,但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学院在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中,也基本沿用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大部分。以全国范围内代表性歌种、乐种和曲种为主,而涉及浙江地方性的内容极少。

将浙江本土音乐类非遗项目加入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给学生聆听来自家乡的民间音乐,学生在了解浙江本土非遗音乐时有一种触手可及的亲近感,同时浙江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接地气。我国地域广阔,拥有众多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厚。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将学生的视野带回到近处,是希望他们立足本土开始,对本土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及其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有所研究,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热情。这些思想认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更大范围地去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无疑是一种基础和方法。

三、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方案

(一)组织教师团队调研、采风、收集资料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做到深入其中,深谙其道。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养是首要且重中之重的环节。通过各种培训与交流活动,加深教师对浙江本土民间音乐的理论认知,使教师掌握浙江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等表演技艺。

组织以传统音乐理论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到浙江各地文化馆、“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非遗”传承基地进行调研,与相关人员座谈、采访等。组织教师团队深入民间进行扎实的田野工作,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的录音、录像、曲谱、传承人档案等资料。走访“非遗”传承人,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向“非遗”传承人学习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音乐艺术院校“非遗”传承的师资力量。

(二)课程标准修订与教材建设

目前,浙江省音乐艺术院校还没有专业的浙江民间音乐专用教材,因此,修订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标准、编写浙江民间音乐教材迫在眉睫。将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类项目编入教材,如民间歌曲部分加入乐清山歌、畲族山歌、嘉善田歌、江山廿八都山歌、仙居山歌、富春江渔歌等;民间器乐部分加入平湖派琵琶艺术、浙派古琴艺术、江南丝竹,嵊州吹打、舟山锣鼓、楼塔细十番、遂昌昆曲十番等;曲艺音乐部分加入温州鼓词、湖州三跳、杭州滩簧、宁波走书、杭州评词、小热昏等;戏曲音乐部分加入杭剧、婺剧、绍剧、甬剧、松阳高腔等。

将前期调研、采风、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科研成果纳入教材,在深入挖掘、整理、研读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教材的整体架构。充分发挥浙江省音乐艺术院校的人才优势,以传统音乐理论教师为主体,邀请从事传统音乐研究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编撰。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传统音乐教学的实用性,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说明性文字外,还应附上民间音乐的曲谱、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学生在使用教材时,能更直观、真实了解民间音乐的文化背景,并能更有效的利用音视频和曲谱资料来学习。

(三)理论讲授与表演示范的有机结合,多元的教师团队建设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教学任务得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建设一支由传统音乐理论教师为主体,邀请从事传统音乐研究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共同组建的教师团队。除了专业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在教学中的作用。

民间音乐一直依靠心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过去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限制,只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在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当今时代,把“非遗”传承人请到课堂上来言传身教,仍不失其重要的作用。把课堂当作舞台,师生互动,实现了“讲”“演”“带”的多重效果。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只停留在记忆中,记录在史料中。我们讲传承,就是要让它回归到民间,活在人间。民间艺术家、老艺人是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高校来说是“活性资源”。将这些传承人引入课堂,通过他们的现场演绎示范,将原生态的传统音乐展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及影响力是极强大的。回望过去,一代代传承人,他们的激情就是这样被点燃的。

民间音乐的教学不能只通过对音乐作品简单孤立的剖析,要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视角去领悟地方本土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采用“请进来”再结合“走出去”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师团队与多元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体会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

“走出去”是带领学生进入实地,让学生更近地聆听原生态民间音乐,去感悟孕育民间音乐的“土壤”,去寻找民间音乐的“根”。具体实施过程是:学校组织开展艺术实践采风活动,要求学生收集民间音乐素材,整理总结,编排并进行舞台实践,将自己融入民间艺术环境之中。让学生“走出去”正是为了参与、感受学习浙江本土民间音乐。让“非遗”音乐通过高校教学途径,既让学生了解并喜爱民间音乐,也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很好的传承途径和发展的后生力量。

(四)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民歌的产生和延续不能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民歌是在动态中传承的,保持其原生形态才能本真地传承原有艺术形态,使其不失生存的活力。各民族、各地区民歌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保护好民歌的原生态环境是传承、发展民歌的必要前提。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山歌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浙江的院校虽然也有畲族学生,但是他们很多都不了解畲族的民族历史、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服饰穿戴、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更不用说汉族学生了。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理论讲授与纪录片等视频观看,让学生了解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发源于潮汕凤凰山,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舞蹈。在畲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山歌作为畲族人民最主要的口头文学,占有重要地位。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可以从古老的《高皇歌》《盘古歌》等畲族山歌中追溯畲族的起源,了解早期畲族人民的劳作与生活;从《劝酒歌》《借锅歌》中,看到畲族的嫁娶风俗等。畲族民歌有叙事歌、论古歌、婚嫁歌、劳动歌、伦理歌、仪式歌、祭祀歌、小说歌、儿歌等类别,几乎涵盖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

学生在对畲族有一定了解后,再去赏析畲族山歌就会效果更好。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一个畲族自治县,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畲族自治县田野采风,实地体验,穿上畲族服装,和畲族人们一同饮食、生活、劳作、歌唱,参加“三月三”歌会等。当学生对家乡有所了解,对家乡产生了情感共鸣,再去聆听从那片土地中孕育出来的畲族民歌,就会深刻感受到民歌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会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乡音乡情,从而产生传承家乡民歌的强烈的责任感。

四、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通过学习浙江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培养学生了解本土民间音乐的内容、特点和形式,感悟民间音乐的深刻文化内涵,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这是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民间音乐赏析课程的意义。另外,文化的传播需要靠人,高校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院作为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重要责任。学院学生以浙江籍较多,将浙江地方性非遗项目加入民间音乐赏析课程,让浙江的学生了解就在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他们保护非遗的热情,对浙江非遗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畲族赏析浙江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Mother
Task 2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